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19367500000006

第6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2)

佛家的慈悲观念教导我们要去爱别人,要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别人的心,同情别人的苦难并尽己所能帮助他从苦难中解脱。这里所指的“别人”既包括我们熟知的朋友和亲人,也包括我们的敌人,要用不对抗的心对待敌人,用和平避免冲突,用慈悲心去引导他们接受佛法,使他们也变得慈悲。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在禅房诵经,突然有一个强盗手持刀刃闯了进来。强盗用刀指着七里禅师,威胁的说:“把所有的钱财都交出来,否则我就动手了。”

七里禅师头也不回,镇定地指着自己身旁的抽屉:“钱都在里面,你自己去拿吧。”

强盗很快就把抽屉里的钱洗劫一空,禅师说:“请留一些钱给我,我明天还要买花果供佛。”

强盗正要离去,禅师又说:“收了人家的钱,怎么也不说声谢谢呢?”

后来,这个强盗因为其他的案子被官府逮捕了,审问得知他曾经抢劫过七里禅师的东西,衙役来请禅师去指认他的罪行时,禅师说:“这个人不是强盗,因为他并没有抢劫我的东西,那些钱都是我送给他的,他已经向我道谢过了。”

强盗得知此事之后,非常感动。服刑期满,他就皈依了七里禅师,成为他门下弟子。

七里禅师并未将闯入禅房的强盗当作敌人,而是用一颗慈悲心感动了他,这颗慈悲心,也正是世人常说的“菩萨心肠”,菩萨虽超脱于红尘之上,但仍有一颗多情之心。

在广州白云山能仁寺中有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多情,将天下苍生的喜忧福祸放在心中,这是禅法的心意。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隔阂,有摩擦,但是人本同根,生命像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万千枝条铺展开来,才会有绿荫片片,每个人都是一条枝丫,共系于相同的根源,汲取着同样的营养,沐浴着同样的阳光,有什么理由不互敬互爱呢?

莲心禅韵:

地狱:在佛教中,地狱是六道之一,也是六道中最苦最劣的。地狱是一个统称,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众生由于生前恶业而被投于此道,根据罪业的深重程度承受不同的惩罚,要经历数十万年的痛苦才可脱离此道,重新进入六道轮回之中。

荣西禅师(1141~1215):俗姓贺阳,字明庵,号叶上房,日本临济宗的初祖。他自幼聪敏,八岁随父亲读《俱舍》、《婆沙》等深奥经论;十一岁师事静心上人;十四岁在比叡山出家受具足戒;十七岁静心上人入灭,即依师遗言,追随师兄千命法师禀受虚空藏法,于苦修精诚中,屡见灵异。公元1168年和1187年,两度入宋,参谒天台山万年寺虚庵怀敞禅师,承袭临济宗黄龙派的法脉,而后发展成日本禅宗的主流,荣西禅师也被尊为日本临济禅门祖师。

禅之体验:真如本性,寂静常然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惠能曾用这首菩提诗道破了佛法的真谛,继承了弘忍禅师的衣钵。在梵语中“菩提”代表着觉悟、智慧,指人顿悟真理,进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佛教故事中曾记载,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佛陀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开悟,修成了正果。

佛陀眼前的清澈,六祖心中的澄明,都是世间众生渴望却又难以企及的境界。在众生眼前,美丽或丑陋的风景都被笼罩在薄雾或尘埃之下,越是走近就越是朦胧;在众生的心里,一切念头常常被围困在重峦叠嶂之中,越是急于走出迷阵就越是辨不清方向。有人以己身为菩提树,以己心为明镜台,以为凭借勤奋与修持即是洁身自好,就能远离世俗污垢;而世事蹉跎成白首,修行路上,如花年华渐渐凋零,虽有渐悟,却总是触不到顿悟的瞬间,渐悟与顿悟之间的一步之遥竟然遥远到了不可抵达。之所以会在渐悟与顿悟间迷失了方向,就是因为过多地执著于思维,而忽视了自性。

在一次法会上,佛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教导人认识自性。

有一位富人有四位妻子:第一个妻子活泼可爱,在富人身边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富人抢来的,倾国倾城却不苟言笑;第三个妻子整天忙于打理富人的琐碎生活,把家中大小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第四个妻子工作勤奋,终日东奔西跑,富人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

富人生病即将去世,他把四位妻子叫到床前,问她们:“平日里你们都说爱我,如今我就要死了,谁愿意陪我一起去阴间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从前一直都是我陪在你身边,现在该换她们去了。”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迫于无奈才嫁你为妻,活着的时候都不情愿,更不要说陪你赴死!”

