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五辑)
1879600000038

第38章 绕家人原生性族群文化调查与研究(4)

曾经在绕家人聚居地做过调研的民族文化学者文永辉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靠。过冬节的最主要活动是祭祖,其他的活动都是烘托祭祖活动的,并没有崇拜虎的仪式。文永辉介绍说,在调查中许兴顶老人(男,77岁,据村民介绍,他是绕河一带唯一的“鬼师”,精通绕家风俗)的介绍,绕家人在过冬节期间的祭祖礼仪很有特色,所使用的工具、摆设均十分复杂、讲究,并且总是力图恢复当年老祖宗们的生活场景。例如,鱼必须是素煮的,因为当时祖宗们没有油吃;盛鱼必须用青菜叶,筷子用巴茅杆,因为当年不可能有瓷碗和竹筷;喝的汤是青菜水。每一支房均有一掌握祖宗的老者,称为“保卦公”(又称“祖宗老”)。每家在过冬节祭祖时,均须保卦公在场,于楼上中堂铺矮桌,烹两盘鱼置于桌中,周置十二个碗盛酒,十二张菜叶盛鱼,用箩装糯米粑置于两侧,另须十二个小孩站在祭祖的矮桌周围。请死去的祖宗吃饭时,烧六柱香,由“保卦公”念词打卦,正卦表示祖宗已到,阴卦表示祖宗未到,阳卦表示祖宗到了但还未坐下,只有打到正卦时,才可以请祖宗吃饭,烧几张纸钱,由站在桌边的小孩挑酒夹菜给祖宗吃(每个正卦挑两次酒、夹两次菜)。一共念十二卦后,请祖宗吃饭完毕,要送祖宗回家,先送远亲,再送最亲的,这一过程也要烧纸打卦,只有打到阴卦时才表示祖宗已回到家。送完祖宗后,拿两尾鱼、一些粑粑放在米筐中,再拿一坛米酒绑在扁担两头,作揖后把板凳放倒(表示祖宗已经走了),烧三张纸,提起扁担在纸钱上绕一下,表示送给祖宗的礼物。整个祭祖过程十分恭敬神秘,体现了绕家人对祖宗的敬重。

(二)新米节和闹鱼节

每年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辰日和八月的第一个巳日为绕家的“新米节”,为庆贺一年的辛劳和丰收,此时用糯稻煮上新米饭与鱼肉祭祀祖先。

无独有偶,在云南的基诺族和佤族也有“新米节”这一节庆,而贵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地的侗族则有“吃新节”。“吃新节”虽然在称呼上有别于“新米节”,但从其内涵来说则无差别,都是稻谷丰收时,用收获的果实祭祀祖宗。绕家人的“新米节”与基诺族、佤族和侗族的相关节庆是否有更深层次的联系,本课题未作研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新米节”还是“吃新节”,不管是哪个民族,丰收节庆都和稻作文化有关,人们都希望在收获的季节告慰自己的祖先,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闹鱼节”则是在稻谷孕穗扬花时节,这天各村寨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男女老少,一齐下河捕鱼捞虾,热闹非凡。然后大家一起聚餐。男女青年在这个欢快的节日里,又多了一个寻机择偶的机会。

九、“隔冬”仪式

在近三年内,绕家有老人去世,就要在“过冬”之前举行隔冬仪式,以祭祀去世的老人。“隔冬”基本上以“房”进行,如这一房三年内有多位老人去世,就在不同的日子分别进行隔冬,每天只能祭祀一位老人,在老人去世后的三年内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形式和内容都差不多,但是第三年最为隆重。

“隔冬”这天,亲朋好友寨邻、全家族都要到场,就像平常办酒席一样,主人要宴请三天。前来参加的人不能送现金,只能送鸡(去世老人是男性的送公鸡,是女性的送母鸡)、酒、糯米饭、肉、香纸、烛等。主要活动仪式有:扫墓、杀猪、打糍粑、开田捉鱼等。

隔冬仪式由保卦公主持。午饭后先将客人送来的鸡全部杀掉,整个煮好,取十二条鱼煮好,并且不能剖开,煮酸菜汤一锅。糍粑打好后,捏成桃状,粘在一枝桃树枝上,挂在堂屋左边壁上(第一年七个,第二年九个,第三年十一个)。将左右亲友送来的香烛堆放于大门外,滴上少许鸡血,又一位老者将其全部烧完。在堂屋内,包括保卦公在内的寨中12为男性长者分两边坐好,面前各摆放酒一碗,鱼一条,糍粑一个,豆腐一条,熟糯米饭各一些,均分别用采叶盛着。用一大盆将煮好的整个鸡盛于中央,在神翕前放置一双高粱竿做的筷子,供祖先使用。

