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那时很年轻
18799100000015

第15章 小说鳞爪有用或无用的小说(7)

也许他并不承认自己是这样的艺术家,但他倾心于此。《头傢》与其说是他的自况,不如说是他对理想的艺术埦界真诚的讴耿。美术家麦通交了好运,因为作品符合潮流而三年连续得奖,眼下忙于“三来”:来信、来访、来约稿。形成对照的是他的老朋友梅大厦,孑然一身,身居陋巷,只守着满屋满书架不趋时的艺术品。现在,他从事着“一般人是看不慷的”,“眼前是无名无利”的艺术探求,他为自己的创造所陶然,全然记不起还要迎合什么潮流。他想的是“不定几十年百年之后,会有人研究,中国有这么个人,做了这么一些东西”。就是这些话,他也只能在深夜里,对着一个邻居个疼爱他又不理解他的老太太说。他是寂宽的,然而,不管寂寞多么漫长,那寂寞中击发出来的火光,将温暖人们的心血,“人不在了国家在,民族在”,这是《头像》的主人公的信念。这是一种为创造久远价值的自甘寂寞的艺术家的心中的火花。梅大厦并不就是林斤澜,无疑,林斤澜是为他心折的。

只守着真情实感,只用自己的嗓音歌唱。

——《林斤澜小说选》前记

当文学不是由它自身的规律,而是由规律而外的潮流导引的时候,梅大厦难免会感到寂寞。在那样的历史年代,人们可以理解一般,但不能理解个别。但是,梅大厘之所以是门庭冷落的梅大厦,而不是春风得意的麦通,区别仅仅在于在总的潮流中,前者总不肯轻易改变自己的信念与追求。梅大厦在邻居好心的老太太眼中是一位神经不正常的人,她认为“再让他敲敲打打,非出大事不解”。当梅说“人不在了国家在,民族在”时,她总“瞅着他那眼神不对”,“一下子賊亮賊亮,仿佛打个电闪”,在不免有点落拓的过着灰暗生活的艺术家那里,伴他的只有这种深夜里偶尔亮起的电闪。这个电闪的光,正是深山采石者锤子凿子下面进射出来的光。

现在我们回到林斤澜的创作上来。这是一位长期辛勤劳作却很少被人谈论的作家,他身上不缺少梅大厦那种坚韧的追求精神。他并不为自己的不被理解而不安,他仍然以平静的口气转述朋友对他作品的评语:“这些东西,好比蔬菜里的芹菜香菜一类,喜欢的人就是喜欢这个味道,不喜欢的人也就是不喜欢这个味道。”芹菜香菜的味道,不喜欢的人往往目之为“怪味”,特别是一般的菜蔬把大家的口味都磨炼得只能造应那一般的“味”的时候。然而,不论喜欢这种味的人多或是少,林斤澜一直在追求自己作品独有的“味”。而且,他刻意不使自己的味混同子一般作品的味。这大概也经历了一番过程。在林斤澜早期引人注意的《台湾姑娘》中,并没有这种“怪味”,他沿用了当时流行的写卖主义的方法。

《山里红》的背录是热烈进行“挑战应战”的“大跃进”,那里的几个羊倌,都是竞赛场上的英雄,无疑都是那时提倡的新人物。但是,他不编排惊天动地的故事,也不让他的^人物头上放出灵光,在那人们免不了总有点狂热的年代,他笔下的人物,大体上都保持了浓郁的土气,他只是如话家常般的把几个人物串在一起,写他们平平常常的劳动和平平常常的感情。他依然固守着不使自己的作品过多地成为某种精神和概念的图解一他对文学I』的图解充满了警锡,曾经检讨说:“我们这些人以往在这上头走的冤枉路多了,吃的亏天了1々免不了多操一份心。“(《送下乡》)他依然“只守着真情实感”,而且竭力实行“只用自己的嗓音歌唱”。这恰好印证了左拉的话:“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真实感和个性表现。如果作家缺少了这两种物质,那么,与其写小说,不如去卖蜡烛。“(左拉《论小说》)即使在那样的年代,也是信誓旦旦。《山里红》的人物,除模范羊倌张春发有点过于“神”外,性格粗豪的老羊倌陈双喜,寡言少语而心眼多的大羊倌李有本,以及“笑起来都没有声音”的小羊倌王金明都是泥土里爬滚的人物。尽管整个作品被当时的“跃进”气氛笼罩着,但作家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噪音来歌唱这些人物和人物的环境。

