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笑在澳洲
1920700000021

第21章 尝试入股澳洲上市公司(2)

第四部分介绍尤雅茗自己对公司的未来规划:未来一年内收购中国国内一家上游行业企业,未来两到三年内收购澳洲一到两家下游企业(因为当时澳洲破产风刚刮起,是收购的大好时机)。当时在中国大陆,做自主品牌的意识正在觉醒,但更多的合资品牌获得了规模优势。一些还未强壮起来的自主品牌在市场上不断遭受挤压,市场逐渐萎缩。他们知道如果自己硬是进军高端市场,品牌上是劣势,风险更大,所以在收购中国大陆公司的时候,会考虑收购那些在经济危机过程中遭受重创的企业,如同吉利到澳洲来的半价抄底一样,捡着在生产能力上有优势的高质量的“抄”,加上中国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有这5年的休养生息,公司的配套产品的价格将至少下降40%甚至70%。如果两到三年内能收购澳洲的一家大型的施工企业,将有资格从中国引进457个工作签证工人(是一种工作签证,获得这种签证的人可以全家在澳洲居住4年,孩子上学免费),此举将会从安装行业中再多捞回30%—40%的利润出来。

第五部分是个导入式问题。尤雅茗问大家,大家猜猜这么好的空调行业,在澳洲股票市场上有几家类似的上市公司?

5

修改好了之后,尤雅茗在5月初的一天把这个文件放到老板的电脑上给他演示。

当时,尤雅茗刚刚获悉,2009年4月中石油联合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收购曼格什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全部股权。她知道,世间万物都有个时效性,你抓不准时间点,再好的策划也是黄粱美梦。她的时间很紧迫。

尤雅茗把做好的五部分40多页包含有丰富数据和照片内容的幻灯片,一页页配合着充满激情的解说播放给老板看。介绍五年计划的时候,她详细观察了老板的脸,老板的脸上荡漾着难以抑制的找到知音了的激动。

当老板看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尤雅茗停下了点击鼠标的手,问他:“爱博汉姆,你来猜猜澳洲股票市场上,空调公司到底有几家?”

老板犹疑地说:“两家?”又不自信地问:“三家?”

尤雅茗抿了一下嘴,重重地敲击了一下鼠标,一个大大的粗体的红色“0”字占据了满满的一个电脑屏幕!

老板的脸变了,惊喜漫天绽放,无数错愕交叉着滑过脸颊,那种溢出意料之外的惊喜迸溅得漫天遍地。他难以置信地、空洞地看着尤雅茗那张笃定的脸,还在犹疑着问:“这是真的吗?”

尤雅茗加重了语气,说:“你可以随便在股票市场上查询,我咨询的是Austock的首席证券分析师,是他告诉我的,不会错。”

像是在淘旧货的集市上看到一块儿好玉,明明知道它价值连城正在被人贱卖,可自己不够资本,那份和着焦躁的渴望将老板瞬时燃烧到坐立不安。

尤雅茗又抛出个问题:你知道在澳洲要多少注册资本的公司才可以上市?

老板脸色一暗,一丝不易察觉的沮丧掠过脸颊,轻声问道:“1000万?”

尤雅茗摇摇头,轻轻地吐出:“200万。”

老板眼中欲望的火种像是终于遇到了东风,刹那间火苗就撩动起来。

尤雅茗再轻轻点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数学算式:200万澳元,分成16个股,每股12.5万元。

尤雅茗字字清晰地解说道:“咱们公司目前固定资产300万澳元,这里说的200万是我准备从中国的投资移民手中拿来的钱,我把它们分成16股,每股12.5万澳元,最低认购一股,每股售价14万澳元。认购完之后组成董事会,由我和最大的股东作为股东代表入驻咱们公司。”

沉静下来的老板,沉吟了片刻,除了对将来入驻董事会一事抵制外,其他非常赞同。他很诚恳地跟尤雅茗探讨了不让投资方入驻公司的可能性,他说自己从23岁创立公司,就连自己的父亲也没让插手过,他害怕自己不习惯有人监控。尤雅茗郑重地分析认为可能性不大——真金白银地投入,让人撒手不管,好像说不过去。他说,不是有很多商业投资移民吗?他们最喜欢不管事,只管账面资产是活动的就行。

时间已经不短了,尤雅茗知道,区区一个小时是不可能什么都确定下来的,遂试探老板:“要不我先试试?”

