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那时很年轻
18799100000040

第40章 文学热点观察(6)

女性文学的大收获

这些年女性文学大兴,女作家不仅数量多,且才华出众,创造了自有新文学以来从未有过的女性写作的最繁荣的时期。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骄傲。

中国女性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历史中,大体走过了如下的历史性进程:一、女性觉醒并争取女权的时代。表现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以及争取与男性同样的劳动、教育、工作的权利等,这一时期的女性写作汇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个性解放的时代大潮流之中;二、投身社会运动的时代。此即所谓“男女都一样”的消弭女性的性别意识的时代;三、突出性征,女性反归自身的时代。这一个阶段是中国社会开放的产物,女性文学呈现出与世界同步的状态。也是女性文学最接近本真的性别写作的阶段。

世界由两性构成。男女两性的差异造成了世界的无比丰富性。首先是差异,是两性充分展示并突现各自的性别特征,而后才有多姿多彩的两性关系的万种风情:吸引和排斥、相互折磨与和谐共处。以往幽微而闭锁的女性世界,带有极大的神秘性,对于男性来说,乃是一种拒绝,是难以进入的。现在由于女性作家的开展,使这一神奇而丰富的世界在文学中有一种空前的展示。中国女性作家用小说、用诗、也用散文及其它文体,为中国文学所展开的这一丰裕的世界,不仅使男性、也使女性能够诗意地、情感地、当然更是形象地领略女性生理的、心理的、感觉的广阔的天空。这是中国女性写作对于中国文学的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

要是说,中国当代作家在个别和总体上都未曾作过超越他们前辈的成就的话,那么,当代的女性写作却是惟一的例外一她们在性别写作以及揭示女性独有的私秘性方面,是对历史空缺的一次重大的填补。

以上所述,都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我们面对成绩,难免尚有隐忧。通常讲的女性写作,其前提是以女性独立于男性的立场为支撑的——即指排除了男权支配的“男性视点”的独立意识的支持。而当前一些作家的一些甚有影响的作品,似乎表现出对于男性“窥视”的“自觉”的迎合。她们声称她们不曾依附,而她们的创作实践却“不经意”地“迎合”了那些“目光”。这是否是一种动摇和后退?在这种实践的背后有没有商业动机的驱使?

中国文学的女性写作,受到时代环境的极大影响和制约。近代以来,有以秋瑾为代表的“反闺阁”的写作。那些受到旧文化熏陶的女性,卸去裙钗脂粉,换上宝刀战马,以摒却性别特征为写作的目标。那是一些先觉者对于时代变革的文学回应。秋瑾的写作在那时是近于孤绝的,但却开了风气之先。

秋瑾所代表的抗争精神为新文学运动所接纳和继承。但五四却是一薪新的开始。新文学革命初期的女性写作,其性质是新女性的写作。那时代张扬的个性解放精神,唤醒女性对于改变自身命运的思考。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想,是与当时全社会的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旧礼教的思潮相联系的。关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主题,大量地涌人了女性写作的作品中。这些作品传达了时代女性的心声,它是五四精神的一道夺目的风景。

但是中国的环塊太严酷,国势的危弱诱使文学向着救亡倾斜。这种倾斜最终也使自近代以来所积累的女性写作,消除了它的性别差异。当文学的功能被限定在只能是服务于救亡的范围,甚至当女性外在的服饰特征也被忽视时,无性别特征的“女性写作”便是自然而然的事实。这种倾斜贯穿了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漫长时段一其间可能有例外,但也只是例外而已。这是女性写作的异化时期。

这一异化的进程终止于新时期的开始。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思潮进入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女性的性征受到文学写作的重视,不仅是女性夕卜表的特征、而且深人到她们的心理、生理、包括那些最隐秘的男性很难涉及的领域。于是有了女性文学空前的发展繁荣。这是七十年代以来除了朦胧诗之外的文学的大收获。至于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从总体上看,它无疑是继承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成果,但又提供了新的经验以及新的倾向。

新时期女性写作为反抗男性霸权所进行的努力,至今尚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的笼罩下,新一代的女作家却表现出对于世俗的迎合。她们不是如同年长一代作家那样拒绝男性的趣味,而是竭力体现出配合的趋势一她们不仅不反对男性的“窥视”,而且主动地“展示”。“我优秀,所以自恋且偏执”,“我的写作是在寻欢作乐之后”位现今当红的女作家这样说。她们的确展现了与她们的前辈完全不同的写作姿态。

写作要突出特点

孙丁玲同学的这篇文章是写北京大学的,因为写到了我现在工作的学校,所以读起来很亲切。文中所写北大诸景,如李大钊像、蔡元培像、图书馆、未名湖的湖水和湖畔的塔,都写得真切生动。特别是写那一座博雅塔,说它最初并没有特别象征的意义,它很朴实一一“而朴实的东西常常因为它的朴实而获得超凡脱俗的美感,从而保持一种持重的潇洒”,这笔墨,已超出一般状物写景的范围,而具有一些哲理的思考了。

