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诗精品鉴赏
19350400000006

第6章 骆宾王

骆宾王(约640-684后),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曾做长安县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上书指陈时政,触怒武后,被贬临海丞。后随徐敬业扬州发兵反武则天,写下了有名的讨武氏檄文。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等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之词。有《骆宾王文集》。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1]。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2]。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3]。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4]?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5]。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6]。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7]。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8]。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9]。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10]。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B11]。感而缀诗,贻诸知己[B12]。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B13]。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B14]。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B15]。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B16]。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B17]。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B18]

注释:[1]禁垣西:囚禁在宫墙的西边。[2]殷仲文之古树:此借以说明自己虽有生气,但已形同古树。[3]有切尝闻:是说秋蝉发声比过去更加凄切幽怨。[4]曩(nǎng)时:从前。将:抑或。[5]德以象贤:指蝉的操行足以与贤人比美。[6]仙都:仙人聚居处。羽化:指道家成仙。[7]数:定数,规律。审:洞察。藏用:出处进退。[8]有目斯开:蝉目张开。有翼自薄:蝉翼很薄。真:本态。[9]天纵:天所赐予。清畏人知:指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清廉淡泊,比喻不想沽名钓誉。[10]仆:自称谦词。徽纆:捆绑囚犯的绳子。[B11]蟪蛄:蝉名。螳螂之抱影:是说螳螂见蝉欲捕,比喻自己处境相当险恶。[B12]缀诗:作诗。集字成句,集句成章,故曰缀。贻:赠送。[B13]弱羽、馀声:皆指蝉,作者借蝉自喻。[B14]文墨:文辞。幽忧:深沉的忧思。[B15]西陆:指秋天。南冠:指被囚系的人。[B16]玄鬓:黑发。蝉首色黑,故云玄鬓。亦寓自己正当盛年(时作者约三十岁)。[B17]响易沉:鸣叫之声容易消失。[B18]信高洁:相信是清高廉洁的。予心:我的心迹。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在高宗仪凤三年(678)以上书讽谏触怒武后,被诬以贪赃罪下狱时作。诗中托物寄情,是比是兴,抒写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蒙冤受屈的愤慨和品格的高尚。

前两句即点出秋蝉高歌,叫人不得安宁。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引出客思。诗人在狱中深深地怀想自己的家园。句法上又运用对偶,并且对得很工整。“深”字有的版本作“侵”。“南冠”用典,诗人以钟仪自喻。

颔联既是写蝉也是在写自己,把蝉和自己连写在一起,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恻感情。诗人不敢再看两鬓乌玄的秋蝉,它能一展歌喉,尽情高唱;而诗人也正值当年,大好青春,却经历着政治上的种种折磨,一事无成,还被囚禁,能用什么迎接人生的晚年?“白头吟”,是乐府曲名。传说西汉时卓文君在司马相如对她的爱情不忠后写《白头吟》以自伤。诗人巧妙地借用这一典故以示他对国家的一片忠爱之心被执政者辜负了。

颈联是诗的中心,主要是咏蝉,同时也是自喻。露水重,蝉翼湿,难以向前飞进。比喻自己处境艰难,政治上不得志,冤不能伸。风声大,蝉声便显得低沉。比喻自己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有口也难辩,言论上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尾联写诗人奋不顾身地将满腔忠愤一泻而出,诗人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人所了解,反而被诬下狱。诗人继续以蝉自喻,高居树上的秋蝉,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只有蝉和诗人才能互相理解,蝉为诗人高歌,为了蝉,诗人而写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因蝉而引起联想。又用蝉自喻,由蝉到诗人,由诗人到蝉,自然真切,很好地实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用典自然而含蓄。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1]。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燕丹:指战国末年的燕国太子丹。壮士:指甘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复仇的荆轲。冠:头巾或帽子。

鉴赏:这是一首借送别友人而抒发己情的五言绝句。

作者骆宾王有着浓厚的李唐王朝正统思想而又一生坎坷。他“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对自己的际遇,他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称帝,他极为不满;等待时机匡复李唐王朝,是他矢志不渝的心愿。本诗明白地表达了他摆脱压抑、干出一番事业的愿望和心境。

上联写历史上的荆轲在易水边与燕太子丹话别,一曲悲歌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怒发冲冠。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替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迫燕割让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皆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荆轲踏节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荆轲的深深崇敬。如今作者在易水边送别友人,很自然地想起了荆轲的故事。本联在写作技巧上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友谊深长、别情依依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内容,大量芟夷枝蔓,直接纳入史实。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作者心中蕴藏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的易水送客融为一体,从而为下联的抒怀准备了条件,以怀古而巧妙地达到了慨今的目的。

下联用对仗的句式抒发感情。前一句很自然地引出后一句,“今日水犹寒”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写法上既寓情于景,又景中带比。说荆轲虽然死了,但他代表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却千载犹存。“人已没,水犹寒”,隐含了作者对当今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已”、“犹”两个虚词的运用和“昔时”与“今日”的对比,既使句子变得自然流畅,又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作者那种抑郁难申的悲痛之情。

本诗标题为“送人”,然而却无一句是叙自己送别友人的情景,也未告知我们送别的是何许人。然而我们却由它的内容自然地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自然地想见那所送之人,一定是作者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惟有如此,诗人才愿意、也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

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此诗开了此风气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