老板也是爽快人,当即写了一封确认尤雅茗未来股权的函件给她,大体内容是,一旦尤雅茗能拉来200万资金,除了卖原始股溢出来的24万澳元之外,老板将赠与16万澳元作为干股。这样最差的结局将是尤雅茗拥有这家有500澳元资产的澳洲公司的3.2%的干股。

拿着这封函件,尤雅茗这个体重不到50公斤的留学生,开始为了筹集200万澳元忙活开了。

听着是不是特离谱?

6

从小,尤雅茗就看了太多关于游击队的片子,每部片子里,一开始游击队都不可能取胜,但后来总有人找到条小路或者近路,从背后给敌人出其不意的一击,最后取得胜利。

受到这样的教育多了,尤雅茗自然总想着找到一条能抄上的小路去实现一个辉煌的人生。抄上了,就高兴;抄不上,就哈哈一笑说句“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是?

这一次的200万澳元筹款事宜听着挺离谱的,但尤雅茗的确是已经做了很多的调查了。也就是说,她已经打听到了有个知道那条“小道”的人在“犄角旮旯”村了,剩下的就是从“犄角旮旯”村把他给找出来,这个“游击队”胜利就有指望了!

早在2008年华人圈春节聚会的时间,尤雅茗就跟坐在身旁的华联会主席提过自己的设想,他听了之后感觉相当有戏,就介绍了商业移民协会的负责人给尤雅茗。后来屡次的华人圈子聚会,她时不时跟那个于总碰面,碰一次面就交流一次看法和进展,最后到5月的时候,他已经从他的投资移民协会里筛选了10个非常有可能的投资客户。

其实,在墨尔本,很多年轻却不愿从事专业工作的移民都在做投资移民的工作。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是用商业移民的钱盘下来一个店,他当总经理,挣多挣少算他的,少赔一点也不怕,只要不赔个底朝天,商业移民两年后稳稳当当拿到永居身份,他们的合作一拍两散,两相宜。于总找的投资客户就是这类性质。他们不担心赔点钱,担心的是身份,对于他们而言,28万澳元能在一个澳洲正牌公司里占据股份,那简直跟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的土匪第一天穿上了黄呢子军装一样是锥骨达髓的爽!

在另外一次华人聚会上,尤雅茗跟另外的一群华人谈起了她的设想,其中一名叫琳达的老移民一听就特别兴奋,她悄悄把雅茗拉到一边,低声详细地问:“你一定在那里工作吧?”

尤雅茗自豪地点头说:“是啊!”

琳达很内行地问了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尤雅茗实话实说。她告诉琳达,公司目前账面亏损,但主营业务增长迅猛,之所以出现负债情况,一个是老板2008年年底抽调80多万澳元去建立了澳大利亚最大的洗车场,一个是有三家债主同时破产,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公司现金流绝对没问题,甚至还在昂扬向上成长呢!

琳达叹了口气,动情地说:“我来澳洲20年了,20年里都是在干小买卖,天天搬搬抬抬,忙里忙外,没能享受生活,我特想投资一个中等规模的正规企业后就开始颐养天年了。听你这么说,这个企业是纯老外经营,是最好的。”琳达一边思索,一边幽幽地说出了上面一番话。尤雅茗早就知道,琳达的老公大她15岁,如今已经将近70岁了,心脏还不太好,琳达一个人开两个奶吧和一个鱼薯店,实在是勉为其难。能安全投资出去,不管经营,光管收钱,这该是多大的解脱啊?

尤雅茗微笑地看着那张充满希冀的脸,心想:这不正是我和老板要找的最佳人选吗?

尤雅茗问她能投资多少。她说:“如果能做上市的话,我想买四股,投56万,或者70万也行,多卖套房子就行了。”尤雅茗又告诉她自己联手的是Austock的投资分析师,是正宗上市专家。

琳达说:“我不怕等,只要能上市,多等上一年两年也不怕。你一定要跟他签订包装上市的合同啊。”

……

那个期间的尤雅茗,像充满了气的气球,稍微的一个碰触就可以蹦起来,许多的点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整个人也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人嘛,就是这样,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干啥都不累。