仪式开始,保卦公点燃香纸烛并念口语,每念完一节,就向地上掷卦,要掷出顺卦为止,然后十二个人各呼“老人得去了”,就各取面前祭物少许,丢在地上。如此反复共十二次,仪式方完毕。保卦公所念口语内容大意为:今天,我们为您进行隔冬,请您老人来享用丰盛的食物,您在上天之灵要保佑我们远离鬼邪,并为我们送来钱米和子孙……仪式完毕,要取祭品各一份送至保卦公家中。由保卦公过后享用。下午,主人宴请宾客,席上,亲友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划拳、唱歌、跳板凳舞,闹得越欢主人越高兴。家族中的女性还要依次向客人敬酒。如有人要返家,寨中妇女要一路歌唱敬酒,送出寨外。第二天,没了祭祖仪式,只是吃喝玩乐,上午吃已出嫁的女儿拿来的东西,下午则吃每户寨邻煮好拿来的酒菜,以示寨邻的团结。第三天上午,主人再次宴请宾客,亲友陆续返家,主人要将一些糯米饭和肉等赠与亲友带回。至此,“隔冬”仪式正式结束,人们又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隔冬”仪式,这种原生性仪式形态,缺乏较为统一的信仰体系与仪式经典,同时也带有分散性、自发性、民间性等早期宗教特色特点。这些特点,同时也构成了这类族群文化较强的隐喻性征。因而作为民族民间祭祀文化中的“隔冬”仪式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其独特的、显著的社会文化特征,也是绕家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

(一)以“房”为单位的祭祀活动

绕家所谓“房”,因其概念借自汉族,自身又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族群,很难界定。但在该族群大规模改汉姓之前,存在着典型的父子连名制等文化现象。因此,本文的“房”,是指源于父系血缘关系,高于家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血源性与互惠性的族群社会组织。

追溯“隔冬”仪式以“房”为单位,体现了这种氏族——部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一个整体,特别强调内部的认同和本族群与他族群的区别。这是维系本族群生活和延续这个根本大事的两个方面。即在“隔冬”仪式的第一天也就是该仪式最浓重的部分,向逝去的祖先的祭祀活动,未婚女性是不能参与的,因为此时的她们是不被看成逝去的祖先的子孙的,所以就不可能祈求得到祖先的庇护。其次,“隔冬”仪式以“房”为单位进行,而非其他的社会组织形式祭祀。这一“房”群体皆源于同一支系,通过以“房”为单位的祭祀,得以在长期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中强化本群体的族群认同意识,适应不断的迁徙生活而不被分散。借助宗教的思维来达到维护本族群生存的目的。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下,没有所谓的个体和整体之分,只有两个世界之分:即神圣世界(祖先所居)和现实世界(群体所居)。

(二)“桃”文化的族群象征

在整个仪式场域中,除了祖先之外,始终伴随“桃”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在仪式所用物品中,除了鸡肉、鱼、糯米饭、香、纸烛等普通的祭祀用品外,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桃树枝及桃状糍粑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可桃树在当地却并不常见。对于笔者的这一疑惑,当地人较为普遍的解释是,当年被官兵围剿逃难的时候,在路上以桃为生,因此在相对定居的环境中为了报答对桃的救命之恩,在仪式中与祭祀祖先相并立。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可知,《明实录?成化实录》卷一八○载:“贵州陈蒙烂土(治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长官司张镛奏,夭坝千贼贲果,自正统以来,侵占土地无已,臣尝七疏请兵,而三司委官不为处决,乞调兵于今秋抚剿之。”民国《三合县志略》卷十三说:“夭家营,在城(今三都县城)北四十五里普屯街对岸,昔为夭坝土司之族盘踞其上,故谓夭家营。”这些文献记载与河坝绕家村民历史记忆的口述,再与绕家人的两处主要聚居地联系起来,在地图上可以看出绕家先民有一条自都柳江流域向清水江流域方向迁徙的历史路线。同时也可看出绕家祖先为维系其族群的生存与发展,其迁徙路线之漫长与艰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用桃作为祭品仅仅停留在曾经以桃为食物的层面上,是较为浅显的理解。通过对其族群迁徙史的分析,“桃”在河坝绕家人的心中,并不仅仅是谋食的对象,而是族群历史记忆的主要象征物,具有重要的族群象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迁徙进程中,河坝绕家先民也不断受到当时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复合型文化)的影响,在通过接触这种复合型文化的过程中,又与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教育方式相结合,形成一种交互融合的新型文化发展状态,在这一文化互动过程中,弱势文化往往在文化的外部结构上服从于强势文化的影响,以求得本族群文化的生存。但在文化的内核结构中,本族群文化仍占主导地位,并通过“隔冬”仪式这样一个特定场域彰显出来。而“桃”的象征符号也印证出这种仪式文化不是族群产生之初就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其经历了不断的迁徙、漂泊生活之后,所拥有的稳定环境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缅怀祖先逃难时的艰辛并力图保持与传承自己族群文化一种独特方式。

