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大全集
19372400000059

第59章 建立合乎人性的制度(6)

最后,制度管理要形成一套科学体系。因为科学体系不仅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管理是发挥企业整体效能的保证,也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打造“无管理”至上境界

春秋社会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这样一种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为无为,则无不治”。20世纪70年代,西方管理学界提出“不存在最好的管理方法,一切管理必须以时间、对象为前提”的权变管理方法,30多年来一直在管理学界经久不衰。

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按照老子的解释,治国应当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则,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对企业来讲也是一样,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管理”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它是一个辩证对立统一的有机体。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位员工发帖子抱怨说:“我们老板非常讨厌,他喜欢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就为了看你是不是在聊QQ,他还经常在周末的时候,特地去公司翻看我们同事的聊天记录,查看我们有没有说他坏话。更好笑的是,他在查看完我们电脑时,还会把员工设置的桌面背景改成他喜欢的人物。这样的行为非常让我们讨厌,我们总有一种被人监视的感觉,心里非常不爽。”

帖子下面有人留言,让他马上离开那样的公司,有那样的老板在,公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但是他回帖道:“的确,我们聊QQ的时间并不多,老板不让我们闲聊,也不过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我们就是不聊QQ,我宁可坐那儿发会儿呆,那点时间也就过去了。”这个帖子里面说的老板的确有些过分。但是,他也是可悲的,同样的事情,著名的Google公司却有它独特的做法。

Google 搜索引擎是一个用来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简单快捷的工具,它能够使用户访问一个包含超过80亿个网址的索引。在Google独特的企业制度当中,有一项最为人道的制度——给予员工20%的自由时间。这个制度让Google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把工作变成一种兴趣。在Google工作的员工,感觉自己不像是在一家大公司上班,而更像是在一个大学或研究机构做什么有趣的研究。同样,Google则可以从这些享受自由的员工大脑中,源源不断地提取新的创意和新的商业计划,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Google的做法实在是太聪明了。

Google的聪明就在于它知道,即使不给员工自由时间,员工也同样会想办法偷懒,与其偷偷摸摸,弄得大家都不开心,何不让员工公开地、自由地支配一段时间呢?更重要的是,20%的自由时间会使员工的感受完全不同,那不再被定义为20%的偷懒时间,员工就会感到自己被尊重,感到自己在为兴趣工作。在Google公司良好的环境中,员工所具有的创造力是不言而喻的。

想成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应建立在下列几个前提之上。

(1)建立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实用的运作体系。科学的运作体系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来约束和激励大家对企业管理非常重要。

(2)强的领导力的领导者组成的一个高绩效的团队。高绩效的领导者要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会激励下属,辅导下属,又会有效地授权。他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制定中长短期战略目标,又要有强的执行力,把组织制定的目标落实到位,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3)建构好的企业文化,用好的文化理念来统领员工的行为。企业既是军队、学校,又是家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性的素质能力,又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企业更具凝聚力、团队精神,能留住员工的心,使企业与员工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基业长青。

当然,企业管理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合适的模式。因为企业行业的不同,所处的市场环境、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也不同。所以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方法来照搬照抄,我们只能有好的东西借鉴摸索,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

死守制度不是制度的错

企业制定的每一条规章制度都具有一定的刚性,不过,要使制度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又得做到灵活运用。制度化管理并不意味着死板与僵化,如果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柔性不能有效结合,企业制度很难发挥最大的效益。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叫李离的狱官。有一次,在审理一件案子时,李离由于误听了下属的一面之词,结果将一个犯人错判致死。后来案情真相大白后,李离决定以死赎罪。

晋国国君很看重李离,就劝说他:“官有贵贱,罚有轻重。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过错。”李离回答道:“作为国家的狱官,要保证国家法律的公正。既然我犯了错,就违反了制定的法律。为了保证以后法律的有效实行,我不能打破这个规矩。”说完之后,李离就伏剑自杀。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企业日常管理的规范。有制度,就要有执行。企业的管理中,保证制度的刚性是根本。李离以死赎罪,体现了其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刚性支持。晋国法律得到了有效维护,晋国的国力也因此大为增强。只有保证已有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有效进行管理。

