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讲讲争端之果的来历吧,这可以被称为“一颗苹果引发的血案”。
据传说,有一次,天界诸神一起聚会,却忘记邀请厄运女神厄里斯。厄里斯一怒之下,决定报复诸神。她给众神送了一颗金苹果,上面写了几个字一最美者得。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洛狄忒都认为自己有资格得到金苹果。三人请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断,结果帕里斯因为阿芙洛狄忒许诺让他得到美女王后海伦而将金苹果判给了爱神。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由此而起。所以,苹果在西方国家似乎经常跟罪恶的勾当有关,美丽的白雪公主也是因为吃了王后继母的毒苹果才沉睡过去的。而且,似乎每个跟苹果有关的故事中也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亚当与夏娃、海伦与帕里斯、白雪公丰和王子,等等。因此苹果在西方国家往往也是爱情的象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诗经·周南·桃夭》中的名句,整首诗分别以桃花、桃实、桃叶来形容一名待嫁女子,从而说明这位女子的美丽动人。
桃属蔷薇科梅亚科李属,原产于我国,是我国最早栽种、专供食用的果树之一,其栽种史至今已有4000多年。我国桃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000种以上,我国就有800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种左右。
桃为落叶小乔木,树高可达4~5米,枝条为红褐色,上面有许多节,每个节上面或是单生一个花芽,或是并生两个以上的花芽和叶芽。其中每个花芽只生出一朵花。桃花的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前者花瓣大,多粉红色,间有深红或白色;后者花瓣小,呈橘红或玫瑰色。
桃的果实为核果,近球形,果顶有平、凹、尖、突之别;除油桃外,表面均布有茸毛;果肉多为白、黄色,或夹有红晕,极少数呈红色;果肉质地或柔软或脆硬、密韧,核与果肉粘着或分离;核表面具沟状或点状纹路。而这种厚果肉包裹硬质果核也是梅亚属植物普遍的特点。
桃的果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说“肺病宜食之”。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大量的水分,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肺不张、矽肺、肺结核等出现的干咳、咯血、慢性发热、盗汗等症,可起到养阴生津、补气润肺的保健作用。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
《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不过,桃子并非只有果肉能食用,我国新疆有一种称为“巴旦杏”的桃种,又名扁桃,是食用果仁的珍贵干果,主产于新疆喀什地区。果实椭圆形,成熟时易开裂,果核平滑有凹陷。其肉苦涩不可吃,核仁甘甜。
蔷薇科植物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食用的桃、李、梅、杏、草莓等植物外,还有一大部分都是观赏花卉,如各种绣线菊、绣线梅、珍珠梅、蔷薇、月季、海棠、梅花、樱花、碧桃、花楸、棣棠和白鹃梅等,在世界各地的庭园绿化中占重要的位置。
植物荒漠守护者——仙人掌
仙人掌是仙人掌科、仙人掌属的一种植物,在仙人掌科中还有许多同仙人掌一样通体碧绿,遍布针刺、只不过外形不同的植物,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只是仙人掌属中不同种的植物而已。事实上,平日里我们所见的那些球状的仙人球属于仙人球属,而那些西部影视片中立于荒漠中的柱状漫生小刺的植物则是仙人柱属植物。
仙人掌科是双子叶植物纲石竹亚纲中的一科。该科植物多数为多年生草本,少数为灌木或乔木状植物,株高从十几厘米到十几米,差别较大,仙人掌科植物的茎肉质,呈球状、柱状或扁平状,茎上多有关节和分枝,还有一些螺旋状排列的特殊刺座,其上着生有刺、毛、腺体或钩毛和花。仙人掌科植物的花通常为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多着生于花的喉部。仙人掌科植物的果实常为肉质浆果。
仙人掌科植物在全世界共有140属2000余种,大多原产巴西至阿根廷。中国栽培的有600余种,其中仙人掌属和量天尺属等少数种在南方诸省逸生以观赏、食用。
仙人掌科植物大多生长在干旱的环境里,它们大多都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在干旱季节,不吃不喝地进入休眠状态,把体内的养料与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当雨季来临时,又非常敏感地“醒”过来,与此同时,它们的根系会立刻活跃起来,大量吸收水分,使植株迅速生长并很快地开花结果。
为什么仙人掌科的许多植物能够如此耐受干旱的环境呢?
