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19374300000054

第54章 学会尊重生命(3)

我们的心灵就像是一扇窗,里面摆满了珍奇异宝,生怕陌生人进入。即便有陌生人想进入,也得有个可靠的人引荐才行。这是因为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重复上述行为。一个没有人介绍的人就会砸坏紧闭着的门,或在门虚掩时偷偷地溜进去。他最终进入这间画室,就成为一个神奇的人物。当伏特在注视着四肢被剥皮的青蛙还能抽动时,他的神情很惊讶。但是他没有让这个瞬间流在,而是迅速跑回实验室,终于发现了静电的作用。有个伟大时代的开启,有时就源自于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

物理学和医学都对于新的发现有着严格的审定标准。在这些领域的一个新发现,可能会揭示出一个人让人震惊的事实。这种可能被发现的事实,似乎并不存在。这种事实并不依赖于个人的直觉,它总是客观的。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步骤来新的事实:必须在被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研究,但是还是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其次,必须使新的发现在这个研究环境中得到确认,必须可以再现和真实存在。新的发现必须先解决这个基本问题,然后才能开始研究,并在新的起点发现新的东西,才能为研究者带来真正的发现成果。我相信,没有人肯研究一些自己无法证实存在的东西。探究者很可能只能得到一种幻象而非真相。一种研究方法总是与一种发现的再现、保存和控制紧密相连,因此它不会在电光石火间消逝,最终肯定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于儿童的自尊

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孩子的人格。不论教养的是新生儿还是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教育者的首要责任是察觉孩子的人格,并予以尊重。当我们因为怕孩子吵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孩子的不够尊重。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正在吃晚餐,孩子此时却在另一个房间里哭哭啼啼,他为何会哭?那是因为他被单独隔离在外,而我们对成人显然就不会用这么不尊重的态度把他一个人关在房里。就像对待任何其他人一样,我们应该觉得孩子能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应该乐于见到孩子,并让孩子和我们接近。

有一些人相信,让孩子在成人的吃饭时间吃成人吃的食物,对孩子的健康不利,但我们实在不必太担心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孩子,我们就伤害了孩子,而我们却常常未向孩子致歉。

对儿童来说,擤鼻子并不是易事,由于他们屡屡遭成人责备,所以他们在这一点上十分敏感。孩子们听到的叫嚷和辱骂强烈地刺伤了他们的感情。更让他们觉得难堪的是,在学校里穿戴整齐后,还要把手帕别在引人注目的围兜上,以免手帕丢失。但很少有人真正教他们怎样擤鼻涕。一旦有人这样做时,孩子们便感受到了从前受的羞辱得到了补偿。他们得到了公正的对待,而且也使他们获得了新的地位。

长期的经验表明,事实的确如此:儿童是有着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的。通常,由于成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便使儿童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而要在孩子与成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作为强势一方的成人,就必须首先去尊重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具体说就是,父母、长辈或教师与孩子的关系应是互相尊重,时时想到对方的愿望。因此当遇到某个问题时,例如在家庭内部出现的问题,不论是做出什么行动,都应当征求孩子的意见。作为父母或教师,不只是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要消除使孩子对他感到不可思议的那些无形的阻力。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要求违反了他们内部发展的不可改变的规律,孩子就不可能服从。孩子的顽皮和不服从往往就是由于他建构自己的内部力量和不了解他与成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可以说,孩子的最大障碍正是成人的权威和骄傲。孩子虽然还意识不到这种不公平,但他会感觉到精神上受到压制,从而给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影响。假如成人能做到尊重和了解孩子,不粗暴地拒绝孩子的请求,并从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中受到启示,便会知道孩子的心理和成人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

睡眠问题

当小孩能独立行动时,他与大人的矛盾就开始了。不过由于孩子弱小,大多时候都任凭大人摆布。大人具有一种贪婪的本性,他们习惯于小心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孩子破坏任何东西。而且,他们讨厌孩子打扰他们做自己手头的事情,于是就找来借口:为了健康,小孩应该多睡觉!然后,打着为孩子健康的旗号,强行把孩子按在床上,让他多多睡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某些没有受到太多教育的农村妇女,为了不让孩子扰乱自己,就会对玩闹的孩子大骂,把他从家里轰赶到野外去。孩子大哭着离家出走。然而,等孩子回来后,又把他拥在怀里热烈亲吻。这样一来,孩子被搞糊涂了。他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才是对的,也不知道父母对待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

