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使用着本民族语言,新中国成立以后普遍使用了蒙古文字。肃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中蒙古语的卫拉特青海蒙古方言中的肃北土语。肃北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这同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们的历史习惯分不开。狩猎是其从事的副业生产项目之一,也是保护牲畜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体育
蒙古族传统体育,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一簇灿烂的花丛。它包含了蒙古族历史文化中许多精彩的内容,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式。甘肃蒙古人喜爱体育运动并且内容丰富,开展体育运动也比较早,蒙古族历史上以善骑精射闻名遐迩,素称“男儿三技艺”的赛马、射箭、摔跤成为“那达慕”的比赛项目。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智力、体力类体育游戏。经常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祭敖包、那达慕、博克、赛马、赛骆驼、射箭、拔河、夏尕、代力登、太平鼓舞、盅碗舞等。
一、祭敖包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仪式中,最隆重的是一年一度的祭敖包。地境界敖包多由旗王官方建造,路标敖包多由族人自行垒起。牧民祭敖包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他敖包则不祭。过去,肃北蒙古族中较大的敖包有色尔腾巴隆敖包、大道尔盐池湾敖包和大泉托萨克敖包等。
祭敖包的含义最初是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标志,以后又成为群众性集会、体育、游艺、祈雨活动。祭敖包时本部落的僧侣、吏民都要全部参加。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农历五、六月间牧草返青时节。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旁扎房念经,部落头人带领部分全副武装的青壮年男子乘马巡视地疆域界一圈后集中到敖包附近。翌日,全部落的青壮年男子及童女都身穿节日盛装来给敖包上插柏枝、挂彩,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其仪式先是由头人代表部落献牲洒血,叫血祭;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绕敖包从左向右走3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炒得半熟的青稞等食品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此时,远离敖包的青壮年妇女在远处朝敖包磕头,这些叫洒祭。青壮年武装男子全部骑上马,绕敖包10多圈,有两人再到高处朝山鸣枪数声,声震山岳,交混回响,意在祈雨,还在显示本部落武力强盛,团结自卫。
祭祀仪式结束后,继续进行验武、射击、摔跤、游艺活动。验武是由部落内管武器的官吏对全部武丁的乘马、鞍具、武器、弹药进行检查验收。验收过的弹药作为战备弹药,装入带囊,打上印记铅封,然后进入武备档册。另外还要进行老武丁退役,成年男儿顶替入丁仪式。射击是所有持枪武丁依次进行实弹射击,分地面卧射和乘马射击,射击优秀者群众给予赞誉,没有取名次受物质奖的习惯。摔跤是蒙古族最平常、最喜爱的游戏。此时的摔跤不搞竞赛,也不搞仪式,一名摔跤手若连续摔倒数名,则为优胜,长时间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游艺活动多集体串房子,串到各家,人们都像过节一样高兴,男子多比赛喝“其改”(发酵马奶),女子们唱歌助兴。除上述活动外,非武装的壮年男子多进行一些小型牧具、物品交换活动,年轻的媳妇们互相参观,交流自己的华丽衣服、刺绣品及装饰品。青年们尽兴周旋交际,外地商人也赶来敖包会做买卖,大家都不愿意失去集会的良机。建国后,随着蒙古族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进步,人们祭敖包的礼仪逐渐消失。县、乡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却更加兴盛。
二、那达慕
每年8至9月间,广大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载着蒙古包,从四面八方聚集一起,参加蒙古族的传统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在蒙语中译为游艺、娱乐的意思。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民就利用每年气候宜人、水草丰美、牲畜膘肥的夏、秋季节,欢聚一起,举行赛马、射箭等比赛和物资交流活动,庆祝牧业丰收。后来,逐渐成为传统的民族节日。
