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围来看,今天人类已经步入到由工业向服务业转移的过程。但目前我们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还太低,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一个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比重超过50%,就认为该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均在70%以上,而2006年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仅仅为39.5%,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是服务业产值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到2003年农业产值比重从5.4%下降到4%;工业的产值比重从33.1%下降到28%,服务业产值从61.6%提高到68%。今天,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制造业发展看,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制造业内部逐渐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生产性的服务被扩大,服务业正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前期研发、中期设计、融资和后期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金融、风险投资、物流、设计、制造技术等专业中介服务成为新兴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借力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制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例如,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所创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而IBM公司也从一个硬件制造商转变为“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05年,IBM公司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超过50%,利润连年增长高达10%以上。
为此,郎咸平提出了“6+1”的产业链模式。他认为,制造业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比如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我们这边制造业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是9.99美元,10美元吧,那么10美元减掉1美元,9美元差价怎么创造出来,那就很有意思了,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叫“6+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那么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因此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的话,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1/9,而且我们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我们推进产业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一批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的集成创新,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可以通过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许多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制造业目前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我国的服务业刚刚起步,下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与先进国家服务业的差距。
【案例7-7】制造业要靠服务度过“危机”与发达国家差距仍巨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如何“突出重围”?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许多中外经典案例都说明,“制造服务业”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一环。日前在上海举行“2008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现代制造服务业专题工作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阐述了上述观点。为了证明“制造服务业”的巨大力量,专家们举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案例。
租来的飞机发动机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孙林夫说,波音、空客两大国际飞机制造巨头,发动机原先都是向罗尔斯—罗伊斯、GE这样的发动机公司购买,现在则转为“租用”发动机服务时间。在天上飞的大型客机,发动机是向人家租过来的,估计很少有乘客知道这一点。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不是由飞机制造商或航空公司来修理,而是发动机公司在每个大型机场都驻有专人修理。这样,发动机公司得以在发动机市场上精益求精,飞机制造商也“落得轻松”。也正因如此,廉价航空公司也才有发展的空间,因为它们不用专门养一批发动机维修队伍。
与此相对应,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卢秉恒告诉记者,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近年来,这家公司通过改变运营模式,扩展发动机维护、发动机租赁和发动机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合同绑定用户,增加了服务型收入。公司销售的现代喷气发动机中55%以上都签订了服务协议;公司在过去18个月中民用发动机订单有80%都含有服务协议;2007年服务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3.7%。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卢秉恒教授说,通用电气公司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24个国家共拥有113家制造厂,其产值中传统制造产值的比重高达85%,服务产值仅占12%;目前,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所创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而IBM公司也从一个硬件制造商转变为“提供硬件、网络和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05年,IBM公司服务收入所占比例超过50%,利润连年增长高达10%以上。
科技部高新司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处处长蔡文沁告诉记者,在国际上,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已经是无生产车间的公司,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品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部外包。无独有偶,全球知名的汽车工程服务咨询提供商里卡多公司,在汽车、物流、能源等领域为全球提供产品创新、工程解决方案、战略咨询等服务,而里卡多公司本身很少参与制造加工,仅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
中国“制造服务业”初出茅庐
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尝到“制造服务业”的甜头。蔡文沁说,浙江的一些中小企业就是家庭企业,只有制造加工能力,几乎没有工艺设计能力。“现在,我们把光纤铺设到企业里,每个企业都能看到专门设计公司的设计样品,如果企业觉得某个样式可以生产,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点击进入,获得样品的详细设计图纸。”
