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个雪花飘飘的晚上,湛元拿了一个洗脸盆垫脚,又翻墙出去游春了。仙涯和尚知道后,就把那个盆子放好,自己在放盆子的地方坐禅。雪片覆满了仙涯的全身,寒气浸透了仙涯的筋骨。拂晓时分,湛元回来了,他用脚踩在原来放盆的地方,发现踩的东西软绵绵的,跳下地一看,原来是师傅,不觉大吃一惊。
仙涯说:“清晨天气很冷,快点去睡吧,小心着了凉。”说完站起身来,就像没事人似的回到方丈室里去了。从此以后,湛元闭门修心,连寺门也很少出。
仙涯和尚在得知弟子湛元到花街柳苍游玩后,不仅没有按寺规把他逐出师门,而以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一句宽容体谅的话,减少了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却能获得对方的敬仰。在师父如此宽容的胸怀感化下,弟子惭愧之后只有修身养性。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由此看出,孔子不赞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他主张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你好的,你当然对他好,对你不好的,你可以不记恨他就是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做人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管理者的宽容主要表现是虚怀若谷、宽恕礼让、容纳异己、以德报怨。待人宽容,不仅在团队管理中受人尊敬,让部下产生让人信服之感,还能使自己较为容易获得非权力影响力。胸怀宽度决定着事业高度,有时无声的宽恕比批评指责更有说服力。
行动指导
凡成大事者,无不以宽容取胜。胸怀宽度决定着事业高度,有时无声的宽恕比批评指责更有说服力。
强行者有志——勉力而行,成功就在不远处
道德经箴言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就是有志。
真正的强者哪怕是受尽委屈,却还是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1995年4月,马云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中国黄页”网站在他手上诞生。1995年的互联网远没有如今普及,马云和他的“中国黄页”举步维艰,迟迟无法打开局面。
“胆大”的马云兜售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此虚无缥缈的商品让人信服是很困难的。于是,很多人开始怀疑马云是一个骗子,当时马云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一天,马云请来望湖宾馆的总经理,他从杭州打长途电话到上海联网进行了一次现场的“互联网”演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产品。经过3个多小时的等待,网页才下载完毕,电脑上出现了望湖宾馆的主页。总经理这才信服了马云,同意将望湖宾馆的介绍放到“中国黄页”上。
马云的委屈这时才得到释放,他也看到了希望,认为只要将“中国黄页”做好,一定会对中国有利。正当他踌躇满志,“误解”渐渐离去的时候,“欺诈”却不请自来。
1995年的下半年,有几个来自深圳的“老板”找到了马云,表示愿意出资2万元,做“中国黄页”的代理商。马云没怎么犹豫就将“中国黄页”的核心模式和机密技术和盘托出,还派出技术人员亲赴深圳,帮助他们建立系统。马云的热情服务让这几位老板十分满意,他们表示先回深圳看看,然后“三天后再回杭州签合同”。然而,马云直到现在也没有等来这份合同。原来,这几位深圳老板回去后迅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然后依托“中国黄页”的技术,制造出与“中国黄页”一模一样的产品。
在马云最艰难的时候,这就像是往他伤口上撒盐。马云最终还是扛了下来,多年后,马云提及此事仍欷歔不已:“当时真的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
回顾“中国黄页”的历史,马云所受的委屈实在不小。正是有了过往的委屈,马云如今的胸怀非同一般。身材瘦小的马云,胸怀却非常宽广,他说:“十个有才华的人有九个是古怪的,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你要去包容他们。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撑大的,越撑越大,人家气死你就不气。”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马云来说却是“受尽屈中屈,才为人上人”。马云从创业初到现在,伴随着他的是“骗子”、“傻子”、“疯子”和“狂人”的称号。难怪马云在成功之后,感慨地说:“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只有这样的“强行者”才有机会到达凡人不能到达的境界,实现商业大潮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强行的意志,没有执著的信念,所有的成功都只能是水月镜花。
行动指导
作为“一企之长”的企业家,当然要懂得“分权”“守静”“无为而无不为”这些无为管理的智慧,但是在带领企业前进的过程中,更需要坚定意志,咬住目标不放松,做一个有志的“强行者”。
功成而不居——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大事
道德经箴言
原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
凡是能成大事的人,必具有非常的忍耐心,否则断不能临事镇静,沉着应付。
汉四年,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他的大将韩信自领一军,北上作战,捷报频传,最后占领了齐国全境。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说:“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
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我坐困荥阳,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此时的刘邦只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危境,所以也就全然没有了风度,把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
正说着,刘邦感到自己的脚被人狠狠踩了一下。他发现坐在边上的张良向他示意了一下,便止住了下面的一连串骂人的话语。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现在我们弄翻了关系,他自立为王,我们也毫无办法。不如趁势正式立他为王,调动他的军队击楚。如果不迅速决断,迟则生变!”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马上恢复了理智,但他仍接着刚才气汹汹的口气骂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做齐王就做真齐王,做什么代齐王!”
刘邦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局势很快发生了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形成了包围之势。后来,刘邦终于在垓下全歼楚军,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应该说,刘邦在隐忍方面做得非常好。反之,韩信要官做,急于成王的行为则背离了隐忍的大道,因此,他最终被杀,在很大程度上也跟他自己锋芒太露有很大的关系。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忍一时之气是为了换来有利局势。如果在危急时刻贸然作出举动,会激起反抗力量的攻击,让全盘计划最终落空。胸怀韬略者明白,以一时的忍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宏伟目标。
忍耐是一个人克己的工夫。虽然每个人天禀、资质、环境、教育各有不同,忍耐功夫的养成亦有差异,但忍耐克己的功夫是值得重视的。
中外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具有一种自我节制的忍耐力,不使强烈的感情随便冲动,于是方能有守有为。
行动指导
忍让是一种眼光和度量,能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现。管理者要想成大事,就要有一个有容乃大,忍常人所不忍的胸怀。
处众人之所恶——忍让是一种眼光和度量
道德经箴言
原文: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忍让是一种眼光和度量,能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现。
后蜀17岁的小皇帝孟昶在接受群臣朝拜之后,正准备退朝,突然有人高叫:“陛下,我是托孤之臣,为保国泰民安,臣提出要掌管六军,请陛下恩准!”