从这时开始,他已经在描写北京地区山乡习俗景致方面寻觅着和创造着自己特有的“味道。他能够把北京的土味与现代行情散文特点融汇一致地表达出来。这里是《山里红》的结束一段,大羊倌和老羊倌摸黑走山路回家

“你有完没有?糟老头子,你倒是要往哪儿去呀!”“啊!”老羊倌这才明白,早就错过了岔路口。连忙叫了声“回见“,撤身往回走,忙中有错,这瘦长个人撞在一棵山里红上了。树上的红果,劈头打脑拌了下来。老羊倌管自走路,独自眉开眼笑。他踩着墨般黑,迈过发白的黑,推开挤开发紫发蓝的黑。一边伸手到衣领里、怀里,摸出一个个山里红,往嘴里扔。这种红艳艳的果子,不等吃,只要一看见,一摸着,就让人觉着甜酸,酸甜。觉得漫坡野岭、都是有滋有味的了。

没有当日那种喧嚣的呼喊,也没有那种夸张的形容,有的只是对于华北山区生活的真实的体验,人物和环境溶浸在那一片发黑、发白、发紫、发蓝的夜色之中,那“劈头打脑”掉下来,掉到衣领里、怀中,含到嘴里“甜酸、酸甜”的山里红,既为作品回环往复的主题作结,又是此时两个羊倌喜洋洋乐滋滋心理的抒情描写。

在林斤澜的创作思想中,“真情实感”是支柱。他重视短篇小说的构思艺术,但他小说的一切构思和一切语言的追求“都是为了表现好真情实感的魂”。他的名篇《新生》,在题材和主题的开掘上并无太多新意,无非是说,在急难中,处处闪现出好心肠的人,陚予一个难产婴儿的新生以深刻的象征意味。值得注意的倒是,当社会思潮中酝酿并涌现出“阶级斗争”的喊声时,《新生》对此漠然。那里的一切,只有同情帮助和无言的支持,那里依然是一个桃园世界。从这点看林斤澜的不随俗中,倒显示出作家的某种勇气来。当然,那个时代有他自身的矛盾,而在《新生》中全然不见,他是把生活用诗意融化了。

《新生》的创作从大的方面讲,它也受着时代潮流的影响,写所谓共产主义萌芽之类;从小的方面讲,作家则专注地雕塑他的艺术品。这仍然体现了作家的个性化追求。即以构思一端为例,那时流行的办法是不论何事何物从头写起,他偏不;当大家似乎都不太重视艺术的切磋的时候,他给自己“出难题”,在艺术上提出新的要求。他也有意地疏远那些惊险的情节,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他对笔下那些善良的人的心境几乎不作直接的说明。他只是让他的人物行动―当描写这些行动时,他用的笔墨不是当时习见的那种浓重的写实色彩,他写得飙忽,有意地和生活的原样保持一种距离。这是真实的,却又不是那么写实的。尽管他承认“喜欢现实主义写法”,但他很早就追求“不完全那么写实”的写法,这在《新生》有了明显的表露。这就是作品中平添了那股似真非真,说假不假的情趣,这确比那种描摹实际的笔墨,显得活脱多了。

表现的是作者对于新生活和新人物的“真悄实感”,用的却是“不那么写实”的“自己的嗓音入当文学趋向用共有的嗓音耿唱的时刻,林斤澜“不合常规”的追求,难免会招来惊异的目光。《新生》还只是露出的一个尖刺,到了《惭愧》,却形成了明显的倾向。因而《惭愧》受到的非议也多。从《新生》到《惭愧》,可以看出林斤澜在竭力从文学图解生活的束缚中挣扎出来所进行的努力。与此同时,他在冲破作品走向模式化的思潮中闯荡。当全社会都倾注于“思想性,(此处指那种刻板的概念的图解),他却像《头像》中的梅大厦那样,忘我地创造着一件义一件真正的艺术品。

对《惭愧》来说,认为它在主题上是对于所谓不能写中间人物或转变人物的冲破已经不够了。它在手法上更富变化,完全打破了那种常见的叙述方式,他有意打破时序,有意地把环境写得虚虚实实。在这样的氛围中通过会计小康泰把眼前景和往日景叠合在一起,造出了扑朔迷离的印象,用这突出老长泰为自己的过去而惭愧的心境。《惭愧》对于自己的主题不置一词,它完全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去归纳,而且,不仅《惭愧》,还有《新生》,他在尝试一种对于单调的主题表述的冲破,他寻求一种更为复杂的主题结构,使一种并行的和复合的主题展现在一个作品之中。由于他不重视事件的说明和叙述的顺序,因此,它不易被领会。象这段文字:

只见老饲养员闭着眼,斜靠在椿头柱子上,难道头晕了吗?又只见那打这起皱的老眼,忽然一睁,灯光映着红红的眼睛,竟闪出十分的光彩。这时听见嗡的叹了一声:“惭愧!”

