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18817300000017

第17章 南游作幕(4)

这一微妙感情影响了《聊斋志异》若干爱情小说的产生。生活中的缺憾,用艺术想象弥补,是天才作家的看家本领。蒲松龄因无权无钱,不能娶顾青霞为妾,而出身于歌姬的顾青霞也不可能嫁给无权无势的穷秀才蒲松龄。《聊斋志异》却涌现那么多妙龄少女,有富家小姐,有青楼名姬,更有神鬼狐妖,冲决世俗偏见,不要钱,不羡权,无私无畏,爱恋穷书生,帮助穷秀才飞黄腾达,这不正是蒲松龄的生活梦、艺术梦集结而成的聊斋梦?

六 斗酒难消块垒愁

有一天孙蕙问蒲松龄:打算仿效古代什么人?蒲松龄当即赋诗一首:

重门洞豁见中藏,意气轩轩更发扬。

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

(《树百问余可仿古时何人,作此答之》)

蒲松龄志在青云,不论像郭子仪那样的武将,还是麟(凌)烟阁上的文臣,都是他想模仿的对象。

一九八六年笔者《蒲松龄评传》出版后,有人反驳书中蒲松龄以汾阳王自诩的观点,说:蒲松龄不是写他自己,是写孙蕙。蒲松龄组诗《戏酬孙树百》将孙蕙称为“汾阳公子”,因此,做汾阳王,是蒲松龄为孙蕙想象的前程。但我始终认为把汾阳王看作蒲松龄自比更合适。因为,如果是孙蕙问蒲松龄:我可以仿效古代什么人?蒲松龄回答:您可以仿效郭子仪,您的名字会登上皇家记录功臣的凌烟阁。未免有当面阿谀奉承之嫌,而蒲松龄不是这种性格。何况,孙蕙已走上仕途,正盼望通过“大计”升官,他出将入相的愿望明摆着。何来“重门洞豁见中藏”(打开紧紧关闭的心扉让人看到里边深深埋藏着什么愿望)的话?这句话解释为蒲松龄打开心扉说真话更加合理。蒲松龄虽是幕宾,但面对“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一所有读书人都可以走的“坦途”,他不仅与孙蕙平等,甚至可后来居上。

自从十九岁做山东头名秀才,蒲松龄一直想冲开“举人”之阻,敲开“进士”之门。他认为自己做进士绰绰有余,只是过不了举人这一关。康熙二十二年(1683),蒲松龄代写《贺章丘县周素心入泮序》说:

昔先达困于场屋,语人曰:“进士吾所自有,所隔者一乡科耳。”盖谓“歌鹿鸣”更难于“烧龙尾”也。

蒲松龄说“先达困于场屋”,其实是虚拟出“先达”说他自己。中举人“烧龙尾”比中进士“歌鹿鸣”更难,是蒲松龄的切身体会。蒲松龄认为,只要冲开举人关口,拿到进士并进一步获得高官厚禄对他易如反掌。蒲松龄来宝应路上写的诗《途中》已写到他有着“湖海豪襟”,却不得不“风尘飘泊”。当孙蕙问他想仿效什么人时,性情直爽疏狂的蒲松龄就发了一通豪言壮语。

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教授一九八二年发表的文章,就认为《树百问余可仿古时何人,作此答之》是写蒲松龄自己的志向:

蒲孙二人后来终于吵翻了,但在淮南时则是推心置腹的密友。孙问蒲想作历史上的什么人,蒲答愿作郭子仪。

虽然目前只是小小秀才、区区幕宾,却希望将来能出将入相、名标凌烟阁。对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读书人,这样的豪情没什么可奇怪。更集中表现蒲松龄怀才不遇感慨的,是《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呈孙树百、刘孔集》:

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

新闻总入鬼狐史,斗酒难消块垒愁。

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元石葬荒丘。

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磷恨不休。

这首诗写于康熙十年(1671)正月十九日。树百,是孙蕙的字,刘孔集当时也在孙蕙幕中。蒲松龄离家南游时已有两男一女。蒲松龄收到家书,知道刘氏辛苦,不仅独自抚养子女,还得在奉养婆婆上多担些责任。抢风头、夺利益的妯娌黄氏等肯定尽量推卸养老责任。蒲松龄想到家里这些挠头事,想到自己尽管才华横溢却功名到不了手,很苦恼。他的诗正是反映这一心情。这首诗用了许多典故:“壮游”,借用杜甫年轻时吴越、齐赵漫游生涯。“孙阳怜瘦骨”,孙阳即伯乐。蒲松龄说孙蕙和刘孔集是自己的伯乐。“元石葬荒丘”用《搜神记》刘玄石饮酒醉千日故事。(因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将“玄石”写为“元石”。)北邙山位于河南洛阳北部,东汉公侯王卿多埋于此。后人用“北邙”代指“坟墓”。“碧血”据《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人常用“碧血”代指壮志未酬身先死者。

