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团里有一位好心人也看到了这一幕。于是,俯身向坐在第一排的国家训练局局长李富荣说:“这样安排不太好吧?朱建华拿了铜牌不错,可他毕竟刚破了三次世界纪录,怎么说也是中国体育界有功之臣,可别冷落了这孩子。”此话提醒了李富荣。他旋即站起身,来到朱建华跟前,生拉活拽地把朱建华拉到前舱里。朱建华涨红着脸,作了贼似的跟在李富荣后头。我不知道李局长这一举动将对朱建华是怎样的伤害?李富荣当然是好意,但朱建华知道这是争来的“荣誉”!会不会有人对此讥笑他呢?我没有看到朱建华走进头等舱时尴尬,但我能想象出朱建华被推搡进头等舱时的窘状……昔日民族英雄的朱建华在新的民族英雄们的目光中,就像愤怒的父亲想动手打站在自己面前已经长大的儿子一样。除了忍气吞声还有什么呢?此刻,他可以不去但他不能不去……也不知道朱建华屁股焐热了没有,一会儿,他又偷偷地溜了回来,找到了自己应该坐的位置。
飞机途经上海,市长汪道涵到机场迎接,朱建华知趣地落在了后头,他知道他不属于那些笼罩光环的人,不属于那些手捧鲜花的人……汪道涵不可能和奥运选手一一握手,他已经准备好了,在龙柏饭店为奥运健儿接风洗尘。所有人都进去了,唯有朱建华千唤万唤不出来,急得胡鸿飞到处乱找……他理解此刻朱建华的心情,不好意思见家乡的父母官。但是,他必须要朱建华正视这个现实,也许这一次失败就是下一次成功,毕竟朱建华才21岁呀!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讲,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然而,事情大出胡鸿飞的意料。当他找到朱建华时,见他正躲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见到胡鸿飞,朱建华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下扑在胡鸿飞的肩头泣不成声地说:“胡指导,我家里被人砸了……”
这一天是上海时间8月12日上午。
这一天是洛杉矶时间8月11日下午,朱建华冲击金牌的日子。
朱建华的家乡——上海人民已经做好了庆典的准备,市委领导已经做好登门拜访的安排,新闻记者早早地来到了朱建华的家……朱建华的家,早已高朋满座了,门外也挤满了行人。为了路上行人也能分享朱家即将到来的喜悦,朱建华的父母特意拉开了窗帘,支高了那台市政府奖给他家的上海市民还不多见的大彩电,和大家一起收看实况转播……起初,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随着横杆越来越高,朱家门口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和朱家人一样已经做好了为朱建华欢呼的准备……然而,当朱建华第二次碰落2.35米横杆,痛失金牌时,起先还有几句人话。
“建华年纪太轻,这么大的场面他没经验。”
“比赛辰光拖得太长了。”
过后,冷嘲热讽就上来了。
“别说拿金牌,这次连铁牌也拿不到了,这一下上海人‘花头’一点也没有了。”
“平常吃得太好了,叫朱建华把吃进的团鱼(甲鱼)全部吐出来!”
“彩电是奖来的,叫他还出来。”
“这次不会有领导坐骄车来了吧!”
“朱建华这趟没有面子回上海了,住宾馆算了……哈哈!”
“哗啦啦……”朱家临街的窗玻璃被砸了。
面对这一切,朱建华的父母伤心地拉了窗帘,亲戚朋友和记者也知趣地走开了,准备登门祝贺的小车,当然也被临时取消了……第二天,报纸以填块的形式,报道了这条消息。也许是我喜欢体育的关系,所以我才疏儿不露地发现了这条“新闻”。于是,我便逢人说项般地与人说起这件事来。可听者无不平静地反问我一句:“是吗?”
也许是这条不起眼的消息,震动了那些有良心的中国记者。不知是出于职业的公道还是发自内深处的同情?有人写文章开始为朱建华说话了。这文章让中国的老百姓突然发现:原来朱建华是亚洲田径唯一获得奖牌的人!于是,当年中国“十佳”运动员评选,老百姓没有忘记投朱建华一票。尽管他从83年的第一位退落了最后一位,但毕竟榜上有名!
当然,这个名额决不是老百姓对朱建华的一种安抚,而是朱建华的实力让善良的人们没有理由不投他一票。从洛杉矶回国不到一个月,朱建华很快走出了阴影。在南京和上海举办的国际田径邀请赛上,朱建华先后成功地征服了洛杉矶奥运会上没有征服的2.33米和2.35米的横杆,在向2.40米冲击的时候,几乎过杆……但是,就差那么一丁点,竟改变了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倘若朱建华征服了这个高度,他会在以后岁月里自暴自弃吗?
