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黑白斋序跋
18794800000027

第27章 照亮了天空的传奇

庞天舒小说集《蓝旗兵巴图鲁》

庞天好曾在中篇小说《蓝旗兵巴图鲁》的创作谈中这样写道:

很久以前,就知道我是满人。那些与粟面小窝头一样精致的古玩、服饰、礼仪像年深日久的醉香的酒。我祖母雪白的发髻绾得又高又漂亮。夏夜坐在凉台上,说起我们胡图礼家族,说起我的一位镶蓝旗先祖……那许多传奇把天空都照亮了。

这部收入了中篇蓝旗兵巴图鲁》、《战争神话》、《控弦之士》以及短篇小说《消失的乐土》的历史题材小说集,正是这样一本传奇。但是,这显然不是今天人们所习惯的那种带有编造性、刺激性的通俗意义上的所谓“传奇”。这是一部绚烂而又严肃的传奇,它包容了满族的神话、宗教、传说和史迹,包容了满族的风俗礼仪、说唱艺术和生活样式,包容了一位满族后裔的历史血脉和当代情思以及诗学眼光的,富于历史的、文学的、审美的意蕴与创造价值的传奇。这样的传奇,不仅照亮了庞天舒童年的夏夜的天空,而且也照亮了庞天舒今天的创作的天空。

有不少人都知道,庞天舒是一位文学创作上罕见的幸运儿,十五岁开始发表作品并出版小说集。多年以来,舆论对她的评价更多的是持一种鼓励因而也就难免是宽容的尺度。人们与其说关注于庞天舒创作,还莫如说热衷于“庞天舒现象”。

事实上,在庞天舒为时不短的创作历程中和为数不少的作品里,也并未能提供出经得住严格意义上的批评研究的代表性作品。于是,人们只知有作家庞天舒,而不知其代表作。随着1985年以后小说的急剧变革和庞天舒的相对沉寂所形成的鲜明反差,人们还往往容易联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现在,读了这部集子,我个人对庞天舒的印象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尤其是中篇小说《蓝旗兵巴图鲁》,不仅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庞天舒的代表作,而且我还可以负责任地做出一个判断,在进入90年代以来的历史题材中篇创作中,它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有分量之作。它发表之后立即被(新华文摘)等刊转载并在京召开讨论会受到一致好评,并非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侧重对《蓝旗兵》做出一些分析,顺便兼及另外两部中篇,并企图通过这种努力,帮助读者对庞天舒近年的创作变化有一点儿粗略的了解和把握。

毫无疑问,《蓝旗兵巴图鲁》对庞天舒是重要的。它有力地提醒人们告别“少女作家”庞天舒的过往影像。——尽管前此阶段庞天舒给人们留下了或清纯、或优美、或委婉、或细腻、或温柔的种种记忆,但终因涉世未深和阅历不够,总让人觉得多少有些纯而薄、美而浮、清而浅——也即有欠深刻和成熟的缺憾,而《蓝旗兵》开始走向粗犷阳刚、成熟与深刻。

《蓝旗兵》的出现亦非偶然,1987年至1989年,庞天舒在第二届军艺文学系学习期间,令人纳闷地停止了两年小说创作,却在毕业前夕突然交上了名为《战神》的组诗来作为她的毕业作品。在贺东久、陈云其等诗歌高手如云的情况下,该届学员毕业作品集中的诗歌卷居然就用《战神》做了书名。也许这不能说明什么。但《战神》这组诗确实写得很不坏。尤为令人惊讶的是诗中那一股英雄气和猛士风,那一种刀劈斧砍般富于力度的语言质地,和纤弱腼腆的庞天舒相去甚远!更加有趣的是“淑女唱大风”,对当时部分男士所热衷的哀婉郁怨的情诗热,作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反讽或调侃。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庞天舒的“转移”恰恰是为了“攻坚”,写诗其实志在小说。其中有两点可以一谈。一是她已经在心灵深处呼唤她的战神,这种呼唤一半来自她潜意识中的英雄崇拜情结,一半来自她满族血统的遗传基因。因了呼唤和塑造战神形象的需要,随之就带来了第二点,即语言的转换,必须要有一种与抒写对象相适应的“铁板铜琶”、“大江东去”的反女性化的笔力与文风。组诗《战神》就是一次试验,是庞天舒小说风格转换的一个预兆。时机一旦成熟(比如她对家族历史的挖掘与积淀等等),她必将雄心勃勃地重返小说界。

