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19367400000017

第17章 华枝春满悟人生(2)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瘦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这是几十只、几百只肥羊也抵不上的丰厚收益。

弘一法师说:“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甄宇的利人之举,最终使自己得利。

利己与利他,看似处于对立的位置,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二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护卫自己的利益,是人的天性。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这种的需要。然而我们不是孤立生活在世界上的,我们种种利己行为,在不自觉的时候都对他人产生了影响。

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那么我们其实也是在自利。需知,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为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在这个群体共生互助依存的社会上,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让你的人生路走得更远、更长、更顺畅。

滴水佛音

1、恩情和性命

吴起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

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

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

2、修行所谓修行,简单的说就是修正自己身体、语言、行为的偏差,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有人认为吃素念经、礼佛拜忏、做慈善工作就叫做修行,是一种误解。

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他这一次小心翼翼,但还是从悬崖上面滚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名与利,永远是人们追逐的目标。虽然人人都道“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可真正要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如自断肱骨,是难而又难的。对于名利的追求,已经渗入我们的骨髓了。谁不爱名利呢?名利能给人带来优渥的生活,煊赫的地位,宝马香车排场十足,想得到多么稀有的东西都能得到。

然而,谁又能保证这种“心想事成”的梦幻生活,能保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佛意十足。他自己也真正视名利如浮云,飘然出家。

出家,不过出的是家门,人仍在红尘内,名与利仍然如炎夏的蔓藤伸出小而软的触手,纠缠不清。做和尚也是有三六九等的,普通僧人青灯古卷,寒衣草履,有权势的僧人也会出入高屋庙堂与政要周旋,来往前呼后拥,排场十足。

弘一法师出家后,极力避免陷入名利的泥沼自污其身,因此从不轻易接受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他每到一处弘法,都要先立三约: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他谢绝俗缘,很少跟在俗中人来往,尤其注意不与官场人士接触。

法师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时,温州道尹张宗祥慕名前来拜访。能与道尹结交,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法师却拒不相见。无奈张宗祥深慕法师大名,非见不可,弘一法师的师父寂山法师只好拿着张宗祥的名片代为求情,李叔同央告师父,甚至落泪:“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

张道尹无奈,只好怏怏而去。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学佛的人,心要像明月一样皎洁,像天空一样淡泊,才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人世皆无争,才能安心做一名淡泊的人。心安定了,才能专注于修行。弘一法师研修律宗,最后能成为一代宗师,于他淡泊名利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慧忠禅师曾经对众弟子说:“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名、利两个字。万物自闲,全是因为人们自己在争名夺利。不入名利牢笼,才能专注于眼前事、当下事,没有烦忧,达到洒脱的精神境界。

滴水佛音

1、懂得取舍

有两位禅师是师兄弟,都是开悟了的人,一起外出行脚。从前的出家人肩上背着一把铲子。这个铁铲有两个用处,一个是可以随时种植生产,带一块洋芋,把洋芋切四块埋下去,不久洋芋长出来,可以吃,不要化缘了。另一个是在路上看到死东西就把他埋掉。

两师兄弟路上忽然看到一个死人,一个口念阿弥陀佛,就挖土把他埋掉;一个却扬长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问他们的师父:“你两个徒弟都开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表现不同,究竟哪个对呢?”

师父说:“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因为人死了最后都是变泥巴的,摆在上面变泥巴,摆在下面也变泥巴,都是一样,所以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埋也对;不埋也对,取也对,舍也对。

2、三宝殿也叫三宝地,指佛教的三个活动场所。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佛指大知大觉之人(另有说法说佛指释迦牟尼);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就是三宝殿,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三宝殿”只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才有。

嗔恚之害破诸善法

灭一点嗔心,关百万障门

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讲经说法之余,在寺旁庭院里栽培了几百盆兰花,视兰花为爱徒。

有一次,禅师外出云游,吩咐弟子们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对兰花照顾的非常精心。可是有一天,一个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花架绊倒了,所有的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一地。那位弟子非常愧疚,决定等师父回来以后认错、受罚。

金代禅师回到寺里,看见兰园里的残破景象,听了弟子真诚恳切的忏悔,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说: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种植的。生死流转,物相无常,如果迷恋于心爱的事物,执着不能割舍,就不是禅者的行径了!”

金代禅师说他种兰花,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是为了妆点生活。话虽普通,却极为难得。因为,这话是在他珍爱的兰花被统统砸烂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试问有几人能有法师的涵养和冷静,在有理由盛怒的时候,还这么淡定而从容?

弘一法师说:“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嗔怒之火是非常威猛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立身为人的原则,一旦别人冒犯了自己,往往会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最终被心中怒火冲昏了头脑,不但伤害了别人,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嗔怒之火,猛于虎狼,于平和的生活中撕咬我们恬淡的内心,于安然的日子里销蚀我们宝贵的快乐。所以,佛会把“嗔”和“贪、痴”同列为人生三毒。《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古早时候的人们,会为了吃不饱、穿不暖而感觉痛苦。现在我们很少会再为衣食而忧愁,让我们不快乐的,只有自己。愚蠢的人会深陷怒火不能自拔,而聪慧的人会巧妙地化解怒火,不让嗔怒之火烧伤自己。

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不听。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呢?”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口时,妇人问他:“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这位妇人之前总以为嗔怒是多么难以克制的事情,殊不知怒气因事而生,因境而发的,只要用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人与事,那么生活中就会除却很多烦恼,将怒火消灭于无形。

其实很多时候,发怒对于一件事情没有任何帮助,只能火上浇油,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如果换一种淡定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弘一法师似乎是在出家前就深知远离愤怒、保持平和的道理,他为人一向平和。很多老师都为学生上课不守纪律而头痛,甚至为此与学生恶言相向。弘一法师在教音乐课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学生们上课偶有出格之举,比如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还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这二位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老师都知道,但是他并不立刻责备。

下课后,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教室里就他们师生二人在,李叔同会再次用他那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是:“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完之后,他还会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

被教育的学生无不心悦诚服,面上发红。

对于学生上课出格的行为,弘一法师并没有发怒,而是在课后找捣乱的学生心平气和地谈话,而且这招还确实挺管用的,比在课堂上发作效果好多了。

嗔怒是一把伤人利刃,刀刃朝向的是你自己。所以做人不要为嗔怒之火纠缠,要学会宽容和从容。唯有心地清凉,才能做到心头不起火,不至于坠入嗔怒之火所带来的人间炼狱。

滴水佛音

1、无明为烦恼之别称。即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

2、佛珠的种类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3、回向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