十、绕家枫脂染和“呃嘣”传承发展的对策

以枫脂染和“呃嘣”为代表的绕家人原生性族群文化,呈现着本族群的思想精华,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元素,无疑是值得深入研究并传承发展的。“深入研究”自有民族文化工作者担此重任;而“传承发展”已非个体行为所能达至,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如何实现更好地传承发展,以下三点建议权当抛砖引玉。

(一)学校教育是民族特色工艺和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1.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文化传承功能。

当一个民族文化与教育呈一体状态时,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延续;相反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教育成背离状态时,其民族文化就容易解体。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院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绕家特色工艺和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的重任。目前学院音乐系参照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民族音乐传承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发展本地域民族文化为基础,突出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增设了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其中,已将绕家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纳入课堂教学,形成一套有利于本地区文化生态平衡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本民族文化素质的人才,从而使高校教育更好地满足于民族文化传承,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但是可惜的是,枫脂染这一独特的染织工艺至今仍未走进大学课堂。

2.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

首先,要组织专家和学者对绕家枫脂染特色工艺和“呃嘣”大歌进行整理,将绕家的特色文化资源引入教材中;其次,加强对地方高校和绕家人聚集区中小学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培训。有选择的把特色文化传承人请上高校讲台,把中小学教师定期输送到地区院校进行相关特色文化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扩大绕家族群文化的影响力;增强绕家人对本族群文化的认同感。内外合力促进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与时俱进,适当变革绕家特色文化传承形式

文化是需要人来传承的,如果不能为继承者所接收和喜爱,无论这一文化有多么辉煌的历史都不可能被有效传承下去。绕家枫脂染和“呃嘣”大歌原始的染织过程以及古老音调和平稳的节奏,与现代快节奏相比显得古老、落后、守旧,不为年轻一代所接受。因此,必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认同,在不断完善本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吸收其他民族的外来文化,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之具有时代感,这样才能使年轻一代所接受。例如参加“多彩贵州”音乐大赛作品绕家“呃嘣”大歌,在保留其音乐元素的同时,也进行了提升和再创造,从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和声、织体、歌词等作了较大的创新改编,增加了舞蹈表演动作以及服饰的改良,让人们不但听到优美的呃嘣,还能增强视觉欣赏效果,使绕家音乐受到广泛的欢迎;来自麻江县白兴大寨的绕家村民,带着自己民族的故事、传统文化、各自的家传珍藏品,以及全村数十名手工艺人亲手制作的精美刺绣和枫脂染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来到贵阳,现场展示,让特有的民族特色工艺走出“深闺”,走向都市,在市场中传承创新。

(三)加强政策法规导向,健全传承保障机制

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一定的文化传承机制来实现。当地政府可以现行方针政策为主线,出台对绕家特色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例如保护文化遗产的鼓励政策,建立传承人制度和奖励条例,使各级文化部门和乡镇、村寨行政机构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空间,通过开展绕家特色文化宣传和推介活动,评选优秀传承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等措施,激发绕家人保护特色文化的意识。在政府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引导的同时,还要借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为绕家特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保障。

十一、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多族群国家,各个族群在繁衍生息中延续着本族群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了本族群的传统文化,积累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和生产生活经验,创造了族群神话传说、宗教信仰、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在内的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因子不仅仅是一个族群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赖以生存并长期维持生活的手段与方法,更是一个族群成员们的创造意识、审美价值的生动表现,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符号象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放宽了对于民族宗教文化的限制,古老而神秘的绕家族群文化也获得了复苏与发展的机遇,一度兴盛起来。随着枫脂染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绕家也越来越多的为外界所知,同时也积极开发利用自身的族群文化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一是族群文化主要靠传统的口述受授教育模式传承,这种传承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流动性增强,绕家青少年多在外打工或求学,对于本族群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

人类是实用主义者,总是选择适应途径来完成文化变迁中的种种冲突。所以,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某种有效的选择机制,它会抛弃没有适应性的传统的行为方式,并能积极选择具有适应性的新的行为方式,并形成新的风俗。关于绕家族群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各学者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几乎已成为共识,即:

传统族群文化再生产如何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与族群文化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