蒙古语“那达慕”这一名词是来源于蒙古族传统的三项游艺(摔跤、赛马、射箭)活动。据考证,大约在匈奴时代,摔跤、赛马、射箭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这是与北方古代游牧民崇武善战、精骑善射和从事狩猎游牧分不开的,到辽代时,对“三项游艺”的优胜者奖赏货币、财物便形成了制度。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和活跃,在举行大呼拉尔、庆祝成功、祭旗点将、军民联欢和头人子女结婚时均举行“那达慕”。在元朝或更晚的15世纪中,开始出现了“三项男儿”这一名词。清代“那达慕”的范围,内容又有新发展,从宫廷宴会到地方上的盟旗集会、敖包祭典、官员升迁、活佛呼因克图坐床等,都举行以“男儿三项游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此外,“那达慕”大会除“三项游艺”外,还增加了蒙古象棋、马球项目的比赛和民歌演唱、民族乐器的演奏等,但多被王公贵族所操纵,使其消遣娱乐。在民间以小片的活动形式世代流传,从未间断。一年一度的宗教法会(又称诵经会上),青壮年男女从蒙古包汇集会场,自发组织“三项游艺”活动,使“男儿三项游艺”不只是盛大集会中的必定体育项目,而且成了王公贵族为公主选配驸马,良民百姓为闺女择偶定亲的主要条件。
现代“那达慕”,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骑马、摔跤、射箭)外,还增加了群众拔河、体育比赛、各类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等活动。今天的那达慕大会,在肃北县三个基层乡镇牧民聚集地区广泛开展,群众自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经成为包括广大蒙古族群众在内的各族群众每年举办传统庆祝活动的一项重大盛会。
三、搏克
“搏克”为蒙古语,意即为摔跤,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是蒙古人男儿三项技艺之一,是蒙古族群众热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牧民们平时利用参加草原建设、擀毡、剪羊毛等集体劳动的机会,选择松软的草地作为场地,开展摔跤活动。甘肃蒙古人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著名的摔跋手“阿腾拉吉布”。据传19世纪初,“阿腾拉吉布”到色尔腾地方伊肯西尔格(泉脑滩)无法拴马,将色尔腾南山上的一块白石头抱回来拴马住了马,那块白石头直到20个世纪30年代还在伊肯西尔格地方,许多人想把那块石头挪开,从未能挪动过半步。甘肃蒙古青年男子历来喜欢摔跤,他们放牧、出外打猎有空时摔跤,在陶海聚会或者剪马鬃、拔牛毛、剪羊毛、擀毡的劳动之余也常常进行摔跤比赛。据色尔腾陶海八十五岁的老人道布青加说:色尔腾陶海每年夏季在陶海西庙举行诵经会。那时,青年人几乎都要去膜拜敬神。同时,在庙会上进行摔跤赛,有许多男子参加摔跤,到会的人围着看摔跤、优胜者由“胡雄章给”(章京)奖赏哈达。他还说:“色尔腾陶海摔跤最著名的人是典白,还有党青等人。”近年来,甘肃蒙古族的摔跤活动更加完善,一般在喜庆节日都进行有组织的摔跤活动,先后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摔跤手,他们在多次重大摔跤赛上为甘肃省争得了荣誉。
摔跤参加人数不限,但须成偶数,少则二至四人,多则一千余人,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摔跤比赛时,摔跤手穿着特制的摔跤服,由几名有威望的长者带队,搭起双臂,一面唱着雄浑深沉的摔跤歌,一面跳着舞,进入赛场。摔跤服的上衣是用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上面钉有数行铜钉和银钉,背面有圆形眼镜或“吉祥”之类字样,蒙古语称“昭达格”。下身穿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肥大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和各色绸料做成,腰间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短裙,蒙古语称“希力布格”(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腰扎花皮带,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