孙丁玲的文笔不错,有些描写在用词逍字上很考究。如文中写参观李大剣像后,“先是绿草如茵,而后树林扑面而来”一树林原先是静止地站立在那里的,现在却自己迎面扑来了。接养写沿小径前行,“便看见一泓湖水突然就铺在眼前”,这里的“铺”字用得很传神,仍然是让本来静止的事物充满动感。还有一段文字更为精彩:“北大有许多的水面,一大片一大片荷叶挤满整个池子,又有毯子一样的绿萍衬在底下,热闹得没有一点水的空隙”。这样的描写,让人觉得所有的聚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的自然景色都在充满活力地行走着、甚至互相拥挤着。这种描写的背后,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感知和热爱,是无言之言。

文章的后半,从北大如诗如画的自然景物,转向北大丰硕奇伟的人文景观。由“北大是一首诗,很复杂的诗”,说到“北大也是一部历史,一部丰厚的近代史”,文章的转折显得自然顺畅。联系到作者本身,她谦虚地说,“对于这里,我不敢奢求什么,也许对于我是遥不可及的。然而我会深深地12住它,很恬静地回忆它,而它在我记忆中所散发的芬芳是永不褪色(评者注:芬芳不会“褪色”,改为“消失”较妥)的”。这些文字,也质朴真诚,读之令人欣悦。

《北大印象》是从雨屮游览北大开始的:“雨下得不大,可是很细很密”,“没有伞,但我一样地冲了进去”。应该说,写雨中的湖水、草坪、茂密的树丛,树的枝叶间的晶莹的水珠,以及若有若无的塔影,是很有特点的。可惜的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把雨中的种种录色给忘了。在她随后的描写中几乎都与雨景无关。这样一来,这篇《北大印象》也只是一篇一般的印象记,而不是一篇独特的印象记。不妨想象一下,要是作者紧紧围绕雨中访问的所见所闻来写,会造成多么独特的一筲文字!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许多人物风景是大家都看到并体会到的。而有些经历则未必,是我们的独有。例如大家都访问北大,而雨中的访问则可能仅仅为我所有。而雨中的访问,当日的同行者中也会有共同的感受,我则抓住我的“独有”,再辅以必要的写作技巧,就会造出一篇独特的文字来。请记住,写文章一定要突出你独特的感受。

2000年1月日于北京大学畅春园

基础教育需要稳定

最近几年,中、小学教育方面议论很多,事件很多,好像行动举措也不少。处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觉得热闹是很热闹了,但是,毕竟是局外人的关系,有些事情却是始终弄不清楚。我的印象是,好像是不断地在谈论教改的问题,但是改什么?为何要改?改了没有?却总是闹不明白的。

替如教材问题,主要是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也是闹腾得紧。关于此事,因为涉及语文教育,我却不完全是局外人了一间或也参加了一些讨论,总的印象是,有不少的专业语文工作者,包括大学里的文学和语言学的学者们、以及不少的出版部门的人士参与其事。其间有一些批评涉及以往教材方面的内容,更多的人则热情地投人了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抱着培养下一代健康全面发展的动机的,应该是问题的主流,但是热情过度了,例如不断重复地、变着花样争出教材、出课外参考、出文选,这种千军万马齐上阵的架势,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过热”的气象,其中除了责任,是否也存在着其它方面的考虑?还有高考,也有许多尖锐的议论,在考试方法、内容以及招生等方面,也似乎每年都有些新举动。这一切的言论和举措,几乎都是对着教育的问题而来,但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一细究,又弄不清楚了。

我对中学教育所知不多,也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这方面很专业的问题,本来毋庸我置喙。但因为毕竟当过中学生,对此却也不是一无所知,不免也想凑着热闹说几句闲话。我的基本态度是,中小学教育的确存在着需要改革的问题,但改革不能如今这样“天天讲”。“频频出手”和“朝令夕改”的结果,只能使师生无所适从。我的看法是,要对以往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内容的简单化和教条化积弊进行清理,一旦正本清源的工作做好了,第一要务则是稳定教育秩序。

再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不一定是愈新愈好,也不一定是愈改愈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们有了大的改革,现在看来,至少在语文教材方面,改得并不成功。甚至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生在作文中说套话和假话,难道教材和教学就没有责任?历史上出现过一些好的课本,后来被“革命”革掉了。说得不好听一些,我以为解放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就有一些好的经验,可惜没有被继承下来。以往开明书店,还有叶圣陶先生,夏沔尊先生,陶行之先生,都为中小学教育倾注过很多心血,他们的经验也并没有过时。

所以,我以为一旦问题看准,改革到位(恕我直言,很多情况下,是“恢复”到位),就不要再“屡屡变革”了。基础教育,讲的应该是:做人的基础,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基础,语文写作的基础,其实很多是“自古已然”的,甚至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以为当今的问题是应该少一点浮躁,少一点赶时鬆,少一点“多动症”,一句话,叫做少安毋躁,稳定第一。

2003年4月18日于北京昌平北七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