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家电就该这样卖
19376400000013

第13章 跨入战争僵持:专业产品解说(4)

在开始时他只是简单、准确地介绍了家用打字机的优点,接下来仔细观察顾客的反应,这是一种试探性的观察,目的在于寻找进攻的突破口,只有善于察言观色的推销员才能做到这一点。

当发现顾客已开始对家用打字机发生兴趣时,他才进一步谈下去,针对顾客的需求,把家用打字机的好处与顾客的切身利益挂钩,深入到顾客的内心,让顾客觉得如遇知音。这个过程需要销售人员对自己的产品非常熟悉,且有很强的逻辑思考能力。

【方式和策略】

所有的产品都有其独具的特征,是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无法比拟的,但是如何用利益陈述法让顾客印象深刻才是关键。在特征、优点以及利益的陈述方法中,只有利益陈述法是需要双向沟通来建立的。

在双向沟通时候,人们常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销售人员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接下来的僵局就很难对付。所以在与顾客交流的时候,一定不要耍嘴皮子,要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怎样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呢?那就是说顾客想听的话。顾客想听什么话呢?顾客想听他感兴趣并且对他有好处的话。那么哪些话、怎样说顾客才想听呢?这里介绍几个方面,让销售人把话说到顾客心坎上:

1.如何节约开支

在这个微利时代,节约开支就等于获得利润,这几乎已经成了大家的一个共识。如果你对他说:“如果我告诉您,您若使用这款节能产品明年可能会节省原来20%的开支,您一定感兴趣,对吗?”那么你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迅速拉近。

2.如何节约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大多数人都沉沦于忙碌之中痛苦不堪。如果谁跟他说:“我们这款按摩保健产品,让你每天安心睡到天亮。”那顾客不亮眼放光才怪呢。

3.真诚的赞美

“您的声音真的非常好听!”

“听您说话,我就知道您是这方面的专家。”

“跟您谈话我觉得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听了这样的赞美,没有人的心里不会暗暗欣喜的。有了这一层好感,接下来的谈判会和谐很多。

4.客观看问题的态度

销售人员最忌讳的就是夸大说辞,让人觉得有忽悠的倾向。如果能以客观看问题的态度对待顾客,那顾客心里多少也会因此获得一份踏实感。

5.新颖的说话方式

人都有一个喜新厌旧的心理倾向,在销售这种最需要口才的行业里,如果还整天一本正经陈词滥调,会让人觉得莫名反感。多关注一些热门话题、学习一些文学修辞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会好很多。如下面这些新颖的说话方式,就很能吸引人。

“猜猜看!”

“这是一个小秘密!”

“告诉您一件神秘的事!”

“今天我告诉您的事情是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告诉过您的。”

6.对顾客的理解和尊重

“您说的话很有道理,我非常理解您。”

“如果我是您,我一定与您的想法相同。”

“谢谢您听我谈了这么多。”

以上这些话题都是顾客感兴趣的,但在与顾客谈话时,销售人员要养成提问题的习惯,通过提问引起顾客的注意,再积极地倾听,听出顾客的兴趣点。这样销售人员才有机会把话说到顾客的心坎上,从而让顾客觉得销售人员很理解和尊重他,最终赢得顾客的信任。

【专家建议】

从获得好感入手,逐步建立顾客对你的信任,直到建立一种可靠的关系,这才是销售的终极目标。

按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积极发问

【场景】

吴涛是一名家用电器的销售人员,一天有一对夫妇来到家电区打算看看电冰箱,吴涛以亲切的态度作了适当说明后,发现这对夫妇似乎有购买意向,于是她便抓住时机发动热情攻势。

“先生家里有几口人?”丈夫回答说有5口人。

吴涛又转过身来问太太:“太太是隔日买菜呢,还是每天都上市场买?”太太笑而不答,吴涛并未放弃,继续热情地为这位太太做了个“选择答案”。

“听说有人一星期买一次,有人3天买一次,他们认为3天买一次,菜色不会有变化。太太您喜欢哪一种买法呢?”

