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论语》(论语管理日志)
19376700000032

第32章 七月 中正和谐,中立不倚(1)

任何一个对团队建设不满意的管理者,都要反省自己。管理的效果通过团队表现来反映,而团队的表现是受管理者行为引导的。不管管理者为团队注入哪种文化,团队总会表现出与文化相符合的行为。而塑造利于团队发展的文化,则需要管理者从细节入手。

第一周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星期一 不患寡而患不均——企业内部和谐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论语箴言

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孔子说:“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上下和谐,就不会使人民流散减少;境内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

案例引导

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致力于创建一个内部和谐发展、健康向上的企业,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管理制度、工作措施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透明、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了简约、务实、高效、有力,逐步实现了科学、理性、规范的管理,创造了公司关心爱护员工,员工热爱企业和岗位并能够愉快工作、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员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双赢”的和谐发展局面。科学的管理机制让员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各种体现人本理念的管理举措都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温馨和家的温暖,因此,公司员工对企业总是充满了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工作总是充满了激情和责任心。

管理智慧

在现在商业社会里,只要保持企业内部和谐,企业才能上下拧成一股绳,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攻城拔寨,获得发展空间。

实现企业内部和谐,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根基。所谓企业内部和谐,就是指企业运用一整套合理的原则和科学有效的方法,调整、协调和改善企业内部不同层次干部之间,职工之间以及干部与职工之间关系,谋求相互间的信任与支持,以创造最佳的工作环境。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内部关系对企业的成败关系影响极大。一些企业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正是他们注重搞好企业内部关系和谐的缘故;而一些企业之所以无活力,生产经营不景气,也是与他们没有搞好内部关系和谐分不开的。

职工要有积极性,企业要有凝聚力和竞争力,都离不开企业内部关系和谐作基础、作保证。现在可以这样说,不重视企业内部关系和谐管理,就不是重视人的因素,就没有抓好企业管理的根本。

行动指导

重视企业内部关系和谐管理是国际大趋势,内部关系和谐管理对于创造新型雇主与员工的关系,缓解劳资矛盾,开发员工潜能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星期二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正确处理矛盾,提升团队凝聚力

论语箴言

子曰:“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孔子说:“行揖让之礼登台,行揖让之礼下台,射完后,又相互行揖让之礼饮酒。这种争是君子之争。”也就是说争并不是坏事,能促人向上,促进企业发展。但是,争要讲规矩,演变成冲突和矛盾,就不合适了。所以,一旦冲突发生,我们要妥善处理。

案例引导

王先生刚进入一家跨国公司做业务工作时,专业与工作潜质都很不错的他却要面对一个烦恼的问题:工作繁忙造成自己缺少知心朋友,在与客户打交道时会不经意地压抑自己,结果经常发生冷场等尴尬局面,并由此影响到了王先生的自信心,干扰了正常的工作。

部门经理发现这种情况后,为了及时帮助他克服上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帮助措施。最后,王先生消除了内心的焦虑,业务工作步入正轨,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也变得日益融洽了。

管理智慧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管理者要注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与下属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因为现代企业首先是一个团队,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如果同事相互猜疑,甚至恶言相向、落井下石,那么企业只能面临落败的结局。

企业要想发展,和谐的内部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会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也乐于从事工作。和谐的企业环境可以减少人际关系的摩擦,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为处理协作工作而用于协调双方关系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管理工作,遇到冲突是难免的。管理者应该明白,并非所有的冲突都是坏事,有时候就是需要不同的观点彼此激荡才能迸发出改进的火花。如果有一天团队中的人们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或喜恶,或者不把这视为一种“毒瘤”而是一种健康的表现时,那整个团队必会因为多元化而受益。

有了冲突虽不一定都是坏事,却是一件令人忽略不得的事,它听之无声,看之无影,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如果处理不妥,其后果是团队内成员流失,绩效下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团队中的冲突。

如果可能,管理者可以为发生冲突的双方,设置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他们之间加强合作,以此来增进了解,化解误会和纠葛。

行动指导

因每个人的个性、价值观、习惯不同,团队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情况时有发生,而解决团队内部的冲突,就反映了一个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星期三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忍风平浪静

论语箴言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案例引导

三国时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蒋琬力守诸葛亮旧制,使蜀国安全如故。

蒋琬属下有个官吏杨戏,此人性情孤僻,沉默寡言。一天,蒋琬来了,众僚属纷纷站起肃立,只有杨戏和平时一样,伏在案上看材料。蒋琬见他工作认真,便上前说话,但杨戏对蒋琬的话不置可否,很少回答。

有些人对杨戏这种目无长上的作风看不惯,蒋琬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杨戏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总比说违心的话好。杨戏不回答我的问题,是有他的为难之处,若表示赞同我的话,他心里却不同意,若公开表示不赞同,又顾及我的尊严,因此只好沉默不语。这倒是他爽快的地方,我不能责怪他。”

管理智慧

蒋琬的确是一个有德之人,能容常人所不能容之事,又能做常人所不能做之事。其实,这也能看出他不仅是有德之人,也是有道之人,你看他在小的地方忍一忍,让一让,就能赢得朝野极大的赞誉,为他的政令在更大的范围内畅通无阻打下基础,岂不是智慧之举吗?智慧经常自然而然地跟在道德的后面走。

