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是忠祠堂,老板不是皇帝,员工不是臣民,员工对企业、团队、老板没有持续效忠的义务。但是,企业需要员工的持续贡献。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团队建设和团队领导中具有更高的智慧。高明的管理者,懂得“为而弗恃”,不居功,不自傲,而是把业绩归于他手下的团队。这并不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反而示人以谦逊的姿态,让员工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努力。
美国零售巨头山姆·沃尔顿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和帮助过我的人一起分享成功是我成功的秘诀。”山姆·沃尔顿认为,与所有员工伙伴共享利润是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对待他们,公司和经理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与员工伙伴之间的特定关系,使得这些员工伙伴在与供应商、顾客和经理的互动关系中开始变得像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是被赋予权力的一类人,所以员工会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权力,从而以更加认真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中国有个奇怪的现象:功劳常常给上面,过错常常对底下。这是两千年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不健康思想在工作中,善于将过错揽到自己头上,而不是诿过于下属,是赢得尊重,巩固地位的最好方式。对领导者来讲,不居功的同时要做到主动承担责任,这是感恩员工的更高境界。
行动指导
一个企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全体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再好再大的企业要想继续发展都只能归于空谈。所以企业也要学会感恩,学会对员工说“谢谢”。
第二周 不要成为权力的奴隶
“功遂身退”——为商业生涯画个完美的句号
道德经箴言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如果刀剑太锋利,反而不能长久保全,管理者不可太过贪婪不知退却。
《中国日报》在2006年的一篇报道详细介绍了世界首富功成身退台前幕后的故事。
1975年,一个名为比尔·盖茨的年轻人与他的伙伴创立了微软公司。30多年里,盖茨驾驭着这个软件公司用技术一步步地扩充着帝国版图,改变和影响着整个全球。如今,执掌微软31年的盖茨终于做出“归隐山林”的决定———他将逐步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转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这对微软意味着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但对世界却意味着多了一个身家500亿美元的全职慈善家。
2006年6月15日,微软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盖茨宣布,他将逐步移交其日常工作,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事业。为确保平稳有序地过渡,盖茨表示此次的过渡期为两年,2008年7月之后,盖茨将放弃全部日常管理工作,只保留董事长一职。
盖茨的隐退计划是在当天的股票市场收盘后宣布的。从盘后交易来看,微软股价并未受到大的冲击,仅微跌0.09美元,降至21.98美元。对于微软而言,盖茨的离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因为“他不只是一名高管,他是微软品牌的延伸”。
提到“功成身退”,人们很容易想起范蠡、张良、刘伯温这些耳熟能详的古人名字。对于现代企业家来讲,“功成身退”却是另外一层意思,它不仅意味着从商界抽身而退,而且还意味着华丽转身之后的人生新起点。
像比尔·盖茨一样,一个明智的管理者要清楚自己该处的位置,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贪恋权威,成为权力的奴隶的,刻意追求身外之物。
古语有云,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为人领导者,最高境界莫过于功成名就时“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及时转身,去做自己更想要做的事,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生命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行动指导
结束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开始。这就提醒管理者做事不可走向极端,如果贪婪,积累太多,反而让人为金钱所束缚。
代大匠斫——不要成为权力的替罪羊
道德经箴言
原文: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俎代这汰劣机制而妄动杀戒,那就像俎代高明的木匠砍木头。
权力是一种管理力量,权力的运用则是有限度的,而不能是领导者个人的欲望的自我膨胀。
外资企业凯威公司由于新业务拓展,招聘了很多员工,现在的办公场所容纳不了所有员工。 几番商讨之后,公司决定搬家。这个项目自然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而有着多次搬家经验的行政经理杨晨则当仁不让负责主持搬家的具体事宜。
杨晨办事一向严谨,通过代理找新的办公大楼,谈论租金、申请搬家费用、搞设计招投标、与设计公司确定公司的装修风格、房间大小、办公间的尺寸……事无巨细,他都和顶头老板人力资源总监Knight仔细商量。
结合以往的经验,杨晨知道公司总监级别的高级主管都必须有房间,14级以上的经理都应该坐在cubical里。但是Knight告诉杨晨,搬家的预算有限,公司所租的面积不能太大,因此房间和cubical的数量都必须缩减,杨晨觉得很奇怪,但是Knight说得斩钉截铁,肯定是和大老板商量过的,那就照做吧。
几个月以后,新的办公大楼和装修图纸都确定了,杨晨依据公司必须搬离老办公楼的底线时间,决定在9月份开始按照设计图纸开始装修,但此时,意外发生了。
在凯威这样等级森严的外资公司,越级汇报的情形是很少发生的,杨晨所作的工作都是直接与Knight沟通并获得指示,可是杨晨没有想到,Knight直到自己准备把装修队开进新办公大楼的时候,才把新办公室装修设计图给大老板Michael看。这个以严谨、冷峻著称的总裁一看设计图纸,就很不满意,说:我们有7个总监、28个经理,怎么只有4个房间,8个cubical?总监应该都有房间的,14级以上的经理都必须坐在cubical里!
Knight把大老板的意见告诉了杨晨,并同时通知杨晨说,他将要回国休假两个礼拜,休假期间,杨晨就可以按照大老板的修改建议开始施工了。杨晨目瞪口呆地看着Knight离开的背影,不知道说什么好。
Knight自己的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却假借回国休假逃避责任,要自己留下来背黑锅,当替罪羊?想到这里,杨晨出了一身冷汗。越级向大老板请示汇报吗?这意味着开罪Knight,自己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按照大老板的意图办事吗?时间和资源都欠缺,自己就算累死累活,按时搬家也根本不可能。 杨晨一筹莫展……该如何避免成为替罪羊。
这类的问题其实在职场上是常常遇到的,处理得好,与主管的关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做事就能如鱼得水;处理不好,就很容易成为替罪羊,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所以需要好好学习如何应对及处理。
杨晨本身负责过几次的办公室搬迁经验,所有关于搬家的细节都掌握得不错,做事情的态度也相当严谨,也都定期和老板仔细讨论,看起来整个项目也即将按照既定行程去完成。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明明按照老板的指示做事,为什么眼看着项目可能就要搞砸,几个月所投注的心血白费不说,还要成为替罪羊?
