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诗精品鉴赏
19350400000019

第19章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早年曾作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去官,漫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担任文安县尉。性格豪放,喜击剑悲歌。其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音乐性强,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轰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歌从军,吟出塞”,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诗作大多失传,仅存六首,均为名篇,都被《全唐诗》录存。

登鹳雀楼[1]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常有鹳雀栖息楼上,故命名。楼三层,为当时游览胜地,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2]尽:完,落下。[3]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鉴赏: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描写了登高望远之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寓含着一定的积极的人生哲理。

首句描绘夕照衔山的现实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西望景,也是天空景。

次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状,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东望景,也是陆地景。

三、四句写诗人想要登高望远。由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地向上攀登,迈上更高一层楼。以“楼”收尾,很好地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本诗连接十分自然。前两句纳上下、远近、东西之景,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深远。前两句写景为后两句议论渲染了气势,作了铺垫。后两句即景生意,将前两句的意境和主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比天空、大海更广阔的视野,让读者在叹赏、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基础之上,更激发出一种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出塞[1]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1]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2]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在今甘肃武威。仞:八尺。[3]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刚到凉州时,面对黄河、边城的荒凉辽阔景象,以及耳闻《折杨柳》曲调所产生的感慨,也表现出广大将士为国戍边的悲壮之情。

前两句描写古代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地入海,自下而上、由近及远地眺望,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逶迤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悠远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诗人又摄取具立体感的近景:征戍士兵居住的很小的城堡孤独地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的,以数量和体积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是诗人对文字的巧妙组合的功力。

后两句借笛声的凄凉幽婉,表达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浓郁的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强烈的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曲调,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恨。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用词非常精心,并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本来是不渡过玉门关的,才有了玉门关外处境的孤危和环境的恶劣,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要折杨柳寄情而不能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自慰语,深沉含蓄,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时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自我安慰,足见戍边将士的博大的胸怀。

本诗在写作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对比的运用和语言的准确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