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18800900000046

第46章 “五四”文学潮流中的现实主义理论(2)

1922年4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作出决议,提出使学术文艺“无产阶级化”,使之“不为资产阶级服务而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重要问题。1923年6月党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改出季刊后发表《新青年之新宣言》,在文学上批判了“颓废派”的思想之后,提出文学与革命其他运动一样,“非有劳动阶级为之指导,不能成就”。1923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刊后,以这个阵地为中心,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等,著文阐述文艺问题,提出了很多深刻的革命见解:第一,他们坚持“五四”运动中提倡的文艺应当“觉醒斯世”的主张,又进一步提出文学应该使人“有革命的自觉,和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邓中夏认为在实现这一作用时,“文学却是最有用的工具”。他结合中国的现实革命任务,认为新文学应该“多做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鼓励人民”,“使他们从事于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运动”。为此他们猛烈抨击脱离现实,漠视民间疾苦,以“怡性陶情的快乐主义”为文艺宗旨的颓废主义文艺。邓中夏指出这一类“无谓作品”的“充塞”,会使“民智日昏,民气日沉,亡国灭种,永不翻身”。恽代英认为应该藐视和抹煞这种浅薄卑污的“肉麻的哼哼调”。肖楚女挥笔痛斥“鸳鸯蝴蝶派”,批判他们“今日有酒今日醉,我躬不阅,遑恤我后”的颓废派人生哲学(《诗的生活与方程式的生活》)。第二,作家当深入“社会实际生活”,描写社会实际生活,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于现实运动有用。肖楚女从文艺是从“社会经济组织上的表层建筑物”的角度说明文学与“人类生活方式”的联系,显示了明确的马列主义观点(《艺术与生活》)。邓中夏认为,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实际生活才能更好地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而要反映革命斗争生活,作者“尤应从事于革命的实际活动”,“亲历其境”,坚决反对那种“坐在深阁安乐椅上做革命诗歌”的写作方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第三,他们对于革命文学与革命作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邓中夏指出,革命家必须是一个“实行”革命的人,这样,写出作品才能感动人。恽代英认为,文学作家“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的文学”。他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提出这样的号召:“倘若你希望做一个革命文学家,你第一件事是要投身于革命事业,培养你的革命的感情。”《文艺与革命》。这个理论的提出,说明文学运动已经进一步深入了。他们这些革命的文学理论观点,对于正在酝酿的革命文学运动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现实主义思潮理论的影响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理论准备又一个突出方面,是对于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及表现理想的探讨。可以清楚看到,现实主义思潮濡染了整个文艺界,现实主义倾向受到舆论的充分肯定,当时的革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也很注意讲究现实主义精神。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被发现、被肯定。“五四”当时从外国介绍过来的现实主义理论与思潮,经与中国现实文学运动结合,给中国作家如何反映现实生活、认识艺术的使命,以新的有力的引导与推动。

(一)“写实主义”的倡导推动了新文学真实反映现实的实践。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理论家根据当时文学脱离现实,不能有力地反映生活真实的弊端,抓住文学必须真实的根本,力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陈独秀在答张护兰的信中(1917年)针对旧道德的伪诈及其影响下的文学的不真实,提出在社会革命的同时,一起匡正道德与文学的共同的“不诚实”问题。他说:“‘不诚实’三字,为吾国道德文学之共同病根……旧文学与旧道德,有相依为命之势。其势目前虽不可侮,将来必与八股科举同一运命耳。”他认为在文学、美术都偏于幻想的时候,“有输入写实主义底需要”,以救正不真实的弊端。什么是不真实的文学?我们在陈独秀当时的许多言论中可以看到,他所指斥的是:

1.作者“胸中无物”,而是空从教条出发,为文“必欲攀附六经,妄称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

2.空有形式,“铺张堆砌,失抒情写实之旨”,“啸傲湖山,发愁叹肤”。

3.“刻意模古”,近似抄袭,“希荣誉墓”,“无病而呻”。

陈独秀认为改变不真实的风气,在文学上应该提倡现实主义,造成现实主义思潮,别却“古典主义与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陈独秀把文学的生活真实性与文学存在的特点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其所以为文学,有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义在如实描写社会”,理想寓于“写实”之中;写实之外,“不许别人有理想寄托,自堕理障”。陈独秀比较了文学与应用文之不同,看到了文学在“写世”、“美感与伎俩”上,都有自身特点,并认为这些都离不开“写实”,这是“五四”以前比较高明的见解。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草创期即强调现实主义,这与他明确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有直接联系。他认为当世之人必须面对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的矛盾应该到现实中去寻求解决办法。他说:“现实世界之内有事功,现实世界之外无希望。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信斩焉,此近世欧洲之时代精神也。”“此精神……见之文学美术者,曰写实主义,曰自然主义。一切思想行为,莫不植基于现实生活之上。”陈独秀的主张是“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理论的萌芽思想,这个思想在“五四”以后的文学运动中,被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活动家所发扬,在茅盾、郑振铎的论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在“五四”时期,茅盾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和外国文学翻译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一边大量地介绍外国文学,一边研究文学的问题,他的中心主张是有关现实主义的问题,这个特点越到后来越加突出。他最初曾经提倡过“新浪漫文学”,认为“浪漫的精神常是革命的解放的创新的”,“有进步有生气”,但是社会实践的推动,他还是投入了“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举出现实主义的旗帜,成为这个现实主义流派的理论发言人。从1920年到1925年,他写了《什么是文学》、《文学与人生》、《社会背景与创作》等多篇论文,其中对现实主义的论述,曾经影响了许多作家,也是他自己后来集中从事文学创作的深入理论准备。在茅盾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理论中,描写的真实性占有首要地位。他批判“蔑视写真”的名士派的“疏狂脱略”,认为新文学必须注重真实,“新文学的写实主义,于材料上最注重精密严肃,描写一定要忠实”。

