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血才是命根子
18790900000012

第12章 气血为标,五脏为本——五脏顺安一身正气(1)

人体气血从何而来

【气血养生经】 气血虽掌握人体生杀大权,但这权力却握在五脏的手中。离开五脏的辅佐与支持,气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具有很强活力、极其细微的物质;血是循行脉内的红色液体;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区分阴阳,气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是液态物质,具有滋润、滋养作用,属于阴。

可是,气、血、津液不会凭空而来,它们是天地人共同造化的结果。它们既来源于看不见的物质,又依赖于看得见的物质,所以,我们要想更好地守护我们的气血,就要弄清楚它们的来源和出处,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捍卫它们。

季风是个好动的女孩,是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美编。她的工作就是每天对着电脑胡思乱想,然后面对电脑屏幕涂来画去。慢慢地,她变成了一张“电脑脸”——发色枯黄、神情呆滞、面无笑容,并缺乏生活热情。每天坐地铁来来回回,隔着玻璃窗,季风自己也意识到电脑脸的危害。于是她决定改变自己,上班的时候,她面带微笑,并且隔一段时间就走到窗前,做一下眼保健操,用温热的双手按摩面部,好好吃,好好睡,好好运动……

慢慢地,“电脑脸”不见了,大家都说她越来越漂亮了,季风这时候突然意识到,原来气血不是平白无故就产生的,它们也需要人为培养和锻炼。

就像上面这位叫季风的白领一样,我们总是以为健康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天然礼物,气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我们拥有的一切都要靠努力才能获得,不劳当然无获,气血也是这样。那么气血是怎样产生的呢?

1.气的生成

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黄帝内经》中将人生活的场所称之为“气交”,“气交”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相互交汇的地方。人既然生活在“气交”之中,就必然和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并且是气体中最精微的部分构成了人体。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动。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一是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即构成人体胚胎发育原始物质的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从后天吸入的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和存于自然界的清气。

(1)气的主要来源

①先天之精气——来源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②后天之精气——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又称天气。

③后天之谷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又称谷气。

(2)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①肺为气之主

自然界的清气——肺吸清呼浊——参与人体的代谢。

肺主要生成宗气,其聚于膻中,具有行呼吸,行气血的作用。

②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肺——全身。

③肾为生气之源

先天之精气:构成人的原始物质,生命的基础。

后天之精气:供给脏腑代谢消耗后剩余的部分。

(3)气的循行路线

根据气的来源和功用,我们可以把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它们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下面我们逐个分析。

①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包括元阴和元阳。

元气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②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

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上行者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下行者注于丹田(下气海),并注入足阳明之气街而下于足;其贯心者,经心脏入脉中,推动血气的运行。

③营气:是行于脉动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营气。

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而络六腑。

④卫气:卫,卫护、保卫人体之气。

与营气相对而言,又称卫阳。

营气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2.血的生成

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质。《内经·灵枢》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是指脾胃(中焦)将摄入的饮食物化生血液的功能。

(1)血化生的物质基础

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血由津液和营气化合而成。

(2)血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②心主血脉,一方面主行血,另一方面主生血。

③肝在五行中属木,应春之生发之气,有助于脾与心的生血。

④肾一方面肾中精气化生元气,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化血;另一方面肾中所藏之精,可以化生血,即精血可以互化,故称精血同源。

(3)血的循行路线

①血液的循行方式

沿十四经循行:肺——肝——任——督——肺

②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心主血脉:血依赖心气的推动。

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助心行血。

脾主统血:脾气旺盛可固摄血液,防止其溢出脉外。

肝主藏血:一方面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使循环血量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防止出血;另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利于血液的正常循行。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气血的来源和生化器官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循行路线,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气血与脏腑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心主血,养血必先养心

【气血养生经】 心主血,心生血,所以养血必养心,人身养护,最好由内而外,先从养心开始。

“多年的心血白费了”,“呕心沥血地工作”,我们经常这样把心和血自动联系在一起,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有没有一定的生理依据?

语言文学上的事情我们暂且不问,单单从医学上讲,心和血就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认为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是在五脏六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非一脏一腑能为,首要的就是心。

心位于胸中,心包卫护其外,并与心系相连。心藏神,为生命活动的根本,喻之为“君主之官”,有主神明和主血脉的作用,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小肠相合,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其气通于舌,开窍于耳,在液为汗。

心有两大主要功能。

一、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古人认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自心发出,故有“神明出焉”之说。后世医家认为心主血脉,能奉血于脑而主神明,可供参考。神明的作用有二。

1.应变万物

经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均有这个含意。所谓“任物”就是指心神有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事物变化做出反应。“以知往今”指心神具有记忆和理解能力。因此,心主神明就是指精神意识活动中的应变能力。

2.协调脏腑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所谓“不得相失”,就是说脏腑之间在功能上必须保持正常的联系。“主明则下安”是指心神能发挥主宰的作用,十二脏腑的功能便可协调统一。若心不能发挥神明的主宰作用,则十二官的功能便为所欲为,各自为是,发生紊乱的危险局面,故谓之“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可知主明或不明是脏腑协调的关键,因此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二、心主血