《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呈孙树百、刘孔集》很重要,此诗写出蒲松龄南游的心情。南游开拓视野,增进知识,但蒲松龄的壮志却不可能通过做幕宾实现,他很苦闷。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说明,蒲松龄南游期间坚持写《聊斋志异》。“新闻总入鬼狐史”,蒲松龄把听到、看到、想到的,都写进“鬼狐史”《聊斋志异》。

七 不可小觑南游诗

赵俪生先生《论蒲松龄的诗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关系》说,我为什么把注意力从《志异》转到诗上来?我是这样想的:无论中外,一个大画家除了他的代表性巨制外,还有许多素描册和局部小幅习作,这些东西是他完成巨制的练兵场。而我们后人,如果有条件把练兵场和最终巨制拿来做对比研究,一定极有趣味、会有成果。蒲松龄因为平生很少出远门,他到淮南感受就特深,沿途景物都写到诗歌里。赵先生说:

南游诗中,形成了他的诗的特点,进而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甚至《志异》的风格特点。这特点就是蒲氏从传统中受契于晚唐诗人李贺(长吉)者最多。间接地受契于《楚辞》的也不少……蒲氏诗中受杜诗影响的迹象,也很明显,但不是特征性的。特征性的东西是受自李贺。举一首为例。这首诗标题是《挽淮扬道》,是沉痛哀悼一个清官的,诗曰:

明河高耿流星矢,荆榛挹露芙蓉死。

玉鱼符下长鲸飞,繁星夜暗烛花紫。

波及淮阳百万户,讴讼犹存在行路。

门客忽抛玳瑁簪,鬼雨漫洒松楸树。

善人偶出天已妒,天下滔滔宁非数。

这已不须诠释。从“芙蓉死”、“烛花紫”、“鬼雨漫洒”等词藻中,已触目即知。大抵李贺是一位早夭的诗人,阅世不深,其浪漫的、富于幻想的因素并未被世情所泯没,故诗句中词藻色彩丰富,句势每多陡峭。蒲氏受此影响……具备了这一特点的作家,无论他抒情、写景,或者叙事,一定都非常清楚、非常严格、非常准确、非常突出,又非常生动。《聊斋志异》中处处正是具备着这样的特点,而之所以看出这特点来,则是从蒲氏南游诗中领会到的。

赵俪生先生通过研究南游诗把《聊斋志异》写作特点与李贺联系起来,是重要的学术观点。《聊斋自志》头几句就提到屈原和李贺,说明这两位作家在蒲松龄心目中分量很重。他们如何具体影响蒲松龄的文学创作,赵先生的剖析很到位。

赵先生注意到的《挽淮扬道》,是悼念康熙九年(1670)十一月死在道员之任上的清官。《鹤轩笔札·十一月二十日回府尊》也写到他:

范道台诏赴玉楼,闻者无不欷歔。况在属吏,关切何可言耶。一得讣音,自当效执拂之役。

“范道台”并非姓“范”,而指可做模范的道台、难得的好官。孙蕙听到道台去世消息,表示马上奔丧“执拂”。而蒲松龄写了挽诗。

路大荒编《蒲松龄集》有两首《挽淮扬道》,另一首是:

湿荧蒙灭流星矢,霜草挹泪滴铅水。

哲人去矣跨长鲸,子夜闻之惊坐起。

茫茫天道渺难知,蓬蒿曳露芙蓉死。

黄狐跳踉黑狐叫,冷翠烛花凝夜紫。

吁嗟乎!今日淮扬昨日晤,大旗五丈云霞妒。

幽灯如漆迎新人,回头鬼雨洒江树。

迴风吹月送冷魂,迢然梦渺扬州路。

葡萄酒,金屈卮,长笛为我向天吹。

人生几何无须悲。君不见:

长城白骨如山积,百世髑骸知是谁。

第二首诗中“流星矢”、“长鲸”、“鬼雨”、“烛花紫”等诗句与第一首重复,说明第二首诗实际上是初稿。其中“黄狐跳踉黑狐叫”、“大旗五丈云霞妒”,透露围绕道员之死,官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道员头一天还意气风发、光彩照人,像彩云像朝霞,夜里突然就死了?!蒲松龄怀疑道员死得如此突然,会不会有不正常原因?而造成他英年早逝的,是官场丑类“黄狐黑狐”,道员为官清正像“五丈云霞”引来嫉妒,而这妒忌既可能来自同级,更可能来自上级。《挽淮扬道》初稿表现蒲松龄初闻讣音时的震惊比二稿更淋漓尽致,“子夜闻之惊坐起”。第二稿是蒲松龄心情稍微平静后的改作。接着,《鹤轩笔札》还有祝贺接任者的信,更说明官场之诡异。

第六节 新闻总入鬼狐史

蒲松龄南游“新闻总入鬼狐史”,哪些“新闻”入了哪篇“鬼狐史”?

蒲松龄南游哪种因素可能影响到哪些聊斋名篇产生?