奥运会失利后,朱建华要证明自己的就是再度打破世界纪录。也许朱建华过急切了,尽管各大洲的跳高权威们,一致认为朱建华将是世界上第一个越过2.40米的人,但是朱建华没能完全从奥运会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也许朱建华觉得这一切并不能证明什么;也许朱建华觉得累了需要一个宁静的港湾歇息……从洛杉矶回来后,他同女友的恋爱关系明朗化了。这一年,朱建华才21岁。无论是对一名优秀运动员来讲,还是对一位普通的社会青年而言,这个年龄都不是恋爱的季节……但是,没有人站出来提醒他甚至制止他,仍其坠入爱河不能自拔。
1985年3月,22岁的朱建华在羊城飞越了2.35米以后,再也没有超过这个高度的飞越。他似乎睡着了……正当人们希望朱建华早点从洛杉矶奥运会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时,1985年8月,来自日本东京的一条消息,彻底地粉碎了中国人的梦想。苏联选手鲁道夫·波瓦尔尼岑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率先跃过了2.40米的高度。一个月以后,苏联选手帕克林又跳过了2.41米的横杆。这两则消息,犹如两磅重炸弹,彻底地摧垮了朱建华最后残存的一点自信心……
然而,真正摧垮朱建华的是他自己。
面对2.42米的横杆,朱建华一下失去了往日自信。1985年9月11日,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举办的国际田径邀请赛上,面对2.10米的横杆,朱建华两次未能过杆,场上顿时出现了一片稀嘘声,朱建华的脸色刷地白了,像一只老猫似的无奈地摇了摇头。但是,中国田径队和胡鸿飞教练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内行人都觉得朱建华是罕见的跳高天才,田径队总教练黄健更是对他倍加称道。一次,因胡鸿飞临时有事,黄健带了朱建华一堂训练课,他让朱建华原地弹跳。朱建华不明其意,因为胡指导从来没有让他这样练过,于是,黄健给他做了示范。朱建华按黄健教练的示范动作做了一遍,结果让黄健大为惊讶,从没练过此动作的朱建华一下弹起了1.09米,而当年的倪志钦最好成绩才1.05米,世界跳高名将的弹跳大多也和倪志钦差不多……然而,朱建华自己不相信自己,他没有把专家们的鼓励,化作向上的动力,反而开始放任自己……胡鸿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说他,想严厉批评他,但他没有那个勇气。是呀!胡鸿飞算老几呢?人家朱建华是“新长征突击手”,又是全国“十佳杰出青年”……
老人没有揭开那层皮,他希望朱建华自己能迷途知返。
但是,胡鸿飞错了!年轻的朱建华没有那个觉悟。
1985年9月21日,朱建华随中国田径代表团赴印尼雅加达参加在那里举办的世界杯田径资格赛。由于中国代表团提前一天到达,印尼方面通知中国代表团当天晚上的食宿费用自理。无奈,中国代团表住进了一家洒店,待明天才能进驻指定地点。
然而,第二天一结帐把领队俞樟炎的鼻子气歪了,朱建华、刘云鹏和队医住的那间房费奇贵,那天晚上,哥仨打开子房间里的“迷你酒吧”,开怀畅饮……纵酒过度的朱建华,第二天又受不了酷热的印尼天气,住进印尼国家体育场后,图一时痛快,跑到浴缸里泡起凉来,一冷一热后开始发烧,临近比赛仍高烧不退,不得不退出比赛。
这之后,朱建华每况愈下,他再也越不过以往轻松飞过的横杆,面对一次次无情的失败,朱建华默默地沉受着,心甘情愿到麻木不仁……朱建华还能跳吗?专家们无一例外地说,能跳!22岁的朱建华正是黄金时期。因为比朱建华大10岁的西德名将特伦哈特,在1987年还成功地越过2.40米的室内世界纪录。朱建华没有理由不能!然而,朱建华沉重的步履,让专家们不得不痛苦地重新面对这个问题:朱建华还能跳吗?没有人持肯定态度了。朱建华继续出现在田径赛场上,也是中国田径队的无奈之举!但是,朱建华最终没能雄起……每每大赛临近时,我们不时地听到朱建华因身体原因退出比赛的消息,直到最后消声匿迹。
老百姓和外国同行不理解:朱建华为什么那么脆弱呢?
