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19361300000014

第14章 我的肠胃(1)

我们从出生起身体便开始生长发育了,你一天天地长高,墙上测量身高所留下的记号也一天天地上升,你的饭量也越来越大,是食物为你提供了身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这些营养成分像房子的砖瓦一样,不断地添加累积,使你的肌肉越来越有力量,骨骼越来越强壮。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躺着还是站着,走着还是跑着,我们的身体都在消耗能量。所以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进行各种活动,而不会感到困乏无力。但是食物不能一下子转变为能量,它需要经过一段长长的旅程才能被身体消化吸收。

食物旅行路线图

食物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需要通过人体消化系统的加工、分解,成为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分子,比如氨基酸和葡萄糖,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如果把人体的消化系统比做一条长长的路程,食物的旅行是从口腔开始的,它先后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最后到达肛门。

在整个行程中,牙齿、舌头、唾液腺、胰腺和肝脏等也在食物的旅行过程中给予了帮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然后再将充分咀嚼过的食物推进咽部。食物进入咽部会被吞咽,从而将食物送进食管,食物在食管中蠕动着,直到进入胃部,胃负责碾碎食物,食物与胃液混合在一起,来到小肠。这时的食物已是半消化的浆状物,它首先来到小肠的第一部分,即较短的十二指肠,它在这里吸收了肝脏制造的胆汁和胰腺产生的酶。之后它来到空肠,最后,在小肠最长的一段——回肠中,食物中含有的营养被血液吸收,而没有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就被运输到了大肠。在大肠最长的部分——结肠这里,血液吸收了食物中的水分,而剩下的食物残渣以及细菌便一起形成粪便,被储存在直肠中,不久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你对食物旅行的路线了解了吗?请在下面表格中标出它的路线图。

食物旅行的时间

食物在胃肠中旅行的时间也就是食物被消化系统所消化吸收的时间,它取决于食物被消化的难易程度:难于消化的食物,比如肉类,所需时间会多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消化的时间会短一些。一般来说,假设你在今天中午12点整吃完了午饭,大约在下午5点时食物中的营养便开始被血液吸收了,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到达大肠,将在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变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你知道吗

食物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中停留的时间是不一样的。食物在口腔里大约停留几分钟,直到被牙齿充分咀嚼后,食物被吞咽下去,仅需10秒钟就会经由食管到达胃部。2~4个小时后离开胃部到达小肠,它在小肠里停留3~6个小时,之后又来到大肠,在那里停留12~36个小时,然后变成粪便。此时,距离被吞咽下去已过了20~30个小时。

食物的通道——食管

食管是肌肉组成的管道,食管的上面与咽部相连,下面与胃相接,全长约25~30厘米,大部分食管在胸腔内。食管各部位的粗细大小不一样,食管一共有三个特别狭窄的地方:第一个狭窄的地方在食管起始部,距离门齿约15厘米;第二个狭窄的地方在与左支气管交叉的地方,距离门齿约25厘米;第三个狭窄的地方在膈肌食管裂孔处,距离门齿约40厘米。

食道的管壁是富有弹性的组织,由黏膜上皮层、黏膜下皮层和肌肉层组成,通过柔软、弹性的食道肌肉的蠕动收缩,将食物送入胃部。食道腔最里面的一层是黏膜上皮层,既薄又软,它直接同食物接触,而且最为频繁和密切,因此很容易受到食物的多种刺激。例如过于热烫、过于粗糙的食物在通过食道,接触黏膜上皮时,会烫伤或擦伤食道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等。但你不要担心,因为黏膜上皮会很快地重新生长来修复已经损伤的黏膜上皮。

食管的本领

有人曾经计算过,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多吨食物、饮料,通过这约40厘米的管道进入胃部。如果用汽车来装这些食物和饮料的话,那么需要用3辆载重8吨重的大卡车!

保护好你的食管

食管的作用这么大,你可千万要好好保护你的食管哦!