其实我们也经常经常犯一个错误,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步步紧逼,据理力争,死要面子,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矛盾不断的升级,不断的激化。其实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口胸豁达的表现,一时退让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避免矛盾的加深,岂不更佳。社会就像一张网,错综繁杂,我们容易与别人有误解或摩擦,善待恩怨,学会尊重你不喜欢的人,正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下包容,那样才会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快乐,才会获得更多的尊重。

明白了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遇事给自己五分钟,冷静的思考,一定可以拥有更宽阔的环境,可以做出愈加睿智的决策。人生百态,各有所爱,你爱吃鱼,他爱吃鸭,虽然嗜好各不相同,但缘分安排大家一桌共食,各自也皆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又何必强求别人一定要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承认品质各自有异客观存正着,便会对彼此的互异感到快乐,你有你的思维方式,我有我的人生见天,若能相互学习,彼此包容,就能一团和气。转换思维,用你的博大胸怀去包容万物,退一步海阔天空,到那时,你会感到“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的梦”,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美,一种意想不到的奇迹。

行动指导

管理者也要学会“忍一时,风平浪静”的管理准则,遇到突如其来的冲突,要懂得适时避让。

星期四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有提高自己的品德,才能营造和谐的氛围

论语箴言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去实行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才能同下属和谐相处。

案例引导

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为全美25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开篇就写道:

“我潜心研究自1776年以来,美国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文献。从这200年来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个令人诧异的趋势。那就是过去50年来讨论成功的著作都很肤浅,谈的都是如何运用社会形象的技巧与如何成功的捷径。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效药,治标而不治本。比较而言,前150年的作品则有很大不同。这些早期论著强调‘品德’(CharacterEthic)为成功之本,诸如像正直、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富兰克林的自传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内容主要描述一个人如何努力进行品德修养。”

管理智慧

卓越的领导者品质优秀,理智成熟,意志坚忍,具有令人尊敬爱戴的凝聚力。其人格魅力像磁石般,使下属聚集在他周围,营造出和谐的团队氛围。观察杰出的领袖人物,人们能罗列出他们大多数人都具备的品质。

1.要有超越别人的欲望。领导者从不满足于屈居第二位,他们总想拔尖。他们是些主动性很强的人,总在尽力获得成功。

2.要有责任感。领袖从来不怕承担义务,承担责任并永远不推卸所负的任何责任。

3.要有工作能力。出色的领导人总是愿意为取得领导的成功而付出必要的代价——长时间的和艰苦的工作。

4.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者总要与同事打交道,研究他们,分析他们的需求并努力去了解他们的问题。这样去发现同事的需求的兴趣和能力,是出色的领导人最为主要的特点。

5.要有富于感染力的激情。没有人愿意追随一个枯燥的、死气沉沉的领导人。

6.要有高度的正义感。成功的领导人对自己和追随者都必须诚实。

靠不住的人很少能成功地担任领导工作。作为出色的领导者,要想赢得信赖就必须公正地对待所有雇员,而不去考虑他们的能力、地位,是否有交情,是否听话。换句话说,不能任人唯亲。雇员愿意为这样的领导人工作。他们可以相信这位领导人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意图,对事实不采取骑墙态度,对摆脱尴尬局面不是反复地折腾,不说模棱两可的话。

因此,领导者应该永远开诚布公,公正、正直和光明正大。如果领导者赢得了这种声誉,那么,他的大多数雇员将会以同样的态度做出反应,部门下属也将公平、正直地对待他的上司,在所有交往中都光明正大。

行动指导

品德成功论强调,企业的和谐氛围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合作的快乐。

星期五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管理者宽容信任胜过发号施令

论语箴言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论语·微子》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案例引导

帕特·佛伦经营着一家广告社,在开业的三年里,《广告时代》提名佛伦·克艾利哥特·雷斯为那年最佳的广告社。对于一个开业不久的广告社而言,这是个前所未闻的荣誉,并且广告社并不是设立在纽约或者洛杉矶,而是在人们只从飞机上经过的中西部。

佛伦的宽容的领导风格完全适合了他手下的那些精神脆弱但有创造能力的人,比如这些人在穿着方面都不讲究,如果他强行规定职员穿衬衫的话,那整个公司会在一刻钟里一走而空。相反,他的解决办法是把个人自由但也是个人责任扩大到前所未闻的最大限度。

佛伦明白,在他的企业中,人们所追求的不只是金钱,还有认同、信任、赏识和创造自由。佛伦满足雇员的需要,宽容他们的小失误,给他们宽松的工作环境,雇员回报他的是他所需要的——广告业中最优秀的产品。

管理智慧

人都是讲究感情的,管理者对于下属的错误,有时宽容严厉斥责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容人必须信人,容而不信,就成了“虚”容,是一种虚伪的权术,最终必为人们所识破。而一旦识破,必然会人心离散,甚至众叛亲离。但是如果宽容而又信任,则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因为,信任可以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心理效应。它可以增强人的安全感,增强自信心,产生期待感,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强化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想要成功,领导者必须创造一种使下属最有效的工作环境,如果领导者在管理中损害他们的自由和自发感,而只让他们关心细节,那是不够的,领导者必须彻底理解他们,给予他们自己需要的东西,才能使他们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