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笑在澳洲
1920700000020

第20章 尝试入股澳洲上市公司(1)

1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会铸就他的性格,成型了的性格也会反过来影响他的人生走向。

尤雅茗自小就不愿服输,那天生的智商优越感让她时时不得安生。这刚刚有了稳定的工作,甚至说刚刚能吃上口饱饭,她就开始希望拓展更大的飞翔空间了。换句话说,她的野心开始蠢蠢欲动了。她觉得,女人还是有点野心的好。物质不富足的时候,有野心的女人目光如炬,机敏勇敢,谋生谋爱,一样都不能少;物质富足的时候,有野心的女人也依然目光明亮,腰板挺直,谋名谋利,好像这世界上永远有她们值得追寻的东西。

日后再回头看过去,当时的她不啻于一只卑微的蝼蚁梦想着双足直立,走在澳洲骄阳下。可以说,当年一穷二白的留学生尤雅茗没有富足的物质,但她有的是富足的野心。

在空调公司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后,尤雅茗对于自己分内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了。她建构了新的文件传送机;她程序化了索要credit的流程;她列明了每月对账的名单;她优化了付款优先序列……可能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干过财务,可能也因为她自己做过生意,尤雅茗对公司整体的业务有个宏观的把握,这样她的视野立足点就比普通的财务人员要高一些,而这些恰恰弥补了她英文不足的缺陷。

这样的状况下,她不能也没有必要去容忍老皮特的颐指气使了。她需要一个更高的位置,来错开甚至挫败老皮特那终日毕露的锋芒。

此时的经济危机已步步加深,世界各国纷纷狼烟四起,风景唯澳大利亚独好。身居海外的尤雅茗每日关切地注意着中国内地点点滴滴的时事。尤雅茗发现,自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内地的名企们纷纷加紧了兼并海外大型企业的步伐。

2008年8月,中国株洲南车时代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耗资1672.2万加元取得了加拿大上市公司Dynex 75%的已发行普通股的股权。

2008年9月,中钢集团对澳大利亚矿企中西部公司的控股股份超过90%。

2009年,中石油以4.99亿加元收购了加拿大油气公司Verenex Energy在利比亚的石油资产。

2009年3月18日,吉利汽车收购了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Drive 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的全部资产。该笔交易,吉利汽车仅动用了4740万澳元,就成了全球仅有的两家独立于汽车整车企业之外的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的DSI公司的全权拥有者。这场收购仅耗时一个多月,吉利公司所付的价格也只是DSI公司净资产的一半!

看到自己最仰慕的白手起家的李书福漂亮地收购了DSI时,尤雅茗兴奋得拍案而起,她为自己有这样有胆识的国人而骄傲而自豪而振奋!

……

不经意间,心底有个念头在悄悄滋长,如同沉睡了一个冬天的一颗种子,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便迫不及待地爆发出生命的力量,渴望着崭露头角,一沐阳光的温暖。

有一天尤雅茗读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就是梦想。”她猛然间发觉,自己内心的那粒种子像是吸取了什么神秘的养料瞬间膨胀,而且只懂膨胀,不肯回缩,自己咬住嘴唇想把它压下去,可她无奈地发现,这种子一点弹性也没有,她只有眼睁睁看着它逐渐胀大,撑得自己都站立不稳。

2

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空气、水,可不是只有神秘养料就可以萌发的。自打拿下这份工作那天起,尤雅茗就发现,公司的未付账款一直在缓慢地上升。进入2009年2月,公司的未付账款已经攀升到190万澳元,而公司的应收账款仅仅110万澳元左右。

老板年仅31岁,从事这个行业也才8年的时间,许多的大型设备都是租赁的,厂房更是每个月2万澳元租来的。所有的利润完全来自于公司业务的增长。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公司将立刻捉襟见肘。

整个2月尤雅茗收到了雪片样的催账单,数目庞大的律师费用(澳洲的律师费用简直杀人:请律师“看”一封邮件收费85澳元;邮寄一封律师函,记住是“邮寄”这个动作!——是60澳元;写一封律师函要180澳元!),还有欠账不还的利息,那家伙,站着一动不动债务都涨啊!每周四的付款日,老皮特和尤雅茗在讨论付款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在十位数上掂量半天。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灾难发生了!