第三个妻子说:“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安逸稳定的生活,不愿意陪你去过餐风饮露衣食无着的日子。”

富人非常伤心,他近乎绝望地看着第四个妻子。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去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富人心中一惊,既感动又愧疚,他看着第四个妻子,含笑去世。

佛祖解释说:“其实这位富人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位,这四位妻子则代表着每个人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财富。第一位妻子指得是你们的肉体,生来不可剥离,死时却注定分开;第二位妻子指得是你们的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指得是你们的妻子,活着的时候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死的时候仍然要分道扬镳;第四位妻子指得是你们的自性,人们常常忘记了她的存在,而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自性是天生的,与慧根相连,而思维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但人的慧根生来受限,越是长大越容易被思维牵绊,而障碍了自性;自性受阻,则妄念作祟,自性的圆满和清净被尘世沾染,缘生缘灭,却无法悟到“空”的境界。

某一天,赵州向他的师傅南泉禅师求教:“师傅,请问什么是道?”

南泉禅师说:“平常心即为道。”

赵州又问:“那么,想要得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呢?”

南泉禅师回答:“一旦有了目标,你的方向就错了。”

赵州继续发问:“假如没有目标,我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呢?”

南泉禅师说:“道是不可说的,也不可知。知是一种虚妄,而不知才是真正的智慧。得道的人虚怀若谷,不会被任何事物束缚和阻碍,万事空,心念空,空即澄明。”

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这也正是圣严法师所指的从有我化入到无我的境界,是一种以无招胜有招的禅境。

一日,六祖惠能从两个僧人身边经过,听到这两个僧人正在争吵,就在旁边停了下来。

原来是因为一阵风吹过,吹动了经幡而引起了两个人的争执。一名僧人说:“是风在动。”而另一名僧人反对说:“错!明明是幡在动。”

惠能禅师走到两人跟前,说:“你们俩都错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和幡都是外在的、虚幻的,只有心存在于时空之外,本体清静而永恒。世事皆由心生,心不动则天下静止。只有在心静如水中体悟自性的清净,人才能明白“本来无一物”的真谛,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无”这个概念也放下。

“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到空,悟到无,就真正触到了禅机。

莲心禅韵:

赵州禅师(778~897):法号从谂,在世一百二十年间,弘法传禅,是禅宗史上著名的禅师。他得法于南泉禅师,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他门下弟子众多,很多事迹也成为著名的禅门公案,被称为“赵州活佛”,他圆寂后的谥号为“真际禅师”。

顿悟渐悟:快速直入地探究到至理的觉悟,称为顿悟;依顺序循序渐进获得的觉悟,称为渐悟。根据大乘佛教的教义,修行的过程应该从渐修到顿悟,再从顿悟到圆修。菩萨在证悟以前,需要长时间的渐修,要发初心,学习知识,听闻正法,修积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

禅之修持:苦海无边,自在为岸

人生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

在佛教的根本教义四圣谛中,苦谛是最关键的一谛,也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一个人从出生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去世时留下最后一抹微笑,几十年都无法逃避人生的重重劫难。因此,人们寄希望于修行,希望在修行中得到解脱,而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

圣严法师将解脱分为身体的解脱和心的解脱,也就是肉体的自由与心灵的自在,其中心的解脱比身体的解脱更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抱怨学业不顺利,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抱怨工作太累,这些人身在牢笼之外却将自己的心困在了牢笼之内,这种自由是虚幻的;而还有些人,即使身陷囹圄却也能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欣赏明媚春光,聆听虫鸣鸟语,享受柔和微风。

道信第一次见到三祖僧璨禅师时,施礼问道:“大师您慈悲,请您指点我解脱的方法。”

僧璨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谁把你绑起来了呢?”