1.吃饭时当心鱼刺、鸡骨,因为它们很容易刺伤食管。

2.细嚼慢咽。如果吃东西时狼吞虎咽,那么食管很可能受到损伤。

3.尽量吃新鲜的蔬菜和肉类。

如何预防食管异物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不小心将异物吞进食管的情况,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你一定要小心预防。

1.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宜过于匆忙。

2.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习惯,以防不慎咽下。

如何预防食管癌

要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就需要在平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不经常吃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避免对食道黏膜上皮产生刺激。同时也要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在进食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以免对食道黏膜造成慢性的长期损伤。

此外,应该多吃新鲜蔬菜;不吃或少吃泡菜、咸菜、咸鱼、咸肉、香肠等食物;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坚硬的食物及太烫的食物,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增加营养,防止机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你知道反流性食管炎吗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液反流腐蚀食管上皮而发生的消化性炎症。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入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

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是很痛苦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呢?

1.少食多餐而不是一餐多食。避免摄入辛酸食物、烟酒及油腻食品。

2.饭中、饭后保持坐立。避免餐后平卧,睡前禁食。

3.情绪平稳,忌烟、酒、咖啡。

4.喝饮料,将反流至食管的食物冲走。

食物加工厂——胃

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负责进一步碾碎已被口腔充分咀嚼过的食物,直到将所有的固体食物分解消化成黏稠的液体,然后再送到小肠进行最后的消化和吸收。

胃的外形像一只口袋,它也的确像只口袋一样能装下很多东西,一个成年人的胃能够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

胃的入口叫贲门,出口叫幽门。胃的内壁里有相当厚的肌肉。当我们吃东西时,胃的内壁上的肌肉扩张,以接收吞咽下的食物,当食物到达胃部时,胃的内壁上的肌肉就会收缩,以搅拌碾磨这些食物。胃的内壁细胞会分泌出一种液体,叫做消化液,这种消化液的作用可大了,当它与食物相混合时,它可使食物软化从而易于消化吸收,它含有胃蛋白酶,能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将它们分解成氨基酸。这种消化液的酸性很强,正因为它是酸性的,而蛋白酶也正是在酸性环境中最活跃、工作效率最高,所以可以保证蛋白酶对食物的分解,从而使食物顺利被消化。并且,消化液中的盐酸还能杀死许多随食物一起吞咽进体内的细菌。

你可能会问,这么强的酸性,胃会不会被腐蚀呢?或许会被烧出一个洞。胃的内壁细胞还能分泌出一种黏液,它覆盖了胃的内壁,是胃的保护膜,它可以阻止具有腐蚀性的消化液侵蚀胃壁。这样,消化液便能在行使它的众多职能的同时避免产生危害了。

胃蛋白酶

当食物到达胃部,胃便开始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便含有胃蛋白酶。它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迅速将大分子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从而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更充分的消化吸收。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由氮、氢、氧、碳等元素组成,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身体修复所必需的物质,是除了糖类和脂肪以外的人体第三大能源。蛋白质还可以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氨基酸,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同的氨基酸通过肽键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蛋白质分子,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合成了数以千计的蛋白质分子。

保护你的胃

我们已经知道胃是人体中重要的消化器官,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

过辣、过咸、过酸和过于粗糙的食物都会引起慢性胃炎。所以,我们应该多吃含丰富优质蛋白、适量脂肪、糖分少的食物和新鲜的乳制品。

同时,我们要注意合理的饮食。细嚼慢咽,少吃快餐,平时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边吃饭边学习或者看电视,等等。

此外,熏、烤、煎、炸的食物难以消化,会伤害我们的胃,因此,我们应多吃含有蛋白质的豆类和鱼类,少吃或不吃肥肉、蛋黄、动物内脏、没有鳞的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这既补充营养,又利于通便。

影响胃肠的不良生活习惯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所以我们要爱护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影响胃肠等消化器官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饮食不洁

不干净的食物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

2.晚餐过饱

你是不是喜欢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欢吃夜宵、临睡前吃东西,这样做,不仅会造成睡眠不踏实,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

3.狼吞虎咽

我们都知道狼吞虎咽是个坏习惯。因为食物进入胃内,经收纳、研磨、消化,将食物变成乳糜状,才能进入肠内。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进入胃的食物粗糙,就会增加胃的负担,延长停留时间,可造成胃黏膜损伤;另外,细嚼慢咽,能增加胃液的分泌,而使胃酸和胆汁分泌减少,有利于胃的保护。

4.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停留的时间延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如果胃出了问题,你的一切就大受影响了,所以对什么不好也不能对胃不好!

“九曲十八弯”的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