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山水
18798300000011

第11章

大渡河流淌着佛教的信仰之魂。

源远流长雪山高耸的山河境界,本身就是宗教的,至少充满着宗教的况味。

人类对江河流水的感恩、关爱,以及对洪水汹涌的惧怕都会生出宗教情结,如同高山仰止,夜望星空一样。

因而,几乎所有江河都是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而宗教在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光彩。

乐山大佛是岷江东岸凌云山西壁、栖鸾峰断崖处凿成的一尊弥勒造像,又称凌云大佛。嘉州地方志载,唐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海通和尚由黔州自南至北,溯岷江、大渡河云游峨眉,途经古嘉州(今之乐山),登凌云山上凌云寺,但见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合流波高浪险。又听当地人说,在这一航道险段,樯倾楫摧,舟毁人亡已属平常,经常发生的水患更是殃及两岸民生。海通慈悲为怀决心凿山造像以为镇水之宝,苦于经费无着,便奔走大江南北到处化缘,居然筹得不少银子。回到嘉州请得石工、雕刻师准备凿山动工时,却有本地官府将海通传到堂上,以擅自凿山藐视官府罪令其交出银子。

海通不语,随即用双手食指戳进自己的眼窝,生生挖出两粒血淋淋的眼珠子,置于盘中说:“双目奉上,银子要修大佛,岂敢动之毫厘?”从此,地方贪官再也不敢染指,瞎子海通声名远播,当地士绅百姓纷纷施以援手。海通辞世,造像还没有完工,诗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承海通未竟之业,于唐贞元19年即公元803年完工,前后历时90年。大佛通高71米,其中头髙14.7米、宽10米,肩宽2.8米,眼睛长3.3米,鼻子长5.6米,耳长7米,头上共有发髻1200个,耳孔中可并立2人,头顶能置一大圆桌,脚背上可容100人坐而论道。真个是山为一尊佛,佛乃一座山。大佛凿成后通身彩绘,并建有13层楼阁,名大像阁,宋代称天宁阁,毁于明末战火,而大佛无恙。至今大佛依然在凌云山绝壁上以无限亲切大慈大悲,面对着汹涌澎湃、红尘滚滚、芸芸众生。

岷江发源于四川松潘与甘肃交界处的岷山南麓,南流途中被邛峡山与茶坪山夹峙,又为青城山挡住去路,东行至灌县、今都江堰市,复南行。奔突于岷山脚下的岷江山高浪急,水量和水力资源均是长江各大支流中的首屈一指者。川西一带是多雨中心,素有“西2000毫米以上。岷江有充沛的雨水补给,年水蜀漏天”之说,峨眉山一带的年降雨量达量达868亿立方米。可是当岷江一旦进人成都平原,江面骤宽,流速顿减,泥沙淤积,河道堵塞,或者泛滥或者干旱。成都平原曾经是多灾多难的水乡泽国,后来有了都江堰,这个世界上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建成至今2260年间,“分四六,平潦旱”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与平均寿命50年的现代高坝相比,乘其自然疏导治水的都江堰是中国的、也是整个世界的奇迹。历史以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榜样告诉人们:因为水的流动的天性,对天然河流影响最大的是在河流上筑坝,比之于人身上的血管,那就是人为的梗塞。

都江堰的修建主要是为了军事航行之用,秦王朝和李冰也许都没有想到,这一水利工程泽被千年的却是灌溉与防洪,否则哪会有“锦城丝管日纷纷,半人江风半人云”?

公元前280年秋天,秦国大将司马错从岷江上游出发进人长江,南下攻打楚国。秦兵能攻善战自不待言,可是因为山高路险,粮草的转运、补给跟不上,大军在今日之涪陵、重庆一带被阻,进退不得。公元前272年,秦王计划将岷江改道经过成都得航行之利,从而成为一条可以争取时间,在战争中抢得先机的补给线。蜀郡太守李冰认为,必须在岷江河道上建造一个既能引水又可以防洪的水利工程,工程的位置选在山区和平原的交接点上,而渠首工程则在灌县城西玉垒山下。有资料说李冰率10万兵丁役工以竹片编成竹笼内置卵石,再用渡船载运抛至江心,历时四年,岷江河道间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大鱼嘴的江心坝,把岷江一分为二成内江、外江。内江为引水河道,也就是引岷江之水通外成都的河道。“凿离堆”就是凿开玉垒山,以火烧石再用水激,使之分崩,凿通了一个宽约20米长约80米的引水口,成为岷江之水进人成都平原的咽喉,世人惜之爱之称为“宝瓶口”。公元前256年,这一至今仍是惊世之作的工程竣工。其秦汉时代的名称已经失传,晋、北魏时称澈堰、湔堋、金堤、都安大堰,唐时称犍为堰,宋朝改称都江堰至今。

