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1898:百年忧患
18794400000012

第12章 小说的预告(1)

唯一的成功

1898年,当中国一批投身政治改革的知识分子,他们关于未来中国的想象在现实的魔影面前被砸得粉碎的时候。有一位一直梦想着以个人之力参与实业建设以振兴国运的知识分子,也以失败的结局从他投身的山西煤矿被弹劾回到北京。他的失败回京和康、梁的失败出走,发生在同一年,看似偶然,实有必然的潜因,这可说是“殊途同归”。

这人就是后来写了《老残游记》的刘鹗。刘鹗也如我们前面写到的那位黄遵宪一样,文学是他事业失败之后的归宿。文人到了四处碰壁、无路可走时,诗或者小说,或者别的什么,就成了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这是上个世纪末最先觉悟的那一代文人的悲剧宿命。

刘鹗生于1857年(即咸丰七年》,比康有为大一岁。他们是同代人。1898年政变发生时,刘鹗42岁。他的经历很特别,20岁时赴南京乡试落第,“回淮安专心研究经世之学”;30岁赴南京再考,“未终场,出六合探亲”。终其一生好像科举都没有成功,倒是经过自学,学会了算学、测量、绘图等新式学问。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各种铁路、轮船、矿山以及自来水公司等已有出现,实业之风正在悄悄兴起。对于像刘鹗这样接触过新学的人,科举倒不是唯一的出路。青年时代的刘鹗,在淮安开过烟草店,在扬州挂牌行过医,在上海开设过印书局。这些未必成功的实践,已经展现出一种与旧式文人并不相同的生活道路。学问的观念,在这里已经有了新的内涵,一种可供经世的实用之学的观念,正在代替传统的经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学问的观念,至少在一些知识分子中是这样。

1888年,当康有为第一次上万言书给光绪皇帝,“极言时危,请变法维新”时,刘鹗从实干的另外一方面也开始了他的改造和报效社会的行动。这就是他在这一年赴郑州治理黄河,促成河堤合拢成功的故事。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郑州上南厅黄河决口。“水由郑州东北两县车家堡流人中牟县市于庄出境,被水者一百二十庄,中牟县城被水围绕,浸水所及三百余村。”黄河水决堤夺路,疯狂的水由中牟县境滚滚滔滔而出,直趋扶沟县境,一百余里的黄浪吞没了几个县千余座村庄。黄河的决口震惊了最髙统治者,轮番的革除和任命官员几乎无济于事,最后派广东巡抚吴大澂署理东河总督。由于吴大澂在现行官吏中是一位精明实干的人,从青年时代便立下以天下为己任而“志在圣贤”的刘鹗,便欣然前往投效吴大澂,鼎力相助治黄患。

刘鹗向吴大澂陈述了“设闸坝以泄黄”,“引清逆游,束水攻沙”等主张。刘的明达于事与吴的知人善任结合,使事情有了转机。加上刘鹗务实苦干,“短衣匹马,与徒役杂作。凡同僚所畏惮不能为之事,悉任之”这一番黄祸泛滥终于得到了扼制。光绪皇帝大喜,在年终大家都将过年之时,于十二月二十八日的“小年夜”破例降旨封赏治河有功人员。甚至连治河无功先后被革职的人,皇帝高兴之下也让他们个个都复了官。吴大澂“赏加头品顶戴,补授东河河道总督”。刘鹗有功不受,把荣誉让给了他的哥哥。他自己则向吴大澂表示“请归读书”,于是格外受到器重。这是刘鹗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次的成功。

全面展示的才华

这是刘鹗的“首战告捷”。这当然依靠他的聪明、才识、务实和勤勉,这对他的才干是一次实际的考察。那时大部分知识分子都热衷于政治改革,他们为中国的摆脱困境设计了各式蓝图。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多半只停留在纸上而少实行。戊戌维新的失败,虽然是当时各派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多少也与这种对社会缺乏理解,以及不切实际的空谈有点关系。但刘鹗有些不同,尽管从有关记载看,刘鹗的政治态度与维新派并无牴牾之处,但他不是只善于空想而是更倾向于实践的人。对于自然科学、数学、绘图等方面的兴趣,使他在社会改造方面倾注了行动的热情。他不是哲学家,他的长处不是议论什么,而是做些什么。以治黄为起点,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他就这样做了一件又一件让这个长期封闭的国度的人感到瞠目结舌的事。虽然这些事如同在中国做的其他事一样,总是以失败或中途夭折而告终,但却展尽了这位“怪才”的全部智慧。