那边没拿到身份的投资移民们听到消息跃跃欲试,这边手中有了退休资本的老移民们更是感觉这事儿千载难逢。尤雅茗也不拖延,跟那个证券分析师签了中英双语的合作合同;跟于总看好了配有大屏幕和幻灯放映机的开会场地;找好了会场服务人员;那边厢的一家印刷公司正紧张地设计一张别出心裁的请帖,尤雅茗准备大张旗鼓地搞一场融资动员大会。

请帖印了一半儿,琳达就等不及了,隔天就给尤雅茗打电话催问进展如何,催问何时可以购买,要看到详细的合同。一些华人商会的会长啦秘书啦,凡是听到消息的,都亲自给尤雅茗打电话询问详情。

于总那边的好消息也不断,他有几个颇有意向的投资者想赶在投资说明会之前先到公司看看,顺便能看一下财务报表,如果他们觉得可以,想在投资说明会当天就签订合作合同,免得跟大家一起在开会后到工厂参观不理性;于总甚至建议,依照目前的状况,仅仅融资200万,作为一个稳健运行的项目有点规模太小,满足不了他们协会会员的投资需求……

听着简直像做梦一样——祖国大陆来的人个个大富豪啊,他们巴不得找个有中国人在里面监事并有广阔前景的行业投资,这不是用资本控制澳洲人独霸市场的绝好机会吗?谁不知道是块儿肥肉?

7

为了对朋友们负好责,尤雅茗满面春风地告知老板自己筹款的进程,并跟老板商量把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发一份给他们。老板已经几个星期没机会跟尤雅茗继续谈这个题目了,这天突然谈起,居然对于尤雅茗旋风一样的进展有点难以置信,问了一句:公司资产负债表?你忘记我们连续两年亏损了吗?

尤雅茗信心满满地说:“不怕的,我找的投资方都是有经验的老商人了,只要你能给出具体的合理性理由,他们是自己会判断这个商机的。”

老板沉吟着说:“哦。”

多年后再回头看,尤雅茗真后悔当时的自己没能再多跟老板沟通一些,她当时的确是太把鸡毛当令箭了。她以为老板已经看见自己在前方搭弓射箭,只等自己拎着打下的肥美猎物凯旋归来了,她以为,那时,老板一定会张开双臂热烈迎接她,一个异域英雄!

她忘记了,老板自己也是个神射手!

网络的便捷,让万里之外的尤雅茗对国内的状况了如指掌。她知道,她的时间不多,空调公司支撑不了多少时间了,国内她希望购买的公司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如果你购买一家已经停业的工厂,需要从招聘生手工人开始的话,那将毫无意义。

时间紧迫,不容喘息,尤雅茗加紧进行着自己的战略部署。她把自己的投资说明会的日期定在6月28日,因为那天是星期天又是阴历初六,她想图个吉利。可是,于总告诉她那天场地已经被人订了出去,尤雅茗无奈只有换成接下来的周日,7月5日,这一天是阴历十三。尤雅茗对十三有点失望,因为西方人忌讳十三,可又一想,自己笑了,这个十三只是阴历的,老外又不用阴历,忌讳个啥?

不得不承认女人的直觉在负面情况的验证方面太神了。尤雅茗后悔对于这大脑中一线掠过的思绪采取了忽略不计的态度,她知道,那是自己近两个月来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三等两等等下去,6月29日公司里来了个神秘的人。

8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尤雅茗见过形形色色的来访人员,得到的结论是澳洲人穿衣服真不讲究。除了那些银行的工作人员和房产中介,基本上是看不到穿西服扎领带的。

6月29日那个来访的人穿着非常“豪华”,西装领带,皮鞋锃亮,头发油亮,腰板挺直,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呐!

那人甫一进入就让人感觉气场不同,凛着眼角,端着架子,气势得很。

他在老皮特的引导下进入老皮特的办公室,老皮特怕尤雅茗做的咖啡不合来客口味,专门打电话嘱咐安娜用金边的小杯子做了英国黑咖啡给来客——呵呵,派头真不小啊!

尤雅茗跟老皮特的办公室之间隔着道恩的办公室,他们在交谈什么根本听不见。尤雅茗也根本没想听,她对于这个人的兴趣仅止于好奇而已,普通的好奇和戒备性的探究之间的差距可就大了。

尤雅茗安之若素,气定神闲地上着自己的班。

中午他们叫了外卖,待在老皮特房间吃饭。

半下午,老板从外面回来,20分钟后,那人带着职业的微笑离去。

老板返身交给尤雅茗两套文件要她存档。

尤雅茗看后如雷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