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19349700000007

第7章 讼

用和谐的语言搞好人际关系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象传”说:讼卦的上卦“乾”是天,下卦“坎”是水,天在上,水在下,行动的方向不同,所以造成争讼。因而,君子处理事物,在开始就应当慎重思考筹谋,以防止争讼。

讼卦下坎上乾,乾为天为刚,坎为水为险,刚、险相碰故发生了讼。

讼卦象征争讼,但目的却是要告诫人们不可争讼,《像》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做事谋始。”意思是:天与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象征着人们意见不合,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

《易经》认为,争讼的产生是由于诚信被滞塞、心中有惕惧、心中存险恶、行动太刚躁。因此,对于所讼之事,应当持中不偏,不久缠于争讼事端,安分守己。这样即使败讼,也可退而获“无眚”(没有灾害),也可悔悟而获“安贞吉”(安顺守正)。相反,如果穷讼不已,哪怕是逞强得赢,也不值得敬服,甚至或可招致“终朝三褫之”(一天之内多次被剥夺)的可悲下场。所以《讼》卦的《象》强调“君子做事谋始”,即在做任何事情之初,就要先防讼于未然,以避免讼事的发生。在工作中,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努力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说话。

说话要让对方感兴趣

办公室里虽然都是一些老同事,但由于人们的相貌、体态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异,对于倾听谈话的偏好当然也是形形色色。

有人喜欢听带推理性的谈话,有人喜欢听情绪性的,有喜好带伤感性的、娱乐性的、辩论性的、揭露性的、哲理性的、文学性的……各有所好。

取得良好说话效果的先决条件是让对方感兴趣,要引起倾听者的兴趣,就要符合倾听者的口味。同样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倾听者进行调味,就像同样的食品原料,可以做成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等不同风味的菜肴,说话的方式像改变食物的调理方式一样可以加以变化。

如果希望得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就得照顾到听众的接受程度,好好研究一下话语的表达方式和适当的用词。

有一位爱钓鱼的朋友说:“我非常爱吃草莓,但我从不用草莓钓鱼。”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许多人在说话时却常常忘记这一点。

许多人说话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就认为对方必然感兴趣,殊不知对方却因为觉得无聊而猛打哈欠,根本没听进去。

有人在听到别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诸如流行歌曲之类的话题时,就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脸色,打断别人的话题,喷出满口的哲学名词、文学术语,以表现自己的志趣高雅。这样的人同样令人倒胃口。

要让别人明了自己的意思,先要让别人愿意听。尽量贴近倾听者喜欢的口味,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只知道满足自己说话的欲望,而漠视倾听者的存在,与自言自语并无不同。

取得良好说话效果的先决条件是让对方感兴趣,要引起倾听者的兴趣,就要符合倾听者的口味。

多说对方了解的事情

熟悉的事物总是能唤起人们心中强烈的温馨感和怀旧情绪。当我们与陌生人交谈时,如果尽说一些对方知之甚少的话题,只会使两个人更加疏远;相反地,如果能根据对方的背景,多谈一些对方熟悉的事情,则经常能够勾起对方的回忆,使其“爱屋及乌”,对自己产生亲切熟稔之感。

美国人赛珍珠在二战期间,曾发表过对中国人民的广播演讲,这篇演讲深深地打动了中国人的心,在演讲中她是这么说的:“我今天说话不完全站在一个美国人的地位,因为我也是一个中国人。我一生的大半时间,都消磨在中国。我出生3个月,就被父母带到中国去了。我开口说话的时候,又是先说的中国话。我小时跟着父母,并没有住过什么通商大埠。十数年间,我们到的地方是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安徽、山东各省的小城市、小村庄,清江浦、镇江、丹阳、岳州、蚌埠、徐州、南宿州……这些地方,是我最熟识的,我最爱的是中国的农田乡村。以后我长大了,又在南京住了17年。我曾亲眼看见南京在几年之内,由一个古旧的城市变成一个新式的首都。但是,无论我住在什么地方,我与中国人相处,都亲如同胞。因为小的时候,我的游伴是中国孩子;成人以后,来往的又是中国的朋友们。现在,我人虽已归故国,心中却没有忘掉旧日的朋友。我既在中国长大成人,又在美国住了多年,受了双方的教育,有了双方的经验,我觉得我是属于两个国家的。我可以为两个国家说话。8年前,我回美国来。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观念是怎么样呢?非常的好。我一开口说到中国,他们都点头说:‘我们喜欢中国人’。”

作为一个向中国听众演讲的外国人,赛珍珠一再提及中国人熟悉的地名,强调自己与中国人关系密切,对于听众而言,这些熟悉地方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种种经历立刻历历在目,而陌生的演讲者此时似乎也成了曾经同行的旅伴,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国籍带来的界线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

当我们与陌生人交谈时,如果尽说一些对方知之甚少的话题,只会使两个人更加疏远,如果能根据对方的背景,多谈一些对方熟悉的事情,则能够勾起对方的回忆,使其产生亲切感。

善用“我们”一词

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讲演者,他们只要一开口,一挥拳,台下的听众就群起拥护,挥拳高呼,群情激昂,情不自禁。

他们之所以能和听众结成一体,是他们所用的词、态度或所说的话,都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与听众“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听众对他所说的话能深植在心里,容易引起共鸣。他们常说“我们这种表现”,由于不是说“我”,而是说“我们”,使听众们产生“命运与共”的意识。

在日本的企业中,管理者们都主张“家族化”企业,正是靠这种“和平演变”强烈地吸引着企业的所有人员,甘心为他们卖力。日本企业的工作效率超过美国,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事管理上的差别。因为在美国企业中,上司和员工之间界限分明,这样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而日本企业中的员工都有“以厂为家”的意识。

另一方面,如何与比较固执的伙伴在工作上互相配合,使这种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未躲进自我墙壁内侧以前,先使用“我们”两字,使他们感觉彼此有共同点。因为大凡这类人,对自我都很敏感,归属意识也比较强,所以应巧妙运用“我们”,以便解除对方的心理防线,进而同我方的态度保持一致。

如果是男女之间,不要说“我和你”而说“我们两个人”。因为这样比较能够使对方感到两人是一体的,说服起来必容易很多。若你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人,平常更应该注意常用“我们”这两个字眼了。

相信“我们”运用法将使你与同行们相处得更融洽,更默契,那么成功也将与你结缘。

说话时能和听众结成一体,是因为所用的词、态度或所说的话,都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与听众“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听众对所说的话才能深植在心里,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