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研感悟
18356000000020

第20章 泾河源头帽子王——记回族妇女马梅英和她的穆斯林制帽店

新世纪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前夕,在宁夏泾源县政府礼堂举行的全县致富能人事迹报告会上,一位憨态可掬,眸子里透出一股灵气的青年穆斯林妇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她看上去不足三十岁,绿盖头下半遮半掩的脸在众人目光的追随下显得有些腼腆,她侃侃而谈地述说着她和她的穆斯林制帽店创业过程中风雨历程。与会的嘉宾和群众在细心倾听她述说的同时,纷纷向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尤其是与会的女性同志们。

她就是这次事迹报告会上唯一的女致富能人,固原地区“十星级文明户”,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带头人,宁夏第十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泾源县白面镇穆斯林制帽店女老板马梅英。说起马梅英,白面镇的父老乡亲无人不知,他们每个人都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讲述一个十分动听的故事,那故事中包含着他们对她的赞赏与敬佩,包含着对她的倾慕与感激。

跨过汩汩流淌、永不复归的泾河水,浓郁的回乡风情便扑入你的怀中,这是一块绿色的土地,然而又是块贫瘠的土地,全县八万多人口中回族就占了98%,属于一个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级民族贫困县,现代文明还没有撩开她那传统而又神秘的面纱,可谓“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饭不香”。用联合国一位官员的话说,这是一块不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土地。但走在这块土地上,你立刻就能感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勤劳人民对这块土地满含的留恋与希望。进入泾源县第二大贸易市场白面镇集市,在街道中心,有一幢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楼梯上挤满了上上下下的人群,男女老少个个笑逐颜开——这是一家生意很红火的店,这个店就是马梅英的穆斯林制帽店。被人们称为“巧媳妇”的马梅英正在落落大方地接待着顾客,她显得精明利索而又有条不紊,晶莹透亮的眼神中满含着自信与持重,从她的眼神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成功的喜悦。

马梅英出生在一个贫穷而又传统的回族农民家庭,打懂事的那一天起,她就在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读到了坚强,在父亲每天礼拜结束时的最后一个都哇(祈祷)中学到了虔诚。生活对她总是太苛刻,童年留给她的除了食不果腹以外,就是父母亲对哥哥们的夸奖、偏爱,对她的冷漠和责骂。1983年,在她的再三央求下,父亲才勉强答应让她去上小学。在学校里,她是个爱幻想的小学生,常常因为提出让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而让老师大为恼火。她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隐约感到世界不是她想的那个样,也不像她看到的和自己家乡一个样,她模糊地知道了“理想”这个词。当她从连环画中看到英姿飒爽的女警官智擒歹徒的画面时,心头无比激动,暗暗下定决心,将来长大一定要当一名女警官。然而事与愿违,五年级那年,为了供哥哥继续读书,父亲硬是不让她再上学了,并说:“女娃不在家帮着干活学学针线、念念经,光念些闲书能当馍吃,长大了还不是一样嫁人,嫁了人还不是成了别人家的人?”父亲的一番话如同晴天霹雳,彻底粉碎了她的梦想。她多次用各种方式甚至以死来要挟,但进学校读书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无数个晚上,她抱着写满了红色“优”字的作业本泣不成声,每天傍晚当她干完了家务活,独自坐在自家石砌的院子里看那日落月出,在她潜意识里感觉到新月总是那样纤细,那样柔弱,总是经不住周围云团的遮掩。渐渐地她明白了,父亲让自己辍学的原因除了像他所说的那样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压在祖宗几代人头上的那顶“穷帽子”。从那时起,在她心灵深处就早早播下了一颗与贫困抗争的倔强的种子。