尤雅茗公司最大的六个客户中有三个同时破产,一个欠债42万,一个欠债28万,一个欠债21万,这样将近100万澳元瞬间化为乌有!

同时,老板新上的澳大利亚最大洗车场项目由于政府的三级限水令而营业额大幅下滑。本来空调公司一直仰仗洗车场的现金收入来输血的,现在看这个后援自身也恐将难保。这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的财务部一下子陷入一片大兵压境的恐慌之中。尤雅茗偷偷找道恩咨询,问她有关公司会不会倒闭的观点。道恩说,我们公司倒不起,但活着更难。

尤雅茗是谁?是那个从小看游击队偷袭战反败为胜的红色教育的佼佼者,是那个从中国相当舒适的位子上可以一咬牙就飞出一万公里的异国落地生根者,是那个从千百个推拿留学生中脱颖而出的咸鱼翻身者。这样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抓住机遇。他们会紧紧抓住上帝赐予的禀赋,不怕吃苦,不怕艰难,甚至不怕下赌。他们很努力,同时他们很敏感,虽然他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努力的终点到底有什么,但他们如同钻地的鼹鼠,闷头挖洞,稍有利好的消息,他们自会转动方向,等到他们认为自己挖的洞足够深了,他们自会给自己造一个宽宽敞敞舒舒服服的窝的。

尤雅茗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市场,认为这个空调领域大有可为。你想啊,全球变暖,澳洲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家庭集中空调系统方兴未艾;澳洲国家的人口数决定着移民的数量只会稳步增长,集中空调这个行业门槛又比较高,普通的商人不容易上手。

回头看一下这个公司,公司拥有其他公司不可比拟的核心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由于人工成本的问题,除了核心产品之外,其他的绝大多数配套产品都是通过中介公司从中国间接进口的。如果有了中国的直线供货商,结合上公司多年来的澳洲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和老板对澳洲市场经营套路的熟悉,那岂不是完美?

尤雅茗需要做的就是牵线搭桥,把国内的资金及时注入到这个正缺血但体格健壮的巨汉身上!

尤雅茗想,你李书福大动作,我尤雅茗小动作,我就用这个思路把公司变成中国人的公司!

3

说干就干,尤雅茗联系了几个投资移民,谈了公司的情况,他们都表示了愿意投资入股的意向。

尤雅茗跟老板谈了自己可以拉来资金入股的思路,他看上去不是太惊喜,只说,再等等看,再等等看。

如果把老板放在中国的元朝末年那个群雄争霸的时刻,尤雅茗有理由相信,他绝对是个枭雄。枭雄的特点是,看问题准,解决问题狠。老板自然更是对这个市场有信心,遂果断出手,把手上另外一处小规模的洗车场卖掉,火速投入了55万澳元进来。

当打到账户上的钱被尤雅茗一点点分解付出去的时候,老板目光空洞地说,雅茗,我们在赌博,你知道吗?

尤雅茗内心波涛汹涌着:老板从20岁出头就一个人搞实业,孩子都有三个了,到现在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所有的一切,就是这个生意了。如果这个生意倒了,他的将近10年的拼搏将化为乌有,他所有承诺妻儿老小的不过是浮云。他比她更输不起啊!

尤雅茗的胸膛被这样一种悲壮的情感充盈着,她眼光粼粼地鼓励他,We will get there.(一切会过去的。)

有了那55万的及时注入,公司的资金运作暂时缓解了许多,这样尤雅茗的购买空调公司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了。

但你不得不承认,动过心了就不一样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她已经千百次地把自己如果融资成功后将要身处的位置模拟过了,那份令人炫目的骄傲、随之而来的鲜花掌声,甚至还有不远的衣锦还乡,都让尤雅茗已经无法罢手。

她在持续地关注整个经济危机的走向。

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由美国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大陆,由沿海到中部,从出口加工型企业到内需产业依次蔓延。2008年沿海省市的许多民营企业,出现了企业劳资状况紧张的局面。企业用工需求萎缩严重,尤其在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08年有36%的民营企业减少了企业用工人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接到的海外订单大大减少。