果然,90年代初的《蓝旗兵》一反庞天舒往昔清、纯、美的小说作风,给人们带来了雄强、粗犷、凝重和悲怆。这部作品以磅礴大气驾驭两条主线交织推进,轰轰烈烈,血火迸溅。一条线以公元1619年春发生在辽东大地的那场关系到大明与后金(大清)国运的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为宏大历史背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和明山海关总兵杜松等人为陪衬,于铁骑滚滚旌旗蔽日的古战场中,强劲地推出蓝旗兵巴图鲁雄悍而又蛮勇的战神形象。是的,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战神。从他在死人堆里奇迹般地活过来开始,他就有如神助,先是收服一匹明军瘸马,继而闻马嘶而思搏杀,以伤躯残马把堂堂的总兵大人杜松老将军杀得拖刀落荒而走。他永远地追赶着后金大汗的战鼓,永不停息地寻找战斗。狂热忠诚和超凡的勇力帮助他俘虏一个汉族女人和毙杀五个汉兵之后,再次从那个汉女人的刀下死里逃生,最终忙人八旗大军欢呼胜利的疯狂庆典之中,以他满身疮痍的伤躯,如火如汤的舞蹈、精湛绝伦的武艺,赢得了全体后金将士的喝彩和努尔哈赤大汗的最高封赏:巴图鲁(勇士,亦为满族神话中的英雄神)。

这个英雄神无疑是四百年后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那个能征惯战的满民族的一个缩影,他将“岩石的坚定,冰雪的冷酷,大森林勃发的生命力,和仙药人参的奇功汇于一体”。焉能不把腐败昏庸的大明皇朝打个落花流水,焉能不驰骋马上而得天下,最终入主中原。那个英雄虽然早已成为了历史,可英雄的精神却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庞天舒心灵的天空。而英雄的梦想和先祖的血脉又似乎在一夜之间为庞天舒的笔灌注了阳刚之气和雄悍之风,她前所未有地使用浓重刚猛的油画笔触来描绘她笔下的英雄和古战场。浩然大气的开篇,一上来就使我们对“巴图鲁”和庞天舒本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他攥住马腿上的箭用力拔出,每拔一支,那畜牲就哑吼一声,马脸上的冰柱也噼啪炸裂,纷纷散落。

……薄雾被畜牲卷起的一股风带走了,天空出现了。

天一出现,地就阔了,荒漠无边无际。空气开始流窜,酣畅淋漓地传播着遗骨的冷意。北国荒原从大战的昏迷中醒了,开始恢复坦然直率的呼吸,并暗示着一种涅槃之后的新的生机。远远传来几声鹿呜,悠悠凫凫地飘忽于天壤。不久,大块大块的云被日光染得绯红。生命又走进一天最灿丽的时刻。

当然,这部作品如果仅有上述一条线,写得再壮阔雄浑,也难免有落入通俗“传奇”的危险。然而,它还有与之对应的同样重要的另一条线。如果说前一条线是歌赞满民族辉煌的创业史,那么,这后一条线则是惋叹满民族沉沦的悼亡曲。巴图鲁家族近三百年后那个不足月的阿哥巴布阿,一岁时还瘦弱得像只小灰鼠,先祖的遗风在他身上除了一个鹰钩鼻子外已荡然无存。他不仅自己三岁时就离不开大烟,到了十四岁上竟连他心爱的宠物——一只名唤“狮子派”的小洋狗也已烟瘾成癖了,它“有了自个儿的一套烟具,一日不吸,便尾巴下垂,泪眼汪汪,精神萎靡”。这只玲珑而又有灵性的“神狗”,真是清王朝彻底败亡的征兆。当它在肃穆的阅兵场上跳上都统大人的肩背扯其披风拽其胡须的时候,不仅让它的主人、那个用钱买了个甲喇章京职衔和一等射手美誉的巴布阿出尽了洋相——“连发数矢,箭在面前五步处乱舞,铺了一地。如此,皮弦还绷得手指滴血”。而且确实让我们从中读出了大清帝国气数已尽的最后消息。写“狮子派”,其实也就是写巴布阿,写整个清朝的兴衰。从玩“狮子派”那层出不穷的新鲜花样中,我们分明听到了帝国大厦墙倾柱折的一声声观息。“狮子派”是精致的,作者描绘“狮子派”的笔法更是精细的,从梳头洗脸到抽烟进食,不厌其详,不胜其繁琐。显而易见,在前一条线中写巴图鲁,作者运用的是洗炼概括粗放沉雄极富力度与色彩的油画笔触,而在这后一条线中写“狮子派”(巴布阿),却使用的是中国工笔,一粗一细,正是作者所追求的效果:从内容到形式的鲜明反差,强烈的对比,和巨大的张力。

