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1909700000014

第14章 品德篇(3)

有一次,一个孩子独自站在旷野,他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他大声叫道:“喂--”四周的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笨蛋--”立刻又从山上传来“你是笨蛋--”的回答声。孩子愤怒起来,开始大声向小山骂起来,当然,小山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他。

回家后,孩子气冲冲地对妈妈诉说。妈妈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孩子说:“那我明天再去那里说些好话。”“应该这样,”妈妈说,“在生活里,不论男女老幼,你对人好,人便对你好;如果我们自己粗鲁,是绝不会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这位聪明的母亲恰到好处地教会了孩子怎样待人。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在教孩子善待他人时,父母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想法,学会心中有他人,宽容他人。父母应该教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多一点忍让,多一分关心,这样别人才会遇事宽容自己,体谅自己,为自己着想。只要孩子学会了宽容,他就会赢得朋友,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礼貌--开在孩子心头的花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鸠

礼貌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礼貌是一种表现或交际形式,从本质上讲,礼貌反映着我们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关爱之情。所以,真正的礼貌必然源自内心。

有一天,少年张良在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对他说:“小伙子,我的一只鞋掉进了河里,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你帮我把鞋捡回来吧。”

张良虽然不认识这位老爷爷,但他想了想,立刻到桥下捡回了鞋。不料老爷爷拿起鞋,看也不看,就“嗖”的一声又扔到了河里,说:“你再把它捡回来吧。”

张良很奇怪:“老爷爷为什么这样做呢?”可他还是把鞋子捡了回来。没想到老爷爷又把鞋扔到了河里,又说:“小伙子,能再捡一次吗?”

张良觉得老爷爷有点儿过分,可一想到他的年岁,觉得应该尊重老人,终究还是帮他把鞋捡回来了。

老爷爷看着捡回来的鞋子,笑着说:“张良,早听说你是个懂礼貌、爱读书的好孩子,果然不错。我这里有一本兵书,你拿去好好地读吧。”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书,递给了张良。

张良十分爱惜这本兵书。他刻苦学习,勤奋地研究兵法,终于成了一名十分杰出的军事家。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然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礼貌要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

有些家长认为,现代社会是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有些家长则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长大了就会懂得文明礼仪的。这些都是误解。孩子的文明礼仪必须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坏习惯,再改就很难了。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

父母想要让孩子具备尊重他人、谦虚礼让、公平参与等良好品格,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长期培养,从点滴做起。

启示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良好的礼仪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例如,父母可以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并给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是善于模仿的,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于对父母以及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父母首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在家中不讲粗话、脏话,家人之间尽量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要和气。父母应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耳濡目染之下,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他们有礼貌;如果父母有事去找别人时,应先敲门,经主人允许后再进屋;如果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对方道歉。这样,孩子在遇到类似的情境之时,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启示二: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

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人,首先要净化孩子周围的语言环境。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脏话时,要找出他说脏话的“根源”,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那种不良的环境。比如,父母可以尽量限制孩子与经常说脏话的同学来往;也可以和教师取得联系,借助老师的力量促进其他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还可以和孩子同学的父母取得联系,一起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启示三:注重孩子的个人礼仪

人往往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他的修养。一些人很少说话,但通过他的举止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从某个角度看,训练孩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不只是健康教育,同时也是行为教育、形象教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举止端庄、大方、文雅,希望他们有展现自己个性的音容笑貌和举止。

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要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在与人交往时要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

教育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我国在儿童中推广学用“十个字”的训练是一个创造。这十个字就是“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这十个字虽然简单,却集中了礼貌用语要表达的全部内涵,即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谦让。父母一定要训练孩子经常地主动地使用这些字,成为他们的语言习惯。

教导孩子各项礼仪,如待客礼仪、做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要教孩子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与反应。

谦虚--一切美德之母

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由此发芽滋长。

--[希腊]苏格拉底

“满招损,谦受益”,演化自老子所说的“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古代帝王为了自我警省,在自己身边的座位左侧放置一个欹器。欹器是古代用来汲水的陶罐,因提绳位于罐体中部,所以一旦装满了水就会翻倒,当水满一半时能端正直立,当水空了就倾斜。如此警省自己确实聪明。如果一个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妄想狂念,便会骄狂傲慢。

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有一棵高大的橡树。许多动物都喜欢到树下遮阳、避雨。

动物们都很喜欢它。“还好有这棵树,要不我们就要热坏了。”“是啊是啊,它是这片草原上唯一的风景!”他们总是这样称赞。天长日久,橡树被夸赞的飘飘然,竟然也渐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于是,它开始看不起身边的小草们了。

一天,草原上刮起了暴风雨,雨势之大前所未见。小草们全都顺着风势弯下了身子,但是橡树却依然骄傲地挺直着身子,迎风而立。

小草们都着急了:“快弯腰啊!风雨太大了,和它硬挺会吃亏的!”

“这就是我的个性,我是不同凡响的,”橡树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仪,不仅没有听从小草们的劝告,反而挺得更直了,“不论遇到什么阻碍,我永不低头!来吧,尽管来吧!”

