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四川梓潼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他擅长花鸟鱼虫写生画,尤其喜爱画竹,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墨竹大师”。
文与可在房前种了许多竹子。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株株竹子都长得苍劲挺拔,竹林葱郁茂盛。
每天,只要有空闲,文与可就站在竹林前,仔细地观察竹子。他看竹叶的样子,看竹节的规律,看竹笋破土而出的瞬间奇迹,看风吹竹动的情态。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竹在生长,在变化。文与可细细地品味着竹的四季之美。
日积月累,文与可对竹的特性和各种姿态都了如指掌。就这样,文与可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各具情态,“墨竹大师”的美名不胫而走。人们都来拜访他,向他请教画竹的方法。
文与可说:“我画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不过,每次动笔之前,我会在心中反复琢磨要画怎样的竹子,怎样画,然后,把成熟的想法画下来。”
文与可的画竹技艺受到许多文人画家的赏识。苏轼曾称赞说:“文与可画竹,必先有成竹于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