《内经》说:“心主血,为生之本……心充脉华面,在液为汗,开窍于耳及舌。”心主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心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流通的能力。“心主身之血脉”,“心藏血脉之气也”,是说心得到五脏元真之气的充养便能主持血脉的运行。由此可知,心主血脉有赖于心气对血脉的鼓动作用而实现。

另外,《内经》还有“心生血”的记载,王冰释为“心之阴精,生养血也”,后世医家认为体内的精微物质,到心脏变为红色随血脉循行的才为血,故谓心生血。

正因为心主血,心生血,心伴血,所以今天的我们,养血必养心。

有一个美容师已经年过四旬了,可没有一点儿衰老之相,不施粉黛却越发年轻,体态轻盈,容光焕发,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五六岁。有很多人向她请教驻颜之术,她说,自己并没有选用什么特别的大牌美容护肤品,唯有坚持“养心”二字,一直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所以看起来年轻有活力。

中医认为,一个人面色是否润泽,反映的是气血是否充盈。心主血,心血充盈了,人的颜面就会红润而有光泽。所以,养心,不仅能让人拥有好体魄,还能让人容颜润泽。

不懂得养心的人,就像不懂得要育花当从根部浇水、施肥。由于日渐加快的社会节奏、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心脏受到的危害也越来越多,因此,缓解心脏压力应是现代人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下建议可助您“一臂之力”。

1.工作上劳逸结合

人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承受能力,把握机遇,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种事件中基本保持心理平衡。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喘气”的时间,尽量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

2.平衡利用身心功能

工作中若能“平衡”地利用身心各方面的功能,则获益匪浅。“平衡”是多方面的,诸如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左脑(抽象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的平衡;大脑各神经中枢的平衡;站、坐、走的平衡;用眼与用耳的平衡等等。这样能使生理和心理的功能潜力得以充分发挥,有益身心健康。每一个脑力劳动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使保健与工作结合起来。

3.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心情不好时,应尽量想办法“宣泄”或转移,如找知心朋友聊聊,一吐为快,或出去走走,看看电影、电视等等。遇有大的委屈或不幸时,亦不妨痛哭一场。心理学家指出:痛哭也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措施,能使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和分流,哭后心情自然会畅快一些。

4.静心养生法

当心情不佳时,选个安静的地方,全身放松取坐势,双手置于膝上。深呼吸,闭上眼睛,让大脑完全安静。听四处风吹过树叶的声响,小鸟的鸣叫,微风拂面而心旷神怡;想象自己来到深山之中,自由自在地漫步其间;或是身处山巅,白云在脚下流淌;或是身处蔚蓝色的大海之上。如能流连于绮丽风光中,心情会无比欢畅。

如果遇有心理危机而难于自行解脱,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被誉为“温柔的精神按摩”,通过心理医生的劝导、启发、安慰和教育,能使当事者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发生良性转化,增强信心,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肝藏血,肝养好了才能血脉旺

【气血养生经】 肝就像人体的一个血库,如果伤及肝脏,则血库里的血就不够充足,周身各个器官就会出现因饥渴而倦怠或歇业的症状。

肝藏血,始见于《内经》。《素问·调经论》曰:“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

肝藏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贮藏血液

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活动所需,发挥其滋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的作用。正如《灵枢·本神》所说:“肝藏血,血舍魂。”《素问·五脏生成》亦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2.调节血量

除了具有藏血功能外,肝还掌握灵活应变的技巧,它能依据机体之需,调节循环血量;当机体处于安静休息,或睡眠状态时,机体所需血量减少,部分血液回流入肝,贮藏起来;而当人体在工作,或剧烈活动时,机体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则由肝脏输送到经脉,以供全身各组织器官所需。即如王冰在《素问》中所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

3.收摄血液

中医学强调血要发挥它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必须在脉中循行,否则就是“离经之血”——瘀血。《血证论》说:“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然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在维护血液正常循行中,肝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藏血能使血液收摄于经脉之中,不致溢出脉外而出血。

肝藏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两种情况:一是肝血亏虚,肝之经筋、组织失养,称为“肝血不足”。血虚目失所养,则两目干涩,头晕眼花,甚至夜盲;血不舍魂,则失眠多梦,或见梦游;血不养筋,则见肢体麻木,手足拘挛,屈伸不便;血海空虚,胞宫失养,则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或闭经等等。二是肝气虚,不能收摄血液,血不循经而妄行,即“肝不藏血”。临床可见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等症。

欧阳先生是公司的公关经理,恃着年轻底子好,身强力壮,整天忙忙碌碌,吃喝无度,劳心劳力。他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脸上竟然像有些女人一样长了雀斑,手指甲也开始变形,而且很干枯。他赶快去看病,原来是肝脏有了问题。

《黄帝内经》说:“肝藏血,为罢极之本……充筋华爪,开窍于目。”肝所藏之血,是皮肤的养分之源,可充盈人体指甲,开窍明目。而欧阳先生忽略了养肝保肝,于是首先出现了指甲变形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