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18819600000009

第9章 范公堤(1)

9.范公堤春秋

以名人命名的江河湖海人工堤坝很多,多到数不过来。名头最响者大概莫过于“西湖三堤”。

“西湖三堤”有两说:一说是苏公堤(苏东坡主修)、白公堤(白居易主修)、杨公堤(杨孟瑛主修);一说是苏公堤、杨公堤、赵公堤(赵与主修)。第二说没有白公堤,这就对了。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个白沙堤,唐代已有,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约一公里。可以说白居易“最爱”白沙堤,但这不是他主修的,后人以为是他主修的,错呼为白公堤。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确曾修过一章 天,已然看不到范公堤雄姿,只能凭吊范公堤遗址了。

你乘上旅游大巴,马上会听到一大段导游词,那嗓音年轻、漂亮、生动,亚赛导游小姐的容貌,真得一听。

朋友们,我们的汽车现在正行驶在素有“海防长城”之誉的范公堤上。也许有朋友听到“范公堤”三个字,不禁生出疑问:此范公何许人也?小导这里有一道选择题,大家一起来猜一猜!答案A:春秋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答案B:项羽的谋士,被尊为亚父的范增;答案C:亚洲足球先生,以臭脚、打架著称的前国脚范志毅;答案D: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现在我郑重宣布,正确答案为:D!为什么选D呢?其中的缘由听小导一一道来。

范公堤原来称为皇岸,是唐大历年间,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为抵御海潮,带领民众修筑的一条海堤,时称“捍海堰”。北宋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在东台监西溪盐仓时,看到旧堰久废不治,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便具奏朝廷提请修筑海堰工程。大家可以想象,即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修筑一条长达数百里的海堤,也是相当巨大的工程,更何况是在近一千年前的北宋。一道奏折,开启了沿海数十万人民的幸福大门,也同时开启了范仲淹的“三难”故事。第一难,启动难。对于修复捍海堰,当时有些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修堰虽可以挡住海水,却不利于排除堰内洪涝积水。范仲淹则认为,“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亡少,岂不可乎?”天圣二年(1024),宋仁宗升范仲淹为兴化县令,主持捍海堰的修复工程。是年秋后,范仲淹带领泰、海、楚、通四州的民工四万多人,开始了修复捍海堰的工程。世事难料。范仲淹在《胡公神道碑铭》中记述当时“雨雪大至,潮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当工程刚刚开始时,遇上了特大风雪,海水汹涌滚滚袭来。虽然范仲淹不惧危险,亲临一线指挥民工迅速撤离,但狂风卷着无情的滚滚巨浪,吞没了还没来得及撤离的上百名民工。这一来,被那些反对修堤堰的人抓住了把柄,于是他们到处散布流言,谎称死人上千,更有人上书请求罢修。朝廷派人下来调查,多亏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调和解释,修复捍海堰的工程才得以重新开始。第二难,定线难。由于旧堤大多坍塌,加之海岸线不断变迁,堤址需重新勘定。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普测海岸十分困难。范仲淹亲临海滩观察思考,始终找不到好的办法,终日愁眉苦脸。一日,他去海边勘察,在一个渔民家中喝水时,看到渔民喂猪的桶沿漂着一圈赫色的稻糠,灵机一动。于是,于大汛期间,他发动沿海百姓将喂猪用的糠遍撒海滩,大潮一至,糠随海浪涌进。落潮后,糠则附着于沙滩,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糠线。范仲淹令民工沿线打桩,新堤址就此确定。第三难,应该说是第三难!家母亡。天圣四年(1026),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范仲淹的母亲突然去世。大家都知道,北宋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以孝为先。一个人的品行好不好,先看他是否孝顺,无孝则无忠。在忠孝两难的情况下,他只好离开工地,守孝回南京。但他仍然关心着修堰的事,多次给张纶写信,反复说明修捍海堰利国利民,关系十分重大。张纶代他亲自到工地观察督工,仅用了三年时间,于天圣六年(1028)春,长达一百五十多里的捍海堰,终于修成了。范公堤的筑成,成为苏北历史上大规模围海造田的开端,也可以说是如东成为鱼米之乡的起始。由于范公堤“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农事、盐课两得其利。当今如东土地肥沃、物产富庶、资源丰足,当年范公筑堤拦洪当是功不可没。后人敬仰范仲淹功德,遂定堤名为“范公堤”。这就是范公堤的由来。范仲淹用他的实际行动为如东人民的先祖们诠释了什么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请各位朋友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我们下车与范公堤遗址亲密接触!

