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那时很年轻
18799100000031

第31章 艺术花絮(1)

姜宇清的散文理论批评

在中国文学各类文体中,诗和小说的研究有比较良好的开展,已经出现了理论与创作互动的良性发展的局面。而在散文方面,创作的实绩是显著的,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各个年龄段的、从事各种职业的、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但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内在规律及其特性的探讨,特别是对散文写作现状的及时性的、追踪式的总结创作成就、探求写作得失的批评,显得尤为匮乏。姜宇淸是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从事散文理论批评的专家之一,也是这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的一位。

在《品味与体验》这本书中,其中绝大部分的文章是对着当代正在进行的散文创作发言的。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在进行时的散文写作的关注,他为此投人了关照的热情。这些文章虽然涉及写作的不同的个案,但他的论述却有着对于散文总体规律的揭示与诠释的特点。如他论述散文结构的两大支点:立体的美与稳定的美指出散文的结构“不仅要做到立体的美,而且要具备稳固的美,这才是圆满的建筑,如果说立体美着眼于文章描写对象的内在层次的话,稳固美则体现为外在叙述视点,叙述风格,叙述方式上”。又如所述散文“停“的艺术,指出:“作为纯粹的艺术散文,就其感应把握世界的敏锐程度,还是外化现实的审美形式,在其有限的篇幅里,特别应注意这种“停”的^^没有这种“停留”,便没有散文对生活与心灵的洞察与深化”。上述那些论述,都显示出作者对于散文文体的深入而独创的思考。

姜宇清能在这些评价具体作品的场合,道出关于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从而具有了普泛的意义。上述关于散文的“停”即是一例。有一篇文章谈到散文作者对于情感的“控制与放逐”,指出后者是一种“风行水上本然天成的艺术生命的流动”,是一种“限制中的自由”气在另一篇文章中,他以具体的例证,解除了一般读者对于“大散文”的某些疑虑。这些,都证明作者对于他所研究的对象的深刻理解。

姜宇淸的散文研究以他对散文作品的广泛阅读和积累为前提,加上他的总体性和前瞻性的深入思考,因而具有坚实的基础。由于他长期关注散文创作的历史和现状,作为有实力的批评家,他拥有了相当充裕的对这一文体的发言权。他的散文视点是广阔而高远的。我以为《规模散文论:对散文艺术的九种表述》是他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它集中体现了姜宇清学术研究的水平和成果。

这篇论文从多个向度阐发了散文文体的若干基本问题。其中对散文的“内在规模”及艺术特征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这是一篇具有历史和理论深度的散文艺术总论。在这篇文章中,他创造性地总结了散文的文体品质,提出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范畴和理念。如他基于散文写作运思与表述过程整合性和通融性的特性,提出了“内容规模”说,并且进一步具体分析此一文体“无长度而具跨度”等各项内在特性。再如他论述散文对于事物表述中的“反弹力”的特点,并就散文写作中“事小理大”、“事零情整”、“事凡境奇”等独特规模,作了透彻的剖析。他的这些精辟论述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04年7月7日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艺术和文学是近亲

我曾向北大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们说过,希望学文学的人也憧点艺术。现在,在这里,我要向美术系的同学们说,希望学美术的人,也要学点文学。我想我这话不仅适用于学美术的学生,应该也适用于学音乐的、学戏剧的、学戏曲的、学电影的、学雕塑的、学舞蹈的、乃至学建筑的学生。这原因很简单,因为文学和艺术是近亲的关系。

从道理上讲,文学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部门,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作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共同作用于人类的精神和灵魂。但它们之间的关系,远不如文学和艺术各部门的关系来得亲密。打个比方说,前者是亲戚,而后者则是血缘。文学和艺术都用形象说话(尽管它们说话的手段和方式各不相同),它们都以审美的方式面对世界,而且最终均以作用于人的精神和灵魂为指归。

文学和艺术尽管面貌各异,但它们的血脉相通则为人所共识。我对画事所知不多,不敢妄谈。但我却知道在郑板桥那里,他的诗、文、书、画是齐名而互补的,他是画家,又是诗人和散文家,还是名满天下的书法家。我在李可染的水墨画中读到了韵味深长的山水诗。我在齐白石的画幅中发现了中国文人的情趣和品格。

