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1910400000012

第12章 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2)

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就算是认真地在听,也根本听不进去。爷爷奶奶不要总是只怪孩子不听话,爱顶嘴,也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如果真的有点唠叨,就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对孩子说话做事时要简洁,以起到最好的效果。

办事太拖拉,孩子也模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像一棵小树,需要不断地修剪枝叶、扶正枝干、施肥灌溉。爷爷奶奶可以善用孩子模仿的能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引导加鼓励的方式,把孩子的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明明的爷爷是个慢性子,孩子耳濡目染,竟也学着拖拉起来。暑假早就该完成的作业,明明非要拖到最后一天才急急忙忙地写完,学习根本没有效果。后来爷爷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开始认真做调整。爷爷和奶奶在明明的房间挂上“今日事今日毕”的条幅,由奶奶来当监督员,爷爷和明明谁做事磨蹭拖拉,谁就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权利等等。这些方法很奏效,明明在两位老人的提醒和诱导下做事快多了,当天能做完的事基本当天就完成。爷爷还故意和明明较劲,说:“我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住,看谁有耐心。”又一次爷爷因为“疏忽”,把奶奶交代浇花的事情拖了两天。明明兴奋地说:“爷爷违规了,该罚。”爷爷严肃地说:“好,好。”明明笑了,我们也都笑了。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模仿是他们接触和了解这个世界的方法之一,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很多坏习惯都是在模仿中这样学来的。作为爷爷奶奶,长期和孩子接触,自己的行为很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对于好奇心重、模仿力强的孩子更甚。案例中,正是爷爷不好的习惯影响了明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像一棵小树,需要不断地修剪枝叶、扶正枝干、施肥灌溉。爷爷奶奶可以善用孩子模仿的能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引导加鼓励的方式,把孩子的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专家支招

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爷爷奶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动气不如动心,爷爷奶奶要花心思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从祖辈自身做起

让孩子不磨蹭,爷爷奶奶自己本身首先应尽量避免拖拉的习惯,如不在厕所里看书报杂志,早上不睡懒觉,不坐在客厅无休止地看电视等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自然也会避免拖拉的坏习惯。

●帮孩子找原因

对于做事拖拉的孩子,爷爷奶奶可以先将孩子的毛病一一列出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什么会做事拖拉。再设计一张成绩表,记录孩子做一件事最初时间和完成时间,几天总结一次,孩子有进步要给予表扬和奖励,没进步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这样把拖拉具体化、形象化,孩子更容易改正这个坏习惯。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很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老人平时看电视、打电话、聊天等等,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学习效率降低。因此,爷爷奶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主动缩减看电视时间,打电话的时候控制好声音,防止干扰孩子,奶奶在做家务时也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环境好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拖拉的现象自然也就减少了。

●定规矩,勤督促

针对孩子爱拖拉的习惯,可以给他定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如安排的事情没做完不许看电视,家庭作业没按规定完成不许上网,帮父母买东西超过了时间“功劳”减半等等。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屡屡“犯规”,但爷爷奶奶决不能迁就和屈服。小孩子也许嘴上嘟嘟囔囔不高兴,但会逐渐改变拖拉的坏毛病。爷爷奶奶要做到时常关注和督促孩子,让孩子把拖拉的习惯彻底改掉。

●在“比赛”中克服拖拉

爷爷奶奶可以让孩子邀请他的同学、伙伴到家里来学习和玩耍。在他们做作业时,爷爷奶奶可以设立奖赏制度,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就奖励谁。这样如果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奖励,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对于总是得不到奖励的孩子,爷爷奶奶可以设立鼓励奖,但这时候孩子为了面子,更会积极地行动起来,不要鼓励奖,就要第一名,做事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同伴间的相互鼓励和比较,有时候比家长、老师的教育更有效。

●不妨给孩子硬性规定

有时候对孩子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掉磨蹭的目的也是很有效的。爷爷奶奶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不惜马上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如果孩子还没吃完,爷爷奶奶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这样孩子就会形成紧迫感,尽快做完该做的事。

无意说粗话,孩子容易偷学家长

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到什么样的东西就会反映出来什么,家长、同伴或者电视节目里所说的话语、所做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漂亮,也很聪明,可是它却有一个让人很烦躁的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似的。它的女主人对此十分焦虑,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急忙带它去看兽医。

宠物医院里,医生给鹦鹉看完病之后,微笑着对这位女士说“鹦鹉没有任何的异常,完全健康”。女主人很不解,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吧。”这时女主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女主人自己有抽烟的习惯,经常会咳嗽不断,连她自己都没注意,鹦鹉却悄悄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出来。

“去你的”、“他妈的”,当孩子用带着稚气的声音对你说出这样的语言还得意洋洋的时候,爷爷奶奶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到什么样的东西就会反映出来什么,家长、同伴或者电视节目里所说的话语、所做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无论是家人在不经意间说的一句玩笑话还是争吵时的语言攻击,都有可能让孩子的语言环境受到污染。另外,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或者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也会说粗话脏话,用这样的形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怒。

由于孩子天生具有喜欢模仿的本能,再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如果长期纵容孩子说粗话脏话,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会有很大伤害,爷爷奶奶要及早改变孩子的这些坏习惯。

☆专家支招

要防止孩子说脏话的行为,爷爷奶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脏话,他们只是觉得新鲜好玩,故意用来取悦成人或表现自己。孩子说脏话往往是因周围的环境使然,是孩子善于模仿的特性和家长的疏忽共同作用的结果。

孩子好模仿,且缺乏是非观,他们往往从电视、电影中,从父母、同伴那儿学来许多脏话和一些不健康儿歌、顺口溜。爷爷奶奶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爷爷奶奶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爷爷奶奶都是文明礼貌的榜样,孩子自然也就不好意思说脏话了。其次,爷爷奶奶还要慎重选择影视节目,引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如发现孩子和小伙伴说脏话时,应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爷爷奶奶要冷静面对孩子的脏话。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它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很多孩子开始说脏话都只是单纯的模仿,根本不清楚这些话的含义。如果爷爷奶奶觉得有趣或是过度气愤,孩子可能会误以为脏话很有趣很特别,从而偷偷重复地练习与模仿。所以当孩子说脏话的时候,爷爷奶奶不必反应过度,应尽量保持平静,让孩子觉得粗话脏话跟其他平常的话语没什么差别。孩子一旦觉得这样的话语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就自然而然地不会再去故意模仿着说这些脏话了。因此,孩子说脏话,冷静应对才是最重要的处理原则。

爷爷奶奶想要引导孩子用文明的话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先要教会孩子使用适当的语言,比如教孩子在不满的时候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用“请你走开”、“你不讲道理,我很不高兴”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让孩子知道这些比骂人更能解决问题。平时可以细心引导孩子把要说的粗话换个说法,并随时提醒宝宝,告诉他能克制自己,不说脏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有时候孩子会故意说一些粗话脏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愤怒,爷爷奶奶多次解释和劝告都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绝对不能纵容孩子,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来制止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如果孩子不听,可以合理地剥夺孩子玩游戏或看电视的权利,使孩子认识到说脏话会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会受到惩罚,从而改掉这个坏习惯。

培养良好的交际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