仙人掌科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变异成细长的刺或白毛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减弱强烈阳光对植株的危害,还可使湿气不断积聚凝成水珠,滴到地面被分布得很浅的根系吸收;而它们的茎粗大肥厚多汁、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棱状结构,使其身体伸缩自如,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时能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能散热降温。另外,仙人掌科植物的茎外表有一层厚而硬的蜡质作为保护层,有些种的植物甚至生有密集的茸毛,保护它不受强光的照射,降低水分蒸发。
仙人掌科植物中既然许多植物选择让叶特化为针状以减少水分蒸发,那么它们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以合成自身养料的呢?原来仙人掌科植物的绿色茎并非只是起到支撑作用,其中还含有大量叶绿素,可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而且,仙人掌科植物的根通常分支很多,一遇降雨就会在长出许多新根大量吸水。它的大根有很厚的木栓组织保护,从而保证其在灼热的沙石上生活而不致死。正是这形态结构与生理上的特性,使仙人掌类植物具备了惊人的抗旱能力,它们简直是为沙漠生活量身定做的,称得上是自然界的奇迹了。
墨西哥素有“仙人掌之国”之名,仙人掌也是墨西哥的国花。全世界仙人掌科植物有2000多种,其中一半左右产在墨西哥。在环境恶劣的南美高原上,千姿百态的仙人掌,任凭土壤多么贫瘠,天气多么干旱,它却总是生机勃勃,凌空直上,构成了墨西哥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8月中旬,墨西哥首都附近的米尔帕阿尔塔地区都会举办仙人掌节。节日期间,张灯结彩,四周搭起餐馆,销售各种仙人掌食品。
仙人掌和澳大利亚的毛虫纪念碑仙人掌旺盛的生命力倍受墨西哥人的推崇,然而也正由于此,它也成为了其他一些地区的入侵生物。19纪初,澳大利亚人从阿根延引进了仙人掌,由于它开的花很美丽,又浑身都是刺,人们就把它栽在住宅、牧场和田园的周围,既可欣赏,又可作围墙。但令人们意外的是,仙人掌对那里的气候、土壤高度适应,又无天敌,于是迅谜发展,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人们用拖拉机将它连根翻起,但它还是不断生长蔓延。无奈之际,澳大利亚人不得不再度把目光投向了阿根廷,生物学家们苦苦寻找,终于发现原来那里有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于是人们又从那里引入了这种毛虫。经过毛虫们几十年的努力,在澳大利亚疯长的仙人掌终于得到遏制。为了感谢毛虫们,澳大利亚人特地在布尔纳格城的广场上建立了一座毛虫纪念碑。
瞬间的永恒——昙花
其实,仙人掌科并非全都满身是刺、通体绿色的植物,有一种著名的观赏花卉——昙花,也属于仙人掌科这个大家族。
昙花又名琼花、月下美人,属仙人掌科、昙花属,原产于热带美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昙花为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呈灌木状。昙花的枝高度变异,新枝扁平,老枝为圆柱状,这种变异枝肥厚多肉,边缘波浪状,两面中央有肥厚的中脉,且高度木质化,表面具蜡质,有光泽。花单生于变态枝的边缘,花大型,重瓣,白色,气味芳香;花瓣为披针形;花萼为红色、筒状。果实为浆果,红色。
昙花的开花季节一般在6~10月。昙花通常在夜间开放,翌晨即萎,盛开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非常短促,故有“昙花一现”之说。昙花开放时,通常是花筒首先慢慢翘起,绛紫色的外衣慢慢打开,然后,由20多片花瓣组成的、洁白如雪的大花朵就开放了。开放时花瓣和花蕊者微微微颤动,艳丽动人,清香四溢,在夜幕的辉映下,更显得娴静、优雅而神秘。可是只3~4小时后,花冠闭合,花朵很快就凋谢了。昙花就这样悄然绽放、倏然凋萎,更令它显得魅力无穷而倍受人们的声睐。
开花特点还要从它的原产地的气候与地理点谈起。昙花原本生长美洲墨西哥至巴的热带沙漠中。沙漠里的气候又干又但到晚上则会快许多。昙花选在晚上开花,一可以避开强烈阳光曝晒;另缩短开花时间,又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散有利于它的生存,使生命得以有效的延续。天长日久,昙花在夜间短时间开花的特性逐渐形成,代代相传至今。