其次是文学要反映出社会环境,“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把那种种反映出来。”他认为文学背景是社会的,写出来的生活真实不真实,必须放在一定的时代历史环境中去考察,看写的样子像不像,“要是像的,才算不错。”这样认识文学作品的环境,已经显示了初步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再其次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来源于“实地观察”,方法是“客观描写”。为了达到客观的真实,作者不仅要亲自去经历所描写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大背景,还要描写模特原型,观察、体验细节,“取其最普通的可为代表的,描写入书里。”最后是要表现处于被迫害的生活里的人们的不安与痛苦,注意社会问题,“同情于‘被损害者与被侮辱者’。”反映出现实生活中顽固守旧与向新进取的冲突,发挥文学激励人心的积极作用,“担当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

(二)发现了中国的现实主义传统,推动作家在创作中把理想与真实描写结合起来。

在“五四”时期由于新文学的倡导者立意在于反映现实和改造现实,所以尽管他们当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学否定颇多,但是对于真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他们也还是比较尊崇的,应该说这是用现实主义观点发现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多有“五四”新文学运动只肯定传统白话文学形式的痕迹,其实这是不完全确切的。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文学运动,都是要从历史上吸取对他演出历史新场面有用的内容与形式的,只不过是倾向特点不同所取的各不相同而已。钱玄同在“五四”先驱人物中是一个好发激烈之语的炮手,但他对于中国古典的现实主义小说却评价很高。他用“写实派文学之眼光”,肯定了《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的价值。其中特别突出前面的两部小说:“《红楼梦》断非诲淫,实是写骄侈家庭,浇漓薄俗,腐朽官僚,纨袴公子耳。《水浒》尤非诲盗之作,其全书主脑所在,不外‘官逼民反’一义,施耐庵实有社会党人之思想也。”胡适对于“老杜、香山之‘写实’体诸诗”亦很称赞,如对于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都从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特别是从内容的现实主义深刻性上加以肯定。他在引述杜甫的诗作后评论说:“这首诗写天宝之乱,只写一个过路投宿的客人夜里偷听得的事,不插一句议论,能使人觉得那时代征兵之制的大害,百姓的痛苦,丁壮死亡的多,差役捉人的横行,一一都在眼前。捉人捉到生了孙儿的祖老太太,别的更可想而知了。”如果不知此评原出于胡适之口的人,大概不会相信,这就是那个在后来主张“全盘西化”的文人,早年表示过的文学要“状物写情”、以形象感人的精要观点。

“五四”时许多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人,大都提出过文学要“由浪漫的变为写实的”主张,对历史上的浪漫主义作家的肯定,也是突出他们反对黑暗现实的精神,这一点连创造社的理论家有的也不例外。“变为写实的”,是主张要以生活现实为描写对象,以真实为艺术生命,创作过程注重观察体验。当然,他们也不是不要理想激情和鼓舞力量,但这要建立在真实形象基础之上和渗透在其中。鲁迅讲过他写《呐喊》的情景,他说他那时是听新文化主将的将令在呐喊,所以不恤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这就证明,真实性是重要的,而积极的鼓舞力量也可以从真实的形象描写中表现出来。

在注意扩大现实生活的描写领域,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并结合理想的问题上,“五四”运动准备期间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同盟者的胡适,曾经发表过比较有价值的观点。他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近世文学描写的生活领域还很狭窄,一般只写官场、妓院与龌龊社会三个区域,这决不足以反映社会,应该扩大去写“今日的贫民社会,如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的情形”。他还提出,创作应“注重实地的观察和个人的经验”,要反对现今文人的“关门虚造”、“浮泛敷衍”,他认为没有“实地的观察和个人自己的经验做个根柢”,就不能创作。他也提出,作家“要用周密的理想作观察经验的补助”。因为“个人所经验的所观察的,究竟有限。所以必须有活泼精细的理想,把观察经验的材料,一一的体会出来,一一的整理如式,一一的组织完全;从已知的推想到未知的,从经验过的推想到不曾经验过的,从可观察的推想到不可观察的。这才是文学家的本领。”这是胡适1918年4月发表的见解。他当时追随新文学运动,与历史进步潮流同趋,他就能比较实际地对待问题,讲出有助新文学运动的观点,给运动以助力,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历史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