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19372600000096

第96章 病由心生,防治百病还得唯“心”是问(2)

在当今社会,人们心理疾病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正视和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多人长期存在失眠、全身疲乏无力的生理问题,他们却将之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疲惫而忽略了。其实这些都有可能是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出现的预兆,比如睡眠增多或睡眠质量下降、性欲减退或丧失、体重下降、内脏功能尤其是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等,都很有可能是抑郁症的躯体化表现。另外,很多人讳疾忌医,延误了治疗和调整的时机。

2.学会找人倾诉

在生活中,当你被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压力问题等诸多问题所困扰时,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及时宣泄,找人倾诉。当你被悲伤、愤怒、急躁、烦恼、怨恨、忧愁、恐惧等情绪所占据时,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或哭出来,同时要勇于向亲友倾诉、唠叨,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3.放慢自己的工作速度

当你感觉到自己已经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下,轻松休息一下,休息之后可能你会做得更好。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比如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

4.平时多做运动

运动能够让你那由于压力过大而萎缩的细胞重新活跃起来,帮助你换一种心情看待自己。在运动中,压力、烦恼、困惑、焦虑等都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扫而空。

5.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人的压力,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你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很多人都习惯于晚上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甚至更晚,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睡眠不足,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6.保持一颗平常心

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要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职业女性尤其要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因为过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必将损害健康,出现头晕、偏头痛、失眠、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7.合理安排工作,量力而行

我们在工作中要正视自己的精力,凡事不要勉强,把所有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同时,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讲究方法,寻求支持,在学会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时间的同时,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8.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不管自己的生活、工作如何紧张和繁忙,都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张有弛,尽量避免做过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尽量挤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注意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彻底放松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

9.洗澡能使心情好起来

洗澡除了能使机体得到水的冲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外,还有更多也许你意识不到的作用。

(1)当你走进浴室时,面对洁白的墙壁、浴具,而且只有自己处于没有任何干扰的空间时,你会有一种安全感。

(2)当洁净的清水从头到脚浇过你的身体时,除了洁身去污外,还让人感到“心灵的净化,凡尘的离去”。

(3)在公共洗澡间,当你、我、他体无遮拦、彼此相互对视时,我们也许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从而有可能建立如此的心态: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

(4)洗澡的同时,若我们主动联想、回忆曾经有过的令自己愉悦的情景,如与伴侣、密友漫步于细雨中,曾在大海边、森林里尽情享受自然的美感等,放松的效果更会超出你的想象。

利用情志生克法来治愈情志病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情志失调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任它泛滥。我们还讲了情志病与古人的生活对治法,虽然这些对治法在现代不太适用,但我们现代人也可以用情志生克法来治愈情志病,情志生克原理实际上还是五行相克,这也是《黄帝内经》中特别提到的方法。

“喜胜悲”,快乐就能战胜悲伤。喜是火,悲是金。用五行的说法就是火克金,火是可以让金属熔化的。火又是散,气又是气结、凝聚,因此悲要用散法,在什么情况下会喜胜悲呢?比如说我们白天工作非常疲惫,又受到领导的批评,心里很憋闷,有的人就会去喝酒,认为一醉解千愁,其实不然,喝酒只是让你暂时把烦恼忘记,你可以去听听相声,看看搞笑的电视剧或东北二人转,都可以让你开怀一笑,从而调节悲伤的心情,这就是喜胜悲。

“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也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则肝火不能收敛,因此用肺金收敛的方法来降肝火。在一个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很坏的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可以把他的怒火熄灭。

“恐胜喜”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恐惧可以战胜因为过喜而过散的心,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进好多年都没有考上,一天终于考上了,就高兴地满街跑,心神全散了,他惧怕的岳父过来一巴掌就给他扇清醒了,这就是“恐胜喜”。

“怒胜思”就是愤怒可以战胜思虑。《华佗传》里记载着这样的一个病例: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淤血。华佗收了这个郡守很多礼,但不是给他治病,而是写了一封信来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其实,这就是华佗的治疗方法。那个郡守是因为思虑太多而得的病,华佗一下子把他激怒了,怒则气上,这样就把他胃中的淤血一下子全倒了出来,他吐了几口血,以后病就痊愈了,这就是“怒胜思”。

“思胜恐”,思虑是可以战胜恐惧的,也就是说你把问题想清楚了,也就不害怕了,这就是土克木,因为恐属水,土是脾,而脾主思。古代张子合就曾经治过这样一个病人。有家人半夜突然出现了一伙强盗抢东西,从此以后,这家主人夜里一听到一点轻微的响声就非常害怕,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张子合怎么给她治这样的病呢?就是当她在屋里的时候,张子合就用木棍敲她家的窗户。第一次她害怕,然后就反复地敲,十几次之后她就慢慢习惯了,就不再恐惧了,觉也睡得安稳了。