我们沿着对蒲松龄南游事迹求索,尝试触摸这个难题。

它不一定给我们提供“定论”,只提供“某些可能”。

希望是有一定道理并相当有趣的“某些可能”。

一 为鬼狐并写、双美一夫故事定调的《莲香》

《莲香》是蒲松龄早期作品。一九九〇年我在《聊斋志异创作论》一书提出:蒲松龄用一男二女爱情故事,创造了古代小说“真假相较、主宾相辅、人妖并存”构思模式。此模式的成熟,不仅标志聊斋小说艺术多样性,且为古代小说构思宝库提供了新品种。蒲松龄“批量生产”这类聊斋故事十余篇,多成为脍炙人口名篇。其共同特点是:小说同时出现两个女主角,都与男主角发生(主要是恋情)联系。但是他们三人并非传统戏剧的生、旦、贴,而是双美并峙。在蒲松龄之前,同时写两位女主角的传统小说并不多见。唐传奇著名故事,《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柳毅传》等都致力于编织一男一女悲欢。白话小说著名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都是精心编撰一男一女离合。聊斋“双美”故事却别开洞天,“双龙戏珠”,如:

《阿绣》。刘子固爱上卖胡粉女子阿绣,求婚未成,很郁闷,希望遇到与阿绣类似的女子。令他喜出望外的是,“阿绣”来到他眼前,不需要婚娶,已“既就枕席,宛转万态,款接之欢,不可言喻”。刘子固的仆人却判断:这个阿绣是假的。刘子固大恐。假阿绣既不恼羞成怒一去不返,也不继续鸠占鹊巢,她为刘子固“效绵薄”,从战乱中救出真阿绣。真阿绣和刘子固团圆后,狐狸精阿绣又来与新妇比到底哪个美……真的引来假的,假的引来真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在真假变幻中,两个阿绣神采俱现:真的聪明机智,假的善良执着。两个阿绣都美丽非凡。狐狸精阿绣在与民女阿绣比美的过程中,体现了心灵美。有研究者将《阿绣》推为聊斋故事首篇。

我们还能举出若干篇“双龙戏珠”构思模式创作的聊斋名篇:

《小谢》。狂生陶望三在姜家宅第遇到两个顽皮小女鬼,一个叫秋容,一个叫小谢。经过一段富有人情味的交往,经过与黑暗时势的拼死搏斗,陶生与两个再世为人的小女鬼同成眷属。

《嫦娥》。宗子美获一妻一妾。妻嫦娥是天宫贬谪的姮娥,妾颠当是深山修行的仙狐。宗子美周旋二美之间。嫦娥能模仿古代杨贵妃、赵飞燕等美女。宗子美双美在家,历代美女在床。聊斋男性情爱乌托邦无过于此。

《青梅》。青梅是王进士之女阿喜的侍女,她观察到张介受必贵,想促成小姐与张生的婚姻。势利眼王进士却不同意。青梅嫁给张生并共同奋斗,成为贵夫人。王进士势败,小姐遭难。青梅与避居尼庵的小姐相遇,接回家,二美共一夫。

《寄生》是《王桂庵》的续篇。寄生是王桂庵之子,因襁褓认父,名曰“寄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桂庵与芸娘痴爱成亲,寄生同时娶了闺秀和五可。写完父亲痴心追求的恋情,再写儿子双美俱得的婚姻,蒲松龄创造了小说史上一段佳话。

《巧娘》。傅廉与女鬼巧娘、狐女华三娘相遇。一鬼一狐共侍傅廉,而傅廉本丈夫亦巾帼,天阉。聊斋“性”小说,此篇为最。作者围绕“阉”字大做文章。写天阉者低人一等的心理,写天阉者乍成伟男的狂喜,写其父母得知儿子能“人道”时的得意,稍嫌带“色”但极其生动。小说以“巧娘”为篇名,处处巧,时时巧,显示出蒲松龄布局谋篇的功底。

《张鸿渐》。书生张鸿渐遭遇官司,在家受贤妻方氏帮助,在外受狐妻舜华呵护。

《封三娘》。狐女封三娘帮助民间少女范十一娘,冲破门第观念与穷书生孟生成眷属。

《香玉》。黄生在崂山下清宫与牡丹花神香玉相爱,牡丹被人掘走,香玉死了,其女友耐冬花神绛雪来安慰黄生,一起翘盼香玉复活。

《荷花三娘子》。宗湘若受狐女迷惑而病,因不忍巫师杀害狐狸精救出情人,狐女给他推荐荷花三娘子为爱侣。

这种“双美一夫”构思模式源头就是《莲香》。

《莲香》是蒲松龄南游之初在沂州遇雨、休于旅店时听到的故事。素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能将素材写成杰出小说,而这种构思模式又影响聊斋此后的若干小说名篇,更是天助神授。

《莲香》描绘桑生和一狐一鬼相恋。两女此去彼来,彼去此来。始而互相妒忌,继而在帮助桑生过程中互相欣赏,妒意全消。女鬼李氏为和恋人长相守追求借体重生。狐女莲香为尘世之恋,放弃修炼成仙转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