日月轮回,光阴荏苒,日子像吃洋芋一样被一个个地打发掉了,马梅英也出落成一个大姑娘,她在小院里喂鸡做饭洗衣裳,伴随着礼拜寺那熟悉的邦克声,她告别了童年、少年进入了青年。她一直央求在西安做工的大哥能带她一起去闯世界,但每次都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认为这是给祖辈的脸上抹黑。可是父母的反对并不能阻止这位不甘于现状的女子,她把每次在大山里扳五榔头(刺五加)、采蕨菜换来的零钱攒在一起。一次,在大哥前脚刚踏出家门,她就背着父母偷偷尾随大哥而去。在西安,梅英给人当过保姆,刷过盘子,当过缝纫工。其间,在服装厂当缝纫工的日子令她收获颇大,她不仅学会了用缝纫机,而且还把跟母亲学的刺绣技术通过缝纫机得以更大地提高。回到家里,她便向村里一些老年妇女请教剪纸、绣花、编织等女红。同时,她还找了大量的布头、旧衣拼拼拆拆,在灯下飞针走线,在女伴家的缝纫机上编织她美好的生活。久而久之,心灵手巧的她,在村里有了一些影响,左邻右舍们不时拿一些活计请她在自家缝纫机上帮忙,憨厚的乡亲在做完之后少不了拿些许物质答谢。她想到了开缝纫店,但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她知道,即使变卖掉自家全部家当,也不够本钱,况且父亲是否同意,也还是个问号。

1994年,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出嫁到一个和自家一样贫困的农家,丈夫是一个憨厚的庄稼汉,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吃喝都指望那几亩薄地,公婆都已年老体迈且染病在身。婚后,小两口虽幸福恩爱、勤劳俭朴,但日子总是显得紧巴巴的,动不动就缺油少盐,得向人去借。马梅英和丈夫也思谋着如何能使家境好一些,她在农忙之余曾尝试着小本小利地去卖菜、贩鸡蛋、摆水果摊,可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累死累活地奔波了一年,下来一划算,钱没挣上不说,烂账倒是垒了一屁股。那年连买化肥的钱都没有凑上,村里人风言风语也多了,“生来就是这个穷命,再折腾也没有用。”“女人家不在家好好做乃麻子(礼拜),伺候公婆,一天不沾家的门,疯疯癫癫算个啥吗?”公婆也认为儿媳给自己丢了脸,动不动就摔碟子摔碗。马梅英的心里像打碎了酱醋坛子,想到退缩,做一个安于现状的本本分分的农家妇女,别人家的磨盘能转,自家的也就能转,但她又总觉得一个好媳妇绝不只是围着锅台给老人做几顿粗茶淡饭,不是简单地给丈夫生几个衣食不保的娃娃。好在丈夫看待这件事时头脑比较冷静,他知道马梅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摆脱这个穷日子,为了孩子们少受一些苦,自己少受一些累。在别人闲言碎语说东道西时,他向马梅英投去了理解与安慰的目光。在丈夫的目光中,马梅英看到了坚定与信任,支持与理解,深情与共患难。这时,她的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所有委曲与辛酸霎时像冰山消融。这泪水是感动,是宣泄,更是信心,是不干出一番名堂绝不罢休的一股子倔强。

日子就在马梅英的苦苦煎熬中到了1996年的冬天。一天,邻村一个大坊的教长归真了,她和丈夫一起去送埋,坟地里诵读《古兰经》的声音跌宕起伏,在那肃穆、虔诚而又宏大的祈祷声中,埋体裹着三丈六尺白布入土了,坟地上晃动着几千名由亡人家散发给送埋者的白孝帽,汇聚成一片白云。回到家里,马梅英粗略估算了一下,送埋的阿訇、满拉和乡佬们少说也有两三千人,那么多的帽子一时怎能做得出来呢?后经过打问,才知道是亡人家费尽周折从各处买来的。梅英拿着丈夫头上的帽子端详来端详去,她又想起了开斋节、古尔邦节的情形,想起了回族一年的节气和乡亲们每年都要操办的各种红白喜事的情形。在泾源这个回族聚居的地区,乡亲们衣食住行可以简单,但帽子是不可缺少的,它是穆斯林传统生活中最明显的衣着。这里纯朴的人们衣服可以旧一些,破一些,甚至在节日里可以不穿新衣,不穿新袜,但帽子必须是体面的、洁净的,走亲访友进寺礼拜都得换上崭新的。想到这些,马梅英对白面镇和县城两个市场作了调查,她发现做女式白帽生意的人很多,而做男式白帽生意的人却很少,仅有的几家,式样也很单调,花色也单一,而且价格昂贵。她的心活了,眼前也亮了起来,和丈夫一商量,觉得这个生意可做。夫妻俩很激动,但短暂的激动随之又被深深的焦虑所替代:生意是个挣钱生意,但资金哪儿来?俗话说“打墙容易安板难”。向银行贷款,简直是做梦,谁敢给自己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家庭贷款!思来想去,马梅英决定去娘家试一试。

