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
曰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
孤终司商协名姓司徒协旅司寇协奸牧协职工协
革场协入廪协出是则少多死生出入往来者皆可
知也于是乎又审之以事王治农于藉搜于农隙耨
获亦于藉狝于既烝狩于毕时是皆习民数者也又
何料焉不谓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恶事也临政
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且无故而料民
天之所恶也害于政而妨于后嗣王卒料之及幽王
乃废灭
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
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
史记秦始皇纪二十八年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
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汉书高祖纪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注汉
仪注云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
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
为庶民就田里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
为弱过五十六为老
娄苟传敬齐人也汉高帝赐姓刘氏封为关内侯使
往匈奴来言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
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
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
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
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
十余万口
史记主父偃传偃为谒者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
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
奸猾
汉书循吏传王成不知何郡人也为胶东相治甚有
声宣帝最先褒之地节三年下诏曰盖闻有功不赏
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
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
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
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或对言
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
名云
后汉书陈寔传寔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
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
行部
循吏传童恢除不其令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
户
三国魏志武帝纪初平三年夏追黄巾至济北乞降
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
册府元龟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曹公西征初自天
子西迁雒阳人民单尽其后锺繇以侍中守司隶校
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
之数年间民户稍实曹公征关中得以为资十八年
曹公恐江滨郡县为吴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
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
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二十年曹公征张鲁鲁降雍州
刺史张既说曹公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
