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盛世囚徒李世民
18321000000009

第9章 封赏

整个贞观初年,李世民都是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

说紧张,是因为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压力实在太大!

往前数,远的有搞得天下民怨沸腾、二世而亡的隋炀帝,近的有在玄武门中死去的李建成、李元吉,以及被迫退位的李渊。往后看,要坐天下了,李世民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打天下容易,这坐天下,自己真的能坐得稳吗?

往外瞧,从武德年间就蔓延的饥馑灾荒还在肆虐。幽州李瑗之乱虽平息下去,但取代他的王君廓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再加上暂时没表现出什么动静的燕郡王李艺,还有江南一带的原李孝恭势力还在军队中发挥着影响。这些都是不稳定因素。突厥人又趁火打劫跑来添乱,李世民刚刚即位,他们便送来一份“厚礼”——挥师十余万进逼京师。倘若地方上的异己势力像当年的刘武周一样,与突厥人联起手来向李世民发难,那又当如何呢?

坏一点的局面,就是天下重归分崩离析,再次上演南北朝的对峙局面。而李世民只能保守住关中地区,画地而守。最坏的局面,是在内外忧逼的情况下,有人把李世民导演的逼宫大戏依样画葫芦地再上演一遍。

身处这样的危险局面之中,李世民最渴求什么呢?

人心!

在突厥人退兵之后,李世民召集宿卫众将士在东宫显德殿外习射讲武,以表居安思危,防御边患之意。凡是才干卓异之士,李世民必给予厚赏。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在臣下之中引起非议。有许多大臣就表示了自己的忧虑:法律早就有明文规定,敢于携带武器来到皇帝住所的,一律处以绞刑。陛下成日里跟全副武装的兵将们厮混在一起,万一有什么奸人混迹于其间阴谋加害陛下,这个天大的责任,谁能负担得起呢?

对他们的好意,李世民只是笑了笑:“对王者来说,四海都是一家。凡是疆域之内,都是朕的赤子。朕对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推心置腹,怎么能去猜忌这些忠心耿耿的宿卫将士呢?”

此言一出,在场的将士们无不感激涕零,发誓要效死以报。

其实,安全问题李世民不是没有担心过。然而李世民心里很清楚,倘若真要出什么事的话,也绝对不会发生在这些跟随自己征战多年、心思单纯的热血将士身上,它只有可能发生在朝堂上那些老江湖之中。对于将士们,李世民可以用这样的手法来得到人心,而对于朝堂上几股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李世民又如何确保他们能在互相制衡的同时都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所用呢?

有人一定会这样想:“封赏啊!”

封赏?对!其实自打李渊在京城登基称帝以来,就该对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论功行赏了。只是那个时候天下尚未平定,这仗也一直打个没完没了,怎么有时间评定每个人的功劳大小?

等仗打完了,李渊又成日操心如何处理好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矛盾。这大规模论功行赏的事,也就被无限期地拖延了下来。反正诸位文臣武将前前后后得到的爵位,领到的赏赐田地也不算少,似乎也并不急于一时。

到了李世民这里,中央的架构重组算是已经有了一个雏形。原李建成势力和武德老臣们已经暂时被安抚下来,人心思治。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大赏群臣,无疑既可以安慰刚刚遭受损失的旧势力,又可以激励自己的旧部。岂不是一举两得?

而借着对开国功臣们论功行赏的机会来做这件事,岂不是名正言顺吗?

对这样的想法,李世民恐怕只能以苦笑作为回答。

从某个角度来说,封赏这件事,其实是被他有意地拖延了下来。

为什么?

因为封赏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凝聚人心、提升士气的杀手锏。处理不当,反而可能使得众怨沸腾,士心瓦解。说得简单点,就是两头受气,吃力不讨好!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这将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论功行赏,它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可以给每位功臣发放多少爵禄田地,更在于,这是对之前他们为开创大唐所立下的功勋的总评价。这一次封赏,决定了每个人在朝廷中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多少,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而更麻烦的在于,所有接受封赏的人都不会简单地将今天获得的赏赐与他以前的收获相比。倘使那样做比较,所有人都会感到开心,而李世民的工作也会好做许多,毕竟所有人总的收获是大大增加了。但是他们往往会拿去与自己身边的人作比较。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老子当初在疆场浴血搏杀,你不过舒舒服服地躲在后方耍耍笔杆子而已,凭什么在功劳簿上排在我前面?