城市里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情况似乎好了很多,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他们总是习惯花钱请保姆,把孩子放心托付,让保姆带着孩子去散步,或想尽一切办法哄骗他们在床上酣睡。孩子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睡眠吗?对他来说,太多的睡眠是一种浪费,浪费了他们锻炼和开发智力的时间。

父母就是这样只看到了孩子的身体需要,让他们吃喝和睡觉,他们总认为孩子不应该到处乱走,不应该碰任何房间里的东西,他们就应该做一个听话和服从的睡眠者,仿佛孩子一觉醒来,身体就可以突然间长高,大脑也变聪明了。他们都忽视了孩子更重要的心理需要。

我们要分辨出什么是应当的睡眠,什么是人为强制的睡眠。如果一个大人总是习惯强迫孩子超时睡眠,那他就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孩子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看不见的创伤。

不管是父母,还是保姆,抑或祖父母,他们总是想让本来活蹦乱跳的孩子睡觉,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家庭,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相对而言,由于穷人的孩子很少受管制,像野孩子一样到处乱跑,比富人家子弟的情况要好一些。

我曾接触过一个6岁左右的富人家的孩子,他伤心地告诉我,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星星。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因为爸爸妈妈总是让他天一黑就上床睡觉。正因如此,他每一次都错过了看星星的时间。他给我说了他内心的一个愿望——想在夜晚的时候,爬到山上最高的地方,躺在那里,安静地看整整一夜的星星。

这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看星星竟然成了他不可企及的奢望。这对他认识世界的活动,是怎样的一种限制和阻拦。很难预见,这种限制将对他未来的能力造成多大的障碍。正因如此,床成了孩子最大的痛苦。每一次入睡都要发生一次争执和战斗,而最后都是以他们屈服而告终。事实上,床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园地,我们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要,什么样的床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提供一张他需要的床,是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帮助。这种床不要像成人的床那样高,是一张低矮的床,不需要有花边,不需要华丽的装饰、披挂,他要的是最简单的东西——自己控制入睡和起床的时间。这样一来,当他困了、疲倦了,自然就会想到睡觉;等睡够了,就自然醒来,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床上玩,或者起来到处活动。要知道活动就是他们的工作,对他们的智力开发和心理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理解和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只要有适当的帮助和环境,孩子自己就会发展自己的个性,靠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孩子如何迈开人生第一步

从运动的角度看,行走实际上是一种全方位的锻炼。它能改善人的呼吸,并且各个器官也都会参与进来,从而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对于孩子来说,行走是很自然的需求,是成长中必须学会的一种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重要性不亚于运用双手。

儿童掌握行走的能力,靠的不是等待行走能力的降临,而是通过学习才获得的。尽管人像其他动物一样有肢体,但人必须用两肢而不是四肢来行走。天走路时,先用一条腿支撑着自己,然后再换另一条腿支撑。动物是本能地学会行走,而人类是通过努力才学会。

幼儿的第一步是对自然界的一种征服,它通常标志着幼儿从1岁进入2岁。学会行走,对儿童来说几乎是第二次出生,正是因为行走,儿童从一个不能自助的人变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成功迈出第一步,是儿童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但在这之后,幼儿仍需反复实践,因为取得平衡和稳健的步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幼儿学行走时,他们似乎受到某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所驱使。他们勇敢无畏,甚至在尝试中有点莽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试着迈出步伐。可以说,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是儿童的天性。

然而,尽管父母确实盼望着看到幼儿迈出的第一步,但孩子追求目标的这种强烈渴望,使成人用防护设施把他们围了起来。这样,便无疑成了抑制孩子行走的障碍物。即使幼儿的腿已经强有力,父母有时候也把孩子关在学步栏或婴儿车内练习走路。当成人带幼儿外出时,即使他能够走路了,成人仍把他放在手推车里。如此一来,虽然幼儿的安全得到了关心,他内在精神的发展却被抑制。

实际上,幼儿的行走冲动绝不是偶然。他们是在自我的指导下对这种有组织的运动建立协调性。依靠无数的协调经验,儿童的自我用他们正在发展的精神协调、组织和统一了他们的表达器官。因此,孩子必须能自由地决定和完成行为。

有些父母似乎不明白这一点。有一位母亲的小孩在一次学习行走的过程中发了脾气。她的幼儿刚开始学走路,但她一看到梯子,就会尖叫起来,当有人抱她登上楼梯或下楼梯,她就几乎激动得发疯。这种现象似乎不可理解。只要把这个小孩抱上或抱下,她就眼泪汪汪,她母亲认为这种心理紊乱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事实上,这孩子并非如她母亲所想,她只不过是想靠自己的能力爬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