辅
晋书宣帝纪魏太和元年边郡新附多无户名魏朝
欲加隐实属帝朝于京师天子访之于帝帝对曰贼
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刘琨传琨为并州刺史人士奔迸者多归于琨琨善
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
以相继
石勒载记晋刘琨司马温峤西讨山胡勒将逯明要
之败峤于潞城勒以幽冀渐平始下州郡阅实人户
太山太守徐龛叛降于勒石季龙及张敬张宾左右
司马张屈六程遐文武等一百二十九人上疏请以
河内魏汲顿丘平原清河巨鹿常山中山长乐乐平
十一郡并前赵国广平阳平章武渤海河间上党定
襄范阳渔阳武邑燕国乐陵十三郡合二十四郡户
二十九万为赵国封内又石生攻刘曜河内太守尹
平于新安斩之克垒壁十余降掠五千余户而归自
是以右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
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
石季龙载记季龙伐段辽战于密云获其母妻斩级
三千辽单马窜险遣子乞特真送表及名马季龙纳
之乃迁其户二万余于雍司兖豫四州之地
苻坚载记坚攻邺之入邺宫阅其名籍凡郡百五
十七县一千五百七十九户二百四十五万八千九
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万七千九百三十五诸州
郡牧守及六夷渠帅尽降于坚坚自邺如枋头徙关
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徙陈留东阿万户
以实青州
姚苌载记苌以太元九年自称秦王时慕容与苻
坚相攻坚先徙晋人李祥等数千户于敷陆至是降
于苌北地新平安定羌胡降者十余万户太元十一
年苌僭即帝位于长安徙安定五千余户于长安
慕容垂载记垂以太元十一年僭即位翟辽子钊攻
逼邺城慕容农击定之垂引师伐钊于滑台次于黎
阳津钊妻子率数百骑北趣白鹿山农追击尽擒
其众钊单骑奔长子钊所统七郡户三万八千皆安
堵如故徙徐州流人七千余户于黎阳
册府元龟慕容众党率众三万伐高句骊袭其新城
南苏皆克之散其积聚徙其五千余户于辽西
宋书高祖纪高祖为晋侍中加录尚书进太傅时民
居未一表曰臣闻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画疆各
安其居在昔盛世人无迁业故井田之制三代以隆
秦革斯政汉遂不改富强兼并于是为弊然九服弗
扰所托成旧在汉西京大迁田景之族以实关中即
以三辅为乡闾不复系之于齐楚自永嘉播越爰托
淮海朝有匡复之算民复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
暇给是以宁民绥治犹有未遑及至大司马桓温以
民无定本伤治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于时财阜
国丰实由于此自兹迄今弥历年载画一之制渐用
颓弛杂居流寓闾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纯民瘼所以
犹在臣荷重任耻责实深自非改调解张无以济治
夫人情滞常难与虑始所谓父母之邦以为桑梓者
诚以生焉终焉敬爱所托耳今所居累世坟垄成行
敬恭之诚岂不与事而至请准庚戌土断之科庶子
本所弘稍与事着然后率之以仁义鼓之以威武超
大江而跨黄河抚九州岛而复旧土则恋本之志乃速
由于当年在始暂勤要终所以能易伏惟陛下垂矜
万民怜其所失永怀鸿鴈之诗思隆中兴之业既委
臣以国重期臣以宁济若所启合允请付外施行于
是依界土断唯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
流寓郡县多被并省
文献通考宋孝武大明中王敬弘言人值苛政岂可
称言至今逃窜求免胎孕不育乃避罪宪实亦由兹
北齐书宋世良传世良字符友广平人年十五便有
胆气应募从军北讨屡有战功寻为殿中侍御史诣
河北括户大获浮惰还见汲郡城旁多骸骨移书州
郡令悉收瘗其夜甘雨滂沱还孝庄劳之曰知卿所
括得丁倍于本帐若官人皆如此用心便是更出一
天下也
尔朱之乱政移臣下分为东西权臣擅命战争不息
人户流离
北齐书神武纪魏帝诏以神武为相国武定二年十
一月神武讨山胡破平之俘获一万余户口分配诸
州
隋书裴蕴传蕴迁民部侍郎于时犹承高祖和平之
后禁网疎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
于老已免租赋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
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
配
唐书卢承庆传承庆擢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
帝问历代户版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
该详帝嗟赏