公元前111年,司马迁由长安出使四川、云南,途中曾有都江堰之游,在《史记丨河渠书》中说:“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饗其利。”李冰造都江堰的过程,都江堰造福天府之国的悠久历史,体现着自然的神妙与人的智慧的合一、和谐。笔者在都江堰踏访三次査看了各种水文资料,惊讶莫名的是,2000多年来,有文字可考的测量记录告诉我,无论岷江洪水多大,进入宝瓶口的流量从不超过每秒800立方米。其二是“分水鱼嘴”,取分流法使岷江成为内江和外江,内江引水,外江分洪排沙,分洪以减灾,引水以航行、灌溉。然后是在宝瓶口下开凿并拓宽郫、检二江,再以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类推,分解出诸多渠道,使岷江之水分流安澜自流灌溉,人称“飞沙堰”。

概而言之,“分水鱼嘴”先把不驯的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飞沙堰”既排沙又溢洪边排沙边溢洪流进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而“宝瓶口”总是自如地控制着水量,自然神力使之成为“枢纽”。都江堰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设计创造的一个系统工程,当分水、飞沙、宝瓶各司其职而又成为一个系统之后,在互为依存、互相关联之下,便产生了远远超过各自自身效用的整体功能。都江堰告诉我们:水利工程最根本的结构原则,应是工程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然后是工程各部分的一致性,始能既不破坏自然又可以造福人类。

一百年间,中外水利专家纷至沓来,面对都江堰除了赞叹有加外,还进行了三番四复的勘查、测量、计算。论证之下,后来便总结出用现代语境表达的“正面取沙,侧面排沙,二级排沙,动力平衡原理”等科技经验,从而达到使“引水与排沙在时间上统一,在空间上分开”等等。显然,这是李冰和他的建设们者始所未料的,到底是后来的水利科学理论证实了都江堰的伟大呢?还是都江堰的伟大引发了水利科学的猜想?从根本上说,都江堰留给后人的是今李冰庙前的勒石之句:“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千秋之鉴啊,为什么在于一“深”一“低”?为“乘其自然,因势利导”也。敢问中国的高坝大钃库专家们,那“千秋之鉴”你可曾鉴得一二?

关于中国江河上的高坝大库,笔者在以后的章节里还有记述。《华阳国志》称:李冰刻三个石人立于水中,这是都江堰最早的水情标志。而《宋史,河渠志》中则已有明确的“水则”记载,也是从宋代开始规定了都江堰“穿淘”的岁修制度:“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竣治,谓之穿淘。”并且规定:“凡堰高下、阔狭、深浅,以至灌溉顷亩、夫役工料及监临官吏,皆注于籍,岁终计效,赏如格。”开宝5年,宋太祖亲写“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并勒石于灌口,现存于李冰庙前的石刻为清同治13年灌县知县胡圻撰写。一个千载不朽的工程,也必定是千载呵护、珍惜的工程,其后年复一年的穿淘维修者,是李冰们的延续,后人一样要记住他们颂扬他们。

李冰既奉秦王之命,又深知岷江对蜀地的利害相关,治蜀先治水,得水便得蜀。有意思的是,秦国为攻打楚国先灭蜀国,攻楚失利再修都江堰,委李冰以太守重任,而李冰在修造都江堰时的动员方式是先造三座祠庙,祭蜀神,于是大得蜀人之心。扬雄在《蜀王本纪》中写道:“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这是说古时蜀人由岷江下迁,沿岷江之水西行至川西平原,死后其灵魂皆过天彭门,复归岷山,李冰曾数度与之相遇,“仿佛若见神”。因而李冰下令在江边立祠三所,百姓欢呼。一祭山神,二祭江神,三祭望帝即蜀王杜宇。李冰治蜀修都江堰先安抚人尤其是“水口”的选择。“水心,安心之后安澜,讲究的是蜀人的宗教信仰及风水之学,口”包括水的人口和出口,“水口”安则地安人安,“水口”富则地富人富,“水口”乱则地乱人乱。李冰选择“宝瓶口”为“水口”的人口,其实大有讲究,这是岷江流水的一个拐弯转折处,蜀人又称这里为灌口、天彭阙、天彭门,是灵魂归去飘飞的出口,是天上人间神鬼必经之处。“宝瓶口”其实已经由蜀文化的神秘意识所笼罩了。

