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五辑)
1879600000028

第28章 武益纳与武多同相争夜郎王位(1)

龙正清 翻译整理

武益纳占据楚哪夜郎国都可乐城

夷人建立文明古国,历史极为悠久。这里讲武益纳王国都城可乐。六侯王国相互杂居的氏族,是笃弭高祖所封的诸侯王国氏族。南国的武氏族杜吐弭(滇)国与乍氏族楚哪蒙(夜郎)国,北国的糯氏族俄莫洪所(蜀)国与恒氏族溢蒙主姆(巴)国,中部的布氏族吐主禄卧国和默氏族举娄侯吐国,此六侯王国是同源兄弟王国,南北中各隶两个氏族王国,本是同根生。历史发展到武益纳时代,声势浩大,统一了南国和中部之国,各王国都打益纳旗号,一方一王国,贤能守基。久而久之,各王国间产生矛盾,时常发生战争,兄弟王国难以和睦。后世的矛盾难以怪罪于先世。

益纳与漏卧(在今兴义)都是武氏族,各自都有强大的军队,三天两头打仗,于是结下深仇大恨。武益纳氏族,人才辈出,贤人将帅众多,武益纳君长势力非常强大,威振西南,统一了南国和中部之国的四方天下,世为君长。夷人地区的每一寸好土,每一块良田,全都成了武益纳君长的基业国土,武益纳君长就这样成了众人的神君。他率领大军四处征讨,一下征东,一下讨南,一下伐左,一下战右。四方都被征服为属下君长国,由他一手遮天统一南国和中部之国。益纳君长居中央宫殿,治理中央氏族,置“妾”于四方,四方的君臣民都要诚心诚意进贡于他,武益纳的中央氏族王国就这样建立。

武益纳君长为了巩固和扩张王国基业,常率军四处征战,所战皆捷,每征服一方,都封有立功的大将为君长留守治理,江山社稷有了巩固和扩张,声势越来越大,威似日光普照,信如月辉通明。天下的濮人以牛马猪羊作为赋税进贡他。濮人所居的地方盛产荞麦,六畜兴旺,全民皆兵,氏族世守祖业,世世代代成为武益纳王国的军民。武益纳征服了楚哪蒙国的四方濮人,大用贤能之人,天下臣民尊武益纳为君主,国泰民安,武益纳君主的威望如中午阳光普照大地,自言:“我益纳强军势不可挡。”武益纳君长法纪严明,出征作战,前将似猛虎下山,擂鼓促战,如雷电交加,惊天动地。武益纳君长用兵如神,强将汇集,分四方国军队拱卫中央王国,全民皆兵,以各君长名作为姓氏军队旗号,世守故地,以农牧为业,濮人也编入武益纳的各王国军民。

武益纳君主时代,征服了濮人,占领濮人地,建立以濮人为主体的军营。封能人为君长,以君长姓氏旗号为氏族姓氏名称,时常来武益纳宫中朝拜和庙祀。朝拜庙祀时更改氏族王国旗号,氏族王国称号不断演变。氏族称谓的繁多是这样演变过来的。官衔依统属等第关系进行排列。武益纳君长认为战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要依统属伦理互为尊重,为统一大业利益谋求发展。

武益纳君主国属兄弟氏族王国,以武益纳君主为代表的皇族夷人排行第一,濮人第二,俚人第三,阿武第四,青衣第五,苟葛第六。兄弟氏族间依伦理长次而互相尊重。

武益纳天下,因夺权战争,造成了氏族的交错杂居局面。东部的楚哪蒙国一带,原属濮人的居住地区,有邑城,称濮人落邑,是濮人的生息繁衍之地。楚哪蒙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青山绿水,林木蔽天。濮人军民日夜守卫着自己的壮丽江山,时时刻刻防范着益纳军队的侵犯。武氏益纳君长终于率强军来临。楚哪蒙(大夜郎)国一时如雷电交加,打杀声震天。濮人军民拼命抵御,奋力拼杀,以濮人为主体的乍氏族楚哪蒙国,四处有军营,实力很雄厚。乍氏族王国与武氏族王国是同时受封的南国兄弟王国,武氏益纳君长为了权囊南国而起兵攻打乍氏族王国。

