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19355500000026

第26章 人脉场景商场风云(1)

20几岁的人初入职,如果拥有良好的人脉,做起事情来就会事半功倍。

人情练达铸辉煌

柴田和子出生在日本东京,从东京新宿高中毕业后,进入三洋商会株式会社就职,后因结婚辞职回家做了四年的家庭主妇。1970年,31岁的她进入日本著名保险公司第一生命株式会社新宿分社,开始了保险销售生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保险行销业绩。

1978年,柴田和子首次登上“日本第一”的宝座,此后一直蝉联了16年日本保险销售冠军,成为“日本保险女王”。

1988年,她创造了世界寿险销售第一的业绩,并因此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后逐年刷新纪录。她的年度成绩能抵上800多名日本同行的年度销售总和。

既然是保险销售行业,肯定离不开客户的支持,柴田和子是如何利用人脉资源进行销售的呢?

1.抓牢旧的人脉资源,认识新朋友

柴田和子高一毕业就到三阳商会任职,直到结婚为止,其周边的人脉资源后来给了她极大的帮助。最初的人脉资源完全是以三阳商会为基础,后来的人脉资源是通过他们的介绍以及转介绍而来的。

柴田的母校新宿高中是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社会中坚,其毕业生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这些人也成为柴田和子极重要的人脉资源。

2.有的放矢抓要害

柴田和子认为有效率的做事方法,是将已经建立的人脉资源活用于企业集团之中。每个人都有亲戚、校友和乡亲,可以将这些人脉资源灵活运用于工作中。

前往企业行销团体保险,是以企业的母集团为着眼点的,只要与某企业集团旗下的公司签下契约,该公司所属企业集团的人脉资源就尽可囊括其中,可以迅速地扩大自己的市场。

不要吃独食,让别人也赚钱

生意场上,独木不成林,合作是必然。别人尝到甜头,自然会继续和你合作。若你一心想谋利,别人得不到任何好处,怎么还会和你来往?没有了来往,没有了合作方,还谈什么赚钱呢?

有一个故事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个富翁先后去世了。一个富翁下葬时,大家都去送行,而另外一个的葬礼却冷冷清清。

一个外地人正好路过这里,看了两个人的葬礼后感慨地说:“一个人生前的好坏从死后也能看出来。”

小镇上的一个老先生笑了,说:“先生,那你认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呢?”

外地人说:“这还用问,自然是大家都去送行的那个是好人了。”

老先生说:“这要看好坏的标准怎么定了。大家都去送的那个富翁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都干,可是大家都从他手中得到过好处,他照顾过大家的生意,大家都从他那里赚到了钱,我也拿到过他给我的很多小费。而另一个富翁呢?虽然富有,可从来不乱花钱,自己很节俭,吃饭、穿衣都很小气,连擦皮鞋的小贩都赚不到他的钱,谁能说他好呢?谁还会去送他呢?”

做生意最讲究人气,门庭若市就是旺铺,就能发财。因此,让别人也赚到钱,实则是树名头、立威信、结人缘的好办法,有了上述这些条件,何愁没有生意上门?

先予后取,以诚动人

先予后取看似自己退一步,实际上是靠给对方甜头让对方帮自己一把,从而清除生意场上障碍的做法。这样一来,互惠互利、双赢双喜。

曾宪梓幼时家贫,1968年全家移居香港。初到香港时,曾宪梓两手空空,生活艰难,于是萌发了创业的决心。

他认真研究了香港的市场状况后发现,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名牌领带开始进攻香港市场,且大有泛滥之势。

而拥有几百家服装厂又很喜欢穿西服的香港人,却没有一家比较正规的、设备像样的领带工厂,更谈不上什么名牌产品。这不正是创业的好机会吗?

于是,胆识过人的他决定开港产名牌领带的先河。他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6000港元,腾出自家租住的房子,与夫人黄丽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办起了领带生产厂,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领带是做出来了,如何卖出去呢?曾宪梓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自己做的领带和从商场买回来的混在一起,拿着这些领带跑去找瑞兴百货公司的何经理。何经理仔仔细细比较后,竟然分辨不出来。

曾宪梓看了何经理的神情,心里很是兴奋,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然后建议何经理订购自己的领带。

何经理问:“多少钱一打?”

曾宪梓开价:“60港元。”

何经理一惊:“港产领带最贵的才卖42港元,哪有这么高价钱的?”

曾宪梓对自己的领带非常有信心,他说:“那不如这样吧,我把领带交给你代销,卖出去以后再结账。”

不到一个礼拜,何经理便给曾宪梓打来电话:“老曾,赶快再送4打来,上次拿来的卖完了,你快来收钱吧!”

从此,曾宪梓的领带一举打入市场。“金利来”很快就在香港小有名气。

“欲取之,先予之”,曾宪梓让代销方零投入销售,实际上是利用了代销方的渠道,从而成功地进入了市场。

在未取得别人信任的情况下,先予后取,可得到前进路上的垫脚石,又能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

20几岁一定要学会与人共赢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互相对立的时候,战场上的敌对双方须争个你死我活,但生活中却不必如此。20几岁学会与人共赢,即是给自己制造一个生存的空间,让彼此都有发展的机会。

1.尊重差异

尊重差异,不挑剔、不嫌弃;人与人的相处,贵在包容;肯定自己的选择,接受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差异。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

刘键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几年的市场实战历练,使他羽翼渐丰。经朋友介绍,他从广州来到武汉,到某公司市场部就职。由于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大公司里积累的工作经验,大方开朗的他深得领导青睐。一次,公司在内部广征市场拓展方案时,经理在分配任务时提醒:作为尝试,刘键与几名后起之秀可以每人单独完成一份,也可以合作完成一份。

凭借着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以及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刘键决定单挑。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细斟慢酌,搞定了“大作”。报告上呈后,经理的评价出乎他的意料:“缺少了本地化的东西,操作性不强。不过,你的宏观视野很开阔。”之后,经理把几名后起之秀叫到一起,让他们分别揣摩彼此的方案。在经理的撮合下,他们将各自方案中的亮点进行了提炼和重构,结果,新方案被老总评优,列为备选的最终方案之一。

事后,经理指出,他之所以给出提醒,就是想让这几名年轻人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不料,他们竟然都选择了单兵作战。刘键总结这件策划否决案时,感慨地说:“想要尽快成长,还是得注重协作和请教,否则,欲速则不达呀!”

2.互补共赢

在动物世界,即使凶残的鳄鱼也有合作伙伴。

前45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埃及。在奥博斯城的鳄鱼神庙,他发现大理石水池中的鳄鱼,在饱食后常张着大嘴,听凭一种灰色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剔牙。这位历史学家非常惊讶,他在著作中写道:“所有的鸟兽都避开凶残的鳄鱼,只有这种小鸟却能同鳄鱼友好相处,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因为它需要小鸟的帮助。鳄鱼离水上岸后,张开大嘴,让这种小鸟飞到它的嘴里去吃水蛭等小动物,这使鳄鱼感到很舒服。”这种灰色的小鸟叫燕千鸟,又称鳄鱼鸟或牙签鸟,它在鳄鱼的血盆大口中寻觅水蛭、苍蝇和食物残屑。有时候,燕千鸟干脆在鳄鱼栖居地营巢,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鳄鱼猛醒过来,做好准备。正因为这样,鳄鱼和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实,在人类社会中,这种利他的范例也很多。仔细想一想,我们与老板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顾客的关系,不也是一种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