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良师益友
18362600000027

第27章 袁宝华同志认真负责为我们解决冶金设备问题

高尚戎

我同宝华同志相识在1958年。这一年我从有色金属公司调到基建设备处,8月18日新成立设备公司,我在设备公司综合处当通用动力科科长。宝华同志1959年当冶金部副部长,1960年调国家经委当副主任兼物资部长。从此有关设备供应的问题,找宝华同志解决的事就多了。

一 鞍本钢会战

那是1971年,宝华同志主管此事,在9号院办公。我常向他和余秋里同志汇报工作。当时定的会战目标是,鞍钢钢产量由500万吨(实际是450万吨)搞到800万吨。本钢当时只有10多万吨特钢,却要搞到300万吨(铁是300万吨)。辽宁省成立会战办公室,国务院计划小组由秋里同志挂帅,实际是宝华同志主管,当时鞍钢、本钢的同志来京汇报多次,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他们的汇报给人的印象是:要的材料、设备越来越多,而生产指标却越来越少。鞍钢由800万吨退到了700万吨;本钢由300万吨退到200万吨。宝华同志有个专门记录鞍钢、本钢会战情况的笔记本。他们汇报完了,宝华同志看着笔记本说,你们汇报的数字每次都不一样,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产量指标却在减少,这是怎么回事?这时来汇报的辽宁省冶金局刘副局长和机械局负责人,以及鞍钢、本钢的同志都呆了,没词了。由此可见,宝华同志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宝华同志坚持不懈地连抓了三年,他差不多每个季度都要听一次汇报,研究解决问题。鞍钢、本钢会战搞了三年,基本实现了目标,这与宝华同志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 大打矿山之仗

计委成立了矿山办公室,下面成立三个组:一个综合组、一个矿山组、一个机械组。矿办成员有余秋里、袁宝华、杨殿奎、邹桐、周子健、徐良图。秋里抓总,宝华主管。这个办公室重点抓采、选、烧。这次大打矿山之仗,对以后冶金工业的发展起的作用很大。当时,冶金工业最大的薄弱环节是矿山。1970年上了一大批高炉,鞍钢10号高炉(2025立方米)、本钢5号高炉(2009立方米)、武钢4号高炉(2510立方米)、太钢2号高炉(1380立方米)、包钢3号高炉(1800立方米)、攀钢1号高炉(1000立方米)、本钢4号高炉(1200立方米)、酒钢1号高炉(1513立方米)、湘钢高炉(750立方米)都是新上的。上了这么多高炉,没有矿吃,这就是大打矿山之仗的原因。搞矿山的重点是采、选、烧。冶金部派我参加这项工作。宝华同志抓这件事,一抓到底,解决问题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把冶金工业搞上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大三线建设

1970年末,针对冶金工业大三线建设有好多不配套的情况,我们写了一个报告,要求在四川开一个会做出安排,解决在四川11个冶金项目完善配套问题。宝华同志看到我们的报告批示说,请一机部开会,会上能够解决就不要到四川开会。这样,四川会议开或不开,决定于这次会议能否解决我们的问题。宝华同志责成计委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一机部同志表示安排不了。会议就要结束了。于是我到宝华同志那里反映情况。宝华同志说,会上不是解决了吗?我回答说:“没有。”宝华同志当即决定开会研究。会上宝华同志问冶金部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我回答说“没有。”宝华同志又问那位负责同志:“不是解决了吗?”这时那位负责同志的脸色煞时变白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宝华同志批评那位负责人:“没解决为什么说解决了!”并当即决定四川这个会还得开,确定5月10日四川省委计委、建委、一机部、冶金部五家在成都开会。5月10日在成都召开了会议。段君毅、钱敏、谢北一、沈鸿、杨殿奎、王国先,加上我共七人组成会议领导小组。这次会议把冶金11个项目的配套,都做了安排。我们还看了工厂建设情况。从这件事看出,宝华同志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大三线的建设肯定受影响。

四 解决成都无缝钢管厂加工设备问题

成都无缝钢管厂生产石油套管、地质套管、石油钻杆、地质钻杆等10多个品种,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一种加工设备,我们向宝华同志汇报、请一机部安排解决。在向宝华同志汇报时,宝华同志要求我们说明这种设备需用什么钢,什么管子,需求量是多少,仓库里有多少,订货有多少,没有交货的有多少,还缺多少,每个都说清楚了。但是,这种设备是用哪种管子,几种管子是怎样联结,哪些管子淬火,哪些退火,哪些加工,哪些不加工,都不一样,我们怎样也汇报不清楚。宝华同志听了后说,你们说不清楚,我怎能帮助解决,非叫我们讲清楚不行。后来,经过仔细研究,我们画了一张设备结构示意图,用11种颜色标明各种管子的技术要求,怎样交错,怎样联结,以及管子加工、淬火、退火等,送给宝华同志。当我们再作汇报时,宝华同志看着这张图说:“这张图画得好,一目了然。”当即表示请一机部帮助安排解决,宝华同志马上就批了。由此可见,宝华同志做工作认真到什么程度。

另外攀钢建设期间,宝华同志主管物资部,专门在渡口市设立地区物资局,派卢文同志当局长,负责解决攀钢建设所需物资问题。这样,攀钢所需大量建设物资,不经四川省,也不经冶金部,直接供应攀钢。为攀钢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证。

五 同鞍钢算废钢账,算得鞍钢心服口服

我还听到鞍钢的同志说,宝华同志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一个事例。鞍钢过去的平炉炼钢,用平炉矿、铁水,还要加上一定数量的废钢,为此老向国家要废钢,老叫废钢不足,冶金部管废钢供应的账和鞍钢算废钢供应账总是一笔糊涂账,算不清楚。主要是国家还要从鞍钢调出钢坯钢锭切头,调出调入搅在一起。冶金部向宝华同志反映这一情况后,宝华同志说,有机会我和鞍钢的同志研究一下。后来宝华同志将鞍钢炼多少钢,需要多少废钢,切头用了多少,调出多少,一笔一笔算得一清二楚,算得鞍钢的同志心服口服,从此废钢调入多少,切头调出多少,再也不和冶金部扯皮了。这是我听到鞍钢的同志讲的。他们对宝华同志这种严细作风,心悦诚服,赞叹不已。宝华同志从不当“甩手掌柜”的,写东西亲自动手,听汇报亲自做记录,从不依赖秘书。他的字写得也很好。

六 解决包钢设备配套问题

建设包钢,先念、秋里、宝华都去看过。那次去看的时候,内蒙古负责同志邓存伦、尤太忠对包钢建设不配套问题,反映强烈。为此,宝华同志在青山开了一次会,听取了内蒙古负责同志和包钢同志的汇报,研究提出了解决配套问题的意见。会后,冶金部给包钢解决了80台机床,完善了机修系统,还解决了包钢矿石的采、选、烧设备配套问题,为包钢的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1996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