武益纳的军事实力很强,从叠卧(云南)调兵遣将供输军饷,把乍氏族王国的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内水尽粮绝。武益纳君长下令万箭齐发,千将冲杀,攻破楚哪蒙国都城,杀死濮人君长,楚哪蒙国归属了武益纳,并封爵世治其他。

俘获的楚哪蒙国兵和降服的濮人,全都成了武益纳的军民,武益纳势力又增添了一支奋勇善战的强军,设立四部军营,为武益纳君长国缴租贡赋,服官差劳役,男为奴,女为仆,首领时常进贡方物拜见武氏族君长。楚哪蒙国归属后,武益纳君长名扬天下。东部的大革(安顺),南部的漏卧(兴义),西部的可乐,全都归属了武益纳。

楚哪蒙国是濮人的居地,是武乍氏族濮人和睦相处的中央皇国地区。楚哪蒙国的西邑很有名望,是楚哪蒙王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称中央大城可乐禄姆。可乐大城为濮人所建,位于中央皇国腹部,是楚哪蒙氏族王国的首府大城。武益纳率大军来攻打,可乐军民誓死守了两个月之久,终于被武益纳大军攻破。

武益纳打下楚哪蒙国,占据了可乐,势如风吹白云散,南国的山山水水全部归属了武益纳。武益纳自称天子,获得了南国的统治地位,益纳君主因此而雄长南国。益纳和多同是武氏族兄弟。武多同也是个善战的贤君,势力与武益纳不差上下。武益纳称南国天子后,武多同是其最有力的辅佐大臣。武多同的基业也兴旺发达,土地肥沃,位于东部大革(安顺),录属益纳氏族王国。因此,武益纳和武多同才共同统一南国,顶天立地,如日月光明,东西南北四向王国全归属武益纳大君长。

可乐宫殿是武益纳君臣师议政之所,是四方氏族的高贵根基。武益纳建都可乐以后,一直冥思苦想了十年。总觉得他的地位是靠战争获得的,于是命其卫戍军大造兵器,修整练兵,声势浩大,非常得意。一天,他差人去把多同叫来,兄弟二人同饮共商,说南部的一块宝地还未征服,享受不到贡物,这块宝地就是漏卧君长国。漏卧也是一方贤君,武功高强,兵精将众,豪强一方。漏卧君长国辖地广大,实力雄厚,漏卧氏族英勇善战,若能够把它征服了,不仅仅益强富厚,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南国。武益纳君主话音刚落,武多同接着把话讲:“古人言:可乐的蜜糖用不着渗水。”“多同兄弟,你不必再说了,征服漏卧,命你为前锋将军,这次征战非你莫属。今天兄弟商量,就这样决定,战捷后漏卧归你,编入你的部下,不得违令,你去安排。”

武氏族兵马铺天盖地,如洪潮涌向漏卧。漏卧君长部署抗战,将帅军民纷纷投入抵御战争,个个奋勇当先。漏卧军队被武军隔断打乱,无法集中兵力,统一指挥作战,漏卧君长只好下令按各部军营实力分散作战。漏卧军的武器全是标、刀、矛、剑等近战装备。武益纳和漏卧两军短兵相接,犹如磨转周旋,四处轮回交锋作战。战争持续了三年,不分胜负。打得天翻地覆,每天一至两战,血流成河,草木不生,山上山下,阵亡将士尸体如柴堆盖地,不见寸土。

益纳君主的气焰十分嚣张,武多同也很能战,两人联手而战,始终无法降服对方,只好收兵归营重整旗鼓。武益纳回至可乐,整编九氏族纵队,武多同回到大革固守本营。可乐和大革辖区很广大,年年以牛羊祭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漏卧这玉明珠般的粮仓宝地未得降服,始终是武益纳君长的心头大患。

武多同治理大革,武益纳治理可乐,各自整军统一制度,按九宫八卦划封九邑,九地八王各自分封隶属部将,一层层往下封官命爵,谓之国门广开。八方十六部统一庙祀朝拜。修筑都城形式统一,龙、凤、虎为标志,花纹图案绚丽多姿多彩。各君长朝拜高堂议政,君臣师合力主掌教化传播四方,这就是武益纳王朝盛世。