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也是。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电子计算处,2006年从一汽剥离后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现在的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公司系统产品开发软件部经理宋国华说,启明公司要努力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产品提供商和汽车行业内最大的信息系统外包服务商。孙林夫教授则告诉记者,目前奇瑞汽车集团的信息部门也已经剥离。“这是一个大趋势”,他说,“单个企业的价值链必须缩短,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巨大
制造服务业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卢秉恒教授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了7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发达国家GDP的一半左右。全球500强企业中,从事服务行业的有281家,占500强的56%。全球跨国制造企业中,服务收入比例超过25%,两成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
而在我国,2007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但占GDP比重仅为40%。其中,制造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也不高。根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长洪的估算,在我国,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只占服务业总增加值的20%左右。
(新华网,2008-12-01)
扩大服务外包业务是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无锡市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表率,通过发展外包业务,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转型。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正式提出业务外包概念。根据他们的观点,所谓业务外包,指企业基于契约,将一些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外部的专业化厂商,利用他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通过实施业务外包,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集中资源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同时,业务外包还能使企业保持管理与业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业务外包划分为不同种类,如整体外包和部分外包,生产外包、销售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以及无中介的外包和利用中介服务的外包等。
【案例7-8】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崛起力促经济转型
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无锡的轻工业名扬全国,机械制造业在行业内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还成为了“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但与此同时,生态、土地、资源等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传统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无锡市找到了最适合当地发展的“服务外包”业,产业正向高新技术业和高端服务业转变。
实践表明,无锡市服务外包业“醒得早、起得快、抓得实”,单位工业产出的用地、污染、能耗明显下降,企业利润、上缴财税和发展潜能则明显提升。目前,服务外包业迅速崛起,在金融危机之际,一大批海内外著名的企业奔向无锡,促进了当地经济转型,有效破解了发展困局。无锡市外经贸局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无锡市企业登录商务部系统的软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已达9亿美元、离岸外包合同金额超过4亿美元,总量居全国前列。服务外包企业已达552家,年产值260多亿元,增速50%以上。2009年,一大批企业将开始生产,软件及服务外包产值有望与光伏产业一起成为超千亿元产业。而一大批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企业已关停并转,其中大部分是化工企业。
无锡服务外包起步于2004年,此后,无锡紧紧把握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大势,组织了多场由市及市(县)区主要领导参加的服务外包重要活动,召开全市服务外包推进大会,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服务外包专题培训,加大服务外包政策支持力度;多次赴海外招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均建立了相应专业机构,全市外包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有些集聚园区还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入园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为促进服务外包跨越式发展,无锡市出台了《关于对国家服务外包扶持资金进行配套的意见》、《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扶持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各类高端人才到无锡就业和创业。
扶持政策使服务外包企业主体队伍持续扩大,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初显。仅2008年一年就有17家海内外知名的公司在无锡设立公司或整体搬到无锡,如全球外包百强企业微软、大展公司、日本富士通、海辉软件、浪潮集团,中软国际、软通动力、冠华科技、AMT集团、浙大网新、中科红旗、福瑞博德、瑞穗实业银行数据中心等,还有一批公司正在考察洽谈中。
优惠政策使服务外包业人才集聚日益明显,全市的培训能力大大增强。去年,登录到商务部系统的无锡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
此外,精心搭建交流平台,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招商。去年以来,无锡将招、引国内外龙头型项目作为加快推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精心为各板块、服务外包集聚园区、企业对外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先后组织了多项服务外包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推进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分别将中国办事处设在无锡,无锡也分别在印度班加罗尔、孟买,日本东京设立了商务代表处,以保持经常的联系,方便各板块、园区、企业与印度、日本的相关机构、园区、企业的交流。
仍存三点不足。调研显示,目前无锡市服务外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仍存在三点不足需要完善。一是能够承担无锡发展重任的龙头型企业仍然不足。二是服务外包载体配套尚有不足。三是服务外包招商力量仍显薄弱。
据悉,为了促进服务外包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可持续发展,无锡对服务外包进行了战略规划。计划在“2010年全市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达到30亿美元、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数达到20万人”的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努力达到印度目前的发展水平:即服务外包业务总额420亿美元,从业人员100万人以上,使之成为无锡的支柱产业。届时,无锡也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的高地,世界服务外包的基地。
(中国现代企业报,作者: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