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极力向楚王称赞息夫人的美貌,楚文王也是好色之人,于是顺便进攻息国,抢走了息夫人。息侯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息夫人在却楚宫中备受楚王宠爱,但是在楚宫三年她却始终不发一言,不跟楚王说一句话。楚文王念念于心她的不乐,就总是问她为什么要这样。息夫人万般无奈,才泪流满面地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嫁了两个夫君,不能守节,又有什么脸面跟人说话呢!”
楚王淡然一笑,知道了她还是恨蔡侯这个始作俑者。于是楚国继续扣留蔡哀侯,直至他被软禁9年后去世。这段日子,沉默中的息夫人也有了难得平静的生活。她为文王生了两个儿子。公元前676年,文王逝去。
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楚文王死后的12年间,这个被抢来的息夫人,竟然以楚王的未亡人自居,还悉心抚养为楚王生的两个儿子。楚王的弟弟叫子元,也看上了她的美貌,不停地骚扰她。子元甚至在她的宫室旁修建了房舍,在里面摇铃铛、跳舞,甚至公然住进王宫。那个时候楚国内乱比较激烈,她的两个儿子,骨肉厮杀;王叔子元,控制宫廷。
话说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如果她从了子元,也许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她没有。她的哭泣和抵制引发了楚国贵族对子元极大的不满,公元前664年,楚国平定“子元之乱”。最后,她的幼子熊恽夺得王位,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楚成王。
她实在是一个矛盾的女人。一开始为了息侯,可以做到“三年不语”;可是楚文王死后,她却又为他守贞至老。但是她的两次忠贞,我们可以看到她沉默里的倔强、隐忍中的坚强。
后人为纪念她,在汉阳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庙。息县城关还新建有息夫人塑像,以示纪念。至今,息县一带还流传着“挂灯劝息侯”及“三年不语”的故事。
趣味链接:和息夫人有关的诗词
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刘长卿《过桃花夫人庙》:“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王维 《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浣女西施--以身许国美人计
西施是苎萝村的一个浣纱女子,尽得山水灵秀之气,出落得水葱儿似的惹人怜爱,可惜生在动乱年代,由于国家多难,竟然需要这样的弱女子来肩负起蛊惑敌国君王的政治任务。她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美人计的主角。
春秋后期,吴国和越国互相攻伐,战乱不断。越国是夏禹的后代,吴国则是周王室当年所建的卫星小国。吴王阖闾当政期间,得到了伍子胥和著名军事家孙武的辅佐,国势日益强盛,曾经大败楚军而攻入郢都,但最后关头却失败了。原因就是当时的越国乘机进攻吴国,不断地骚扰他们的后方。吴王阖闾以此为奇耻大辱,跟越国的梁子就是这样结下了。
后来勾践继位为越王,吴王阖闾认为有机可乘,为报新仇旧恨,大举进攻越国。按照实力和当时的形势分析,吴胜越败似乎是既定战局,谁料吴军竟然一败涂地。吴王阖闾的右脚被长矛刺中,回国后不久就因伤重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携李之战”,会战的地点就在今天浙江嘉兴一带。
吴王阖闾临死曾经嘱托他的儿子夫差,一定要踏平越国,为父亲报仇。夫差继位后便积极地在太湖训练水军,在自己的寝宫门前设立专人,随时厉声向自己提醒:“夫差!你忘记了越人杀死你父王的仇恨吗?”每次夫差都庄肃地回答:“不敢忘记!”
上一代的战争仇恨,很快地又以诉诸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越王勾践为了先发制人,不等吴军准备就绪,便首先点燃战火。这次是吴军最终大败来犯的越兵,越国主力损失殆尽,最后只剩五千人退保会稽,也被吴军团团围住。
勾践喟然长叹:“吾将终于此乎?”大夫文种马上加以劝解:“过去,商汤囚于夏台,文王系于羑里,晋公子重耳奔狄,齐公子小白奔莒,最终都成就了霸业。由这些事情看来,现在的困境又何尝不是福呢?”于是勾践采纳了文种的建议,挑选美女八名,并携带金银珠宝,通过吴国太宰伯否,达成和议。
当时吴国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相国伍子胥力倡乘胜追击,一举捣灭越国,不留后患;太宰伯否则认为与其玉石俱焚,不如以条约来取得越国的利益。最后夫差采取了伯否的建议,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和约,一时的心软最后给越过留下了生机。
按照和约,勾践在处理完善后事宜后,便得入臣吴国。勾践担心他去了吴国以后,这边的发展。大夫文种说道:“四境之内,百姓之事,范蠡不如我;与君周旋,临机应变,我不如范蠡。”范蠡立即附和,让勾践将国事委托给文种,自己则陪他入吴。
在吴国的十年,是勾践最贫苦最困顿的十年。勾践夫妇穿着仆人的衣服,守过阖闾的墓,还当过马夫与门卫,夫差每次乘车外出,勾践总是牵着马步行在车前,范蠡也始终朝夕相随,寸步不离。
有一次,夫差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感染寒疾三个月未愈。这时勾践前来求见,说他可以通过观察粪便来诊断病情。他取过夫差的粪便就尝。喜滋滋地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已大为减轻,七天后就会好转!”七天之后,果然痊愈。