崔善为传善为为陕州刺史时议户猥地狭者徙宽
乡善为奏畿内户众而丁壮悉籍府兵若听徙皆在
关东虚近实远非经通计
文献通考唐李峤上言天下流散非一宜令御史督
察设禁令以防之垂恩德以抚之施权衡以御之为
制限以一之
唐书苏传徙同州刺史时十道使括天下亡户
初不立籍人畏搜括即流入比县旁州更相廋蔽
请罢十道使专责州县豫立簿注天下同日阅正尽
一月止使柅奸匿岁一括实检制租调以免劳弊
山堂肆考宇文融为劝农使奏令新附客户免六年
赋调
唐书崔瓘传瓘累官至澧州刺史不为烦苛人便安
之流亡还归居二年增户数万
王彦威传彦威拜平卢节度使开成初为户部侍郎
判度支因上占頟图言至德迄元和天下观察者十
节度者二十有九防御者四经略者三大都通邑皆
有兵最凡八十余万长庆籍户三百五十万而兵乃
九十九万率三户资一兵今举天下之入岁三千五
百万上供者三之一又三之二则衣赐仰给焉自留
州留使外余四十万众皆仰度支又为供军图上之
文献通考唐武宗制曰百姓输纳不办多有逃移长
吏惧在官之时破失人户祗于见在户中分外摊配
亦有破除逃户桑地以充税钱逃户产业已无归还
不得见户每年加配流亡转多
辽史耶律挞烈传挞烈升南院大王均赋役劝耕稼
部人化之户口丰殖
耶律仁先传仁先字乣邻重熙十六年迁北院大王
奏今两院户口殷庶乞免他部助役从之
耶律引吉传引吉累迁北枢密院侍御改客省使时
朝廷遣使括三京隐户不得以引吉代之得数千余
户
能吏传马人望为南京三司度支判官迁警巡使京
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
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
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
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
宋史李防传防授忠武军节度推官括磁相二州逃
户田增租赋十余万因请均定田税又请县有破逃
五十户者令佐降下考百户殿三选二百户停所居
官能招者旌赏之改秘书省著作佐郎通判潞州
迁秘书丞体量二浙民饥建言逃户田宜即召人耕
种使人不敢轻去畎亩而官赋常在
丁谓传谓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上会计录以景
德四年民赋户口之籍较咸平六年之数具上史馆
请自今以咸平籍为额岁较其数以闻诏奖之
周湛传湛为江南西路转运使以徭赋不均百姓巧
于避匿因条其诡名挟佃之类十二事且许民自言
凡括隐户三十万还为户部判官
田京传京知沧州转运使京能招辑流民为之给田
除税租凡增户万七千
梅询传询迁给事中知审官院仁宗御迩英阁读正
说养民篇览历代户口登耗之数顾谓侍臣曰今天
下民籍几何询对曰先帝所作盖述前代帝王恭俭
有节则户口充羡赋敛无艺则版图衰减炳然在目
作鉴后王自五代之季生齿雕耗太祖受命而太宗
真宗休养百姓天下户口之数盖倍于前矣因诏三
司及编修院检阅以闻
钱彦远传彦远迁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上疏
曰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
原本也唐开元户八百九十余万而垦田一千四百
三十余万顷今国家户七百三十余万而垦田一百
一十五万余顷其间逃废之田不下三十余万是田
畴不辟而游手者多也劝课其可不兴乎宜置劝农
司先以垦田顷亩及户口数屋塘山泽沟洫桑柘着
之于籍然后设法劝课除害兴利岁终农隙转运司
考校之第其赏罚
墨庄漫录仁宗尝问孝肃包公拯历代编户多少之
数公悉考以对以谓三代虽盛其户莫得而详前汉
元始二年人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后汉光武兵
革之后户四百二十七万六百三十永寿三年增至
一千六十七万九百六十三国鼎峙版籍岁减才百
四十余万晋武帝平吴之后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
八百南北朝少者不盈百万多者不过三倍隋文帝
大业二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唐初户
不满二百万高宗永徽元年增至三百八十万明皇
天宝十三年只及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自安
史之乱干元已后仅满一百二万武宗会昌中增至
四百九十五万五千一百五十一降及五代四方窃
据大约各有数十万太祖建隆之初有户九十六万
七千三百五十三开宝九年渐加至三百九万五百
四户太宗至道二年增至四百五十一万四千二百
五十七真宗天禧五年又增至八百六十七万七千
六百七十七陛下御宇以来天圣七年户一千一十
六万二千六百八十九庆历二年增至一千三十万
七千六百四十八年又增至一千九十万四千四百
三十四拯以谓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
盛者拯又言蚩蚩之生聚蕃息衰耗一出于时政之
所关陶化明主知其然也必薄赋敛宽力役救荒歉
三者不失然后幼有所养老有所终此乃陛下日慎