所以,现代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情志生克法来治情志病,当你产生某种不良情绪时,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调摄七情,益寿延年

我们都知道,七情可以损害人体的健康,在某种情况下比六淫还严重。而精神治疗的作用在许多内伤疾病中都远甚于药物,即使是六淫所伤,患者的精神状态正常与否,对于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大有影响。中医学强调人的精神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了“神形相因”之说,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即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与益寿延年,而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使人致病。所谓调神养生,即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心神的怡养、情志的调摄等方法,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以延年益寿。

1.注重养神

注重调养精神,是养生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生命的存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养神的方法主要有:

(1)虚静养神:调神摄生,静养为首。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摄精神,多练气功,可有效地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

(2)安心养神:人生不会没有忧患,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及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要养成理智与冷静的德行,凡事从容以待,冷静思考,正确处理各种难题。

2.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是指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我国历代养生学家非常重视清心寡欲,认为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

3.省思少虑

思虑过多会使肌体气血失调,耗伤心神而损寿命。省思少虑、养心敛思这种自我调节方法,能使肌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排除杂念,省思少虑,专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静调和、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使肌体功能协调,生活规律,有利于养生,促进健康长寿。

4.舒畅情志

舒畅情志是指舒调七情六欲,使其畅达,以利心神和调,五脏安定。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七情过极对肌体健康危害极大。舒畅情志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古人论述颇多,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木鸟鱼、艺术欣赏、古物收藏、旅游垂钓等。这样,精神有所寄托,去除烦恼,陶冶性情,抒情畅志,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养生长寿。

病由心生,保持乐观心态是健康的重点

祸从口出,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情绪与心血管、肌肉、呼吸、泌尿、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功能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情绪激动达到高潮时,便是愤怒,此时,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导致心跳突然增快,血压急速升高,如患有高血压,便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如患有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近代养生家丁福禄也曾说:“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耳,每日须得片刻闲暇,逢场作戏,口资笑乐,而益身体也。”由此可见,要想身体健康,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很重要,药和营养品只起到外因作用,乐观健康的心态才是健康的内因。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乐观呢?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吟唱,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让我们感受到旷达者的欢快与潇洒、热情和豪放。近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削官为民、两手空空、穷困潦倒之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打击,向人们展示了“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的坦荡,表现出乐观者的豁达。同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不幸一目失明,他却专门刻了一枚“尚留一目看梅花”的闲章,以极大的热情去对待生活。

心理学家提出:以下6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1.豁达法

人有很多烦恼,心胸狭窄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一个人应该心胸宽阔,豁达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平时要开朗、合群、坦诚,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了。

2.松弛法

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以后或感到烦恼时,应该迅速离开现场,进行深呼吸,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甚至还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采用以意导气的方法,这样就可以逐渐进入佳境,使全身放松,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

3.制怒法

要有效地制止怒气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克制怒气爆发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诵传统名言“忍得一日之气,解得百日之忧”、“将相和,万事休”、“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万一克制不住怒气,就应该迅速离开现场,在亲人或朋友面前发泄一番。倾诉愤愤不平的怒气之后,自己应该尽快地平静下来。

4.平心法

一个人应该尽量做到“恬淡虚无”、“清心寡欲”,不要被名利、金钱、权势、色情等困扰,要看清身外之物,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应该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生活乐趣。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常到公园游玩或到郊外散步,欣赏一下乡野风光,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5.心闲法

有一句话这样说,“眼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闲情等,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态。

6.健忘法

忘记烦恼,可以轻松地面临再次的考验;忘记忧愁,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种种乐趣;忘记痛苦,可以摆脱纠缠,体味人生中的五彩缤纷。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你曾被欺骗的愤怒、被羞辱的耻辱,你就会觉得自己变得豁达宽容,活得精彩。

健康长寿四字箴言:慈、俭、和、静

养生家李度远,相传生于清代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享年256岁。李氏深明养身养心之道,在漫长的一生中,他遵循养身养心四字箴言——慈、俭、和、静,对世人很有教益。

慈就是心底慈善。李氏说:“盖人心能慈,即不害物、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以慈善仁德为本,是历代养生家所倡导的。李氏把“慈”字摆在四字之首,把仁德作为立身之本。他常说:“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延年也。”就是说,只要心存仁慈,不看重名利、不钻营、保持天真的情趣,就能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