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18863100000002

第2章 渔民的后代

我是江西鄱阳人。1930年旧历十一月十一日生于鄱阳镇。因为第一次普选登记,旧历改为阳历,我出生时的旧历十一月十一日应为当年阳历12月30日。所以我的生日变为现在的生日。

我是渔民的后代,商人的儿子。现在我们陈家的儿孙辈中,大学毕业生不稀罕,研究生、博士生也不少,而当年我是我家第一个大学生,不仅是我家,也是我这个陈姓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我自己家族六十年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渔民的后代永远靠打鱼为生的传统,在新社会已经被打破了。

我祖辈世居管驿前。从何代起,我不清楚。我查了查家谱,据说,陈氏始于周朝,武王将女儿嫁给一位功臣的儿子叫满的人,封于陈,陈国都于宛丘即今之河南淮阳,后人遂以国为姓。按此,胡公满是我们老陈家第一代祖宗,至今有三千多年。陈氏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家族昌盛。到宋仁宗嘉祐年间,义门陈氏发展到三千九百余口,田庄三百多处,为北宋中叶最大的家族。后因繁衍过多,威胁王权,朝廷抑制义门陈氏,分移陈氏于全国各路州镇,陈姓遂遍及全国。其中有一支由安徽祁门移居饶州即鄱阳镇管驿前,这就是我们这支陈姓的正宗老祖宗,至今有四百多年。家谱的源流考究有多少可信度,当然可以存疑,但家谱对了解本族之发展、和睦族谊有帮助,谁也不会较这个真儿,非弄个一清二楚不可。

管驿前是个渔村,陈、张、邱、董多姓杂居。旧时婚姻不过十里,彼此都有亲戚关系。我外婆家姓张,我姑父家姓邱,这种结亲关系很多,亲上加亲,多少代人算下来,外人很难弄清楚有多少层亲戚关系,连称呼都是多重的。我过年去外婆家拜年,要走很多家,都是亲戚,热闹得很。

渔村无闲人。靠着鄱阳湖,管驿前绝大部分家庭都以捕鱼为生。情况好点的人家,有一条小船,船两边各有一排鱼鹰,学名鸬鹚,俗名水老鸦,是专门用来捕鱼的。它们都是渔家的宝贝,很被看重的。鱼鹰的颈都用一种我不知道叫什么的绳子扎住,它看见鱼,会一个猛子扎下去咬住,仿佛猎犬咬住猎物,绝不会松口。渔民从胜利归来者的嘴中取出鱼,然后塞进一条小鱼。既不能让它白干,否则没有积极性;可又不能吃得太饱,太饱也没兴趣干。动物怎么也没有人聪明。没有鱼鹰的渔家,用鱼钩网捕鱼,要一人撒钩网,一人划船。

捕鱼并不比干农活轻松,是全家齐上阵。女人在家要整理渔网,叫理卡子,要往每个鱼卡上挂鱼饵。鱼饵是田螺里剔出来的肉。还要像盘丝带一样,把渔网一圈一圈按顺序盘好。捕鱼时往水里撒网,叫放卡子。放之前要理好,这样放卡子时就不会乱,也不会彼此缠住。女孩子从小干的是削卡子的活。长到七八岁能干活的年龄,就是每人一把刀,天天削卡子。卡子约两寸长,两头尖尖,鱼卡上挂有鱼饵,鱼要是吞食鱼饵,卡子一松开就把它卡住了,跑不掉。女孩子长大后的陪嫁东西,就是从小用削卡子挣的钱慢慢积起来的。我母亲和几个姨从小也是干这种活。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哪家的孩子读书,女孩更不用说,一个个都是文盲。像我妈、我姨都是“睁眼瞎”。我妈、我姨连大名都没有。我妈的名字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选举时按照小时家里名字的读音“翻译”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大名。我都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写法,还是后来她来北京,报户口时我才知道我母亲的大名。

我们家是渔民,究竟从哪代开始捕鱼,我说不清。我不是出生在管驿前老屋,而是出生在离老屋不太远的小镇上。鄱阳是古饶州治所,算是比较发达的地方。小镇有商家,有学校,在当时看来,就仿佛是城市一样,实际上我只是由镇边上进入比较热闹一点的中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