这一段导游词,要说也算丰富、全面而大致准确,但要真正说清范公堤历史沿革,还得有一些修正与详释。笔者不妨就先依着导游词的思路展开。

第一,皇岸不等于范公堤。

先看一下《辞海》怎么说。

《辞海·范公堤》:宋天圣中泰州知州张纶从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范仲淹议,重修扞海堰;功成,滨海泻卤皆成良田,后人称为“范公堤”。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今江苏阜宁,历建湖、盐城、大丰、东台、海安、如东、南通,抵启东之吕四,长五百八十二里。明清两代堤外虽陆续涨出平陆百余里,此堤仍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功用。近数十年堤东已垦为农田,遂将自阜宁至东台南一段堤身筑成公路。

不错,这五百八十二里捍海堤——“海防长城”,就是范公堤。但这是一个统称,包括“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的各段海堤在内,后人统称范公堤。其实情况比较复杂。

地方志记载: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听从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范仲淹议,重修捍海堰。聚集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楚(今江苏淮安)、海(今江苏连云港)四州民夫,共四万余人筑堤。北自盐城大丰刘庄,南止海陵(泰州)东台富安,全长约一百四十二里余[23],原名捍海堰,亦称常丰堰。真正要称范公堤,这才是。

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通州知州狄遵礼继承范仲淹的壮志,继续修筑大堤,从通州石港修到了余西,史称“狄公堤”。

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海门知县沈起调集民夫,筑堤七十里,连接范堤,从余西一直修到吕四头甲岸廖角嘴,称“沈公堤”。王安石为此还专门撰写了一篇《海门县沈兴宗兴水利记》。

南宋乾道七年(1171),泰州知州徐子寅议请兴工修治海堤,各盐场官员分治其境。堤自海安旧场(一说角斜)经拼茶场、丰利场至掘港镇花子街(现名胜利街)西古岸头九总桥。总长一百六十里,其中拼茶场三十二里、丰利场三十三里、掘港场九十五里。当时人称“皇岸”。这才有了“皇岸”。所以,你可以说皇岸是范公堤的一部分,不可以说“范公堤原来称为皇岸”。清人钱跋在《吕四志》中有一段按语:“余谓筑堤之功,不但狄沈之名不可没,即张纶亦与有力焉,今人皆称范公堤者,何为?以范之功业,常昭于天下后世,范公令人易记耳。”

第二,“具奏”者非范仲淹,乃张纶也。

导游词说:“范仲淹在东台监西溪盐仓时,看到旧堰久废不治,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便具奏朝廷提请修筑海堰工程。”范仲淹当时年方三十三岁,职务是泰州西溪镇盐仓的盐监,八九品小官,相当于今天盐务局一个基层小干部,本职又与搞水利工程风马牛不相及,所以他来“具奏”还谈不上。是他把自己的大胆想法写成一封信,跨级别、跨部门地送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张纶觉得建议不错,这才亲自“具奏”朝廷。关于范仲淹这种越级越权之举,后面还要细说。

第三,非张纶举荐,不会有兴化县令范仲淹。

导游词说:“天圣二年(1024),宋仁宗升范仲淹为兴化县令。”据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载:“仁宗皇帝天圣元年癸亥,年三十六。……除兴化令。”那这就是前一年的事了。当然,要说是皇上让范仲淹当了兴化县令也不错,问题是皇上怎么就知道有个能干的范仲淹?关键的举荐者便是张纶。以上三段文字都提到张纶,张纶何许人也?《宋史》有《张纶传》。后来官比张纶大的范仲淹写有《泰州张侯祠堂颂》,后文书中再说。