惭愧什么?是谁,因为什么?作者全不告诉你,让你通过全部作品反复思考而得到领悟。这样的文字,当然显得艰涩,它必须咀嚼方知真味,而与那种一读就懂的文字判然有::别。当大家都把情节写得很完整的时候,他忽视它;当大家把内容弄得一目了然的时侯他隐藏它。《惭愧》是深刻的,但又不那么明晰。当那种风格大体近似的小说风行于世时,林斤澜的试验却蕴含了明显的挑战意味。

在当前,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已经不再是新鲜的题目了,但是,在林斤澜最感寂寞的年代,这种钟情于独特艺术个性的追求,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论人们对林斤澜的探求作何种估价,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探求不仅将丰富、而且也将直接的对文学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卢卡契在论及毕生寂寞无闻的卡夫卡时作过如下的评语:“恐怕很少有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在把握世界和再现世界的时候,能把原本的东西和基本的东西,能把对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事物的惊异,像他的作品中那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在今天,在那种实验性的或千篇一律的技巧掌握着多数作者与读者的时候,这种突出的个性必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转引自《文艺研究》,1982年第6期)林斤澜当然不是卢卡契此处所评论的那样的作家,但当很多人只用一种嗓音歌唱的时候,他坚持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而用自己的嗓音歌唱,这一点,却是相似的。从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加以考察,“千篇一律的技巧掌握着多数作者与读者”的时候不仅有过,而且统治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环境中,像梅大厦那样自甘寂寞地塑造着他的头像的人,可以说,是体现了真正严肃的艺术家品质的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只能说是很不正常的生活里,活出来的一个很正常的人。

——《肋巴条》

在林斤澜的创作历程中,动乱的文革时期是一段空白,以此为界,大体上可以勾勒出风格演进的前后轨迹。在此之前,他的创作活动仍然打上了当代任何作家几乎都无法避免的时代性的烙印一厲于作家自己的思考不多,作家的思考往往只在他的时代潮流规定之内进行。但即在此时,林斤澜也始终坚持着自己艺术个性的创立和维护。我们从他的创作活动的整体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他几乎在和平庸和一般化搏斗中生活。“他和所有的一切搏斗过,甚至也和风格搏斗过”,仅仅为了避开众人的熟路,他拣生僻的路子走,而不管这路上有多少同伴以及是否长满了荆棘。《惭愧》和《新生》都不是新颖的题目,但林斤澜却在这些众人也做的题目中留下了自己的艺术性格。“他在每一部小说中,都把自己的风格加以操捏,重新熔炼和再造……他挥臂锤炼他的文句,直到刻上他自己的标记。”(左拉《论小说》)

漫长的动乱的年代结束以后,林斤澜在探求的道路上开始了一个厲于自己的时代。他未改初衷。不同的是,他有了新的醒悟。他回顾说:“过去认为参加农村工作队,参加那里的运动,就是深入了生活,就得到源泉了。现在看来源泉,不那么简单,要有自己的头脑……”(《北京文学》1982年第5期)引人注惫的是他在讲源泉时突出说明“要有自己的头脑”,他知道至关重要的是要甩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

为此,他让梅大厘雕了一个头像。这是一个少妇的头像,一个不合比例的变形雕塑品。作家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沉思的面容,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索盘旋不开。森林里常有苍老的大树,重重叠叠的枝叶挂下来,伞盖一般笼軍下来,老树笼軍在沉思之中。这个少妇的头像,是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由一个少妇的头像的造型而产生了一个奇异的联想:森林中的苍老的大树笼罩在沉思

中。林斤澜发现:少妇的头像中活着“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我们由他的这个发现而发现了林斤澜这一时期创作思想演进的轨迹。他在外在的不谐和甚而是矛盾对立的物象之中(例如少妇与老树)寻求某种统一,这种统一是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沉思而统驭的。他陚予一切他所表现的对象以沉思的头脑,不论其为男为女,为老为少,他们都有了一个“沉思的老树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