摔跤手进场前所跳之舞据说是模仿一种飞鸟名叫“海青”的野生动物的原始舞蹈,“海青”在古代蒙古人眼里,它是勇敢、凶猛、敏捷的化身。摔跤健儿临战前跳起模仿海青的舞蹈,也具有鼓舞士气和向战神祈祷胜利之意。歌舞过后,裁判员发出号令,一对摔跤手握手致意,然后摆出虎踞架势,弓腰低头,双眼瞪着对方,步步逼近。顷刻间就像雄狮扑上去,扭在一起。使出浑身解数,设法摔倒对方。此时,比赛场上掌声大作,对阵双方的群众欢声雷动,呐喊助威,摔跤手越发精神抖擞、争战激烈。每当双方势均力敌时,人们或敛心静气,或连喊加油;当一方把另一方摔倒在地时,整个赛场一篇欢腾,显示了蒙古人欢度盛会的快乐心情。蒙古族的摔跤技巧有扑、拉、扯、推、压、甩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以抓住摔跤衣、腰带、裤带,但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只要使对方膝盖以上的部位着地就算取得胜利。摔跤手每获得一次冠军,就在颈前挂一个彩色布条,布条越多则标志以往获胜的次数越多。比赛获得冠军的摔跤手,被称为“赛音布赫”(优秀选手),一般都要给以重奖。
在搏克运动中,公平竞争精神在其社会文化价值的作用下,得到了正直完美的体现。搏克裁判与其他同类项目的同行相比,可称得上是轻松而愉快的。因为,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很少需要裁判行使其权利去干预比赛的进行。每当比赛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如对手的跤衣,腰带,跤靴松脱或坏损,或发现将对手逼入不利于充分发挥的场地时(地面不平,有障碍物等)运动员都会自动暂停,以使对方能够及时调整。即使时机明显有利于自己,也绝无乘人之危之意。当一方处于劣势时,优势一方也绝无恃强凌弱之举,总是以取胜为度的安全摔法,以“点到为止”将对方摔倒,并马上将其扶起。偶尔有个别的运动员,在这方面表现欠佳,立即就会受到公众舆论和谴责。如果将“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获胜”作为公平竞赛精神基本内涵的话,那么,蒙古族搏克比赛中的这种风尚,堪称是一种“超水平发挥”的公平竞赛精神了。辽阔无垠的草原给了蒙古族同胞宽广的胸怀,散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淳朴、坦荡的性格。觊觎别人的财务会被大家所唾弃,光明磊落的弱者比阴谋诡计的“强者”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这就是他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准则。公平竞赛精神在搏克运动中的体现,也正是他们社会生活价值准则在体育领域中的一种投射。蒙古族搏克运动中,人们实质把取胜放在了第二位,因为搏克规则虽有约束,但只要与他们的价值准则相抵触,再好的取胜时机,他们也会自动放弃的。这在一般认识中,似乎近似于迂腐,然而在搏克运动中它都是清醒的、明智的。因为这符合社会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
四、赛马
赛马,早已经成为蒙古族男子的三项竞技之一,是衡量草原上蒙古族男子有无本领的重要标志。
赛马对于培养人们的勇敢、耐劳、机智、灵活的优秀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甘肃蒙古族很久以前就有赛马的传统,到上世纪初时,有组织的赛事少了,而大量的是结合祭敖包、各陶海民众聚会、念经祭神时群众自发地进行竞赛。如一年一度祭敖包、祭泉水、祭山川时,驮上“甘珠尔”(大藏经)绕牧场一周。此时,有许多青年人跟随前往,他们在路上比马的速度和耐力,进行赛马。赛马的过程中自然涌现出许多好马,大家公认夺魁的马为骏马(冠军马的意思),大加称赞,由此,那匹马在全陶海出名。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色尔腾、夏尔郭勒金两陶海赛马活动从未间断过。赛马时还进行一些特殊竞技,如纵马疾驰中拾盘置在地上长约八丈多的绳子、拾石子等。同时赛马又有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每逢大的喜庆活动,如那达慕大会等,必须有赛马,而且对得冠之马和主人给予重奖。体现了庆丰牧、鼓励牧民发展生产、发展传统体育运动之意,真正恢复了本来的传统体育赛事上,赛马越来越呈现出了民族体育运动的气氛。
参赛的马,要从马驹开始训练,所以甘肃民谚有“骏马从驹就训起,做人从小就教起”之说。赛马根据马匹的体质和速度,分为远距离、近距离和走马赛三种类型。古时候有“晌午之赛马”之说,是赛半天的路程。地区赛速度马最远15公里,最近10公里赛程。赛走马一般情况下有8~10公里赛程。赛马前对参赛的马必须细心照料,水草要适宜,清晨饮水,白天少吃草,不让马吃饱,拴在松软的地上吊劲,参赛的马不宜过胖;参赛的走马,在吃草、饮水方面除注意调节外,主要是严格训练比赛的马在赛中不失走样,始终保持走的速度,不乱步为主;如果走马在赛事中乱了步子就会被淘汰;参赛的走马要备全套鞍具,一般由主人亲自骑上进行比赛。赛马时,为了马跑得轻便,一般不备鞍,只戴漂亮的马嚼子,搭一布面毡垫。骑手多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手持马鞭或缰绳,身穿单衣。两腿不能用力碰撞马胸,以防马因碰胸闷气,绝不能用鞭子狠拍马身,提防马胆怯后而跑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