当然,制度的刚性并不意味着制度就不需要完善。制定制度的目的是对一些模糊不清的事项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制度的时间性很强,绝不可能是不变的定律。当时代与环境发生变化,制度本身也要随之变化。

有一位军官到炮兵部队视察士兵的训练情况,在操场上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士兵站在大炮底下,一动也不动。军官走到他的面前,问:你站在着干什么?这位士兵敬了军礼后,大声地回答:报告首长,这是我的岗位。军官感到奇怪,没听说大炮底下要站个人啊,就又问:谁命令你站在这里的。士兵的回答是:炮兵操练手册上就是这样规定的。

军官感到更为不解,就命人招来炮兵操练手册。原来,这个手册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其制定的规定还是还是遵循着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在那个年代了,大炮都是放在马车上,发炮时,士兵需要站在大炮底下死死把住马车不要滑行,防止马车在大炮的后坐力作用下位置发生变化,增加了下次瞄准的时间。

显然现在的大炮已经不是在马车上了,这一规定已经不合时宜。这个故事体现出制度的天然缺陷。企业与企业环境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也得适应这个变化,才能发挥好作用。因此,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企业的规章制度,发现不切实际或不合情理的要及时纠正。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必然是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制度要顺应变化,这也要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上要具有灵活性。

2001年8月,清华同方在将产品打入西安大学校园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所配的部分产品零件与当地的环境不匹配。技术人员却无法予以更换,因为公司有“不允许使用其他企业零部件”的规定。如需解决,还要向总部报告,总部又要花时间去评估和研究。这样一耗费大量时间,致使当地客户怨声不少。

这时,负责当地市场的一位公司副总,当机立断,下令打破原有规定,用其他企业的零部件代替部分不匹配产品,问题很快得以解决。这位副总及时调整了公司的管理制度,表面看似乎是打破了制度的刚性,实际上灵活的管理手段,能够更好地维护了制度。

清华同方规定“不允许使用其他企业的零部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防止各地的售后服务部门用质量差的零部件损害顾客的利益。因此,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维护顾客利益。而对制度的调整,更能有效确保目标的实现,管理上的灵活性就与制度的刚性得到完美的结合。

对于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灵活性,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制度应该让执行者有一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按照制度的目标来处理某些例外情况,这也是管理的“例外原则”的精义所在;二是要让制度的执行者对企业的理念有深刻的认识,为了企业的理念,能够灵活地处理例外情况。清华同方的那位副总对事件的处理,就充分体现了他对公司理念的认同,而不是“死守”条文,不知变通。

任何制度都是有条件的,因而就要求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要懂得灵活运用。“近于义的守信,近于恭的守礼,遵守尺度又不失灵活度”,这就是《论语》里,告诉管理制定与执行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别让潜规则挡住正道

德国企业家海因茨·尼克斯道对不努力工作的人,他会毫不客气,从不宽容。对此,他有惊人的辨别力。两名员工站在车间门旁起劲地聊天。过一会儿,当尼克斯道夫返回时,他们还在那里。“你们究竟是哪家公司的?”尼克斯道夫与他们搭话。“哦,是这儿的尼克斯道夫公司的。”对方吃惊地回答。“那你们显然是尼克斯道夫公司中多余的人。”尼克斯道夫愤怒地说。那两名渎职员工的未来就可想而知了。尼克斯道夫回到办公室便下令开除那两名工作时间聊天的员工。

“潜规则”这个词,来自作家吴思对当代中国的观察和揣摩。它指的是明文规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套不明说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支配生活运行的经常是这套规矩,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制度,而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代表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潜规则”之初主要是谈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陋规”,如鲁迅先生所说,“藏在皮袍下面的东西”,是社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行之有效、但摆不上桌面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