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研感悟
18356000000013

第13章 由两堂作文教学公开课想到的

笔者曾到两所中学听了两位教师同课题的两节作文教学公开课,通过评析对比,我发现有不同的教学观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这两种不同的教法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我有如下思考。

同是指导学生写冬游的作文课,甲教师在作文前组织学生冬游,为学生作文积累素材。第一节课教师用提问、串讲、归纳的方法,结合冬游分别讲了审题立意、确定详略、揭示中心、开头结尾等方法,同时在黑板上写了很多与冬游活动有关的优美词语,供学生选用。指导用了整整一节课,可谓指导得具体、周到、细致。第二节课学生动手写作文,全班同学用30分钟一挥而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作文。教师又用10分钟时间让五位同学朗读了自己的文章。从学生写作文的效果看,全班学生都严格地按照教师的提纲和要求写作文,从内容到形式近乎雷同,教师的评点也只是按照板书的提纲和提供的词语进行述评。从表面看,这两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授课教师、学生以及观摩教师感觉都满意,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作文课。

乙教师也在课前组织学生冬游,上第一节课,教师利用10分钟的课前指导,引导学生概括地回顾了冬游过程,特别强调生活体验不同、观察视角不同、眼中的景和笔下的冬就各不相同,鼓励学生把自己对冬游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写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板书了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其后让学生放手写作文。35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了作文草稿,下课前教师把两组学生的草稿收上来并利用课间时间进行了批阅,筛选上、中、下有代表性的作文若干篇,结合训练要求写出了简洁的评析。在第二节指导课上,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三类不同作文,带着几个共性问题对学生作文进行了评析,并且提出了指导性的修改意见。为了鼓励后进生,也表扬了个别后进生草稿中的好段落、好句子。其后,教师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若干小组,进行修改训练,并且要求每个批改小组的四位同学要相互交换修改。由于教师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修改训练,每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修改符号对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游离于中心的句段、错误的标点进行了修改,部分优秀学生还用眉批指出了同学作文中在字词句段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了优点,分析了不足,提出了修改意见。最后全班学生根据教师评析和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边修改边誊写在作文本上,下课前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课内完成了作文。

这节课虽然整个过程显得不那么严谨,学生活动的过程有些杂乱,作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比较突出,作文教学的各环节都能遵循写作规律和大纲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训练要求。虽然学生的作文质量从表面看乙教师所教的班不及甲教师所教的班整齐划一,但作文内容丰富,个性突出,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程度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对生活真实的感受程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观察生活、独立作文的能力有了提高。这种学生先尝试、教师再指导的方法,有针对性、激励性和创造性,做到了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避免了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甲教师的作文指导课,教师讲解的时间多,学生写的时间少,教师灌输得多,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都让教师的主观体验填满了。如此指导,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而且学生写作文的过程成为简单记录教师体验生活的过程,扼杀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照葫芦画瓢的不良写作习惯。

课后和两位教师交谈,教师们都谈到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显然甲教师误解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真正内涵,把作文内容与形式的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当成“面向全体”,忽视了作文教学的个性特征和因材施教。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对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柳斌同志也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唯一办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广大教师都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模式,但在探索中片面理解素质教育思想,使作文教学步入误区的教师还不少,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本文刊登于《宁夏教育》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