建宅也按明堂构置,前朱雀、后玄乌,左青龙,右白虎,群山拱卫,人有安乐。武益纳君主精通风水文化,建治可乐,分封氏族王国,规划修筑可乐城。五部氏族中的能人众多,奔赴各地开创基业,可乐大城居高位,调遣九部氏族中的能工精匠苟葛集中修造高堂华城。武益纳君主坐高堂,主持朝拜庙祀,统率四向的君臣师匠国君长行拜祭祖,统一教化制度,一为东部君国,二是南部臣国,三是西部师国,四是北部苟葛国,君长行令位居中央首府,五星一体,四方臣国拱卫。九宫九龙君臣国邑就这样布局。

论明堂风水,讲五行龙脉,九宫九龙星,九龙象九君,九君位九峰,九峰九龙君,据守九方国,九国九个部,九部九治所,九所九防将,九将九氏旗,九旗九军营,九营十八部,部部有能人。武益纳君主治可乐,建有九营十八部,部部有封名。

武益纳君长建国分封后,天下社会安定,大有发展,事事顺心如意。国家日益发展,时光美好,天地顺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安乐。可乐大城是百姓的智慧和结晶,是君主的基业治所。九营十八部是可乐大城的拱卫主力军。武益纳君主王朝的政治中心城就这样建成。

治国治军法规

武益纳君主建治可乐,统天下军民,行令治国治军,先法治人。各部将领,各部军营,皆行令统一,四邑治安。按时缴租贡赋,天下良田好土,都是赋税区域。辖区青年都有入军卫国的义务,出征时必须踊跃争先。君主行令,藩国臣民不得违法乱纪。

君主的治国法纪,是统一民心,规范道德,创建文明的规则;是知识的象征,智慧的源泉,能人的准则,人生的典范。先法治国,严纪治军。天下臣民铭记,违法必受处罚。

第一条 凡天下臣民个个要宾记,一律不许偷人,违者砍指头。一次砍五指,两次砍十指;

第二条 一不准骗人,二不准抢人。初犯挖一只眼,再犯挖两只眼;

第三条 忤逆不孝,族长有权惩处。重者剥皮,轻者体罚教训;

第四条 一不准拉帮结派,二不准结谋团伙,拉帮结伙谋反者,勿论君民,一律杀头处死;

第五条 天下庶民都有缴租贡赋的义务,按规定向国家缴纳粮租贡赋牛马猪羊。违者没收土地及财产。若有抗拒,轻者坐牢,重者处死;

第六条 各氏族王国,年年选献美女入宫服侍君主。违者以欺君论罪,要受讨伐;

第七条 中央及四方王国的男女老幼,出征作战时,一律不准哀哭。男犯挖左眼,女犯挖右目;

第八条 君主旨令,一律不准修改歪曲,各氏族王国统一遵照执行。如有违者必受讨伐;

第九条 天下百姓,一夫一妻,不准包办强婚。

男女自由恋爱,歌场定终身。两相情愿的恋人,不得反悔。不准以强欺弱。违者,重则杀头,轻则发落充军;

第十条 藩国君长,每年十月初一都要给君主拜年,无论什么人,言行不一,不孝忠君王者,一律处罚,轻则坐牢,重则斩首;

第十一条 藩国君长,年贡武益纳君主一头肥猪和一只壮羊,大年正月行贡。基业不发,贡物瘟疫的藩国君长,罢官免职,发落劳役,终身作奴;

第十二条 君长卫仕,可有三妻室。战争年代,男人多战死沙场,民间女多男少,特作规定,多生男儿者,奖壮牛一头,赏三块良田好土;

第十三条 战争年代的发落充军者,可带妻室安家。违纪潜逃者追捕就地处决;

第十四条 凡史书,教化经书、祭祀经典、医学书、分封命爵书、伐阅乐章等书籍,都必须经过国教大师过目审阅后方可施用,邪书异说书籍一律焚毁,不准留存。异端邪说不可有,以免乱世。违者处罚半死;

第十五条 凡兵将,无论作战到任何地方,要讲公心道德,行为正派。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逃战,四不卖主。征途逃跑,战场逃兵,卖主之人,就地处决;