第二天,天气阴沉沉的,刺骨的寒冷,马梅英把不足一岁的孩子安顿给丈夫,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回到娘家筹钱。起初,大哥二哥都很犹豫,显得很为难。马梅英哭了,哭得声泪俱下,她在父母面前,在哥哥面前倾诉了那日子过不到人前面去而低人一头的滋味,几位亲人似乎也看出了马梅英的委屈、马梅英的不容易,哥哥们拿出给上了年纪的父母准备的埋备钱给了她,一共是八百元。回家的路上,马梅英的手沉沉地压在装钱的兜上,心情兴奋而紧张。说实话,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拿着这么多钱。她心乱如麻,想,这八百块钱果真能干出一番事情来么?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赔得一干二净?如果真像上次那样,公婆会怎么样?会不会骂自己是丧门星、扫帚星,把自己赶出家门?丈夫呢,那种信任与支持的目光能坚持多久?她的思绪很纷乱。风更大了,夹着一些雪片打在马梅英的脸上,火辣辣地疼,她顾不了这些,加紧脚步往回赶。到家时,清真寺里已响起了昏礼的梆子声。进了家门,她就把借钱的经过和自己的担忧说给了丈夫听。丈夫蹲在地上一阵子没言语,过了好一阵子,他猛地站起来说:“托真主的口唤,你弄,天塌下来咱顶着。”一句话暖热了马梅英的心扉,坚定了她的勇气,她心里暗暗想:干,凭着丈夫和自己的年轻,凭着立志改变穷日子的百折不挠的信心,凭着对好日子的向往与追求,就是再栽跟头也要干。

马梅英毫不犹豫地用这笔钱给家里购置了缝纫机、锁边机,从平凉调了少量的原料。那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激动的马梅英借着暗黄的灯光反复摆弄着缝纫机,她用旧布料做了拆、拆了又做,终于做出了一顶让自己感到满意的帽子。她推醒沉睡中的丈夫,给他戴在头上仔细打量,平平的帽顶,平展而有立体感的帽边,机线经过规则的排列而构成的图案,虽然是旧布,也使身受生活重担的丈夫显得年轻了许多,精神了许多。月光透过窗子倾泻进来,晨礼的邦克声缭绕在天空,夫妻俩一点睡意都没了,远处滔滔不绝的泾河流水显得那么清澈、那么欢畅。

第二天,马梅英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五十顶精心制作的回族帽,摆在了她的面前。经过仔细计算,一顶帽子加工成本费一元五角,在市场上卖两元,全部卖完可挣二十五元。初次与市场接触,出乎她意料的是销售出奇得快,出奇得好,尝试的成功增强了她的信心,她那股子上小学时就有的不安于现状的个性又迸发了出来,她想在式样上再做进一步的改进。一次,她出门去西安调原材料,发现一位男青年戴着一顶颇具伊斯兰特色的硬壳白帽,经询问方知是从沙特进口过来的,帽顶用绿线绣成了一弯新月的图案,周围是各种花线织成的斑斓花纹,帽子前端是一行劲秀的阿文书法。她手拿着这顶帽子,仔细研究,反复斟酌,觉得如果自己做的话,也没有过大的难度,困难的是这顶帽子是用电脑绣的图案,她想,如果自己用缝纫机做的话,只要心细些,或许也能做得出来。回到家里,她在旧布料上反复试做,凭着她的心灵手巧和女性特有的细致,她给帽子的顶部也绣上了同样的图案,不同的是她别出心裁,把众人非常熟悉的清真寺穹隆形的屋顶图案绣在帽边的周围,成星拱月状,她把自己创造出的这种帽子称作“星月帽”。这种帽子戴在穆斯林青年头上,庄重、精干,使人显得英俊,同时又显示出了穆斯林团结、友爱的品质及坚定纯洁的信念,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帽子一上市就供不应求,被顾客一抢而空。销路一打开,人手明显不够,于是她就把村里家境比较困难的马金莲和马治芹收做徒弟,又东拼西凑些钱买了两台缝纫机,手把手地教两位姑娘,帽子日产量近百顶。就这样,她们奋斗不到一年,纯收入就达三千多元。马梅英记得数着那些用自己血汗换来的钞票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三千多元,它几乎是村里和丈夫一样的小伙子打工一年的全部收入,它是“七八亩地一头牛”的农家一年的收成呀!马梅英并没有止步不前,满足现状。她想,光做这两种帽子,有些单调,生意也上不了规模,于是她又开始设计加工回族儿童八角帽、维吾尔族儿童帽,针对星月帽质地较厚又推出了白底素花镂空帽。这一顶顶帽子看上去仿佛是一件件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同时,她还加工窗帘、回族各式盖头,沙发、电视机、洗衣机套等,形成系列加工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帽子店开始红火起来,而且在远近回乡小有名气。