在治黄成功的基础上,刘鹗继续实行他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测绘黄河图表,以及编辑《黄河历案大工表》和《皇朝东河图说》等。1889年任测绘“豫、直、鲁三省黄河图”提调,撰写治河文论。1890年著《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及撰写《治河七说》。由于他在实际的工作中表现出惊人的才干,所以虽然他没有经过科举获得资格,但几任上司都纷纷为他“咨送”和“保荐”。但这些举荐似乎都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刘鹗则依然是一个没有“学历”的“专家”。他依然游荡在官宦的门外,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刘鹗对于自己的处境,当然不是没有怀才不遇的感慨。1892年山东巡抚福润咨送刘鹗去北京办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考试,因“不合例”而没有成功。刘鹗在从北京返回的途中吟诗一首:

魄落魂消酒一卮,冻躯围火得温迟。人如败叶浑无属,骨似劳薪不可支。红烛无火贫化泪,黄河传响己流澌。那堪岁岁荒城道,风雪千山梦醒时!这诗流露出他对仕途的失望情绪。但对刘鹗所具有的才识,当时的主管官吏还是有公允的评价的。1894年福润再次“专片”向皇帝保荐刘鹗。福润这样向皇帝介绍他的这位属僚:

该员勻习算学、河工,并谙机器、船械、水学、力学、电学等事,著有《勾股天元草》、《弧三角术》,《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前河臣吴大澂、前河南巡抚倪文蔚于郑工合龙后,测量直、东、豫三省黄河,绘图进呈御览,即委该员办理。其所著各书,考据尚属详明,有益于用。福润的专片中称刘鹗是“通晓洋务”的人,这是很允当的知人之论。刘鹗在上一个世纪末的中国,通过艰苦的自学而学得了新的知识,较之那时的旧文人,他对于外部世界所知甚多,既有国学的根底又有西学的渊源,是一个社会新旧转型期奇异的发展全面的人才,用现在的话说,他真是一个精通当日科技发展、掌握一定技术的“外向型”人才。这个人有着惊人的才华,不仅在拥有新型的科技知识方面,如福润的奏片所描述的,而且在旧学方面也有惊人的造诣。除了传统的经、史、诗、文,他在甲骨文的收集和研究方面,在古陶器、古钱币和古印的收藏研究方面,在古董和碑帖的收藏研究方面,也在音乐如古琴谱和乐理的整理研究以及精通音律和具体的古琴演奏等方面。当然,更有,是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真是一位全面展示惊人才华的人。

据此,有的国外学者在介绍刘鹗时给他加了一连串的头衔: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和慈善家……不论这些名号是否名实相符,试想,一个人短短的一生的作为能够与这么多、这么广泛而且其间的距离又这么大的专业联系在一起,除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些巨人,恐怕是很少见的。这又一次印证了本书作者在其它一些篇章中作过的判断,即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是一个不仅出现了许多怪人、而且也是出现了许多巨人的时代。

在笔者读到的关于刘鹗生平的文字中,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文学系马幼垣教授在他与人合编的《中国古典文学辞典》所写的《刘鹗》一章资料翔实,判断严瑾准确,是一篇言简意赅的文字,今用刘德平译文全录如下:

刘鹗,字铁云,号鸿都百炼生。生于一八五七年,卒于一九〇九年。江苏丹徒人。清代河南开归陈许道布玫使衔刘成忠的小儿子。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知识的介绍均有所贡献的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和慈善家的刘鹗,其本人生平与他的学识和名望一样令人不理解和常常引起人们争论。尽管刘鹗因为对当时政治制度失望,所以年轻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仍然受到了当时的重要官员吴大缴(一八七五~一九〇二)、张曜(一八三二-一八九一)和福润(?-一九〇二)的青睐和信任,曾在他们手下做事或任顾问。可是由于运气不佳,加上他自己不拘小节的性情和他在各种尝试的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不断误解,使他担任一种职务甚至从事一种职业的时间都不长。大多数他所办的企业,尤其是那些牵涉到外国人利益的企业,均是短命的。并因此使他经常成为被诽谤受攻击之对象。日益积累的敌意和对他名誉的诽谤,最后导致他一九〇八年被不合理地判决为流放新疆,并于次年在那里逝世。

