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18362200000011

第11章 素质教育的灵魂和重点

一、素质教育的灵魂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一论述,提出了素质教育中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

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把它喻为“灵魂”“核心”“关键”,是我党三代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政治上积极上进,学习上勤奋刻苦,生活上丰富多彩的主流精神风貌。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社会越来越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当作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思想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另外,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也仍然存在,这些都必然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再加上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不落实;体制、机制、队伍和投入政策措施不到位;重智轻德、重课堂轻实践等倾向十分严重,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和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一部分学校忽视思想教育工作,一部分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一部分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起着负面导向作用,造成一部分青少年心理脆弱、理想淡漠、思想混乱,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统计:“在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中,约有65%~70%是25岁以下青少年作的案,而且青少年犯罪绝对数在不断增加,青少年犯罪率近十年也呈上升趋势。”此外,当前世界竞争异常激烈,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吸引人才、争夺人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才培养、科研环境、生活待遇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对发达国家高物质待遇的人才吸引政策,如果我们不重视德育,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还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第一,德育具有全面发展个体品德的功能。个体品德是由多种维度的要素构成的,鲁洁教授把这些要素分为品德的形式维、品德的内容维、品德的功能维。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态度的前提,而道德态度又反过来对道德认识的发展发挥定向和动力作用;两者又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取代的,道德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态度,构成态度的主要因素是主体自身的需要,在道德领域内与行为直接联系的是态度而不是认知。德育的主要功能范围表现在态度领域,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形成个体科学的道德态度,如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信仰、信念、理想等。“应试教育”中尽管也有德育,但常常等同于智育,仅限于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以便在考试中毫无遗漏地复述固定僵化的条文,当然不可能在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态度上下功夫,见成效。这样的“德育”不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德育,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态度,激发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自觉、坚强的道德意志,形成正确坚定的道德信仰,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适应能力、道德控制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

第二,德育具有促进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总以一定的意识状态作为基础或背景,构成这种基础和背景的,除了个体原来所拥有的知识、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外,还有个体所形成的情感、意志以及包括道德在内的世界观、价值观乃至无意识心理活动等,这就是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因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德育正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以认知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发挥支配和控制作用。此外,德育还能为认知活动乃至其他诸多实践活动、创造活动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和热情,激励人们在崎岖小道的攀登上披荆斩棘,不畏劳苦,直至光辉的顶点。

第三,德育具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满足的本体功能。德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认识到遵循某种道德规范需要奉献乃至牺牲,而且应该使人们从中获得肯定、赞扬与尊重,体验到愉快、幸福与满足,获得自我提升的崇高情感。这无疑是素质教育至高至美的境界。

素质教育职能的发挥,离不开德育这一灵魂。以开发潜能为例,人的潜能是一种事实存在,而潜能的开发却需要正确的价值取向。人既有巨大的建设潜能,也有惊人的破坏潜能。日本奥姆真理教的一些门徒将高新科技知识用于制造毒气残杀无辜,其中就有不少是毕业于著名大学理科或研究生院的高才生;计算机和网络上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的“黑客”“杀手”,都是学有专长的计算机专家。可见,开发潜能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灵魂,不能脱离促进社会发展这一根本方向。

作为素质教育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应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地说,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与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关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优秀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学校。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各级各类学校应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改进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努力探索将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情感陶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教育疏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指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途径,重视研究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面向社会开拓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素质教育的重点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具有重大意义。

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因为两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第一,实践不仅是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即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不足以应付实践过程中的新问题的情境,人的思维正是在问题情境中得到激发的。第二,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心智操作提供了交流机会。人的思维对获得的种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等,这些“心智操作”能力要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训练,交流需要表达,表达促进思维。第三,实践活动的丰富性能有效地调节大脑功能,充分挖掘大脑潜力。此外,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热情,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抓住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矛盾。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应试教育”模式不顾社会的现实需要,狭隘地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为办学目标,在思维方式上片面强调求同思维,学生的思路和结论被全部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听话或乖巧的孩子受到宠爱,喜欢独立思考、喜欢动手动脚的孩子则常常被视为“不安定的因素”受到严格防范,千方百计被纳入既定秩序,甚至处于“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境地,创新精神无从谈起。克服这一弊端的任务最为紧迫,也最为困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对“应试教育”弊端的矫正,也是对教育本义的回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而创造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从人类学角度看,创新冲动是人的一种“类本能”,培养创新精神乃是这种类本能的回归。德国心理学家思斯特·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活动。罗曼·罗兰也说过:“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活动。在人的素质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身心组织系统中,创造性是其中最深层最有价值的能动力量。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具有提升受教育者生命质量的本体价值,同时具有现实的适应国力竞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利价值。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闻名于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只有大力提倡和弘扬创新精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使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重新崛起,对全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今世界正在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社会发展节奏十分迅速,常常呈现出瞬息万变的态势,特别需要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改革现行教育,培养大批具有不满足于已有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素质教育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需要对创新与创新精神、实践与实践能力有正确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以“创新”概念为例,有人提出:创造是“无中生有”,创新是“有中生新”。这一辨析不无道理,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生的创新与成人世界的创新不尽相同,在中小学生中,“无中生有”也好,“有中生新”也好,都只能是相对的,是有限时空范围内的,更确切地说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其实质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尽管他思考的结果可能是前人或他人早已发现过的,但只要这一思想的获得过程对他本人来说是首次独立完成的,就应被认为是创新,就应该给予鼓励。应着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包括将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将学科课程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为学生长大成人后的创造活动奠定基础。同时,创新既包括以外部世界为对象的创新,也应包括以内部世界为对象的创新。就素质教育而言,尤其不应忽视后者,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注重自我素质的创新,每天都应确立新的追求,注入新的动力,实现新的飞跃,进入新的境界,展示新的自我。中小学素质教育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不意味着要花很多时间教给学生具体的“创造技法”。其实,个体的创造性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第一,这需要学校和广大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特别要具有宽容精神,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特别要注意正确对待天才儿童。天才儿童常常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天真、好奇、好动,需要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善解人意的教师,以及高度个人化的学习机会,但在传统教学中,他们常与缺陷儿童一样易遭挫折,容易变得烦躁,甚至故意显示出逆反行为或离群索居,所以特别要求教师的敏感和通融。第二,应开展自主性实践活动。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个体的主动参与。活动过程是活动主体的个性创造力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一方面,通过活动,个体的创造力、潜力、天赋、审美鉴赏力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又丰富着、发展着个体的潜能、资质和素养。第三,要注意处理好若干关系。《学会生存》在谈到培养创新精神时指出:“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认清这些任务乃是现代心理教育学研究最有成果的智力成就之一。”这一论述充满了辩证精神,有助于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整体性,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同时,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龄的教育对象,应有不同的内容、要求、方式、方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重在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和能力,不能过分追求“发明创造”,热衷于举办“成果展览”;如果削弱了基础,那也就架空了创造精神。第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改革旧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更需要走出校门,取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