手里有了钱,致富路子宽了。高兴之余,马梅英心里又有了新的打算,她抓住刺绣业在镇上发展缓慢尚未形成规模的良好时机,贷款买了台刺绣机,在镇中心位置租了两间楼房,又增加了十台缝纫机,招聘了邻村十四个姑娘做徒弟。此时的马金莲、马治芹已自立门户。马梅英亲手设计的星月帽在以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多种花色,而且花形图案优美,色泽鲜艳,深受回族青年喜爱;传统的儿童八角帽经过她的巧妙加工改进,童趣比原来更浓了,仅每年“六一”,泾源县一小、二小及白面、东峡等各中心小学因演出需要而找她定做的帽子就超过了一千多顶。马梅英意识到,如果没有顾客信得过的质量,帽子店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所以她严把质量关,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顾客放心的信誉,迎接南来北往的客户。凡来白面镇做生意的固原、平凉、张家川、秦安、天水、宝鸡等地的穆斯林,回家时总要带那么几顶帽子作为礼品馈赠亲人,也正是这些走南闯北的客户无形中义务给她的帽子店做了广告宣传。现在,她的帽子已由零星销售转向批量销售,以固原、平凉、秦安为中心批发点,远销甘肃张家川、天水、会宁、宁夏银北地区及内蒙古包头、陕西西安、宝鸡及河南灵宝、洛阳等地。尽管她现在的月生产量已达到一万顶,但仍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依靠她的聪慧、勤劳和顽强的毅力,白手起家,创下了固定资产四万多元、年收入两万多元的业绩。在这个回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多数人的温饱还存在困难的情况下,马梅英能创下这样的基业是何等的不易啊!我们往往仰慕一个人的成功,钦羡其成功以后的喜悦,但很少去体会其成功背后的艰辛与困苦,很少去体会其心灵的煎熬与磨难,很少去总结这种历程背后的启迪与教化。从马梅英身上,我们看到了蕴藏在老龙潭脚下、泾河源头的这个民族身上顽强的拼搏精神,看到了这个民族明天光辉灿烂的希望,看到了他们世世生活的这块土地,只要肯奋斗,就会有奇迹出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春。”在马梅英的带动和帮助下,邻近村里的妇女们勇敢地走出家门,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再弱的男人走州县,再强的女人锅前转”那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有的修鞋、裁剪、理发、卖酿皮、开馆子,走南闯北、奋发图强,在各行各业中创造着一个个奇迹,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向贫困宣战。她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自信,充满活力,这是人性的解放,还是生产力的解放?这是马梅英的幸福,还是这块黄土地的幸福?

这里,有必要再补充两点:每到月末,马梅英就会主动去工商税务部门纳税;按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一对少数民族夫妇可生育三胎,但她只生了两个孩子就做了节育术,这又是谁的进步,谁的幸福呢?

