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19367500000002

第2章 序篇

拈花说禅,圣严法师开启禅门

风雪中的行脚僧

幼时家贫,他曾以树根充饥。

14岁时,迫于生计,他出家为僧。

适逢乱世,19岁的少年投身从戎,随军队离开大陆远赴台湾。

十年军旅,退伍之后他二度出家,后在山林之中闭关修行六年。

他只身前往日本,六年苦学之后在日本立正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成为佛学界第一位拥有博士学历的禅师。

他是禅宗曹洞宗的五十代传人,也是临济宗的五十七代传人,并一手创办了法鼓山,提出“心灵环保”这一法鼓山核心理念。

他广收弟子,到世界各地宣扬佛法,主张以佛法营造“人间净土”。

他以中、日、英三种文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著作近百种。

他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

他涉足教育、公益等诸多领域,以一颗慈悲心感动世人。

他长期患肾病,却拒绝换肾,他说:“我老了,浪费一个肾是不慈悲。”

他留下遗言:“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

他圆寂之后,弟子林青霞以文寄哀思——《好美好美,那袈裟飞起像浪花》,李连杰也以弟子身份参加了入殓仪式。

他被台湾人奉为“稳定人心的力量”,也被称为“乱世里的暮鼓晨钟”,还是“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但他却称自己不过是“风雪中的行脚僧”。

这位慈悲智慧的行脚僧,就是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俗名张志德,民国十九年冬(1930年),出生在江苏南通县的一个贫穷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最小。他从小身体孱弱,6岁才能出门走动,7岁才会说话,9岁开始读书识字,11岁才入小学。他总是安安静静,在被人忽略的角落里默默地打量着这个忙碌的世界,看来看去,也看不出其中端倪,直到父亲的话让他突然间有所觉悟。

圣严法师小时候,有一次与父亲在河边散步,河面上有一群鸭子,游来游去,自由畅快。他站在岸边,非常羡慕地看着这群与自己水中倒影嬉戏的鸭子。

父亲也停下脚步,问道:“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面对父亲的询问,他心中一动,却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父亲说:“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就像是它们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回忆起这件事情,圣严法师说,当时自己从未想过任何关于“大小”的问题,但是父亲的话却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让他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的无常事,同时也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本质。

童年的往事在圣严法师心中埋下了一颗禅法的种子,而少年时出家修行的经历则将他直接引入了禅的世界。在入伍从戎之前,他辗转多个寺院,学习佛法,潜心修行,打下了稳固的佛法学识根基。即使在入伍之后,他也依旧坚持着自修。他在众多佛学或文艺期刊上发表文章,并接触了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以及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的理念。

1960年1月,他正式退伍,在灵源和尚的启发下,决心再次出家,他的剃度师东初老人赐予他法派字号“慧空圣严”。东初老人身系曹洞宗与临济宗两支法门,因此圣严法师继承了这两派传承。

在随东初老人修行之初,圣严法师依然能够察觉到自己内心“苦”的痕迹,所以,他想通过闭关修行来化解这种“苦”。1961年,在得到一位居士的捐助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六年苦修。圣严法师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闭关生活:

从闭关修行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便非常安详平静,而且觉得非常快乐,好像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家。我一天只吃一餐,吃的是自己种的番薯叶。小屋有一个小院子,从前面望出去,可以望见一处断崖。虽然我身处乡间,却从不觉得自己被封闭起来。因为没钱去买已经做好的供案或是佛像,于是我在自己屋子里自己做了一张小桌子当供案,上头放了一张小小的释迦牟尼佛画像。屋里没活水可以用,也没电,我要自己去泉水处取水,也在那儿洗澡。大约一年后,有人供给我一座油灯,但我却没钱买油来用。

闭关修行的生活是艰苦的,而圣严法师却在这种身心磨砺中领悟了很多,并且完成了《正信的佛教》以及《戒律学纲要》等九本佛学著作。出关之后,他开始了弘法的工作,完成了小沙弥时期立下的志向:以弘扬佛法为终生任务。

圣严法师一生广收弟子,著书宣讲,弘扬佛法,积极地推动前人关于“人间净土”的理想,是人间佛教的积极倡导者。他不仅将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念在台湾发扬光大,而且消除了很多人对于“佛教主张消极避世”的误解。

他时时自我勉励,自我省思,拖着孱弱的身子,奔波于繁忙世间,弘扬佛法,化育众生,留下了上千万字佛法著述以及“建设人间净土”的遗愿,为万千信徒留下了一座值得仰视的精神丰碑。

这位风雪中的行脚僧,每一步行走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即使风过雪融,智慧的光芒依旧闪烁,指引着行走在禅修路上的朝圣者。

禅门第一课:发菩提心,起惭愧心

开悟之人常言世间处处是净土,处处存佛法,人人皆可成佛,而佛法的真正奥义却非语言所能描述。修行一生,未必能得正法、成佛身;一心说禅,未必能够点化众生。悟与惑,就在众生一念之间,佛祖禅师皆可引导,却从不左右。

圣严法师讲禅所求的是对“禅”的悟:“禅并不一定是什么,也不肯定或否定什么,禅是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抱着一颗领悟与感知的平常心,做到有所追求而抛却贪欲,所求即意味着所得,这就是“禅”了。好比当释迦牟尼对着众人拈花微笑时,大弟子摩诃迦叶自然而然地上扬嘴角,回应了一个微笑。原来他心中牵系着个人修行,却又并不单纯执著于修行,有所信仰而无所执著。禅在两位尊者的相视一笑间盛开,从此,智慧与慈悲的光芒普照四方。