第十六条 凡军将,必须尊重国君旨令。教化部下执法守纪。违抗或逃避的将领,以首级祭旗。献首级者以继爵位;

第十七条 君臣将帅,作战必须勇猛顽强,冲锋陷阵,宁可战死,不可逃命,寸不让敌,违者立即斩首;

第十八条 善战的将帅,救护的勇士,凡战死在疆场的英雄,都要追荐功勋怀念,厚礼祭葬。凡贪生怕死者的尸首,一律不受礼葬,全尸留给虎食,碎尸投河喂鱼。祭葬阵亡的英雄将士时,必须做好细心验尸,凡奋战英勇杀敌者,箭从前面穿,要给予隆重祭葬,箭从背后入者,是逃命的胆小鬼,不受礼葬。国法军纪高于一切,祭烈士,颂英雄,立功将士名扬天下,永垂千古;

第十九条 将帅决策,养兵用兵。一要爱戴,二要自能善战,三要严法律纪,官兵团结,相互体贴。战前善析敌情,胸有成竹,必俱常胜将军之才。分赏战利品,厚薄要配当。有的赏战马,有的赏金银,有的赏田土财物,按功劳大小赏赐鼓励。战败者必受处罚,轻者撤销职务,重者择时砍头祭旗,委托新官替职;

第二十条 战争事关王国和氏族的生死存亡,将士必须心系王国和氏族。无论与谁战争,绝不能留情。里勾外合的叛逆,砍掉手臂,割断脚筋,挖掉眼珠,无论轻重,诛连九族。

以上国法军纪,天下臣民必须在意,铭刻心中。

武益纳君主颁发国法军纪二十条,先法皇国氏族,条理明晰,按法纪治国治军。君长行令传下,将帅执法统领氏族,违者必受处罚。当初,人们还不太相信,不当一回事。有一天,武益纳君主在宫里歇息散心,闻有女人哭声,问,何许人?时至半夜,卫士禀报:“是宫里女仆。”武益纳君主气愤难忍,大吼一声:“简直是无法无天,她不知道违了法纪是欺君之罪吗?挖掉她眼睛,看能哭多久。”卫士奉命速速退下,取出腰刀,挖了她右目。可怜的女仆,双手捧着眼珠,满脸血红,哭喊不休。武益纳君主大发雷霆:“依法纪规定惩罚,拉出去砍掉她右臂。”从此以后,宫里宫外的人们严法律纪,规范行为。武益纳君主的威严,一传十,十传百,扬遍了天下。天下军民都称赞武益纳治国有方,是治国治军的贤明君长。

为了天下的统一,武益纳军四处征战,扭转各氏族王国割据而长期争战的局面。武益纳君主的军队无论到达哪里,都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和支持,前呼后拥,踊跃入军。武益纳的军营遍布四面八方。

武益纳军队的兵源来自四面八方。他的养兵治军之道,深为各藩国君长信服。武益纳君主这样治军,目的是征服漏卧氏族王国。漏卧氏族王国,民富国强,是块肥肉,武益纳君长不想让它落入别人之口,谋略早日将其征服。武益纳君主陷入思考时,忽闻有小孩啼哭,问何原因。回报:“一逃犯之妻坐月,去挑水时,孩儿啼哭。”武益纳君主发了怒:“大坏军机,你等为何不清理?法纪是无情的,快把他眼睛挖掉。”卫士照办了。

执法两桩,百姓半信半疑,事隔不久,武益纳君长下访民情,闻有凄惨的女人哭声,差人禀报:“君长的法纪严密,处死者之妻在哭丧,哭得人们跟着伤心。”益纳君主忐忑不安时,又闻女子哭声。禀报说:“是个抓获的女逃犯。”君长吼声如雷,快把她眼珠挖掉。执法人取出腰刀挖了她的双目。女犯双手捧眼珠哭叫,益纳君主又令砍了她一只胳膊。

益纳君长的威严法纪,已家喻户晓,军心大振,民心大安。武益纳君主的法纪,很得民心。百姓说:“威严法纪,整治乱世,国泰民安。”国法军纪如日月光辉,振兴国度,天下长期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