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诗词赏析
19363200000013

第13章 军旅诗(8)

③仓黄:同“仓皇”,慌张、匆忙的样子。这里指南京城内的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所表现出的狼狈样子。

④虎踞龙盘:形容地势险要,特指南京。《太平御览·州郡部》引《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⑤慨而慷:“慷慨”的倒装,形容气势慷慨壮阔。曹操《短歌行》中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⑥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孙子兵法·军争篇》:“穷寇莫追。”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⑦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占据秦都咸阳,项羽歼灭秦兵主力后,拥40万大军入咸阳,而当时刘邦只有10万士卒,但是项羽为了避免获得不义之名,没有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并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后来反被刘邦消灭。这里是说应该从项羽的失败中得到教训,不能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⑧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其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意思是说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指的是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

⑨正道:正常的规律。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神仙传·麻姑》中麻姑语:“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赏析

这首七律可以说是近现代最著名的七律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南京解放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毛泽东的这首诗正是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完美记录。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首诗的首联气魄宏伟,以排山倒海之势,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浩浩荡荡的渡江场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与之相对比的是失去巢穴的反动派仓皇失措的狼狈相。这两句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先写占领南京,然后再写强渡长江,尤其是“起”和“过”两个动词相互呼应,渲染了人民解放军雄壮之势。

南京的解放自然让毛泽东感到异常振奋、愉悦,因此他满怀激情地咏出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南京解放以后军民慷慨激昂、万众欢腾的景象。“慨而慷”是“慷慨”的拆分和倒装,中间加了一个“而”字,不仅强化了语气,还突出了军民极度兴奋的情绪。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有一些人曾提议“划江而治”,适可而止,以免引来帝国主义的干涉,作者在颈联对这种“穷寇莫追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对待已经穷途末路的敌人,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他们,千万不能像“西楚霸王”项羽那样,沽名钓誉,为了博取“仁义”的虚名,不去消灭刘邦,最终养虎为患,自己最后反而被刘邦消灭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思想的艺术体现,也显示出他喜而不亢的政治家眼光和胜而不骄的军事家的警惕。

在尾联中,作者把全诗的思想提升到革命哲理的高度,但所阐释的道理却不是抽象的、教条式的,而是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天若有情天亦老”虽然照搬唐代诗人李贺的成句,但是却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它慨叹的是南京乃至全中国经历了许多年的黑暗时期,如果老天有感情的话,恐怕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言外之意就是说深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广大人民迫切希望建立新的政权。而且这也正符合“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发展规律,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人世间一切事物都应该有的,而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结束,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这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它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这首诗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全诗气势磅礴,对仗工巧,用典精切,并且都赋予典故以新意,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高古雄浑,典雅庄重的格调。在结构上,首联紧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个题目,然后由“过”而“天翻地覆”,再由“天翻地覆”到“追穷寇”,最后由“追穷寇”而引出“人间正道”,可以说是层层深入,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

军民团结如一人——《杂言诗①·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②。

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82年12月26日《解放军报》。

题解

195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第八连,进驻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南京路。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这里的社会情况仍然十分复杂。这支连队进驻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后,全连干部、战士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批准授予这个连队“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毛泽东知道了他们的事迹后,非常高兴,在1963年8月1日,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6周年的日子里,特地写了这首诗,歌颂了八连的事迹,号召全体军民向他们学习。

注释

①杂言诗:旧体诗的一种格式,最早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便于无所拘束地表达思想感情。

②魅: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赏析

这首诗颂扬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辉事迹,号召全体军民向他们学习。在诗中,作者从八连写到全军,从全军写到全国,热烈地赞颂了全国军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迎战困难的英雄气概,因此这首诗可以称为是中华儿女的正气歌和志气歌。

全诗主要分四层意思。从“好八连,天下传”到“解放军,要学习”第一层意思。起始四句作者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以通俗明快的语言赞扬好八连名扬天下,而这都在于全连的干部、战士的意志坚强。“意志坚”是好八连最突出的品质,也是第一层意思的中心,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民,几十年”,这说明他们几十年来牢记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拒腐蚀,永不沾”,这说明他们能够做到“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不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倒,始终保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作风。这两点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叫他们好八连,作者在这里号召全国的解放军都要向他们学习。

从“全军民,要自立”到“上参天,傲霜雪”是全诗的第二层意思。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而且国际上也掀起了反华浪潮,因此作者在这里号召全体军民要养成自我独立的意识,并提出了“八不怕”,也就是不怕反华势力向我们施加的各种压力(不怕压,不压迫),不怕他们的武装进犯(不怕刀,不怕戟),不怕他们的糖衣炮弹和“和平演变”(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不怕帝,不怕贼)。然后作者采用比喻的写作手法,赞颂中华儿女就像顶天立地的松柏一样,不怕冰霜风雪,能经得起严酷的考验。

从“纪律好,如坚壁”到“思想好,能分析”是全诗的第三层意思。在这里作者分别从纪律、军事、政治和思想四个方面,提出了连队建设的“四好”标准。有了严明的纪律,才能修筑起坚固的壁垒,从而“拒腐蚀,永不沾”。掌握好过硬的军事技术,对反华势力才能有雷霆般的威慑作用。有了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称得上是第一。有了高度的马列主义思想修养,才能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事物,才能分清敌我和是非,并且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剖析。

从“分析好,大有益”到最后是全诗的第四层意思,说明全体军民向好八连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思想好的益处,那就是可以增强革命队伍的团结力。然后全诗从“三字句”改换为“七字句”,作者充满激情地指出,只要全国军民紧密团结,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从而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全国军民学习好八连指明了方向。如今这两句大气磅礴的七字句诗,已经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在毛泽东诗词中,《八连颂》可谓是别具一格,全诗的基本句式是三字句,不仅句式短促,节奏明快,而且易读易记。另外,这首诗里的句子看起来明白如话,似乎都能读得懂,但是里边所蕴涵的道理却是十分丰富的,每个句子都有千钧之重,这也就使整首诗有了撼天动地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