调和这种反差与对比,和支持这种张力的,是后一条线索中的那两个萨满。他们集神话、传说、宗教礼仪和民族精神于一身,他们活动于“现在时”,却又随时可以进人“过去时”,“鬼神附体”与先祖巴图鲁同在。他们是强劲的历史活力对贫弱现实的一种遗传,一种灌注,一种嘲讽和一种期待。但是,通过他们最后葬身于焚烧洋人教堂的熊熊大火的画面,作者也意味深长地提醒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光靠勇气和蛮力是远远不够的(差不多与他们殉身火葬的同时,僧格林沁王爷骁勇精锐的满蒙铁骑不是在洋枪洋炮面前,顷刻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吗?)。他们作为先祖的魂魄,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如风般地穿走,使作品中截然对立的两条线得以中和、得以谐调,浑然完整而又充满弹性,构成了一个雄浑而悲怆的乐章。

作为一个满族后裔,庞天舒对自己民族散百年的兴衰史进行独具艺术个性的反思与整合,《蓝旗兵巴图鲁》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且在这部作品中,她主要通过对一位“战神”的颂扬与追悼,传达出了一种急切的渴望:她坚信满民族从辉煌到沉沦这个严肃而浪漫的过程完结之后,必定还能再生出遒劲的精神活力。她渴望将这股活力汇入到今天我们整个大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之中。这表现了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给作品注入了较为强烈和鲜明的社会与历史意蕴。与《蓝旗兵巴图鲁》迥然不同的是继此之后的《战争神话》。虽然这也是一部志在复活满族历史中雕塑皇太极等英雄群像的小说,但它的侧重点已不在杜会学意义上的考察与反思,而在于文化学蕴含方面的采撷与欣赏。英雄们所进行的战争,是在一幅幅关于满族历史的神话传说的深邃背景中逐步展开的。战争和神话相互交映,神话养育了战争英雄,英雄又在战争中创造了新的神话。马背民族的伟力也来自游牧文化的原始活力。行文中穿插大段大段的古歌,流动着一种天然质朴的美韵,这种满族传统说唱艺术的魅惑,明显地影响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形式追求。童话般的意境、梦幻般的场景、珍珠闪烁一般多而密集的比喻和意象比比皆是。不经意间的返璞归真,使作者童心毕露,目醉神迷于美的创造之中。表面看来,庞天舒在这里又归依了单纯,实则是归依了本民族的文化之根,它的原始风情和原生形态,在单纯中包含了丰富和深刻,这是一种审美的超越,也是一次艺术的升华。

《控弦之士》一下子在时间隧道里逆行了两千年,它的主人公涂孤虽然是一尊匈奴的“战神”,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庞天舒心耳中满民族精神的外延或别一化身。“胡服骑射”和纵马厮杀的英雄豪气都是一致的,大漠长天和雪山草原的宏阔背景也基本相似。最大的变化是这部作品的思考维度,它不是英雄的赞歌,也不是文化的展览,它指向的是战神的人是人性和兽性的矛盾,是良心和杀心的两难,是一个勇士和一个人之间的背反。涂孤因为箭法精湛,勇猛过人,绝对忠诚于首领,一切惟大单于马首是瞻,鸣镝指处,射杀无赦,从而被擢升为万骑长。但他付出的代价却是两度亲手射杀自己的情人和遗腹子。将军的成功和人性的失落以如此剧烈冲突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庞天舒一个全新的思考层面。这里透射出了她对尚武精神迷狂以后的冷静,对战争本质的当代审视,也许,还有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的爬梳与清理。情感悲剧对英雄情结的质疑,现实向理想的挑战,使庞天舒多了一分困惑,同时,也更多了一分深刻。

早在80年代,我就曾撰文分析过女性军旅作家赢弱的现实,认为她们优越的家庭、平淡而单纯的个人经历并且津津乐道于其中,是造成她们艺术视野局促小气的重要原因(庞天舒就十分典型:军人家庭出身,少年从军当舞蹈演员,继而当专业创作员)。今天,庞天舒切人民族历史题材创作所带来的艺术气象的开阔,恰好可看做是对我的观点的一个反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集《蓝旗兵巴图鲁》不仅照亮了庞天舒今天的创作的天空,而且也照亮了她明天的创作的天空。她刚过而立之年,这部小说集是她今后漫长跋涉中的一抹曙光。

1995年4月25日匆匆

改定于京西魏公村

原载《民族文学》199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