孟昶定睛一看,原来是李仁罕。他稍一思索,便答道:“朕准你掌管六军。还望你不负朕望,多为朝廷出力!”
不久,孟昶又加拜李仁罕为中书令。这让李仁罕更加骄横了,逢人便夸耀:“我是托孤之臣。圣上不仅让我掌管了六军,还加拜我为中书令,还打算过些天封我为公呐!”他的私欲也更重了,言行也更加放肆,孟昶感到他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
一天, 圣上传旨召他入宫。李仁罕高兴坏了:“准是要封我为公了!”
“李仁罕听旨——”“臣在。”
“朕今日赐你死!”李仁罕一愣,马上大叫:“臣有何罪?!”
“你图谋不轨,在禁军将领中宣称禁军只能听从你的指挥,其他无论何人的命令都不能听,你把朕置于何地位?你动用府库之银建私宅,你还……”李仁罕当时就傻了,连声叫道: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拉出去,斩!”就这样,孟昶欲擒故纵,终于将李仁罕除掉,巩固了自己的帝位。
人在逆境中,最需要的防身术是一个“忍”字,学会忍辱负重,藏而不露,才能在别人不知不觉中发展壮大,待时机成熟,你便可以马上脱颖而出。隐忍退让,就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俗话说:“忍常人之不能忍,方能成常人之不能成。”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忍一时之气是为了换来有利局势。如果在危急时刻贸然作出举动,会激起反抗力量的攻击,让全盘计划最终落空。胸怀韬略者明白,以一时的忍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宏伟目标。
聪明人为了实现内心的远大抱负,当处于不利状态时常能忍受巨大的屈辱和磨难,以求得最终的胜利。在如今这个比较浮躁的时代,要想成大事就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行动指导
表面上的退步其实换取的是更大的进步。有进有退,能屈能伸,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些时候你的姿态越低,将来你反弹的高度就会越高。
“圣人为腹不为目”——企业管理者要坚守原则
道德经箴言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原则,是一个企业家必须得坚守的底线,这是每个企业家立业的根本。
多年前,史玉柱曾在一夜之间成了“首负”,欠债上亿,穷到了连打官司的钱都没有了,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信誓旦旦地说:“即使巨人破产,我个人也还要还老百姓的钱。”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公司法也尚未公布,要他钻法律空子的话,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但是史玉柱却坚守了自己的原则,他第二次匆忙创业抱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还钱,把那1.5亿的旧债还清。他跟手下人说,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还钱,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我现在年纪还不算大,还想再做点事,不愿背着这个污点,除非我自己将来甘心只当个小老板。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对史玉柱的还债行为也抱着一种很欣赏的态度,他说:“当史玉柱做脑白金赚了第一桶金以后,忙着要还账。当时对这点我真的还是认同,而且觉得也很不容易。摔了跟头的人,甚至饿了肚子,知道钱有多金贵,拿到了这个钱以后,还想到先把该还的债还清,然后再重新起步。我觉得他就有做大事的这种潜质。”
史玉柱还了债,表面上看是亏了1多亿,但回报他的却不止1个亿。因为这种责任和信用不仅赢得了下属的信任,也赢得了合作者的信任,可以更轻易的找到合作伙伴。现在史玉柱的公司到银行贷款,银行根本不用他们抵押。他们说只要史玉柱在,只要史玉柱签字,就可以贷款给他们。
行业低利润的大趋势无法避免,但是如果因为利益触碰了绝对不能碰的原则,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面对着众多的受害者,企业家始终难责其咎。有的原则是必须得坚守住的,史玉柱就是一个榜样。
史玉柱抱着还钱的原则崛起了。牛根生在经历了这次差点被收购的刻骨铭心记忆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他的蒙牛也开始起死回生了。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这个被网络摧平的世界里,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公开而透明的,尤其是备受关注的企业家。只有诚心实意地“为腹不为目”,坚守企业的道德底线,你的“企业公民”才能名声越来越好,势力越来越大。
企业家分两种:一种是为“目”,为了赚钱,为了名车豪宅,为了前呼后拥;另一种则是为“腹”,为了内心的成就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前一种企业家会显出“逐利”的本性,甚至明目张胆地说“企业不赚钱是最大的不道德”;后一种企业家则更多地强调社会责任,努力把企业当做“企业公民”来经营。后者显然更值得推崇,这类企业家及其带领的企业是现代商业文明的支柱。
责任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至高无上的生存法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社会责任绝不是说说而已,它也应该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执行准则。
行动指导
作为社会基本成员的企业、个人,都应该做好迎接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应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应该竭尽全力、力所能及地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周 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
善建者不拔”——信念往往有惊人的爆发力
道德经箴言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译文:合道境地的人,他的建树根柢牢固,他的抱持不会脱落,他的事业将世代承继不衰。
大人物的信念也许不符合世俗的风尚,但却包含了为大众服务的愿望。
新东方发展到2000年的时候,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2000年5月,新东方公司化改造正式启动,注册了由校长、副校长和一些名牌教师等11名股东组成的“东方人科技发展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