道信不明僧璨禅师为何会发此问,于是恭恭敬敬地回答:“没有谁捆绑弟子。”

僧璨禅师微微一笑,对道信说:“既然没有人把你绑起来,你又为何要求我帮你解脱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顿时开悟,后继承僧璨禅师的衣钵,成为了禅宗的第四祖。

开悟之前的道信向佛之心也是虔诚的,所以他寄希望于禅法,希望能够学习僧璨禅师的解脱法门,只是他并未领悟到是自己的心束缚了自己,丧失了自由。心不自在,即使肉体进退自如,也依旧会挣扎于痛苦与困惑之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此可见,若想求得解脱,必须保持心灵的自由。

但是,即使自由与解脱有很大的相似性,也不能简单地在这两者之间画上等号。佛教追求的是一种“无我”的超脱,一旦心心念念的都是“我要自由,我要解脱”,那么,他所实现的解脱就是有局限的,圣严法师说:“佛教的解脱道,目的是在解脱这一个‘我’的观念,而能得到绝对的自在。”放下“我”的观念,放下对“我”的执著,甚至放下对“法”的执著,把一切放下,彻底放下,才能承担起“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的责任,才可解脱自己,解脱世人。

相传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曾在佛陀在世时前来求法,他拿着两个花瓶,准备献给佛。佛陀并没有为他开示什么,而是对着他说:“放下!”

黑指谦卑有礼地弯腰将左手中的花瓶放在了地上,再次向佛陀请教,而佛陀依然不动声色地对他说:“放下!”

黑指略一沉吟,又把右手拿的花瓶放了下去,未待他开口,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是黑指婆罗门再也沉不住气了,他不解地问道:“现在,我已经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了,不知道您现在要我放下的是什么呢?”

佛陀说:“从开始我就没有要求你放下手里的花瓶啊,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只有你把这些都放下了,把自己也放下了,才能从人世的种种桎梏中得到解脱。”

佛陀用这种方式为黑指婆罗门指出了从迷惑走到清醒、从执著实现解脱的道路,圣严法师则具体地为众人阐释了修行解脱的方法。佛教把实现解脱道的方法称为“修持”,而“三无漏学”则是众多修持方法中不可缺少的原则。圣严法师开示众生,从戒、定、慧这三大门径,就可以进入不受生死束缚的解脱境界。

修持首先要修戒,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当作的不能作,当作的不能不作,自觉严守佛家的戒律;严守戒律,内心清净才能进一步学定。修定即修习禅定,不思善不思恶,去除一切虚妄杂念,可由静坐开始,进而通过礼拜、读诵、忏悔等法门来提升自己禅定的修为。第三步是修慧,包括闻慧、思慧、修慧、证慧。这三者的修习既有前后顺序,又是相辅相成的。圣严法师概括说,修持过程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慧又转过头来,指导持戒,指导修定,就这样连环地形成了螺旋状态而向解脱之道迈进。

修持的程度不同,自在的程度也就不同,因而解脱的程度也会不同,真正的解脱是一种到达极致的自在,从著名的禅门公案“眼横鼻直”中也可以有所感知。

南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道元禅师,他年轻的时候希望能够求取正法,所以就独自远行,历经艰辛到西方求经。十年后道元禅师回到国内,人们关切地问他在外十年,是否求得了真经?道元禅师开心地说:“我知道了眼睛是横着长的,鼻子是竖着长的,所以我就空着手回来了。”

众人听了都捧腹大笑,而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沉思,

眼横鼻直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客观存在,而未得究竟解脱的人终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道元禅师心中已然觉悟,所以能够在历经万难之后,两手空空而透彻真谛。

莲心禅韵:

四圣谛:佛教中最基本的四个真理,即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佛陀通过四圣谛告诉众生世间的因果以及如何出世间的因果。

苦圣谛:世间是苦果,众生因无常所累而生烦恼,从而觉得身在苦海中。

集圣谛:苦的生因,即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主要讲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灭圣谛:即苦灭圣谛,灭除了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众生就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

道圣谛:通往涅槃之路即为道,道圣谛主要讲解脱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