第四,却是胡公功德。

导游词说:因为工程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朝廷派人下来调查,多亏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调和解释,修复捍海堰的工程才得以重新开始。”事情闹到朝野轰动,已非“调和解释”所能奏效,是朝廷派下来的这个“钦差大臣”扭转了整个局势。他大名胡令仪,时任淮南转运使,奉旨到泰州查勘实情。此人一向正派,曾于淳化、至道年间(990—997)任如皋县令,深知古捍海堰的重要,如不修复,农田、盐灶和百姓生命财产将会深受其害,一经实地察看,便慨然叹道:“昔余为海陵宰,知兹邑之田特为膏腴。春耕秋获,笑歌满野,民多富实,往往重门击柝,拟于公府。今葭苇苍茫,无复遗民,良可哀耶!”(范仲淹《胡公神道碑》)此事“必成之”!遂与张纶联名上奏朝廷,要求继续开工。胡公之功德,老百姓最结记,至今泰州、如皋、海安、东台、海陵等地仍有不少三贤祠胜迹,所敬三贤,范仲淹、张纶、胡令仪也。胡令仪逝世后,范仲淹写有《胡公神道碑》。

现在离开导游词,说些范公堤身前身后事。

范公堤之前,唐代大历元年(766),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筑堤堰以捍海,自楚州高湾至扬州海陵县境,延袤一百四十二公里,名为常丰堰。宋代开宝年间(968—976),泰州知事王文佑增修捍海堰,后因年深月久逐渐倒塌。

范公堤之后,庆历、至和、乾道年间几次补修之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通州盐运分司判官包柽芳,从石港旧范公堤彭家缺口起,将马塘围入堤内,南至石港场,筑新堤二十里,称“包公堤”。这些都是范公堤的延伸和补阙,因首倡之功属范公,故统称为“范公堤”。

明正德年间(1491—1521),黄河又决口,夺淮河水道。淮河因“淤沙汇注”,支渠湮没,海滨日浅,海滩渐涨,于是海岸线不断东移,至清代海岸线已东去一百二十华里。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督高斌于栟茶、角斜续修范公堤。民国二十年(1931)洪灾后,刘庄、白驹至海安一段范公堤一百余里均加宽四到九米,十天竣工,投工十六万个。明清两代,堤东逐渐淤积成平陆百余里,但范公堤仍有“束内水,隔外潮”之效。又数十年过去,阜宁至东台一段范公堤堤身筑成公路,成为通榆公路之一段。海安境内范公堤从原旧场通海桥至角斜镇大码头段,建国后改作栟角公路。据盐城市考古专家俞洪顺介绍,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筑通榆公路(二〇四国道前身)时,该公路中段从东台富安到阜宁射阳河南岸,全部利用范公堤为路基。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二〇四国道[24],古堤被破坏得比较严重,现在仅剩盐城大丰市草堰镇境内的一段范公堤遗址。值得庆幸的是,范公堤的“头”还在,这就是阜宁境内三灶乡的丰赐墩。乾隆本《阜宁县志》载:范公堤“南接泰州、海门,北至阜宁城北门外丰赐墩”。现在此墩尚存,只是已变得很小了,长约十六米,宽约十五点六米,高约六米。墩上建一六角亭,位于前丰村东北,在丰墩初级中学校园内。范公堤尚存景观计有:掘港踱石街、刘埠观渔归、二十三总瞻神树、东凌眺日出、洋口瞰潮汐等等。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凭吊范公堤遗址,人世感慨难平。千年范公堤虽失其捍海功能,但它与传世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永载史册,成为中国人的一份精神优绩股,持之愈久,增值无限!

10.筑堤长歌

还得回到导游词一下。它说:“范仲淹则认为,‘涛之患十九,而潦之患十一,获多亡少,岂不可乎?’”此话可不是范仲淹说的,还是那个有眼光、有胸怀的张纶说的。但它说范仲淹修堤时遇到“三难”,的确不假。

据《盐城市志》记载:“汉时,盐城境内的海岸线位于今通榆公路一线,线外辽阔的沙洲与浩瀚大海相连,线内以射阳湖为中心形成洼地。每当沿海强台风过境,狂澜掀起,席卷西侵,淹没盐灶、农田,漂泊人畜、庐舍,给沿海人民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其实,何止盐城一境,东濒黄海的海安、如东、东台、大丰一带,自成陆地后,海岸逐渐东移,庶民为图生计,纷纷开发农灶,而每当海潮漫涨之时则庐舍漂没,田灶毁坏,家破人亡,惨不忍睹。唐人崔桐有诗云:

今岁东隅厄,伤心北海翻。

万民葬鱼腹,百里化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