禅宗最早始于摩诃迦叶,他对佛祖释迦牟尼的拈花微笑同样报以一笑,抵过千言万语。古时佳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两位尊者相对一笑间,倾倒了苦海众生。几千年前佛祖的拈花一笑颇有“天机不可泄露”的意味,而摩诃迦叶对其中禅机却已大彻大悟,因此释迦牟尼欣欣然将衣钵相授。于是,一个平常的微笑,已涵盖了佛法的全部精妙之所在。

摩诃迦叶继承佛祖衣钵,成为印度禅宗的创始人,之后禅法代代相传,到二十八代菩提达摩祖师渡海东来,禅宗自此传入中国,为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车辙增添了几分厚重。

修行之人常常希望能够寻得禅修法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圣严法师却说:“禅宗的极致,以无门为门,不用任何方法。”每天的起卧坐立都是修行,终日的柴米油盐都含佛法,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禅就是这么简单。然而世人习惯了将万事万物复杂化,事实上,越是简单,就越难以参悟。

其实,修行本身是禅,禅也是智慧和慈悲的交融。因而,启迪智慧、发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自然而言的禅修伊始,也是开悟不可或缺的前提。

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慈悲之心,智慧之心。发菩提心即为了实现众生平等、维护众生利益而使修行者自觉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愿。修禅之人希望借助修行提升自我境界,进而以自我的力量关怀世人、普度众生。他们一心向善,既追求道德层面的真善美,更不断攀登着人生境界的大自在。对于“善”的追求是一种慈悲,对人生境界的探寻则需要智慧。

圣严法师说,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广度众生的坚固愿心。禅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自度,二是为了度人。自度以求成佛,成佛后进而度化世人。普度众生是真心向佛且心求成佛之人的理想,也是禅宗中常常提到的慈悲心的体现。慈悲心是禅宗的精髓,也是禅宗的起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抛开原本享受着的人间富贵去出家修行,正是源于对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困惑以及对众生的同情——敏锐的观察以及深刻的洞悉令他苦恼从而努力寻求解脱。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本是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印度与孟加拉国交界区域)的王子,他出生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衣食无忧,天资聪慧,外在条件与个人品质让他长时间过着一帆风顺的生活。他16岁娶妻,后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但是与生俱来的慈悲之心使他无法忽视世间的生老病死与转世轮回,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又让他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正。不满于婆罗门祭司说教的王子终于决定外出修行,想寻求到一种解脱之道,挣脱自己的苦恼,也解脱苦难的众生.于是,在一个月夜,王子骑着白马悄悄离宫,开始了修行.

虽然释迦牟尼的开悟是在菩提树下六年苦思之后,但他出家的原因却可直接归于他的慈悲心——因同情众生,所以愿意舍弃世俗浮华,以自我修行换得解脱之法。这种不求回报、救众生脱离苦海的美好愿望,正是促使人开始参禅悟道的推动力,也就是菩提心中最重要的部分。

禅门第一课,须发菩提心,寻上求佛道的智慧心,下化众生的慈悲心。

起惭愧心

发菩提心是禅修的第一步,但是有了菩提心却不一定能够参悟到禅学的真谛,就像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自己设定了很多人生目标,但是到最后,所有愿望依旧如镜花水月一般美好却又虚幻,遥不可及。想到和得到之间的一步之遥在于做到,行动与否决定着愿望能否达成,修行过程中若不能严于律己而一味自我放纵,则必然业障重重,难以悟透佛法。

圣严法师曾提到过,在随他修行的众多禅众中,常有人在打坐之前发这样的誓愿:在引磬声响起之前,要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同时静坐时身体不会乱动。发愿人很多,做到的却很少,很多人因痛苦而放弃了自己所发的誓愿。对于这些修禅人,圣严法师教导他们要生“惭愧心”。

惭愧心是菩提心不断升华的维系力量,因“惭”而约束自己,不做坏事,而是向善;一旦违反了戒律做了有违佛法的事,要及时忏悔,以防再犯。菩提心既生,发愿容易,但付诸行动却非常困难。内外交织、纵横错乱的尘网与心网束缚着我们,越想解脱越是挣扎便越是被纠缠得紧,挣扎得厉害了,人便容易犯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修行是一个允许人犯错并帮助人纠正错误的过程,所以修禅人要时时刻刻防微杜渐,一旦犯错,要及时忏悔。

所谓惭愧心,主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力量。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前,阿难曾以四事问佛,其中第四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惭愧心。

佛祖将入涅槃,阿难尊者忧心忡忡地问道:“有一些恶性的比丘,您在世的时候,您自会来教导他们;而您涅槃之后,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呢?”

佛祖回答说:“对恶性比丘,默而摈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方式,也不用和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恶劣的品性已经蒙蔽了他们的双眼,很难听取别人的劝导;相反你可以沉默对待,让他们有空间自我反省,自我忏悔,一旦生了惭愧心,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而不再放纵自己!”

以惭愧心束己,才能更加深刻地了悟修行的不易,才能明因果,知祸福。随时保持内心的清醒,才能让自己一直行走在正途上;一旦方向偏离,及时忏悔并折回正道才能避免坠入泥潭,所发的愿景才能达成,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修行才不至于沦为纸上谈兵。

圣严法师常说,学佛的过程,是透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目标。发菩提心,确认自己修行的最高目的是用佛法服务于他人;起惭愧心,反省、消融自我才能真正包容一切。做到二者的协调与统一,才能助我们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

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追求错误的东西,而正确的方向是求得解脱的基本保证。因此,若想入禅门,要用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待人,用惭愧心束己,己心才能系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