太太终于回答说:“我想3天买一次更好些。”

“家里常来客人吗?”

“有时候。”

“在冰箱里储存些食品,既可以保鲜,又可以应付突来的客人啊。”

这时丈夫蹲下来查看冰箱的下方放啤酒的地方,估算着可以放多少瓶啤酒。吴涛马上说:“先生,听说爱喝啤酒的人是这样的,一次买上一打。这样的天气,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享受一瓶冰镇啤酒,嘿,男人们的福气可真好哦!”

吴涛又问太太:“太太,您看这个可以容纳3天的鱼肉蔬菜吗?”

“可以,可以,刚刚好。”

“你看这个小点的够不够?”

“不行吧。”

“太太,您打算把冰箱放在什么地方?是客厅里还是厨房里?”

“厨房太小了,没有空间。”

“是啊!我也这么想。”

吴涛又继续为这对夫妇勾勒了一幅动人美景:“夏天的冰镇啤酒、西瓜、汽水、软包装饮料,解暑可口;就是冬天的冰淇淋也别有一番风味,更不要说随时取出青嫩的蔬菜和新鲜的鱼肉了。尤其是用上电冰箱可以节约买菜的时间,也可以省下不少的菜钱,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招待那些突然登门的客人,真是一举数得啊!”

紧接着,吴涛又问:“先生住在哪儿?离这儿远吗?”

“不太远,就在附近。”

“那么是马上送到府上,还是明天一早给您送去好呢?如果今天送去,明天就可以放进很多新鲜蔬菜和鱼肉啦!”

太太:“还是明天吧。我们要先空出地方来。”

就这样,吴涛成功地卖出了一台冰箱。

【点评分析】

开始时吴涛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发现对方有购买意图后,才进行下一步。

吴涛开始积极发问,善于提问也是一种技能,从家里的人口,到买菜的规律,看似随意却是事先精心设计好的。

当吴涛留意到男顾客查看放啤酒的地方,她马上借题发挥:“先生,听说……”在快要结束谈话时,推销员又发挥了联想能力,为这对夫妇勾勒了一幅美景:“夏天的冰镇啤酒……真是一举数得啊!”显然这段话已完全打动了顾客的心。

最后推销员询问顾客的住址,其实她此时的问话并非真想了解这对夫妇离商场的距离,而是把推销引向了一个新的目标阶段——要把货送到顾客家里。果然,她顺理成章地实现了成交。

【方式和策略】

在与顾客交谈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多提一些内容积极、肯定的、让顾客增强对产品信心的问题,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一步步提问,把顾客的思维始终控制在自己的计划内。当销售人员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后,自然就能够为顾客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让顾客满意,以促使他下决心购买。这个案例中的推销员吴涛就是善用此法的高手。

【专家建议】

向初次打交道的顾客推介产品时,销售人员只有通过积极地提问,从顾客那里了解充分的信息,才能对顾客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的把握。

避重就轻,以柔克刚对顾客不满意的产品下结论

【场景】

在某知名家电产品品牌店,一名销售人员与顾客大吵了一架,原来是因为顾客进店后对该销售人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产品设计不美观,感觉怪怪的,不太合乎我的口味。”销售人员随意说了句:“每人想法都不一样,我们的许多顾客都还非常喜欢它呢。”顾客听了后非常生气,开始与销售人员理论。

【点评分析】

其实类似情况产生后销售人员完全可以以柔克刚、避重就轻,之所以最后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原因在于销售人员的回答方式:“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我们许多顾客都还非常喜欢它呢。”这句话让顾客感觉自己很老土似的,并且没有积极引导顾客走向成交阶段,尤其是后一句话让顾客感觉相当不舒服。同样,当顾客提出该问题时,以下这些回答方式都是销售人员要避免使用的:

“我觉得挺好的,哪里不好看呢?”(销售人员想用自己的意见说服顾客,简单否定顾客,并且主动将话题引导到消极方面,不利于销售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