这是武将的想法。

若没有我神鬼莫测的谋划计策,没有我兢兢业业的后勤保障,光凭你那一己蛮力,在战场上死个十几回恐怕都不够,还有什么资格来耀武扬威地争功?

这是文臣的想法。

此外,出身经历不同、派系渊源不同,都使得他们很难互相理解:为什么那个素来被我轻视的家伙却在我之上?岂有此理!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相互之间缺乏沟通理解的结果。文人很难感受武将们冲锋陷阵时的危险和辛苦,武将也不可能领会得到马上不能治天下的道理。但如果能多做一些善意的说服和沟通工作,应该可以将矛盾消弭于无形。

李世民当年一定也这样想过。不过现实教会了他很多东西,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人们在很多时候是故意保持着不愿意理解对方的姿态。

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归入了种种不同的阵营之中——秦王派系、东宫派系、元老派系、关陇士族派系、关东豪强派系、江南文士派系、军队将领派系、行政文官派系??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每一个人都可以给自己贴上一个两个这样的标签,从而将自己与另一群人区别开来。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情,是强调和夸大自己阵营的功绩,贬低阵营外他人所作出的贡献,刻意拉开不同派系之间的距离。

当然,倘若增进内部的沟通了解,或者是迫于外来的压力和危机,能或多或少地缓解这种矛盾,但要根除它无异于痴人说梦。一言以蔽之,这就是党同伐异,是人性深处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

这也正是李世民在封赏问题上慎之又慎的原因所在。常言说得好,一碗水得端平,但其实这碗水是永远也端不平的。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秦王府的旧人通过房玄龄对李世民发牢骚:“我们这些人跟随陛下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陛下坐了龙廷,我们的官职反倒排到原来东宫和齐王府那些人后面去了,真让人想不通啊!”

房玄龄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他之所以把这些言论转告于李世民,自然是窥出了一些不太好的苗头。

对此,李世民也严肃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做皇帝的乃是天下人的皇帝,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主子。朕和大家的衣食俸禄都取之于民脂民膏,设官选任,也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贤者上,不贤者下而已。怎么能根据跟随我时间的长短来选用人才呢?以后再有这种抱怨,那就是不识大体的做法了!”

话虽然说得至公至正,很难让人反驳,但涉及具体利益的问题,可不是光靠大道理就能摆平的。既然房玄龄都提了出来,看来再不处理一下是不行了。

不过,说了半天,这封赏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动辄就要得罪人,那是不是封赏成了一个碰不得的陷阱呢?

当然不是。李世民虽然看得到这其中的种种暗流漩涡,但并不代表李世民会为其所左右。优柔寡断,那是庸人的品质!

怎样都不可能皆大欢喜。既然这个道理已经想明白了,那就只有一种选择可以打破困境——关照好自己阵营中最为得力的手下,以及旁系势力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人物。至于功勋业绩,倒成了其次的参考因素。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九月二十四日,最终的功臣榜终于在众人期待中出炉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乃是如下众人:“裴寂,名列榜首,食实封一千五百户。其次是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李艺、赵郡王李孝恭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一千户,李世绩、刘弘基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六百户??钱九陇、樊世兴、公孙武达、李孟常、段志玄、庞卿恽、张亮、李药师、杜淹、元仲文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三百户??”

这份封赏名单,名义上考虑的是大唐创建以来的首义之臣,以及在其后经营天下的战争中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谋臣武将们,比如当众在殿上宣读唱名的陈叔达,虽然他贵为当朝宰相,可因为与这两条都不沾边,因此榜上无名。

不过榜单背后,可就大有讲究了。

首先是裴寂,食邑一千五百户,这是李世民特意作出的安排。于公,他是太原定策的首功之臣;于私,李世民刚刚将他请出了尚书省,用这样的办法,可以减轻他抵触改革的情绪和戒备心理,他留在尚书省的那一批僚佐也不至于太让杜如晦等人为难。

在千户以上的这一批封爵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长孙顺德、柴绍、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都是李世民的铁杆部下,也都是玄武门之变的中坚力量。长孙、房、杜、尉迟等人,更是李世民在今后文武两方面都必须倚重的人才。至于对王君廓、李艺以及李孝恭这三人的封赏,纯粹是为了安抚地方诸侯所作出的举动。当然,就他们的功绩来讲,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至于六百户以上的诸位,则主要是用来酬赏武德旧臣中偏向于李世民的势力,以及李世民的阵营中或直接或间接在玄武门之变中出过力的部下,此外,还包括一个保持中立的军方实力派人物——李世绩。