刘鹗最被人铭记的,是他二十回的小说《老残游记》。小说最初的十三回,一九〇三年至一九〇四年连载于著名的期刊《绣像小说》,后在《天津曰曰新闻》拫纸上连载完。这部小说和其他的白话小说一起,一九〇二年经胡适(一八九一-一九六二)的大力推荐,一直作为中学语文课本的教材。这样,该书不仅是晚清主要的小说,而且是为数不多的一直流行的作品之一。

《老残游记》一书通过老残——一个受到官场很好接待的走方郎中的旅行,揭露了中国的弊病,叙述了表面是清官,其实是酷吏的厚颜无耻的罪恶。在小说的情节与故事展开中,刘鹗通过其无与伦比的生动流畅的文字,描绘了许多使人难以忘怀的情景,例如第二回中,对两个歌女演唱的极其出色的描写,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这本小说不是自传,但刘鹗在其中糅合了相当多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因此很清楚,‘‘老残”就是刘鹗的替身。从小说的人物中,能找到刘鹗的许多朋友和敌人,例如,在最初几回出现的庄宫保就代表了刘鹗的保护人张曜。两个在审判过程中弊病百出的典型人物玉贤和刚弼,则代表了两个满族官员毓贤和刚毅,他俩深深地卷入了一八九八-一九〇〇的义和团运动。

刘鹗是非宗教的哲学流派——太谷学派的弟子。太谷学派发展地吸收了儒、佛、道三教的思想。《老残游记》第八至十一回的神秘深奥的遭遇,表面上看与叙述的主线没有联系,也很难懂,并且使小说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主题的部分,因此有的版本便把他删去了。其实以太谷学派的学说对这些章节进行分析,是了解刘鹗“温和原则”和为什么他对义和团和革命者持批评立场的关键。同时也就能理解中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对刘鹗及其《老残游记》的尖锐的有准备的批判了。

一般为《老残游记.二集》的至少九回的续集,一九〇七年连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前面六回叙述了老残新娶的妾,在跟随老残登泰山的路上,与两个有修养的尼姑谈论之后出家的与初集完全不同的故事。后三回写老残游地狱的故事。还有称为《老残游记外编》的残稿,其可靠性巳得到验证。至于曾经流传的四十回本的后二十回,很早就巳确认为是伪作了。

除了小说,刘鹗对中国文字和商文化的研究,对后世也很有影响。他第一个认出了卜骨上的符号《甲骨文》,他也是最早的甲骨收集者。他一九〇三年印行的《铁云藏龟》是研究甲骨文的最早著作,这本书给后来的国家和私人收藏家确定了禊式。

刘鹗的著作,还有《治河五说》(一八八二)、《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一八九三)、《铁云藏甸》(一九〇四》、《铁云泥封》(一九〇四》。他还发表过有关数学的两本著作。此外,刘鹗也遗留下了各种手稿。一九八〇年,由刘鹗孙子刘蕙孙(厚滋)注释的《铁云诗存》在济南——《老残游记》主要场景所在地——出版。

屡逋挫折的奇才

在郑州治黄之后,经开明官吏的多次力荐,朝廷终于在1895年给了他一个“以知府用”的名义,这更鼓舞了常怀奇思异想的刘鹗在另一个领域干些令人惊诧的事业。1895年,正当康有为在北京联合十八省一千三百余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的时候,这一年,刘鹗也有他个人的一份上书,内容是“自请承办芦汉铁路”。看似巧合的两种上书,可以看出当时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两种思路,前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多数士人,重体制上自上而下的改革;后者如刘鹤这样倾向现代工业文明的个人,重具体通过实业建设的途径以促进社会进步。两种思路的目光均是前瞻的,都代表了当日先进分子的前倾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