现在,马梅英不仅还清了家里所有的债务,还盖起了新砖房,新型家具、家电齐全。公婆的病在医院的治疗和马梅英的关照下已基本康复,当俩老人听着村里人夸他们娶了一个好媳妇时,心里禁不住无限的喜悦。她的事迹不仅在村民的言谈口碑中流传,而且还被《宁夏日报》《固原日报》、泾源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

马梅英还说,随着泾源县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她将在加工回族帽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富有回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荷包、手袋、壁挂等,她打算购置十五台电动缝纫机和一台电脑刺绣机,如条件成熟,她还将注册一个公司,带动全村乃至全镇致富奔小康。

通过几年的创业,她深深体会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操作电脑不仅需要文化,而且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现在,她在百忙中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学习电脑和工艺美术知识。这位让人可亲可敬的女强人,并没有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但现在满脑子装的全是致富奔小康的先进思路,心灵深处奏响的是新世纪的强音。她虽然出身贫寒,生活在苦甲天下的泾源农村,却不甘落伍,踏上了时代前进的快车。在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带着无限的崇敬,带着更殷切的希望来祝福马梅英,祝福所有创业路上的贫困地区的创业女性们,祝她们事业有成,阖家幸福。

【案例评析】

马梅英的创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征和民族色彩,是一朵绽放在宁南山区的花朵。宁夏泾源县回族人口占98%,由于生存条件极端恶劣,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于川区更低。马梅英的创业过程,真实地反映了与马梅英同一时代同一地区一大批农村回族妇女自身所蕴含的思想品质、心灵历程和创业精神,是她们所生活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中的典型代表。

马梅英的事迹典型地再现了贫困地区回族妇女向传统观念抗争、向恶劣环境抗争、向贫困抗争,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争取社会地位的奋斗历程。同所有同时代的回族姐妹一样,贫困伴随着马梅英长大。求学的喜悦和失学的无奈让她过早地品尝到了作为女性而遭遇的不公。成年后,走出泾源通过自己的眼睛所见到的外面世界,使她童年所萌发的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更加强烈。结婚成家以后,因生活所迫那一次又一次不甘失败的创业拼搏,无不体现出蕴藏在她内心的那种不甘贫困、不甘懦弱,同现实、同贫困、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和意志,这种精神和意志是同她所属的回族一千多年来积淀的民族精神相融合的,是生活在贫困地区回族妇女所共有的。这正是她立足家乡、立足回族社区、走自我创业之路的精神所在。

马梅英同山区所有回族妇女一样,从小受到伊斯兰文化的熏陶,虔诚地恪守着作为回族妇女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她孝敬公婆、关爱丈夫和孩子,把维护家庭幸福、提高家庭的地位看作是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马梅英的创业之路,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再现了回族妇女的精神世界。创业的起因、经过、发展所折射出的她心灵深处的重重磨难、心地善良,及坚韧之中透露出的灵气和智慧,都凸现出回族传统文化对她心灵深处潜移默化的影响,回族社会生活环境对她创业生活的启迪。立足本民族社区环境,依托本民族地区经济,为本民族地区经济生活服务,构成了她独特的经营思想,这是她创业成功的根基所在。

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妇女地位的提高体现在具有人的精神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两方面。马梅英的事迹说明,经济的独立、妇女潜在智慧的开发是人的精神地位提高的基础。马梅英之所以成为固原地区“十星级文明户”、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是泾源这块贫瘠土地上涌现出的女致富能人,是受到各级党和政府表彰的妇女致富模范。她在家庭中能成为左邻右舍赞誉的“好媳妇”,主要原因还在于她已在经济上取得了自身的独立,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在泾源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发挥自身优势,求得自身发展,走自强、自立之路,是贫困地区回族妇女获得自尊、自爱,走向自立的基础。

马梅英创业的成功,不仅是她个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事业上的成功,也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从因家庭贫困生活所迫开始创业,到创业初显成功,到生活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从“小作坊”生产到萌生注册帽子公司;从简单的手工制作到学习电脑,开发民族旅游产品,为泾源旅游业服务,不正说明了这点吗?创业,创业,创要有思想,业要有市场,创业与市场紧密相关,不能分离。事业的成功伴随着她观念的更新,经营思想的进步,使得她具有“带动全村乃至全镇致富奔小康”的远大志向。这一切也使我们感到回族妇女只有把自身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开发、市场竞争的经济活动中,才会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眼光才会穿透大山,展望世界,人的思想境界才会博大,心胸才会宽广,妇女自身的价值才会在社会大发展中得以提高。

愿成千上万的“马梅英”们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用她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描绘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本文是宁夏教育学会宁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贫困地区创业女性案例研究课题成果,收录于宁夏人民出版社《创业之路》一书,撰稿人慕金才、于万宏。主编王世褔、金淑芬,2006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