学习艺术的人在掌握了这门艺术的基本技艺之后一这对所有学艺的人都是基础点一文学知识的拥有对于他未来的发展就是决定性的。一个艺术家的文学修养的高低深浅不仅影响着他的作品的风格和韵致,而且影响着他的作品的境界和品位。一个成熟的艺术家,不能只是娴熟的技巧家。当他的创作涉及到个人风格的形成和全面展示时,艺术家的学养和阅历的积淀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时,文学便会悄悄地施展它的糜力。举例说,张艺谋电影的成功,当然与他对电影艺术的创造性把握有关,我却更为肯定他受益于熟知当代文学创作的事实。

当然,艺术也会对文学产生影响,它们的渗透和融会是双向的。在这里,由于我的职业的习惯,只是特别强调了文学对艺术各门类的影响而已。

我寄望于各位的是,在努力向着神圣的艺术殿堂攀登的时候,别忘了从缪斯那里获得爱与美的滋润与神奇。

2000年4月30日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善画能文的易洪斌

易洪斌先生善画能文,所作奔马,飞云流火,英风烈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遐想。蔡若虹前辈盛赞其画:“神在征途形在马”,讲的是易先生在绘画上的形神两胜的卓越气象。我不懂画,但看过易先生马品中的《两小无猜》、《厮磨》诸作,觉得其中渗透了人性的温馨,蕴有真趣。至于《红雨随心》、《闻道》、《非淸流而不饮》等更是把文学中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应当说,艺术和文学是相通的,但成熟而自然地表现这种共同品质的,在绘画界并不多见)引进了画中。这些都说明易洪斌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诗人。他在这两个艺术品种做到了相互融通而又相得益彰的成绩。

易先生不仅画马,也画虎,画人物。他所画的虎,可谓虎虎有生气,而又馱默有温情。我最喜爱也最难忘他的《相看两不厌》这幅画。画的正面是一只卧虎,与虎面对着的是一位裸女一从画面上我们只看到她斜卧的背影。这位女性的背彩说明她实在是一位丰腴有致的美神。“他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对视着。她欣赏的也许是“他”的雄健伟拔,“他”欣赏的也许是她的温柔艳丽。就这样,虎看着她,她看着虎,他们都忘情了。他们都是大自然造就的美的极致,他们都异常欣喜地发现了对方。画题用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名句。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说的是物我两忘的完美境界,易先生把这诗意引进了画中,给了人以无尽的想象。我对于绘画只是一种喜爱。严格讲,只是在门外的缝隙里,偷偷窥视那辉煌堂奥的些微光亮。因为是外行,本不应多言。但看了易先生的画,欣喜之余,收不住,说了些可能是贻笑大方的话。

现在该说到正文上面来了。这里要谈的是多才多艺的易洪斌的另一种本领一散文的写作。易先生的散文所写的内容涉及甚广,但偏重于历史性题材。有几篇是自述性质的,记载了对父母的怀念,这些文字在叙述中抒发着深深的亲子之爱,非常感人。《凡圣之间》写父亲平常、执着而又认真的一生。其间有警语,写父亲的悄然谢世时说,死亡“在父亲沉睡之中到来,来得轻柔而又残酷,平静而又凄厉,温馨而又惆怅”,接下来的一句是:“任何向妇孺和老人出手的暴力都是卑劣的,这个死也一样,我诅咒它!”《龟虽寿》也写父母晚年的日常生活,对风格豪放的易先生来说,这些怀念父母的文字却是非常的婉转细腻的―它们表现了儿女情长的一函。