夫差很是感动,摆下酒宴招待勾践,不断称赞勾践是仁者。伍子胥在旁看了大不以为然,警告夫差:“勾践下尝大王之粪,他日一定上食大王之心。大王如果不觉察警惕,一定会被他打败的。”夫差哪里听得进去,认为勾践已经没有敌意,不久就将勾践亲自送出城,赦他回国。
勾践回国以后,以文种治理国政,以范蠡整顿军旅,为了牢记战败的耻辱,将国都迁到会稽,筑城立廓,作为复兴堡垒。一面奖励农桑,厚植经济基础;一面整军经武,加强雪耻复仇力量。还礼遇贤人,奖励生育。他平日食不加肉,衣不重彩,除了自己亲自耕作外,夫人也自织。一步步开始复国大计和雪耻计划。但表面上仍然低声下气地讨好吴国,除了春秋两季照例进贡以外,还不断地进献大量木材,协助吴国建造华丽的宫殿。在吴的十年,勾践还知道吴王喜好美女、珍宝,所以还不时送去美女和珠宝。
范蠡微服巡行各地,决心要寻觅一两个绝色的美女,再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和“包装”,用温柔的绳索,达到羁绊吴王并趁机离间吴国君臣的目的,为越国灭吴,创造一个有利的形势。
终于,范蠡在苎萝村找到了西施。这位天然美女让他眼前一亮。范蠡表明身份,说明了来意,西施从没想到自己一个乡野弱女子,对国家前途竟是如此重要,于是慨然应允,愿意为国家奉献出一切。
除了西施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美女十多人,美女们一起接受了训练。训练的内容首重忠君爱国,次及一般知识的传授,尤其着重培训歌舞、仪态、礼节和蛊惑人心的技巧。从现代意义讲,西施可算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女间谍。
西施在众多名师的调教下,很快便展露了过人的才情,三年下来已是能歌善舞、雍容华贵,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表现出妩媚动人的风韵。到时候了,范蠡西施等一干美丽的“贡品”前往吴国。
当范蠡带着西施等美女在姑苏台上朝见夫差时,相国伍子胥以妹喜、褒姒、妲己的故事加以劝阻。夫差说道:“我又不是桀,纣和周幽王,相国不必多虑。”于是把越国进献的美女照单全收。
西施果然备受夫差青睐。夫差大兴土木,在灵岩山上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馆娃宫,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
越王勾践迫不及待要报仇雪恨,大夫逢同却建议不可轻举妄动,应先“结齐、亲楚、附晋”,并鼓励吴国对外用兵,等到吴国精疲力尽就可克吴致胜。当西施把吴国准备攻打齐国的消息传到越国时,勾践就火上添油,派三千兵助战,并派文种秘密朝吴,把越国镇国之宝--屈庐之矛、步光之剑以及二十套祖传的铠甲,一齐献给吴王,一心一意鼓励吴国作战,想坐收渔人之利。
但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吴国讨伐齐国大获全胜。伍子胥更念念不忘提醒夫差要灭掉越国这个心腹大患。越国君臣一致认为伍子胥是他们反攻雪耻的绊脚石,下决心尽快消灭这个老头。而这个任务便落到了西施的肩上。
西施的枕边风果然有效,吴王终于开始怀疑伍子胥的忠贞。在一次关于越国问题的讨论中,争执又起,吴王夫差竟命令伍子胥自杀,悲愤的伍子胥用双手先挖下自己的双眼,命手下挂在城门,说他死后也要看到越兵入城。于是,盛怒的夫差残忍地下令将他切成碎块,用皮囊装上,抛入海中。传说至今汹涌澎湃的钱塘潮就是伍子胥那不散的千古忠魂所化。
伍子胥死后,勾践心中放下了一大块石头。开始瞅机会着手行动了。
周敬王三十八年秋,吴王夫差耀武扬威的大会诸侯于黄池,精锐尽出,都城空虚,勾践乘机攻入吴国都城,将吴国太子在姑苏台活活烧死。四年后,吴国大旱,士民饥疲,勾践再度进攻吴国,吴军固守孤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周元王二年,越军以水师第三次进攻吴国,围困吴都达两年之久,恰逢江南春雨,大雨如注,吴都城墙坍塌,越军乘隙长驱直入。夫差突围来到姑苏山,乞降不成,拔剑自刎。吴越长久的争端,终以吴王夫差的死而结束。勾践经过二十二年的辛酸岁月,才彻底地雪了当年会稽战败的耻辱。
关于西施的下落,有多种版本的说法。
第一种是,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第二种是,范蠡带着西施逃到太湖,为了心爱的姑娘,抛弃富贵功名,隐姓埋名,遨游五湖,过着逍遥的生活。后来做起了生意,成了山东的巨富陶朱公,与西施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种是,勾践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那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墨子·亲士》篇提到,西施因为太美,结果被沉入江中。
这是一位以身许国的美人卧底,当时的越国人或许会觉得她功不可没;当时的吴国人也许会痛恨她的虚情假意,或者说是红颜祸水。她只是历史的一颗棋,关键的时候也许掌控了大局,但又是那样微不足道--她终究只是个弱女子。
趣味链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对应着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
沉鱼--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
落雁--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
闭月--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禅比月亮还漂亮。
羞花--传说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也许是含羞草,也许是别的原因,花瓣收缩,花叶垂下。被宫女看见,就说杨贵妃与花儿比美,花儿都羞得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