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19376900000036

第36章 七月 选才之术(5)

案例引导

美国南北战争之始,林肯总统以为凭借北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绝对优势,加之战争的正义性,短期内即可扑灭南方奴隶主军队的叛乱。于是,林肯总统按照他平时的用人原则——没有大缺点,先后任命了三四位德高望重的谦谦君子做北军的高级将领,想利用他们在人们心中的道德感召力,用正义之师战败南方奴隶主军队。但事与愿违,这些没有缺点的将领在战争中却很平庸,很快便被李将军统率的南方奴隶主军队一一击溃。

预想不到的败局,引起林肯总统的深思。他认真分析了对方的将领,从贾克森起,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满身都有大小缺点的人,但他们却具有善于带兵、用兵,勇敢机智、剽悍凶猛等长处,而这些长处正是战争需要的素质。反观自己的将领,忠厚、谦和、处世谨慎,这些作为做人的品格是不错的,但在充满血腥的严酷战争中,却不足取。从这种分析出发,林肯力排众议,毅然起用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

命令下达之后,众皆哗然,都说格兰特好酒贪杯,难当此大任。不管别人怎样激烈反对,林肯一直坚定地说:“我只要格兰特。”事实证明,格兰特的任命,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在格兰特的统帅下,北方军队节节取胜,终于扑灭了南方奴隶主集团的武装叛乱。

管理智慧

对林肯总统用人原则的前后变化,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有一段精彩的评述,他说:“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者。所谓‘样样皆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越明显。有高峰始有谷,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一位领导者仅能见人短处而不能用人之所长?从而刻意挑其短而非着眼于展其长,则这样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

因此,领导者要想赢得下属的追随和效忠,就应当有容人之量,正视下属的缺点,不要用“完美”的观点要求所有人。这样有助于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下属的长处。

事实上完美的人才是没有的,也正是这一缺陷考验着每一位领导用人的才干:一个不合格的老板,只会用人之短,而不会用之人长;一个优秀的老板,则会用人之长,而不过分关注人之短。

行动指导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领导者在选用下属时要正视下属的缺点,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

星期四 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道德比能力重要

韩非子箴言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餟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载之持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韩非子·说林上》

折射道理:乐羊在担任魏国将领进攻中山国的时候,吃了儿子的肉汁,于是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军功而坏一台的用心;秦西巴不忍心母鹿的哀啼而放走了孟孙氏捕获的小鹿,孟孙氏将其治罪而后又召回做自己儿子的师傅。通过乐羊有功被怀疑而秦西巴有罪受信任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智巧和诈伪不如笨拙和诚实。

案例引导

比尔是一家网络公司技术总监。由于该家公司改变发展方向,他觉得这家公司不再适合自己,决定换一份工作。

最终,他决定到一家大型的企业去应聘技术总监,这家企业在全美乃至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很多IT业人士都希望能到这家公司来工作。这就是戴尔公司。

对比尔进行面试的是该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和负责技术方面工作的副总裁。面试过程中对比尔的专业能力他们并无挑剔,但是他们提到了一个使比尔很失望的问题,那就是让比尔透露一下原公司的机密。

但是比尔很坦率拒绝了,他说:“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即使我已经离开,到任何时候我都必须这么做。与获得一份工作相比,信守忠诚对我而言更重要。”比尔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但是,最好比尔还是被这家公司聘用了。原来,这家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一直很看重一个人是否忠诚,他们只是在用这种方法试探面试者。这次面试,很多人被删掉了,就是因为,他们为了获得这份工作而对原来的企业丧失了最起码的忠诚。这些人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管理智慧

在现代企业,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指标就是职业道德,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即便是跳槽到新公司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

管理者要学会识别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和底线,再决定是否要委以重任。要知道:一个能对自己原来公司忠诚的人也可以对自己的公司忠诚。一个人如果不能忠诚于自己原来的企业,那么他也不会忠诚于现在的企业。如果你现在正在招聘的人才将原公司的商业机密带给你,想借此获得你的信任,一定不要上当,既然他可以为了利益出卖原来的公司,也会因为利益出卖现在的公司。

行动指导

人无信难立,产品无信难销,企业无信难存。管理者要想让企业崛起、发达、强大,还需从人才的信誉上着手。

星期五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要亲自操劳事务

韩非子箴言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

——《韩非子·主道》

君主的原则,要将“静退”视为珍宝。不自己亲自操劳事务而知道臣下做得好与不符,不自己谋划考虑事情而知道臣下的计谋是得获还是得福。所以君主不说话却善于应付,不对臣下作规定而臣下却能做更多的事情。

案例引导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管理智慧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管理者要做到和下属谋同筹、事同做。谋同筹即做计划、定方案、拿办法,要尽量让人参与进来,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使决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样便人人都有主人翁意识了。

谋同筹,即对事情进行合理分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其能、各负其责。领导不能越俎代庖,事必躬亲;也不能只重用一些人,而冷落另一些人。否则,被冷落者或是冷眼旁观,或是暗中捣乱,弄得你有苦难言。

行动指导

事必躬亲的管理者是愚蠢的,一个聪明的管理应该懂得如何培养一个人自己的二把手,这样既能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也能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