在我国民间,昙花还有一个名字——韦驮,这和佛祖座下的韦驮尊者与昙花仙子的一哀怨缠绵的故事有关呢。
相传,昙花本是一个花神,她每天都开四季都很灿烂,可渐渐地,她爱上了一个天辛勤为她锄草的小伙子。后来,天上的玉知道此事,大发雷霆,把花神贬为一年只能开花一瞬间的花,以阻止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个小伙子贬至鹫山出家,赐法号韦驮,让他忘记前尘,忘记神。可是花神却始终忘不了那介锄草的小伙子,知道每天入夜时分,韦驮都会上山采春露,为祖煎茶,因此花神就选在此时开花,希望能见驮尊者一面。遗感的是,冬去春来,花开花谢,驮始终未能认出她,然而花神却并未心灰意冷依旧夜夜开放,等待韦驮尊者将她认出。直至日,依然如此。
神农氏创制四方瓜
说起东、南、西、北这四种瓜,就不能不提到神农氏了。神农氏是我国上古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在远古社会,人类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神农氏不仅发现了五谷,还用木制成了未、耜等农耕用具,教民农业生产;为了帮助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神农氏还遍尝百草,发现了药材,以治病救人。神农氏是继伏羲以后又—个对中华民族做出了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医术之外,神农氏还制定了历法,开创了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这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就是当年“神农实验室”的诸多成果之一。
传说神农氏一生下来就有一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
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把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可以说,神农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位将诸多植物分门别类的人,称得上是我国首位“植物学家”了。
传说当年神农氏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让劳苦大众除了稻、麦、蔬菜之外还有些零食可吃。这“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神农将这“四方瓜”培育好之后便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家落户,造福于民。结果,东、南、西、北瓜洛自都到受封的地去了。
本名为冬,偏耐酷暑—冬瓜冬瓜从外表看去有一层白霜如同冬天里的雪,加之瓜肉也是白色,由此得名“冬瓜”。不过虽然名字中有个冬字,不过冬瓜本身却跟冬天沾不上边。
冬瓜原产于我国南方,喜温耐热,生长发育以25℃以上最宜,30℃的高温仍然生长良好。冬瓜本身对于低温极敏感,5℃以下就会受冻。真要以生长季节来命名的话,倒是不如“夏瓜”更贴切,不过这样东、南、西、北四瓜中便要缺少一个了。
冬瓜属于葫芦科茎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南部及印度,性喜温暖、湿润,又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冬瓜的茎上有茸毛,叶稍圆,有掌状浅裂,叶面、叶背均生有毛。
冬瓜的花黄色,花分雌雄,生长在同一植株上。在冬瓜的主蔓上都是先发育雄花,后出现雌花。冬瓜的雌花生长节位因品种而异,早熟种在10节以内出现第一雌花,如北京一串铃冬瓜主蔓在3~4节就出现第一雌花,以后会连续生长许多雌花。冬瓜的晚熟种多数在10多节才出现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7节分化1个雌花,也有连续2个雌花的。如广东青皮,第一雌花在第15~19节,第二雌花在第20~24节,第三雌花在第25~28节。冬瓜的侧蔓分化雌花较早,多在第一二节。雌花不同的生长位置也是冬瓜品种判别的重要依据。
冬瓜的根系发达,茎节能生不定根,吸收面积大,吸收力强;它的茎叶繁茂,果实巨大,呈短圆柱、扁圆或长圆形,大小因品种而异。冬瓜的皮为绿色,果肉厚,白色,疏松且多汁,味淡。冬瓜产量高,耗水量和需肥量都较大,要求阳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