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贞元七年(791)擢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监察御使。曾和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为人正直,有骨气,虽然长期被贬,但从不放弃政治理想,改变立场。
刘禹锡是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蜀先主庙[1]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2]。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3]。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注释:[1]蜀先主:指刘备。[2]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3]象贤:学习先主的贤才。《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注:“象,法也。”
鉴赏:《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先主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东),本诗是诗人在夔州任刺史时所作。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聩,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的革新者。可见诗人写这首诗,表面上是咏史怀古,真正的着眼点还在于讽今,唐虽有李世民那样的英主,可惜后世却令人担忧。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其境界十分雄阔。“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广袤无垠;“千秋”二字贯穿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遣词用语中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襟。同时,“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诗人此处只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尚凛然”三字虽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约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也就不用提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好不容易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局势。建立蜀国之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在这里是借钱币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雄心壮志。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息。“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而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近小人,愚昧懦弱,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诗人认为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孝相对比。
尾联“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后果,绝非偶然。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西塞山怀古[1]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2]。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1]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2]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
鉴赏: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溶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而作此诗。
首联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顺势而下,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溶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颈联才点到西塞山,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是因为在它的身边演绎过那些有声有色、载人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险峻,而是突出“依旧”二字,就更显出人事之变化。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诗人怀古伤今,结束了此诗。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首诗是寓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风格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当头一棒。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城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贵族的聚居地,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与乌衣巷偶对天成。斜:斜照之意。
鉴赏:《乌衣巷》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历史的联想。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当时是春季。而一个“野”字,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氛。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生长在一向热闹繁华的朱雀桥畔,就不禁使人想到作者在《台城》中“万户千门成野草”的诗句,诗人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为了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已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夕阳斜”三字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景象。鼎盛时期的乌衣巷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里。
接下来,诗人继续借景物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方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所发出的内心感慨。
描写大景致,从细微处着手。此诗从“野草花”、“堂前燕”来咏叹巨大的历史变迁。这些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匠心独运和丰富的想象力。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虽景物寻常,语言浅显,但构思却极深曲,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耐人寻味。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1]。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2]。
注释:[1]新妆宜面:是说调脂匀粉,和面庞相宜。[2]数:一个一个地计算。玉搔头:指玉簪。
鉴赏:这是刘禹锡为主客郎中时,和白居易之作。白居易《春词》云:“低花树映小妆楼,春人眉心两点愁。斜倚阑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写一个少妇春日妆楼凝思的形态。刘禹锡这首和作,则是描写她下楼来的动作。
此诗一、二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说女主人公梳妆毕,然后下楼欲邀宠幸,可春光深锁,见赏无人,所以只感到一院“愁”。三、四句“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说无聊之余,只好数花朵解闷,想不到蜻蜓无知,还爱新妆飞上头来。这两句无情中却有情,既是对女主人公美丽容颜的烘托,亦是对其孤居寂寞无人赏识的慨叹。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怨意,高明之处就在于含蓄不露。
这是一首写宫怨的诗。美人精心梳妆后,走下朱楼,结果无人欣赏。失望之余,不料蜻蜓倒来欣赏新妆。一看便知女主人公处境孤寂冷落。表达了新妆虽好,却见赏无人的怨意。全诗细腻而生动,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