千家万户,川西平原,成都一邑最重要者是什么?是水,水是命脉。水从何入,怎样充盈适量而避潦旱,怎样分流?这就有了“水口”的选择。自从有了“宝瓶口”,成都既无缺水之害,也无泛滥之灾。你看成都人人都是茶客,你看茶楼里那一把大茶壶的长长的壶嘴及其出口便知道了:水正从水口流进人口,人口也是水口。

蜀地一年一度的开水节,是对江水之神的祭祀。

开水节又称放水节,同时也祀李冰。把清明节定为开水节是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这一古老的水利民俗文化节,在成都平原已经相沿1000多年了。开水节还意味着岁修的结束,每年冬日枯水时,都江堰渠首用“杩槎截流法”筑临时围堰,在穿淘外江时拦水入内江,在内江作业时再把水拦进外江。清明时节雨纷纷,内江之水开始春灌,渠首拦河杩槎一一拆除放水人渠,有《灌阳竹枝词》为记:“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折处,欢声雷动说耕田。”清时开水节均由成都总督、督抚主持大典任主祭官。开水前一天,主祭官从成都启程,中途先祭古蜀国的望帝和丛帝,当晚下榻于灌县行台衙门。次日清晨,全副仪仗、鼓乐先行,百姓欢呼而至,先到伏龙观,再沿玉垒山古驿道出宣武门、玉垒关到李冰庙,二跪六叩礼罢,读祝文:

惟神世德,兴利除患。作堋穿工,舟行清晏。灌溉三郡,沃野千里。膏腴绵络,至今称美。盐井波开,蜀国以饶。石人镇立,蜀害以消。报崇功德,国朝褒封。兹值春灌,理宜肃恭。

尚飨!此时,古堰两岸人头攒动,主祭官一声“开水”,三声礼炮后几个懔焊的川西汉子便纵身跳上内江的拦河杩槎,挥动利斧砍断盘结其上的竹索,岸上几十个汉子齐发一声吼把杩槎拉倒,江水脱缰而出涌进内江。堰工们一边唱开水号子一边手持长竹竿轻轻拍打内江的水流,意为感激也有叮咛,大意是:水流清清兮,灌我良田;岷江安澜兮,载我舟船;水安民安兮,川西有幸;大江远去兮,万古流芳!孩子们沿江飞跑,用小石子投向内江流水的最前端,名为“打水脑壳”;老人则早早地在前路候水,争舀头水祭天祭地祭祖宗,祝五谷丰登。也有洒向天彭门的,神鬼灵魂也需要滋润啊!开水后的主祭官是最紧张的,他必须立即坐轿飞奔回成都,赶在水头之前先到一步,则川西风调雨顺本人也升迁有望。

如果稍有松懈落在水头之后,则被视为不吉,主祭官就是失职,倘被告到朝廷便“罪无可逭”,因为他对天地流水不知敬畏。

1940年的开水典礼,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盛况空前。其时,都江堰渠首竖起高八尺宽一丈的主要工程介绍牌,二跪六叩大礼改为对李冰造像三鞠躬,参祭人齐声诵读迎神词:

曾曾小子,胚胚黄农。长被泽流,永赞神功。神之格恩,百福所赐。作之述之,为万世利。

颂毕,随从以鲜花捧送林森,林森亲置李冰像前,然后合唱纪念歌:

系维我祖溯炎农,禹州稷谷,大国奋为雄。避迩被泽,敷崇殷中,民国福利,粮食是先锋。大造生产,川人果腹庆丰年,足食足兵齐推熏。青城八百里,都江十七县,维王建奇功!十年后,1950年清明节,新中国建国后的首次开水典礼,由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任李井泉主持,奏乐鸣炮,剪彩放水,一切如仪。1957年以后,都江堰修建了电动钢制闸门,刀劈杩槎的传统仪式也不再举行,据说是为了“破除迷信”。1990年,都江堰恢复传统的开水节,同时还有清明艺术节和灯会,海内外宾客云集都江堰,怀想李冰,水的主题水的旋律在文化的意义上,又重新回荡在岷江的波涛之间。

都江堰西南16公里的青城山本名清城山,唐开元18年即公元730年始称青城山。又据传说,黄帝曾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丈人山。东汉时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在山中修炼,青城山又有道教第五洞天之誉。四川的导游告诉我,蛾眉向佛,青城得道,哦眉向佛时可见天下之秀,青城得道后心怀天下之幽,先上蛾眉还是先去青城,大路小路你慢点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