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19355500000027

第27章 人脉场景商场风云(2)

3.合作共赢

不论是在商场还是在职场,都存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我们要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利人利己的共赢思维做大市场、做大事业,而不是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赌气竞争心态,非要弄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深知竞争与合作的道理。记者问:“蒙牛的广告牌上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字样,这当然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广告艺术。那么请问,您认为蒙牛有超过伊利的那一天吗?如果有,是什么时候?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牛根生答道:“没有。竞争只会促进发展。你发展,别人也发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双赢’,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

在牛根生的办公室,挂着一张“竞争队友”战略分布图。牛根生说:“竞争伙伴不能称之为对手,应该称之为竞争队友。以伊利为例,我们不希望伊利有问题,因为草原乳业是一块牌子,蒙牛、伊利各占一半。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品牌,但我们还有一个共有品牌‘内蒙古草原牌’和‘呼和浩特市乳都牌’。伊利在上海A股表现好,我们在香港的红筹股也会表现好,反之亦然。蒙牛和伊利的目标是共同把草原乳业做大,因此蒙牛和伊利是休戚相关的。”

合作共赢走出了“竞”的局限而进入了“合”的境界。这是以更高超的技巧来发掘身边的可用资源,寻找与人更高层次的交往。这无疑是人脉扩展的有效手段。

单打独斗的人较难成功

20几岁的人要避免创业中的硬伤——单打独斗,特立独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有一首歌唱得好,“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说的就是人脉。

每到秋天来临,大雁南飞的时候,整齐的雁群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这是最省力的团队飞翔方式。

雁群以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阵飞翔时,后一只大雁的一翼,能够借助前一只大雁鼓翼时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当飞行一段距离后,左右交换位置是为了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空气动力缓解疲劳。

这样,雁群飞翔比孤雁单飞增加了70%的飞行距离。而当一只孤雁即将脱离队伍时,它马上就会感到有股动力阻止它离开,借着前一个伙伴的“支持力”,它很快就能回到队伍中。

更重要的,当一只大雁生病了,或是因枪击而受伤脱队时,另外两只大雁就会主动脱队跟随它,帮助并保护它。它们跟着落下的那只大雁一起落到地面,直到它能够再次飞翔或者死去。只有到了那时,另外两只大雁才会飞走,或随着另一队大雁赶上它们自己的队伍。

正是由于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雁群才能够越过万水千山,最终回到它们的栖息地。

像大雁一样,人同样是群体的动物,离开了群体,人就不能健康成长。

有的年轻人由于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的缺陷,形成封闭的性格,不愿与外界来往,心理上与世隔绝,逐渐丧失了接纳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很多年轻人沉迷于这种虚拟的世界,独自一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自由驰骋,逐渐脱离了人群,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异类。

群居是人类的特性,现代人同样离不开群体,而且群体的组织形式也越来越发达。除家庭、社区外,还有学校、工厂、公司、军队、政府部门等具有严密组织的社会群体。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生存。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作为功能交换的体系越来越发达。个人对群体的依赖虽然如旧,但个人对群体的选择性却越来越强。通过对群体的选择和确定,个人可以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

20几岁的年轻人适应社会和认识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某个社会群体,承担社会责任,这意味着成为社会的真正公民,与社会相融合。

信息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流增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交往的机会。发达的交通工具、便捷的通讯网络等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只要你想生存,你想成功,你就离不开合作——各种各样的合作。

学会主动吃亏,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合作机会

人生中,是看到眼前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这是一门学问。

李嘉诚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拿六分就行了。李嘉诚的意思是,吃亏可以争取更多人与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合作人,他能拿多少个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人会变成五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李嘉诚与很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时候,他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钱。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亏,这是种风度,也是种气量。正因为这种风度和气量,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也才越做越大。李嘉诚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恰到好处的吃亏处世经验

如果吃亏能让你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经验、更多与人合作的机会,那么吃亏也就是占便宜。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出版,每个人都很忙,但上司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整个编辑部几乎所有人去一两次就抗议了,只有那个年轻人愉快地接受指派,毫无怨言。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销售的工作。此外,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其他同事都认为他“吃亏”了,但两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很不错。

原来,他在“吃亏”的时候,把出版社的编辑、发行、销售等工作都摸熟了。现在,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事,对作者,他用吃亏来换取作者的信任;对员工,他用吃亏来换取他们的积极性;对印刷厂,他用吃亏来换取品质……由此看来,他凭吃亏占到了便宜。

故事中的大学生,在最初工作的时候,被老板和其他员工指派,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人脉关系和工作经验,在短短两年之后,便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很多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一点亏,结果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若一个人不肯吃亏,则必想占便宜,这样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引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无人和他合作,焉有不败之理?因此,20多岁的人应学会糊涂处世、主动吃亏,这是一种合作的智慧。

与政界交好,铺平商路

政治与企业的关系十分密切,政治是经济的导向。100多年前奔驰公司的创始人卡尔·本茨说:“与政府修好,是本公司最大的公关。”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认为,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因为信息是企业能否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抓住市场机遇,就需要把握好与政界人物的关系可以及时从他们那了解到相关的政策与规划等。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和政界人物交往一定要把握好度。

20世纪三十年代火柴大王刘鸿生社交非常广泛。他利用校友、同乡关系与宋子文、孔祥熙、蒋介石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是,他很清楚,自己与他们这些人交往,必须把握好分寸,因为这些人都是政界人物,自己要避免介入他们的政治圈子里。

当时,孔祥熙两次登门邀请,宋子文则一再写信,甚至派人来邀请他出任招商局的总办(不久就改为总经理),刘鸿生都婉言谢绝了。直到1932年11月,由于日寇侵华,当时已经担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又派要员来敦请刘鸿生,并做了一些承诺,刘鸿生才出任这个官职,希望企业从中获得转机。

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和政界交好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财富,但是在与政界人士打交道时切记要掌握好分寸,不可过于疏远,也不可过于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