而六百户以下,除了中立派人物李靖之外,基本上以李世民的班底为主。可以说,在选贤任能上,李世民基本照顾平衡了各方势力。然而在封赏酬功上,这基本上就是一场秦王府旧人的盛宴。少数几个旁系势力虽也榜上有名,也只不过是地位使然,不得不尔。

这封赏名单甫一念完,李世民缓缓地环顾了一番群臣,威严地说:“朕考虑你们的功绩大小,或许有不周到的地方。大家不要介意,各抒己见,务求公平。”

之所以要故意留出这么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对今天的封赏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尽管说,说出来我会为大家解释清楚,要是你当面不说,背后下去大发牢骚,乱嚼舌根,那于情于理就先输了七成。

不过,要是真有愣头青站出来表示反对,那岂不是够呛?

果然,在群臣的窃窃私语声中,有人跳将出来。

“我不服!”

大家齐刷刷看过去,出来呛声的是淮安王李神通。说起这位王爷,论资格,他是首义之臣;论亲疏,他是李世民的叔父,这可不是好随便打发的主。大家又齐刷刷地将头转向李世民——当然不敢直视李世民,而是眼睛都盯着地板。估计他们心里一定在想:且看您如何对付这位爷吧。

“我不服,当初太原起兵之时,是我首先在关西响应。大仗小仗也打了无数。可像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不过耍耍笔杆子罢了。如何我才封得五百户,比他们差那么多?我实在是不服!”

等李神通慷慨激昂完了,李世民一字一顿地说:“当初是叔父首倡义兵这没错。不过,这也算得上是我们家的家事。您当初若不举兵,马上就有下狱的危险,难道说您举兵就没有一丝一毫是为自己打算吗?后来窦建德在关东猖獗一时,叔父竟然全军覆没,没有尽到守土安民的责任;再后来刘黑闼死灰复燃,又是叔父您望风溃败。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呢?他们虽然不像你们上阵杀敌,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得见。可他们运筹帷幄,整饬行政,足兵足食,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们在前线打胜仗的基本保证。论功行赏,当然应该排在叔父您的前面。”

顿了顿,李世民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叔父,您是国家的至亲,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给您的呢?但是私恩归私恩,今天论的是公义。私恩再重,也不能跟公义混为一谈!”

此言一出,群臣都由衷赞叹起来。要知道,淮安王李神通于李世民,那确实是私恩深重。别的不说,光说不久前李建成深夜设宴款待李世民,却暗中在酒里下毒。酒过三巡,李世民竟然咳出血来,就是这位叔父冒着危险强行将李世民搀扶回府中。如今连淮安王都讨不了好,说明皇上这一回确实是出于公心,既然这样,大家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一场封赏风波,就这样化解了。估计没有人想得到,其实那是李世民跟李神通唱的一出双簧戏。要不然,这位机智过人、最会做人的亲王,如何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站出来对李世民表示不满呢?全靠他的帮助,李世民才得以将臣下中潜在的不满情绪压了回去。

然而,僧多粥少。封给功臣的地多了,由朝廷掌握的土地就少了。土地一少,租税军粮从哪里来?李世民要富国强兵的计划又从何谈起?思前想后,李世民决定拿宗室诸王开刀。当时按李渊的既定国策,是要大封宗室来巩固李唐天下,一路封赏下来,前前后后就有数十个王之多,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也得封王爵。然而,李世民的思路与李渊不太一样。这封建诸侯,屏藩中央,李世民不反对,然而封爵太滥,一是虚耗国力,二是他们的王爵并非出自于李世民,因此绝不会对李世民感恩。于是李世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除开像李神通、李孝恭等少数几位确实立有战功的王爷外,将其他亲王郡王统统降为县公。大家不满归不满,可一来手中无兵无权,在朝堂上也没有根基,况且,玄武门那一天所发生的事,也确实让许多人都吓破了胆,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反对行为。