多少年以后,中国田径队总教练黄健如是说:朱建华过早地陨落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在实战和艰苦环境下的锻炼,训练强度过小,练习量不足;二是社会活动和应酬频繁,精力太分散;三是奥运会失利以后,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四是心理负担太重……
无疑,黄健的总结具有权威性,但权威也有盲点。我不知道这个盲点是黄健不好意思点到还是真的没有看见?也许,黄健不想伤害一个孩子。更不想伤害为中国田径立下汗马功劳的同仁胡鸿飞……但是,这个问题恰恰是田径队乃至整个中国体育的综合症:那就是对名运动员过于迁就照顾。
不是吗?
成名后的朱建华,与他的教练胡鸿飞的关系仿佛倒了个个儿。不是胡鸿飞严于管教朱建华,而是一味地迁就朱建华。多年来,他们的关系既像好朋友又像父子,始终保持着无奈中的默契。朱建华参加比赛,胡鸿飞则充当他的保姆;朱建华出成绩,又把保姆直接带进了国家队……很难说这种感恩式的师徒关系不是朱建华过早陨落的原因之一?假如当年的朱建华走进国家队,而不是由胡鸿飞一杆子承包到底,朱建华还会是这样吗?
没有人怀疑胡鸿飞的执教能力!
谁敢拍着胸脯说:黄健带朱建华就一定比胡鸿飞带他更合适?尽管黄健是科班出身,而胡鸿飞啥也不是,甚至还是半路改行的。但是,正由于胡鸿飞的半路出家,他才少了黄健身上的理论束缚,才能发现并敢于实践与国际流行的“力量加技术等于高度”的权威跳高理论大相径庭的“快速助跑结合快速起跳的”新理论。假如朱建华在日本田径赛以后,像其他优秀运动员一样,进国家队,由国家队教练员执教,说不定朱建华早就被摒弃了。原因很简单:国家队教练不可能像胡鸿飞那样根据朱建华的身体特点,找到那条放在朱建华身上合适的训练理论,他们或许仍按照“力量加技术等于高度”理论来重塑朱建华。朱建华不是力量型运动员,就像穆铁柱没法穿武大郎的衣服一样……人们之所以在朱建华陨落以后做这番假设,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心目中的跳高天才仅辉煌了一年而产生的愤懑情绪。实质上,这跟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没什么两样!但有谁说有病就不该乱投医呢?
因为,那是他的全部希望和梦想。
热爱朱建华的体育迷们,你们有理由这样假设。
至少,你们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朱建华跟了黄健,他的意志力还会是那么脆弱呢?
但这不是朱建华和胡鸿飞的错!
弊端同样出在我们的体制上。尽管胡鸿飞多次说并不是他不想把朱建华给黄健,而是由于阴错阳差给耽误了。其实,胡鸿飞没有必要为此解释,他在一年之内让朱建华三破世界纪录,就是最好的理由!干吗非要给黄健呢?
多年来,我国体育培训体制一直沿用“三级训练网”的做法。即:基层中小学到少年体校再到省市国家运动队。三个阶梯,层层筛选,把那些最有天赋、最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送到最优越的训练环境中培养……然而,这种“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年代,确实为我国体育事业迅速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它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当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以后,有谁想到那些基层教练员的默默耕耘?有谁想到给他们加薪晋级?现在国家运动队差不多都喊青黄不接,基层输送不出好苗子!怨谁呢?假如当年胡鸿飞把朱建华给了黄健,朱建华三破纪录后,有人想到当年甚至为朱建华系鞋带的胡鸿飞吗?
胡鸿飞的成功,以及后来的马俊仁的成功,无不暴露“举国体制”的僵化和不实用。假如国家田径队不是由那么几个人承包,而是多一些胡鸿飞和马俊仁这样的基层教练,中国田径还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吗?有了动力的基层教练员还会有过去那种“反正培养成才就往上输送,出了成绩与我无关”的想法吗……朱建华过早地陨落是不是也与这体制有关呢?多年来,朱建华和胡鸿飞的编制名义上在国家田径队,可他们仍在上海独来独往!尽管个中原由我们不清楚,但我们有理由问个为什么?因为这样做无形中给朱建华一种优越感,就像温室里长成的苗儿,怎能经见风雨呢?
当然,中国有句古话:事不过三。朱建华已经再三了,我们没有必要苛求他再四再五……但是,分析一颗早已陨落巨星的本意,不是为了伤害朱建华,也不是为了伤害胡鸿飞老人。毫无疑问,朱建华是天才运动员,胡鸿飞也是出色的教练员,正因为他们都是出类拔萃者,就像他人眼里本该天生的一对结果分崩离析一样,留给人们的话题不仅仅是当事者本身。朱建华和胡鸿飞像我们以前所述的庄则栋一样,成为我们话题中的符号,我们关注的是他们背后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