橡树心里想:我的树干那样的粗壮,怎么可以弯腰呢?没有关系,风雨一定奈何不了我的!它挥舞着枝丫向狂风暴雨挑战。一阵风席卷而来,毫不客气地将它连根拔起。橡树只来得及惨叫一声,就怦然倒地了。

风雨过后,小草们又站立起来,每一株都像原来那样完好。而橡树则奄奄一息地躺在了草丛之中。

要知道,一个人的功劳只能代表过去的成就,未来的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做人应有自知之明,要学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谦上进的品格。

骄傲会给一个人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下许多的阻碍,让他前进的路变得艰难。所以,孩子一定要戒骄戒躁,以谦虚武装自己。须知“谦虚使人进步”,谦虚的气度会让人看见别人的优点,并将那些优点加以吸收,化为己有。这样,弱者会变强,而强者也会变得更强。

孩子是非常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的,尤其是聪明的孩子。此种情况下,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孩子,走出“骄傲”这种心理误区。孩子往往因为学习成绩领先,或者某些特长较出众,而经常受到父母师长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而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变得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是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致使成绩下降,变得不再出色了。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地对孩子的不良心理予以纠正,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正确的评价,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的谦虚品质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启示一:让孩子认识到骄傲的危害性

骄傲自大就如同坐井观天,眼界狭窄而自以为是。人一旦骄傲,必然会脱离实际、脱离真理,就将严重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拿破仑,就是因骄傲自大而从“战争之神”变成了一败涂地的孤岛囚徒。

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骄傲是自己的绊脚石,取得的任何成绩都应该只是途中的靓丽风景,只能是又一个全新的起点。在学习方面,知识是无边的海洋,如果因一时一事领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识不够、眼界不宽的表现。父母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介绍一些成功者的经验,告诉他们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保持谦虚奋进的人,以此教育孩子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启示二:帮助孩子全面认识自己

孩子的骄傲往往有其根源。父母应该先分析孩子骄傲的基础,弄清来龙去脉之后,再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种优势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放到一个更大的范围里,这种优势就会消失。而且人谁没有优点?你聪明能干,他忠诚老实;你能说会道,他做事勤恳;你干脆利落,他慢工出细活;你文化高,别人经验多……如果都把自己的长处当作骄傲的资本,专门拿去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较,那长处就可能会成为短处,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拦路石。

父母要教育孩子积极进取,而不骄傲懈怠。父母要告诉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确实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不要忘记这里也有父母培养、老师教诲和同学帮助的功劳。这份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启示三: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批评往往直指一个人的缺点,如果一个人能够诚恳地接受批评,他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对于孩子来说,他在评论自己时常会出现偏差,若能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就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是终身的学问。骄傲自满的人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只有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大错误,即使有了错误,也可以及时加以纠正。大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说《旅店》中曾写到一个“区警察局长”,有人批评他说那个年代还没有局长这个职务,他根本是在“瞎说”。谦虚的屠格涅夫诚恳地接受了批评,立即删除了所有关于警察局长的话,避免了一个大笑话;还有人对他写的《猎人笔记》提出批评,认为笔调生硬,风格不够自由。他又虚心地接受了,并诚恳地表示:“应当走另一条路,……与老的手法永诀……”果然,屠格涅夫从此开始了新的尝试,大量优秀作品如《罗亭》、《贵族之家》等相继问世。可以说,谦虚的品质帮助了屠格涅夫,使他成了欧洲文坛上的明星。这些无不说明谦虚得人心,合人意;谦虚的结果是:与人有礼,自受其益。

启示四:不要过度表扬孩子

孩子的自制力较差,在表扬面前非常容易骄傲起来,以致迷失自我,最后沦为平庸。中国古代有个“伤仲永”的故事,说是有个孩子叫仲永,三四岁能背唐诗300首,七八岁能吟诗作文,被誉为“神童”。人们都众星捧月似的推崇他。时日一久,仲永的才能日益萎缩,最终“泯然众人矣”。一个神童就这样被“扼杀”了。

优秀的孩子往往禁不起表扬,表扬过多就会导致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父母在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避免过度表扬孩子。父母要明白表扬孩子本身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一味表扬,而且表扬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重表扬孩子的某种行为,而不要表扬孩子本身。

理财--做自己“小金库”的好主人

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不善于打理财富的人,是一种毒害,它会侵蚀人的品德、血肉和骨髓。

--[美]马克·吐温

现在的时代是全球化的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创造财富和支配财富的技能。因此,理财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要的理财教育已成为现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必修课。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所有未成年人犯罪中,因抢劫、盗窃等而入狱的占总数的70%以上。这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理财教育,不具备正确的金钱观。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端正金钱观,懂得金钱需要用劳动去获得,而且要学会节约用钱,绝不能挥霍无度。须知“从来纨绔少伟男”。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主理财的能力。

约瑟夫是美国最大的五位企业家之一,曾先后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他有3个儿子:长子乔治,次子肯尼迪,小儿子罗伯特。

约瑟夫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意外事故,他为每个孩子都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虽然家境富裕,但约瑟夫严格控制孩子们的零用钱,注重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为了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理财,他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每个月只给孩子固定的很少的零用钱。如果某个孩子花光了自己的那一份,那么他就必须等到下个月才能再拿到另外一份。这就使得孩子们必须精打细算地用好自己的每一分钱。

肯尼迪在10岁时,曾经向父亲递交了一张申请书,他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月4角提到6角,但是他的父亲约瑟夫并没有同意这一请求。

后来,肯尼迪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总统,并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有为的总统。他的成就与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是为了要让孩子正确地理解金钱。要让孩子认识到金钱在生活中是必需的,要得到某些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用钱交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所花的钱都是父母辛苦劳动换来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同时也要让孩子认识到钱不是万能的,金钱并不能买来亲情、健康、生命等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启示一:做孩子的理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