杨晨的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相当积极、认真。可惜只是以技术性的看法来处理搬迁的事务,就看不到办公室空间规划背后所代表的涵义,忽略了这件事情的复杂度与应该注意的政治与公司文化。办公室空间规划牵涉到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应该要对公司的政治文化更敏感。除此以外,他也必须要主动与主管校准彼此的信息与看法。杨晨办事一向严谨,在这个项目上,事无巨细,他都和主管仔细商量,这是杨晨的优点。
但是,事无巨细的沟通不代表沟通的品质。沟通讨论问题的时候,要专注在老板表面要求的背后原因与达成的标准。这需要部属主动去了解整体项目的需求,了解老板真正的压力与他思考上可能的盲点,并站在老板的立场,考虑各种解决方案会引起的问题或影响。
身为一个搬迁项目的负责人,在提出搬家需求与设计图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定期与上层主管沟通整体的办公室搬迁计划,否则在执行前才知道方向错误已经为时已晚。
行动指导
领导者应当明白:从表面形式上看,用人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力运用。但是如果简单地这样理解,那就错了,因为用人不是权力专制的表现,而是权力调控的表现。
知死乐生——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管理者
道德经箴言
原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译文:只有不以人民生计的危及作为前提而作为的人君,才是真正擅长于善养自己的生命的人君。
快乐既不需要依靠他人,也完全不必借助外物。
一位闻名遐迩的老人被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作为特邀嘉宾邀请来参加活动。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杰出的老人。她的讲话完全没有经过特别的准备,更没有经过任何排练。这些讲话与她的个性是完全一致的,她精神极好,容光焕发,充满快乐。无论她想说什么,她都毫不掩饰,而且思维敏捷。她的机智幽默,让听众捧腹大笑。大家都非常喜爱她。
这次节目,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也和其他人一样感到特别的兴奋。
最后,节目主持人问这位老人为什么总是这样高兴:“你一定有什么特别的让自己快乐的秘密。”
“不,没有,”老人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秘密。这只不过和你脸上的鼻子一样普通。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有两种可能的选择:要么高兴,要么不高兴,你想我会选择什么呢?当然,我会选择快乐,这就是全部的秘密所在。”
这似乎也太过于简单,这个老人的思想也好像太肤浅。但是,这让我们想到了林肯,林肯曾经说过境由心造,你的心里有多快乐,你也就会得到多少快乐。如果你想让自己不开心,那你时时刻刻都可以不开心,这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
快乐从何而来?从温馨的家庭中来,从温暖的友谊中来,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来,其实快乐无处不在,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买到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吃到自己想吃的美味食物;想睡的时候,睡一大觉;想玩的时候,尽情去玩;有自己喜欢的宠物,有无话不谈的知己……只要有其中之一,就可以算有令人快乐的理由了。
如果你告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没有什么事情让自己满意,你肯定开心不起来。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事情进展良好,生活也不错,所以,我选择开心”,你肯定就会快乐起来。
有一个方法可以让自己幸福,就是尽量保持快乐的心境。是的,无论生活给我们笑脸,还是给我们苦酒,我们都要做个快乐的人!
行动指导
如果我们将快乐根植于金钱和由金钱带来的显赫地位以及挥霍无度的生活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们一旦失去这些,所谓的“快乐”也将烟消云散。
治大国若烹小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道德经箴言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六十章
译文:治理大国之道与烹调小鱼之道可以共通比拟。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得受制于制度,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更不能凭自己的意愿胡作非为。
一次,CNN一个著名主持人邀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到哈佛大学一个讲演厅进行独家采访。约定的时间到了,希拉里却没有来,女主持人用手机与总部联系。这时,看门人走近温和地劝她到外面去用手机,因为厅壁上贴有告示:本厅禁用手机。
不一会儿,希拉里翩然而至,两人携手在厅内坐定,女主持人似乎忘了看门人的告诫,又拿起了手机。看门人再度向前,态度虽不失礼貌,却严肃了许多:“请你离开这里,女士,这里按规定不许使用手机。”
女主持人却很不知趣,反而拉起希拉里的手,对看门人说:“你知道她是谁吗?”看门人当然知道她是美国第一夫人,但仍然回答说:“我不在乎。”女主持人还想再说,倒是希拉里乖巧,一迭声对不起,赶紧拉着女主持人的手走出了大厅。
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殊人物的存在是对制度的践踏,他会使制度形同一纸空文,写在纸上,说在嘴里,贴在墙上,却无法落实在行动上。管理者要想实现卓有成效的管理,就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因为以身作则最具有说服力。
如果企业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那么工作中就很容易产生混乱。很多企业都会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损失。有的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但其实谁又都没有真正负责,因为公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结果两个部门彼此都在观望,原来的小问题就被拖成了大问题,最终给公司造成了极大浪费。更可怕的是,缺乏制度会使整个组织无法形成凝聚力,缺乏协调精神、团队意识,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其根本意义在于为每个员工创造一个求赢争胜的公平环境。所有员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他们会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会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促进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各个团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实现绩效的突飞猛进。制度为员工的行为画出了规矩方圆,使员工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被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