一日以致其盛遂与之休养则可封之俗不祗二帝
之盛矣宣和乙巳十二月四日夜读公奏录节出呜
呼盛德之语哉
金史斡传太祖还京师宗翰为西北西南两路都
统斡鲁副之宗翰朝京师诏以夏人言宋侵略新割
地以便宜决之斡鲁奏曰夏人不尽归户口资帑又
以宋人侵赐地求援兵宋之边臣将取所赐夏人疆
土盖有异图诏曰夏人屡求援兵者或不欲归我户
口沮吾追袭辽主事也宋人敢言自取疆土于夏诚
有异图宜谨守备尽索在夏户口通闻两国事审处
之
宗望传太祖定燕京斡鲁为都统宗望副之阇母与
张觉战大败宗望就以阇母军讨张觉觉败宵遯奔
宋诏议索张觉及逋亡户口于宋宗望索户口宋人
弗遣且闻童贯郭药师治军燕山宗望奏请伐宋
黄掴敌古本传敌古本攻平州张觉吾春被围于西
山敌古本引兵救之解其围并获粮五千斛招降户
口甚众
乌延吾里补传吾里补从其父达吉补隶元帅右监
军麾下青州戍将觌吉补以莱州兵众请济于帅府
吾里补将十二谋克兵往救之遂降其四营拔其一
营得户四千又败贼兵五万于恩州攻破其营降户
五万
曹望之传望之改同知西京留守事上书论便宜事
其一论山东河北猛安谋克与百姓杂处民多失业
陈蔡汝颍之间土广人稀宜徙百姓以实其处复数
年之赋以安辑之百姓亡命及避役军中者阅实其
人使还本贯或编近县以为客户或留为佃户者亦
籍其姓名州县与猛安事干涉者无相党匿庶几军
民协和盗贼弭息
蒲察通传通除殿前都点检大定十七年拜尚书右
丞转左丞诏议推排猛安谋克事大臣皆以为止验
见在产业定贫富依旧科差为便通言必须通括各
谋克人户物力多寡则贫富自分贫富分则版籍定
如有缓急验籍科差富者不得隐贫者不重困与一
例科差者大不侔矣上是通言
张大节传大节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
其平
元史马亨传亨擢转运司副使太保刘秉忠荐亨于
世祖召见潜邸甚器之既而籍诸路户口以亨副八
春忙哥抚谕西京太原平阳及陕西五路俾民弗扰
月乃合传月乃合赞卜只儿断事官事岁壬子料民
丁于中原凡业儒者试通一经即不同编户着为令
甲儒人免丁者实月乃合始之也
董俊传俊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朝于行在诸将
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曰民实少而欺以
数多他日上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
民日困也
董文炳传文炳为稾城令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
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
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
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
纽璘传纽璘拜都元帅遣梁载立招降黎雅碉门岩
州偏林关诸蛮得汉番二万余户
杨大渊传大渊兄子文安充阆州夔东路安抚使阆
州累遭兵变户口凋耗文安乃教以耕桑鳏寡不能
自存愿相配偶者并为一户充役民始复业
张雄飞传雄飞迁荆湖北道宣慰使先是荆湖行省
阿里海牙以降民三千八百户没入为家奴自置吏
冶之岁责其租赋有司莫敢言雄飞言于阿里海牙
请归其民于有司不从雄飞入朝奏其事诏还籍为
民
不忽木传不忽木擢吏部尚书改工部迁刑部吐土
哈求钦察之为人奴者增益其军而多取编民中书
佥省王遇验其籍改正之吐土哈遂奏遇有不臣语
帝怒欲斩之不忽木谏曰遇始令以钦察之人奴为
兵未闻以编民也万一他卫皆仿此户口耗矣若诛
遇后人岂肯为陛下尽职乎帝意解遇得不死
也先不花传也先不花拜上柱国光禄大夫云南诸
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阿郎可马丁诸种僰夷为
变讨平之遂立登云等路府州县六十余所得户二
十余万
脱力世官传脱力世官进兼管军副万户蛮细狗折
兴等及威龙州判官阿遮皆凭险为乱脱力世官夜
入据其寨贼散走遣兵搜山谷获阿遮于深箐斩之
籍其民五百余户为农脱力世官入觐授三珠虎符
加怀远大将军罗罗斯宣慰使兼管军万户既还治
括户口立赋税以给屯戍
察罕传察罕改正奉大夫至大元年阅户口江南诸
省还进太子府正加照文馆大学士
刘德温传德温授通议大夫永平路总管永平当天
历兵革之余野无居民德温为政一年而户口增仓
廪实
梁曾传曾除杭州路总管户口复者五万二千四百
户
明外史韩观传观镇广西节制两广官军桂林诸蛮
民复业者六千家惟思恩蛮千五百余户未附而庆
远柳浔诸蛮方炽永乐元年观与都指挥葛森等合
击破理定诸县山贼禽其酋黄仲文等五十余人并
斩以徇得所掠男女悉遣还家输其器甲于官而抚
辑其逃散者明年遣都指挥朱辉谕降宜山忻城诸
山寨复业者千余家于是荔波猺民震恐自上书言
愿为编户帝以属观观抚之八十余洞皆附籍为良
民
陈钢传钢同时有陈纲者为高州石城知县时猺贼
正炽民户流亡土田荒芜殆尽纲尽心民事劳徕安
集流亡复归又招新民附籍给田使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