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18362200000013

第13章 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对教学的要求逐步形成共识。有些教学要求被公认为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这些原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的根本方向和质量标准。

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不讲科学性,把错误的知识也传授给学生,就是误人子弟,根本谈不上思想性;思想性又是科学性的灵魂,没有思想性就影响了科学性。因为只有以正确的观点、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学生的正确概念。

(一)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教材,选择和补充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成果,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及其方法、过程都应当是科学的、正确无误的、富有教益的。对中小学生来说,一般不宜将尚有争议的、不可靠的知识当作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给他们。为了扩大知识眼界,对中学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些不同观点和学说。但应在讲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造成思想混乱,妨碍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建立。讲授文字和科学知识,都应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然而,表述要力求正确、准确,计算还要注意精确。在讲授中不可因追求通俗有趣而影响了科学性。教师一旦发现自己讲授演算或实验中有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二)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思想性,如语文、历史、政治等都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教材;自然学科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渗透着唯物思想与辩证法,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知识基础。由于各学科都有丰富的思想性,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深入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知识的传授,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空泛地向学生进行说教或节外生枝、生拉硬扯地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会打乱和削弱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意各学科的特点。如果对所有学科都不加区别,一律按政治课的要求来教,也是错误的和有害的。教师除了通过教学内容讲授进行思想教育外,还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坚持课堂纪律,进行练习、作业、辅导、考试与评分等,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结合他们的现时表现、优点与缺点、成绩与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他们长善救失,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品德。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进行认识或学习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知与行的关系的研究,发表了很多深刻的见解,不过他们对知行的研究侧重在道德修养方面。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经验,故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解决好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导。没有理论就谈不上联系实际,对学生尤其这样。为了使学生能自觉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结构,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①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②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③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的有用的精神财富,而不致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掌握的是一大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

(一)重视教学实践

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它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这种实践活动,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进行督促、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为了克服从书本到书本、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的弊病,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一些课外学科或科技小组的实际操作活动,或组织他们从事一些科学观察、实验与小发明以及生产劳动等。

(二)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如果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无技能的训练,那么学生是否理解难以检验。即使他们理解了,也缺乏动手能力。当然,如果教师不注意讲清基本概念便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作业,那么学生一接触作业便会感到困难,一般只会依葫芦画瓢,按例题解决那些简单的问题,碰上稍难的作业便依赖于人或干脆抄袭。为了防止这两种片面性,近年来,人们在教学上提倡“精讲多练”、“精讲巧练”、“讲练结合”、“讲读议练结合”,都是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三、启发教学

进行启发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高效和迅捷。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知识毕竟要靠他们的观察、思考和操作,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如果轻率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或代他们完成,那么轻则造成学生的依赖性,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作业能力的发展,重则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所以,教学要重视启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后来,《学记》中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文艺复兴后许多教育家都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启发教学。第斯多惠在提倡启发教学上的名言是:“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问题。如果学生的学习只靠外力来强迫命令,而没有内在的动力,则很难持久。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表扬、奖励的愿望,为实现某个远大理想等。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它的情趣、奥妙、意境、价值,在社会生活、生产、科研以及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当然,教师要注意把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生的奋斗目标以及国家对年轻一代的要求联系起来,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责任感,具有持久的学习热情。

(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向纵深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茅塞顿开。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一石激起千重浪,只要提问切中要害、发人深思,脑子一开窍,学生的思想一下便都活跃起来,课堂上将出现令人兴奋、紧张、有趣的生动局面。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以获取新知。教学就应当是这样一个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思考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能多,不能蜻蜓点水、启而不发;要深入下去,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不仅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而且要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了还不一定有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独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三)发扬教学民主

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他们有责任感,有求实精神,关心的是如何探取新知,并在这场角逐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将充分发挥出来,受到最大的锻炼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发言、答问不应求全责备,失之过严,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耍善于制止学生之间的讽刺讥笑,引导他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如果学生感到气氛压抑、不能畅所欲言,那么启发教学则将受到很大的局限。

四、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乌申斯基指出:“知识只有形成了系统,当然是从事物本质出发来形成的合理的系统。才能被我们充分掌握。脑子里装满了片断的、毫无联系的知识,那就像东西放得杂乱无章的仓库一样,连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杰罗姆·布鲁纳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教学,首先是由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还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编写提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且不说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章节内容应有不同的提纲,就是同一节课的内容都可以编出各种具有不同特色的好提纲,关键在于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讲授提纲的运用也可以灵活掌握,或用演绎法,边板书提纲边讲解,或用归纳法,边进行教学活动边概括出来,也可以两者结合。

(二)抓住重点与难点进行教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质量。抓好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作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议论、讨论,进行作业及其评议,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在重点问题上不能马虎,如果搞成“夹生饭”,学生一知半解,以后即使教师多次采取补救措施,也难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它是针对具体的学生而言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难点;每个难点都有不同的形成原因。所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要针对学生的困难所在采取措施:如果学生缺感性知识要加强直观教学;学生基础差要注意为他复习、补课;概念、公式或技能本身过程复杂的,则要进行分解,分为几个层次、部分或步骤以便于逐步掌握;难点过于集中,可以适当分散。

(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它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无数实践证明,教学中,如果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一味搞突击、赶进度、跳跃前进,那必定是“欲速则不达”,以学生接受不了而失败告终。如果循序渐进地教学,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自然会加快,效率自然会提高。

五、注重知识的可接受性

注重知识的可接受性,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只有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才能被他们理解,顺利地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一)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在教学之前或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状况。这是教学的基点,是学生知识的长生点、可接受点。教学只有符合学生发展水平,才能被他们理解、接受。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应当是指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水平。在确定学生发展水平时,通常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不能估计过低,降低教学要求,放慢教学进度,使学生“吃不饱”,抑制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低效率地教学,影响了质量;另一方面也不能估计过高,以致教学内容过难、分量过重、进度过快,学生“吃不了”,超越了他们可接受的限度,食而不化,也同样影响教学的质量与进度。教学中的难与易、深与浅、快与慢、多与少之间的问题应以什么作为标准来确定较适合呢?这个标准是,教学应当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迅猛发展、报刊图书激增、广播电视普及,学生从小获得的信息量大大扩充。他们与建国前或建国初的同龄学生比较,知识面较广,思维较敏捷,爱探索、思考问题,接受能力有明显提高。故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估计,不能永远停止在过去几代人曾确定的水平上,要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因此,要适当增加教学给学生的信息量,充实现代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新知识;要注意以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从小注意掌握和使用基本概念;要加强教学的启发性、探索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独立作业能力;要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包括观看电影、电视,利用学生课外获得的知识来为教学新知识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思想家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许多科学天才、体育明星、歌星、舞星等有特殊禀赋和才能的人,早在少年儿童时期便已开始显露,这是因材施教的坚实基础。每个教师有职责去发现人才和培养这些人才。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

(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做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和补课。

(二)让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现行的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往往难于照顾到个别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加强,都要求学校教学应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所以,现代教学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