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19376800000060

第60章 十二月 管理者的智慧之道(4)

开始时,由于皮蓬是公牛队中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自己也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在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推翻乔丹在公牛队的首席位置这一类话。但乔丹并没有把皮蓬当做潜在的威胁而排挤皮蓬,而是以欣赏的态度处处对皮蓬加以鼓励。

有一次,乔丹对皮蓬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蓬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

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

从那以后,皮蓬不再把乔丹当成对手,两人彼此欣赏对方,成了最好的朋友。

乔丹不仅以球艺,更以他那坦然无私的广阔胸襟,赢得了所有人的拥护和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若能以宽宏的度量来对待下属。必将深入人心,得道者多助。但宽容也需要智慧,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要学会在适当的时机给出错的人一个“台阶”。如果你能帮他保住面子,维护他的尊严,他必然会对你极其信服,更加高效地工作。

凡事苛刻责的领导者不会获得追随者,只有那些具有宽阔胸怀的人,才能赢得人的信赖和忠诚。事业是用胸怀丈量出来的,要想成功,首先要使自己的胸怀更为宽阔。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以广阔的胸怀取胜。

行动指导

凡事苛刻责的领导者不会获得追随者,只有那些具有宽阔胸怀的人,才能赢得人的信赖和忠诚。

第四周 商海漂浮的成功智慧

行于大道——勇于承担下属的错误

道德经箴言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译文:假如我确有所知,我就要奉行大道,并小心戒备地避免行入邪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为同事及部下所犯的错误承担起最终的责任,应该将同事及部下的成功视为他的成功,而不是威胁。

当时,初到香港的李嘉诚,在舅舅家的钟表公司工作。他非常好强,不愿落在别人后面,做事情总是想着如何超越他人。自从加入钟表公司,李嘉诚非常勤奋,在别人休息时,他也在学习如何修理钟表。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技艺,李嘉诚还专门拜了一个师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师傅。师傅觉得李嘉诚非常聪明,而且又如此好学,也很愿意教他。

有一次,师傅因为被派到外面去工作,李嘉诚便自作主张地开始自己动手修手表。但由于欠缺经验,不但没有修好,反而还把手表给弄坏了。李嘉诚知道自己这下闯了大祸,他不但赔不起手表,还有可能丢掉这份工作。

然而当师傅回来发现李嘉诚把手表弄坏后,却没有骂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师傅主动找到李嘉诚的舅舅,解释说是因为自己一时疏忽不小心把手表掉在地上,要求给予处分。师傅绝口不提李嘉诚修表的事情,这事使李嘉诚深有感触。

本来是自己的错误却让师傅承担下来,李嘉诚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就向师傅道谢。结果师傅告诉他:“你要记住,无论以后做什么工作,作为领导者就应该为自己的下属承担责任,部下的错就是领导者的错误,领导者就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否则,就不配当领导。”

这件事李嘉诚的影响很大,师傅的这句话也如同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主动为部下承担过失的领导者,才是一个好领导者。李嘉诚认为:员工的错误就是管理者的错误。

多年的经商经验让他懂得,经营企业并不简单,犯错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只要在工作上出现错误,李嘉诚就会带头检讨,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尽量不让部下陷于失败的阴影。他时常说:“下属犯错误,领导者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是全部的责任,员工的错误就是公司的错误,也就是领导者的错误。”

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若发现矛盾冲突是因为自己引起的或者是针对自己的,就应当从自身查找原因。如果发现自己的确存在不足,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

推卸责任对领导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出了事只知道责备下属,不知道多从自身找原因的领导者,很容易与下属发生矛盾,也会委屈员工。这些都会让领导者失去威信,丢了人心。

行动指导

面对错误与其逃避不如勇于承担。因为逃避错误的人,由于不知道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所以只是一错再错,不可收拾。,他们这样做并不能直正改正错误,提升自己。

当其无——虚心促使成功

道德经箴言

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于车毂而造车,有了其中的虚空,才发挥了车的作用

作为管理者要有空杯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修行者,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

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禅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自己学过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只要保有它们,就不愁吃不到饭。但在进步的社会中,不刷新你的知识,是很容易贬值的,古语常说“谦虚使人进步”,谦就是一种礼貌,一种礼节上的心态,虚就是一种空杯心态,把自己归零去学习。

归零的心态就是空灵、谦虚的心态,它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否定或者说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接纳新事物,追求更多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总是自以为是,结果却一事无成。自满者总是认为自己能力很高,不能虚下心弯下腰,这样的故步自封,只会让自己走向退步。自以为是的害处只能导致盲目自大,尔后自欺,然后欺人。

人生旅行,就是汲取各种养分、滋养生命的过程。如果我们带太多的自满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每一个在职场打拼的人都要牢记,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些“空杯子”,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心有空余,才能装物。

行动指导

身为管理者,谦虚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不要倚老卖,老自以为是。虚心向同事及身边的人学习,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成就自己。

终不为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道德经箴言

原文: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因此,圣人始终都不自以为必须独揽大权,所以能成就大事。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要善于寻找人才、借助人才,使人才为企业所用。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