同时,迫于世界压力,2008年以后,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保护、出口退税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力度大、范围广、留给企业的适应期短,民营企业难以消化。

但是,中国出口企业也并不是饿殍遍野。由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提升中国的产品出口结构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对机电产品的补贴和扶持力度也很大。2009年上半年,绝大部分的出口机电产品实现了全额退税。这使得民间资金找到了明确的流向,也使得其他低端产品的加工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尤雅茗知道,当时的民营企业除了最希望在中国政府的“减税”和“融资”上得到支持外,正巴巴盼望着海外的订单。说白了,中国企业需要海外企业的订单来即刻输血。

尤雅茗在中国获得了国民经济管理的硕士学位,她知道,国家要制定任何一项政策,它的出台必然有它特定的时间,因为“造势”永远不如“顺势”,个人如此,治理国家也同样。

中国政府早就在世界舞台上受够了发达国家对于自己产品能耗指标过高的指责了,能在一种“不得已”的状态下把这个帽子摘掉,岂不是少了许多无谓的聒噪?——耳根清净之间,内忧外患一并歼灭?据此,尤雅茗预计到2010年,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将受到大力抑制,中国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短期需求可能放缓,而在中国政府忙着调整出口企业结构、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低层次企业更新技术设备的问题将迫在眉睫。说白了,中国的民企熬过去这场经济危机,将是鲤鱼跳龙门;熬不过去,对不起,晒成鱼干也罢,政府是不会过多掺和的。

看看中国大陆客户发来的样品吧,本该开模的通风口边框,被工人用廉价的螺丝在四角拼装而成;通风管的软体接头本该用特制的塑料卡扣,却被换成了简单的布带子……中国大陆当时有现金储备的大企业,已经开始游走四海,四处出击;但中小企业不是,尤其是那些依靠做出口订单的民营小企业已经奄奄一息。

4

人的激情是需要外界刺激的。没有刺激的时候,激情就自顾自冬眠去了。一旦阳光持续和煦,那情形就不一样了,再深的冬眠也要苏醒。更何况尤雅茗的投资激情根本不需要多少外界刺激,她有的是内在动力:国内的稚子和老母,前方的荣耀和尊荣,前者如舞在身后的利剑,后者如眼前挑逗的红绸,对于投资机会,她,不敏锐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投资前的搜集信息和斟酌做决定的过程是很幸福的,那种压力是有快感的。压力就在那里,而快感却是在逐渐放大,当压力和快感相吻合的一刹那,你的灵感瞬间定格,决定水到渠成。

尤雅茗综合了目前的元素:中国渴望获得澳洲身份的投资移民有鼓胀的钱包,有投资的激情;空调公司业务稳健,市场需求旺盛,急需资金输入;中国生产配套产品的上游企业面临倒闭威胁;自己懂双语,如果能把这四条有用的资源捏合在一起,那爆发出来的能量将会……

尤雅茗以一种大开大阖式的热情,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激情投入进自己的梦想,向着梦想,她进发了。

尤雅茗以中国大陆来的投资移民为对象制作了一个幻灯片文件,她把整个文件分成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学历和经历:国内做供热工程师,经过商,组织过全国会议,参与过众多大型的国家投资工程施工过程,与国家建设部关系良好的经历和背景……着重突出了自己是见过一定世面的人这么个主题,因为她知道她要面对的是很多资历颇深的澳洲华人,你不把自己的分量说得重些,他们是不会掏腰包的。

第二部分是介绍公司主营业务。介绍了气候变暖的现状,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房屋保温改革,维多利亚州政府拨款40亿澳元专项用于教育行业的硬件改造,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第三部分是介绍老板的。她把老板以前的澳洲拳击冠军头衔拉了出来,并展示了他的其他两处高端洗车场的业务和堪培拉另外一处空调配套工厂。突出的是老板的年轻有为,有魄力,会在这个行业长期做下去;并着重强调了他是第二代移民,拥有第一代移民的吃苦精神和第二代移民的广阔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