当然,最能体现易洪斌雄健博大的文风的,是他的那些涉及历史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寓深刻的哲理思考于丰富的史实之中,着眼的是大视野和大胸襟的抒发。《千年等一回》最能说明作者历史知识的渊博,它从秦始皇陵寝的兵马俑说到汉唐立国以及天下兴亡的道理。旁征博引,视野开阔,纵横三千载,指归于当世。这是一篇溥思雄辩的大文,充分显示出作者占有和运用史料以及缜密思考并艺术地表达这种思考的功力。这样的文章还有《他成全的是历史一回望西楚霸工项羽》,以及他那气势磅礴的一唱、再唱、三唱阳关的今日的阳关三叠,等等。“你可以想象,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当朝暾乍露晨光初动之时,那衔尾前行远送东方文明的马队留下的拉长的影子如何日复一日坚韧不拔地在沙丘上缓缓移动;当落口熔金暮“合壁之际,一片苍茫中,带来域外信息的悠扬、粗犷、苍凉的驼铃声是如何穿越时空响在自己心头……这时,你真得会涌起一股要向冥冥中的历史老人,向几千年前每一个走在丝绸路上的先行者合十颂祷的强烈冲动……”。这样的文字是随手拈来的,在他的文章中到处可见,都是一些很强悍的、很坚韧的文字。这些展现了历史风物和足迹的文字,很能说明舄洪斌散文的基本特征:他为文有大气势,不以精细委婉见长,而追求风格的遒劲放达。

我们的画家笔下有很多的动物,他通过这些动物的形神寄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梦想。…我注意到,除了对于历史的浓墨重彩的点染,表达他的关于兴亡盛衰的思辨之外,他还把眼光投向了大自然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上。《你绝望的眼神让我心碎》是一篇让我感动的文字。文章从庄子和惠施关于鱼乐的论辩说起,推到动物是有感悄的论断。易先生引用了,多生动的统计材料来证实这一点。但是一个严酷的事实是,人类正在毁灭动物,人促使近代物种以比自然灭绝快一千倍的速度丧失,以比其形成快一百万倍的速度促使其消亡。这些物种的消失在上一个世纪大约每天一个,现在则是每小时一个。“在人类无所不到的威力和永无止尽的欲望面前,在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面前从最渺小的、最温顺的虫豸鸟雀到最强悍、最孔武冇力的猛禽巨兽,全都显得是那样的孤苦无助,它们的任何反抗都不堪一击,整个动物界在战栗。”

读这一篇让人心灵为之颤抖的文字,想着作者所说的“绝望的眼神”一他指的是那些动物在受到人类的虐杀、瀕临死亡之前的那种祈求、以及祈求无效之后的绝望,这是一种让人心悸的眼神,作家的博大爱心使他看到了这种眼神,他把这种悲哀的感受传达给了我们。想着那些在人类的贪欲、残忍和淫威的逼迫下失去家园和生命的动物界,我想,写这样文字的人,该有怎样伟大的一份悲悯之心啊!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易洪斌的一幅大画(请原谅我再一次谈到了他的画)《仁者》。在画的前面作者有一题记:“一支年代不详,以杀伐为生的武装队伍,不知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没有谁能止住他们坚毅沉重的步伐……一个小小的意外使这些铁石心肠的战士猝然止步一就在他们的脚前,跌落了两只呱卩瓜待哺的雏鸟。”这些无可阻挡的硬汉子们,就这样在两只雏鸟面前停住了他们的脚步。画家称这些可能是林中强者的他们为“仁者”。画中的故事无可考,也许压根就是一个虚构,但这里的确跳动着一颗仁者之心。

易洪斌先生好为长文,一些重要的文资总在万言上下,颇像时下读者爱读的文化散文一类。但易先生有他自身的特点,那就是进步的史观和精深的史识,以及气势磅礴的文章风格。总的说来,他是自成一家的。奔放热烈,旁征博引,汪洋恣肆,气象万千,于述事中饱含情感,这些,大抵可称为易洪斌文章的大格调。

2003年4月10日于北京大学畅春园

成功的《国际双行线》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国际双行线”的一些节目,这次又有机会重读这本书的部分文字。前后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一种是视听的阅读,再加上书面文字的阅读,更强化了我对这个节目的良好印象,使我对“国际双行线”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淸晰的认识。作为观众和读者,我很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广泛而又有趣的话题、对于参与者的精心选择、加上主持人灵活而又饶有风趣的引导和穿插,使这个节目具有了引人人胜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不能不使人对节目新颖而独特的创意发出由衷的惊叹。我以为,它在同类节目中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电视谈话一类节目的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