在保留王爵的诸位亲王和郡王中,不得不提的,是王君廓用来吓唬李瑗的那个反面例子:“赵郡王都被抓起来了,您不赶快造反,想等死吗?”这个王君廓口中的赵郡王,就是李孝恭。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论起亲戚关系来,李孝恭和李世民算是血缘不太近的同辈堂兄弟。在当时的李唐宗室里面,他算得上是少有的人才,故而李渊十分赏识他。早在刚刚攻破长安城的时候,李孝恭就被李渊派遣出去招抚巴蜀地区,而李孝恭也不负众望,很快便一鼓作气荡平了巴蜀三十余州,为大唐赢取了一个稳定的后方粮仓。此后,他便独当一面,肩负起平定长江中下游各割据势力的重任。当时割据长江的主要力量以萧铣和杜伏威为主,而李孝恭作为军事统帅,在东征过程中打的几场大胜仗则更多依仗了自己的副手——李靖。不过,副手再能干,若没有一个慧眼识人、度量博大的顶头上司,那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在这一点上,李孝恭表现出了值得称道的元帅之风,在当时的朝野之中颇受好评。

不过,要据此认为李孝恭就是一个有气度的忠厚君子,那可就错了。在平定江南的最后一战中,原杜伏威的部将兼养子阚稜协助李孝恭讨平了起来作乱的辅公佑。这一仗中,按理说阚稜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然而李孝恭却在处理善后事务时将阚稜等归降将领的田宅也一并没收,由此激起了二人的矛盾。李孝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阚稜。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善主。

就是这么一个棘手人物,威震巴蜀江南广大地区的赵郡王李孝恭,竟然在武德末年的夺嫡争斗中站到了李建成一方。这不能不令李世民十分担忧。

所幸,李建成一个暗藏杀机的安排反倒帮了李世民的大忙。

回想当日,激起玄武门之变的直接导火索,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出的一个重大阴谋:假借抵御突厥的当口,将秦王府著名将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尽数调归李元吉指挥,以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不过,统帅这支部队,很显然李元吉不一定能镇得住局面。因此李建成思来想去,使出了另外一招:急调坐镇荆襄江淮的李孝恭入朝,相信以他的军功,应该可以勉强压得住秦王府众将。而李孝恭果然也很配合地打马赴任来了。

只可惜,他实在是时运不济。李世民不按牌理出牌的战术彻底打乱了李建成的苦心经营,玄武门之变就此发动。等李孝恭赶到京城,却发现等待自己的是阶下囚的命运。

试想,要不是事先知道太子的部署,李孝恭能够安安心心地进京来吗?此时此刻,他也像李艺那样,成了李世民的心头大患。

不过,李孝恭在乱世摸爬滚打这么些年,也不是天真的人。他除了预先在江南广树党羽之外,又安排自己的亲弟弟,汉阳郡王李瑰担任荆州都督,控制着荆州和岭南广大地区。而李世民派去扬州代替李孝恭的宗室李神符,尽管大力施展怀柔政策,却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摆平李孝恭留下的心腹势力。江南仍然陷于僵局之中。

没办法,仅过数月,李世民便将这位堂兄放了出来,改授他“宗正卿”这个荣誉性头衔,接着又赏给他实封一千二百户,赖以安抚江南荆襄地区的人心。另一方面,李世民在他的地盘上加快了布局的速度。贞观初年,他的弟弟李瑰因为和长史发生了冲突,被李世民下诏免去一切职务,随之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人事动作。李孝恭留在江南与荆襄、岭表地区的势力,也逐渐消弭于无形了。

从此以后,才四十岁的李孝恭便提前步入了退休生活。对自己的处境,李孝恭看得很明白,他的应对之策也很聪明。从此之后,叱咤风云、说一不二的李孝恭成日纵情于酒色之中,处处谦恭退让。记得有一次,他面露忧虑之色对左右说:“我现在居住的大宅子规格实在是太超标了些。应该卖掉,换座能住的小宅院就可以了。等我死后,儿子们若有才干,守住它也足够了。若是没有才干,反倒便宜了别人!”

这番可怜巴巴的话,当然是说给李世民听的。心知肚明的李世民当然能够放心得下这位识时务的王爷。故而在贞观一朝以来,他被李世民视为宗室中最为亲近的大臣。当然,只是亲而不用,重而不信罢了。贞观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因病离世,死后备极哀荣,比起当初跟他处境相仿的李瑗、李艺等人来,李孝恭算是赢得了一个不错的结局。当然,这也为李世民在处置异己势力的举措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